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5300000032

第32章

为了制服越,取得西进的有利态势,吴运用外交和谈与军事打击相结合的策略,暂时缓和了吴越矛盾。公元前510年夏,吴先礼后兵,企图说服越背楚,遭到越的拒绝。于是,吴毅然出兵攻越,“伐破檬里”,大败越军,迫使越屈服。并全面加强了对南防御,减少了越对吴的直接威胁。

周敬王十三年(公元531年),蔡(今河南新蔡)、唐(今湖北随州西北)两国国君,为报受楚勒索和被拘禁3年之仇,背叛楚,与晋、吴结盟。唐、蔡位于楚北部,一直是楚在北方抗衡齐、晋的屏障,唐、蔡叛楚,一方面孤立了楚,另一方面也为吴从侧背做远距离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次年春,应蔡之请,以晋为首的十八国诸侯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盟会,共谋伐楚。4月,晋又支使蔡出兵攻灭楚之附庸国沈。楚于是在当年秋发兵围攻蔡国。吴君臣认为倾全力攻楚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以救蔡为名,经淮道秘密绕过大别山脉,从楚守备薄弱的东北部突入楚境,对楚实施出其不意的打击,目标直指楚都郢。

从楚方面说,原本在江南吞并诸侯国最多,曾有“汉阳诸臣,楚实尽之”之说,一时间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大有并吞天下之势。但到了公元前5世纪楚昭王即位后,因内部争权,国力衰微,呈现出日渐衰弱的趋势。楚昭王年幼无知,是一个骄奢轻慢、“怨于民多”的昏君。他把军国大权交给令尹(官职,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囊瓦(既子常),此人是一个嫉贤妒能、专横跋扈之辈。在这俩人的统治下,使楚外与唐、蔡交恶,内则“民之赢馁,日已其矣”。

特别是在公元前511年以后的几年间,吴对楚进行了多次拉锯式进攻,使楚国力有很大削弱。这样,便造成了吴军大举进攻楚国的极好时机。

由上可见,吴楚之战,并非突然发生,而是吴楚两国利益长期对立,春秋末年各国争霸形势演变的最终结果。

二、作战经过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率其弟夫概并伍子胥、伯噽、孙武等人,出动全国水陆精兵3万,乘船沿淮水西进。至战略要地州来(今安徽凤台),舍弃舟船于淮汭(淮水弯曲处),登陆继续前进。以蔡、唐军为先导,以3500精锐步卒为前锋,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均在今河南信阳南,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直趋汉水,深入楚腹地,达成对楚的战略奇袭。楚军不料吴军作此迂回奔袭,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史皇等仓促率军10余万赶至汉水西岸布防,阻止吴军渡汉水进攻楚国都城郢。

当吴、楚两军夹汉水对峙时,沈尹戌鉴于分散楚国各地的兵力尚未集结,易被吴军各个击破,难以阻遏吴军突破汉水防御;又针对吴军孤军深入,不占地利的弱点,主张充分发挥楚国兵员众多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由囊瓦凭借汉水的天然障碍与吴军周旋,正面牵制吴军,自己去方城(起自今河南叶县西南,沿东南走向至泌阳东北的一条长城)调集楚用以对付中原的兵力,迂回至吴军侧后,毁坏吴军舟船,阻塞三关,断其归路,然后与囊瓦军实施前后夹击,歼灭吴军。当沈尹戌赶赴方城调兵之际,武城大夫黑认为楚军不宜持久,主张速战。大夫史皇亦迎合囊瓦贪功之心,怂恿其速战。囊瓦听信二大夫之言,又错误估计战场形势,以为凭实力可以击败吴军,于是改变与沈尹戌商定的夹击吴军计划,不等沈尹戌的部队到达,擅自率部队渡过汉水攻吴军。

