登陆注册
26991100000029

第29章 中国建筑,无言的诗(2)

“道法自然”——中国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早在商周时期便可觅其踪迹,彼时人们用“囿”来命名这一园林雏形。“囿”是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自生自育,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园林也曾挖池筑台,供统治阶级狩猎和娱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园林有了进一步的风景组合,出现了土山等景观,开始人为地营构自然山水园林,在园林中造亭筑桥,种植花草树木,这时候园林的组成要素已经基本具备。秦汉时还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叫做“苑”。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园林发展的转折点,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黄老哲学的流行,园林开始转向崇尚自然,自然山水园林正式形成。唐宋时期是园林的成熟阶段。唐宋写意山水园林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程式。明清时期,我国的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不管是江南的私家园林,还是北方的帝王宫苑,在设计和建筑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

我国现存的园林大都建于明清时代,比较着名的有颐和园、避暑山庄、北海公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沧浪亭、清晖园等。

我国古代园林的特色是:施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

古代园林的分类:按照占有者的身份可以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按所在的地域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有:山、水、花木、鸟兽虫鱼、厅堂、楼阁、水榭、轩、舫、亭、廊、桥、墙等。

古代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段主要有: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借景。

等级森严——中国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也是我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基于人死而灵魂不灭的观念,普遍重视丧葬,因此各社会阶层都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陵墓精心构筑。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陵墓建筑得到了长足发展,产生了举世罕见、庞大的古代帝、后墓群,例如陕西的秦始皇陵、唐代的“关中十八陵”、北京的明十三陵等。陵墓建筑也并非是单一的建筑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已经慢慢地和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门类融为一炉,成为了反映古代人民艺术成就的综合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古代等级社会之中,最能体现陵墓等级的手段就是陵墓大小。皇帝、皇后因处于权力顶端,故其墓穴特别高大,所以才会被称为“陵”或是“陵墓”,“陵”字的原意就是高大的山。其他社会成员的坟墓随其社会地位的降低而愈小,大都被称为“丘墓”、“坟墓”或是“冢墓”。

我国古代习惯实行土葬,认为人们在死了之后仍然会在阴间过着类似于阳间的生活,因而在陵墓的地上、地下建筑里随葬的生活用品及其摆设,大都和死者生前所用相仿。

从新石器时代起,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是方形的坑墓,有的深10余米。到了后来,帝王的陵墓越来越大,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建筑格局。

这些陵墓建筑通常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数陵墓修建在平原上。它们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甬道,甬道两侧有石人、石兽的雕像、阙门、碑刻、华表、牌坊等,陵园内种植松柏,给人宁静肃穆的感觉。

出于帝王拜谒陵墓的现实需要,在陵园内还设置了祭享殿堂,称为“上官”,陵区内设置陪葬墓,安置诸王、公主、嫔妃,乃至宰相、功臣、大将。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据说华表既有道路标志之功,又有供路人留言之效,相传在尧舜时代就已经出现了。

金碧辉煌帝王家——中国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又被称为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集中突出皇权的尊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建筑物。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是秦代时修建的阿房宫、汉代时修建的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唐代时修建的大明宫、西藏的布达拉宫、清代时修建的沈阳故宫、雍和宫、圆明园,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是北京故宫。

从秦朝开始,“宫”就成为了皇帝以及皇族工作生活的地方,古代的宫殿分为“前朝”和“后寝”两个部分,“前朝”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后寝”则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

古代宫殿的典型特征是斗拱硕大,以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有漂亮的彩画、雕镂细腻的天花藻井,汉白玉的台基、栏板、梁柱以及周围的一些建筑小品。

为了充分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我国古代的宫殿建筑都采取了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都华丽高大,中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来说就比较低小简单。由于我国古代的礼制思想里面包含着崇敬祖先、重视孝道和重视五谷、祭祀土地神,因此古代宫殿的左前方通常设祖庙(也称太庙),让皇帝可以祭拜自己的祖先,右前方则设社稷坛,让帝王祭祀土地神和谷神,这种格局被称为“左祖右社”。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市中心,是中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总共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一条中轴线贯穿北京也贯穿故宫,故宫里的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在这条中轴线上。故宫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发布行政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些建筑都建在用汉白玉砌成的八米高的台基上,就像神话中的琼楼玉宇一样,建筑形象严肃、壮丽、庄严、宏伟,内部装饰金碧辉煌。

故宫的后一部分主要建筑有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后三宫)、御花园等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宫殿,后一部分的建筑多包括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做“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做“斗”,两者合称斗拱。

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通常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是圆形凹面,在周围用各种花藻井纹、雕刻、彩纹进行修饰。一般用在宫殿、庙宇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重要的部位。

古老的民宅——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多为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代表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型,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我国现存的四合院从结构、建筑、数量上来说,北京的四合院当属第一,是我国四合院建筑的代表。

四合院建筑的布局是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按其建筑规模的大小可以分为最简单的一进院、二进院,或是沿着纵轴加多的三进院、四进院甚至五进院。四合院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

四合院入口为大门,大门在旧社会是主人身份的一种象征,最高级的大门是王府大门,其次是广亮大门、如意门等,其中广亮大门只有官员的宅地才能使用,老百姓都使用如意门。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仅营造名称就有门楼、门洞、大门(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

进了大门之后是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客房、书塾、男仆人居住的房间或是杂间。再向前便是二道门(又被称为屏门或是垂花门),这道门是四合院中装饰的最华丽的一道门,也是由外院进到正院的分界门,二道门前配置的荷花缸、盆栽和二道门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过二道门进入正院,正院里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比较大,台基比较高,通常都是年老的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比较小,台基比较矮,通常都是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二道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