这一轻率行动,既使楚军失去暂可依恃的汉水屏障,又陷入了背水作战的不利境地。

小别至大别的诱击战。吴君臣得知楚军夹击的计谋,又见囊瓦军渡河来攻,为避免腹背受敌,为了扬长避短,抑制楚军战车多,利于平原作战的特点,发挥吴军步兵强大、灵活机动、长于丘陵及山地作战的优势,于是因势利导,改变原定在江、汉腹地与楚军决战的计划,由汉水东岸后退,调动楚军于不利地形,寻找机会进行决战。囊瓦错误认为吴军害怕楚军而撤退,于是紧追不舍,企图速战速胜。两军接触后,面对人多势众的楚军,吴军将计就计,采取了“主动后退疲敌、寻机进行决战”的对策,用“诱敌”、“误敌”、“示弱于敌”等种种计谋和战术手段,先后转战于小别至大别之间。经过3次接触,楚军均受挫,锐气大减。囊瓦这时才明白不但不能迅速战胜吴军,而且有被吴军击败的危险,想放弃部队逃命,受到史皇的指责,只得勉强继续作战。

柏举攻击战。吴军屡次避开和挫败了楚军的兵锋,造成其军队疲惫,士气低落。最后,楚军被诱至柏举地区——有利于吴军作战的预定战场进行决战。11月19日,两军对阵后,吴军先锋夫概探知楚军因连战皆败,将帅内部开始不和,军心动荡,令尹囊瓦不得人心,部众士气低落,认为应该先发制人,击溃囊瓦军,然后指挥大军进攻,一定能够打败楚军,便主动向吴王阖闾请战。但阖闾考虑此时的楚军在数量上仍然占有绝对的优势,考虑到胜败在此一举,恐有闪失,犹豫不决,不同意夫概的意见,希望求得一个万全无虞之策。夫概见机行事,不顾吴王禁令,抓住战机,断然率领所部5000人,趁当日雾气未散,突然杀入囊瓦营中,楚军遭受突然攻击而阵脚大乱。阖闾见夫概突击成功,当机立断,立即命令伍子胥、伯嚭、孙武率主力及时投入战斗,发起全面攻击,吴军奋勇拼杀,大败楚军。在此次战斗中楚军死伤、逃散者不计其数,囊瓦指挥失控,在中箭负伤后,不敢再回郢都,只身逃往郑国,史皇及其部属战死。

清发水追击战。丧失主帅的楚军残部纷纷向西溃逃,吴军乘胜追击,不给楚军以重整旗鼓之机。在清发水追上了楚军,阖闾准备指挥军队立即展开攻击,迫楚军于背水作战的死地。夫概认为:困兽犹斗,楚军自知不能幸免一死,肯定会拼死一战;如果让楚军有逃脱的希望而渡河,就会失去斗志,乘其半渡而击,必获大胜。阖闾听从了夫概的建议,吴军没有急于进攻,以防“困兽犹斗”。果然,楚军见吴军追至而未进攻,急于求生,争相渡河。待其半渡之时,阖闾采用孙武“半济而击”的战术,指挥部队发起攻击,又歼灭了楚军一部,再次给楚军以沉重打击。吴军在清发水二度获胜后,并没有松懈,继续全力追击楚军。

雍澨遭遇战。楚军残部继续逃窜,逃至雍澨地区,始埋锅造饭。不料吴军追兵又到,吴军的追击速度之快令楚军大为惊恐,斗志丧尽,弃食四散而逃,做好的饭让吴军吃了。吴军得楚军之食,体力士气大增。此时,战局出现了变化,沈尹戌调来的方城5万兵马也赶到了雍澨。原来,沈尹戌尚未来得及到达淮汭,刚到息城(今河南息县西),就得到了囊瓦渡过汉水的消息,沈料定囊瓦凶多吉少,遂临机放弃原作战计划,紧急南下,想抢在吴军前面守卫郢都。但吴军进军神速,在雍澨已经彻底击败了楚军主力。吴军与回援的沈尹戌部在雍澨相遇。雍澨三面环水,对吴军不利,且吴军因连续作战业已十分疲惫。此时,吴军内部一些将领以自绝要挟阖闾退兵,伍子胥、孙武则坚决主张与楚军进行决战,以实现战争目的。阖闾同意了二人的建议。此战关系吴楚的成败存亡,沈尹戌率领部队奋力拼杀,使吴军一度受挫,但最终没有挡住吴军的进攻,双方经过3次激烈是拉锯式交战,激战中沈尹戌被吴军重伤后自杀,楚军受到吴军拼死攻击,楚军全线溃退,汉水天堑失守,郢都完全暴露在吴军面前。

郢都攻城战。吴军不给楚军一丝喘息的机会,迅速抢渡汉水,直捣楚都郢。驻守郢都的楚军虽然不是主力,但在数量上仍然远多于吴军,但震慑于囊瓦、沈尹戌两军惨败,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留守的楚军已如惊弓之鸟,四散逃跑。楚昭王放出火象阵践踏吴军,迟滞了吴军的进攻,才免遭被俘。楚昭王也被迫仓皇弃郢乘船渡江逃往随国(今湖北随州市)。吴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于11月29日一举攻克楚国都城郢。

三、作战评析

柏举之战是东周历史上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战场幅员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它以吴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结束,给长期称雄的楚以沉重的打击,从而改变了春秋晚期的战略格局,为吴的进一步崛起,进而争霸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原本很有希望统一天下的楚国,遭受了最大的一次失败,就此逐渐走向衰落。从“柏举之战”及一系列战斗中,吴军11天行军转战350余公里,以3万兵力连续作战,击破楚约20万大军,以寡敌众,以少胜多,五战五捷,占领楚都郢,使吴声威大震,充分体现了吴军重慎战、重谋略、重实力、重时机、重地利、重速胜、重出奇制胜,坚决实现战争目的等战争指导思想,给后世兵家以很大启示。

首先,吴军的“全胜”在于充分的战争准备和正确的战略方针。吴经过了长达6年的战争准备。在此期间,先后消灭了徐、钟吾,剪除了楚的羽翼,占领了舒等要地,扫清了伐楚的障碍,击败了越,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同唐、蔡结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为伐楚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吴军进攻前,对此次进军的决心与计划,作了周密的思考与妥善部署。

其战略方针是:“联合唐、蔡”,“三军合谋伐楚”;战略指导上,打着“兴师救蔡”的旗号,师出有名,运用“虚实”并举方略,行破楚入郢之实,可谓名利双收。

其次,吴军的“全胜”在于对作战时机、行军路线、决战地点的正确选择。其一是吴军作战时机选在“楚疲弱吴强盛”之时。由于吴军实现了“六年疲楚”的战略计划,使楚军实力有较大耗损;加之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霸道蛮横,出现了诸侯公认其为“贪而多过于诸侯”的不利局面,得罪了唐、蔡后,世人皆曰“蔡非有罪,楚人无道”。此时决定伐楚,众望所归,占有政治、外交上的主动。其二是吴军行军路线选在楚“虚弱”之处。根据当时吴楚所处的态势和地理形势分析,吴军攻楚,有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是沿长江逆流西进,直达郢都;方案二是出昭关(今安徽含山县北),经潜、六实施正面进攻,中间突破;方案三是从吴北部沿淮河西进,然后从淮河平原南下,越过大别山,从楚的东北方向攻其侧背。若采取第一种方案,沿长江逆流西进,因长江水流湍急,进军困难,且楚军位居上游,控制沿江要点,易守难攻,于吴军不利;若采取第二种方案,虽然道路近捷,但楚军重兵把守,势必形成攻坚,如久攻不克,师老兵疲,而且自己兵力处于劣势,将难免前功尽弃;采取第三种方案,作远距离迂回,既可乘敌之隙,出奇制胜,又可水陆并进,加快进军、进攻速度。因此吴军伐楚,率军直入楚境,逼楚军回防;然后溯淮河西进,北绕大别山,会合唐、蔡两国军队,从楚侧后,即晋、吴为对付楚国的防御结合部突入,避实而击虚,使楚军难于应对。其三是吴军决战地点选在楚军的“关节点”之上。柏举是吴军选定决战地点,对吴军来说:第一是着眼于把楚军“调”出来进行决战。郢都是一个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3.7公里,最高处达7.6米的国都,城墙坚固,人员众多,易守难攻,楚军10多万兵力足以抵挡吴军仅3万兵力的进攻直到进行反击,而且吴军劳师远袭,补给受限,必然不能持久。第二是把楚军“调”至柏举一带决战。柏举距离郢都近700里,地形复杂,背靠大别山,可进攻亦可退守。在此决战,可切断郢都与方城的联系,楚军为保方城,必然出救。第三是必须在方城楚军援兵未及救援之时进行决战。若方城楚军援兵及时赶到,吴军两面受敌,破楚入郢便化为泡影。