过了正房之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比较矮小的房屋,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者是库房、杂间。

四合院还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规模。大四合院习惯上被称为大宅门,房屋有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是11间大正房,由多个院落组成一个复式四合院,院内还有抄手游廊。

中四合通常都是5间北房——3间正房、2间耳房(杂间),东、西厢房各3间。小四合通常是北房3间,一明两暗或是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2间,南房3间。

固若金汤——古城墙建筑

我国古城墙有南京古城墙、北京古城墙、开封古城墙和西安古城墙,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是南京城墙,它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的集大成之作。它的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是国内外的其他城墙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是继秦长城之后的又一个历史奇观。

南京的古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经过3年的准备,经历4个阶段,总共花了21年的时间才修建好的。仅内城周长就达到33.7公里,比巴黎全部城墙都要长。南京城墙以花岗石做基础,巨砖筑墙,城墙筑好后用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夹浆,非常坚固。建造南京城墙的砖都是采用实名制烧制,谁烧的砖不过关第一次退回,第二次治罪,总共用了3亿5千万块砖,才打造出南京城墙的坚不可摧。

南京古城墙上有2000座碉堡,24座城门,现在保存比较好的有城南中华门(又称聚宝门)、西北的挹江门、城东北的玄武门、城东的中山门。

南京城墙由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墙构成,现在还存有13座城门,2座水关,13616个城墙垛口,200座窝铺,这些都是军事防守建筑。在城中央还建有钟楼和鼓楼,13座城门上面都建有高耸的城楼,其中聚宝门(中华门)最为宏伟。聚宝、通济、三山三座城门各有四道城墙,每两道城墙之间的空间被称为瓮城,可以在发生战争时起到防守作用。城楼下面有藏军洞,在战斗时可供士兵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一个藏军洞大概可以容纳100个士兵。

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门是从城头上放下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门则是木头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南京古城墙还有防水和排水系统,设有水关和涵闸,能有效地防水、排水。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修德养性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烟台婚礼指南

    烟台婚礼指南

    该书由烟台婚礼大纲、烟台婚礼风俗“99个为什么”、烟台婚庆行业服务谈、烟台婚礼趣谈、烟台婚礼服务指南等几大部分构成,是其经历5年时间,在潜心研究烟台婚庆文化的基础上写成。该书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引导读者们从物质社会的层面上剖析了婚庆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在精神文明的层面上解读了胶东半岛婚礼中民俗民风,以及其中蕴含的内在文化。
  •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明中最具价值和最被关注的未解之谜,同时结合科学文献及考古、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将科普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将谜团背后隐藏的疑点翔实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开阔视野,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 军事工程

    军事工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

    这既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典,又是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指南;这既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必备手册,又是汲取古今圣贤智慧的知识源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族当道

    妖族当道

    盘古破开混沌,收集源界碎片,凝聚创造洪荒。源古的强者们,从沉睡中苏醒,开始域外征战。妖之始皇苏醒,将君临于洪荒,妖族必将当道。小c建了一个qq群希望大家能加入讨论本书238252331
  • 五十五人

    五十五人

    神界被毁,这真的只是原帝和初帝的私人恩怨吗?一位身怀强大能量的少年,在救下一位小女孩,居然也被卷入这场纷争……第五十五人出世!结局究竟怎样?
  • 覆渊

    覆渊

    在那个遥远的地方有御剑飞行的仙人,有踏云而跑的骏马,有数不尽的奇闻异事。一代仙帝竟惨遭暗算转世重修,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本已站在巅峰的存在,转世是否能超越从前。因果能否了结?这一切还请且听我娓娓道来......
  • 大易传说

    大易传说

    一个掌控风灵之气的神秘男子;一个身具特殊体质而又热衷游历的青年浪子;一个美丽与危险并存的世界;一个蓄谋千年的穿越计划;一个关于万物之灵的传说。青年浪子叶凌风偶得奇遇,却被困于山中,待他破山而去,准备在俗世大展拳脚之时,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穿越到了那个美丽与危险并存的启元大陆。而这一切发生,只因地球灵气严重流失。PS:大易的世界里,杀招绝不是一段干涩的咒语、也不仅仅是一个华丽萧杀的名称,一切的功法、法术、境界皆出自对天地灵气的掌控和应用,追本溯源。各位书友,觉得本书还可以就先收藏吧,质量上来了之后,我就会加快更新的。交流高级群:85461426
  • 班头传

    班头传

    江湖上最努力的班头,以及他的精彩人生。说的不是如何才能够成功,却只是简简单单讲一个青春、诙谐、搞怪且励志的故事!
  • 我能捕捉万物

    我能捕捉万物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被北大录取了。说出来连我自己都不信,北大的专业竟然变成了阵法、符箓、炼器、炼丹……。
  • 大门口的鹰眼

    大门口的鹰眼

    随意写点,随意看点。有人说,想吹牛就去写自传,想说真话就去写小说。我既想吹牛,又想说真话。
  • 一朝穿越变王妃

    一朝穿越变王妃

    莫名其妙穿越到猪圈里,为了逃婚费尽心思,最终还是落入设好的圈套。楚沐熙不由感叹,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安心做王妃不香吗?还有个肤白貌美的王爷夫君,一手遮天的老丈人,想来这趟穿越也未必是件坏事。
  •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玄沙师备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