再次、吴军的“全胜”在于对战争主动权的完全把握。吴楚两军接触后,面对人多势众的楚军,吴军综合运用多种战术手段,采取“主动后退疲敌、寻机进行决战”的对策,运用“诱敌”、“误敌”、“示弱于敌”等多种计谋,屡次避开和挫败了楚军的兵锋,直至楚军被诱至有利于吴军作战的预定战场柏举地区进行决战,吴军始终牵着楚军的鼻子走,完全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楚军的失败自在情理之中。

而楚在长达6年之中,竟未发觉吴的真正意图,盲目应战,疲于奔命;政治、外交上的逐渐被动和孤立;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和战略眼光,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君主的昏庸、将帅的互相猜疑和倾轧,缺乏统一协调的指挥;不善于利用本国地形熟悉的优越条件,实施战场机动,邑伏击、侧击、迂回攻击进攻对手,而是单纯进行正面列阵对抗,成了消极防御,等等,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见楚的失败非一日之过、一次之误,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另外,就楚军最初制订的作战策略,也不能说不正确,但最终却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这说明作战策略正确,并不一定能够赢得战争的胜利,它还取决于将帅在指挥作战过程中执行落实的正确与否。

柏举之战出动车兵、步兵和舟师,协同作战,包含具有同一作战目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割裂的若干战斗,具有现代合同作战的影子,以其鲜明的特征而载入史册,在战争史上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远程进攻战的范例。

同类推荐
  • 784特种部队

    784特种部队

    在784特种部队,所有人都是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看淡世间人情冷暖,对一切名利都淡泊的那么一群人。在这里,没有谁是多余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绝活。不是刀口舔血的江湖生活,但却是钢铁血性的军营生活。这里没有相濡以沫的爱情、血浓于水的情亲,但却有寒骨真铁的兄弟之情、粗茶淡饭的朋友之爱。
  • 西虞联合舰队

    西虞联合舰队

    西虞联合舰队主要讲述了主人公穿越到一个名叫北宫星辰的少年身上金榜题名之后碰到了列强用船坚炮厉杀害西虞百姓的事情他虽然借用外挂系统幻影出一支强大舰队吓阻了对方但是也唤起了他要建立强大海军抵御外敌的决心当然其中也有党争跟他没有关系。当这支强大海军建立起来的时候整个西虞海军位列五大国之列,参与世界事务。
  • 逆流而战之背水一战

    逆流而战之背水一战

    一群“自以为是”热血青年,两个以守护世界为己任的铁血组织。一场场以正义为由的战争,一幕幕血洒战场的画面。究竟孰正孰恶,孰是孰非。是打着正义的幌子,还是正义的真正守护者。为了骨感的理想主义,为了自己美好的正义蓝图。我们将自己逆战到底,用自己的“逆态度”书写战斗史上的传奇。敌人再强大也无所畏惧,我们将逆流而战,用自己的一腔热血绘出正义框架。从此热血洒沙场,枪声震大地,炮弹轰神州。我们誓将“逆态度”死磕到底!
  • 列国赋

    列国赋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云国气运衰弱,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席卷朝云之地,,随后群雄并起,杀伐之战的洪流就此开启!
  • 三栖谍王

    三栖谍王

    纨绔小子误入军统,即被日谍策反,旋遇共.党吸纳,成就三栖谍王。刀尖舞者——舞于倭谍刀尖;刀刃行者——行于军统刀刃;刀下隐者——隐于共.党刀下;凶险谍之路,屡遭倭谍、军统、党追杀。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热门推荐
  • 绝色女相魅君王:帝宠

    绝色女相魅君王:帝宠

    她是丞相女扮男装,她是堂主天下情报尽在掌控。君主恋慕她绝色的美貌,她的情义却被他亲手所毁;为了得到她,男人不惜篡夺皇位将她逼入后宫;还有如谜一般的他说出“你是我的”这般魔咒。色不迷人人自迷,坐上君王之位不为江山为美人。绝色女相何去、何从?
  • 大佬你的小野猫

    大佬你的小野猫

    那年的顾然偏执暴虐,眼有血色,对世间百态都厌恶至极。那年的落安佛系爱笑,眼中含星,看世间万物都浪漫心动。落安从小被保护的好好的,所有刺激的运动,都与她绝缘,直到遇到那个骄矜洒然的顾然......顾然从不把别人的真心当回事,可仍有不少女生对他趋之若附。直到遇到他的小野猫……遇你之前,我沉迷过往遇你之后,我盘算来生初见你时,你满身戾气再见你后,你心怀暖阳顾然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栽在他家小朋友身上,还是狠狠的栽了。对他的的那个小野猫俯首称臣。“你说你怎么就觊觎上本仙女了呢?”“嗯,可能眼瞎吧”“呵,你可瞎的真好”是呐,爷还准备瞎一辈子呢。
  • 阴阳裁判所

    阴阳裁判所

    阴阳裁判所,裁判阴阳!裁阳:八字,紫微,星命,奇门,六爻,六壬,风水,面相。判阴:收阴,送子,寻根,逐源,镇宅,斩风,借道,裁决。爷爷和父亲意外失踪,雷达阴差阳错当上了阴阳裁判所第十九任所长。遵循与时俱进的祖训,雷达对许多已经严重落伍的传统术法道具,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神打?落伍了!现在召唤才是主流,虽然被召唤出来的几位似乎有点不太靠谱!苦修三十年才小成境界的九霄神雷?早就out了,迷你发电盒,自带200万伏高压电流,普通人分分钟变抓鬼小天师!一场普普通通的捉拿占地鬼的业务,却让雷达意外的卷入了一场人鬼两界之争的漩涡之中!人道三所,阴冥六府,这是一场有关生存的战争......
  • 萌妻驭夫套路深

    萌妻驭夫套路深

    不过出门买个夜宵,却遭遇绑架,还莫名其妙多了个软萌乖儿子?接下来就看她如何收服萌娃,智斗冰山大boss。可到最后,一个接着一个的谜团却接踵而来。她到底是季暖暖,还是……苏念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袖舞流年:腹黑王爷别爱我

    袖舞流年:腹黑王爷别爱我

    她倾国倾城,一曲堕魂仙舞,引得众生青睐。他是一朝之王,是君主。因她一舞纳为王妃。却不想,他对她的爱全是虚假。他纳她为妻只是因为她的特殊体质。利用过她后,他弃她如敝履。且看坚强小王妃如何战胜腹黑大王爷,赢得千秋宠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背井离巷

    背井离巷

    村里老四家的土坯房,眼凑着是没救了,一家子为了新盖一院落脚处,纷纷踏上了背井离乡的路。皮带巷中,远处望去。有一背影,身体佝偻,双手背腰,步态悠然,走动缓慢。相隔不远数十米处,急匆匆赶来七人,七人,前后有序,一字排列,高低不同,步伐不一,步调却格外的一致,乍一看颇为默契。刚想走近点好好看看这些人时,就听到,队末小低个暴怒道:“前面的牲口,怎么回事?不知道倒紧班么?”领头大高个,汗流满面,唇干口燥,极其不耐烦的抿唇舔舐好一会儿又回了口淡沫,方才侧身左退一小步让出一条路并回头说道:“后面的叫驴,别叫唤,有能耐你上。”其余的人刚要跃跃欲试就看见了前面那一道熟悉的背影又纷纷安静下来放慢脚步。那一道背影就是老乌龟班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巫尊变

    巫尊变

    一个漆黑的平台之上,上面雕刻着密密麻麻的纹路,这些纹路像是在封锁着什么,沿着纹路的走向看向中心,这个漆黑巨大的平台之上隐约竟看到一个人影,人影慢慢得抬起头望着头上一个巨大的而又漆黑看不见的洞,嘴角微微张开,沙哑的声音喃喃的说道:嘿嘿又一个纪元将开始了。。。另外一说,作者脑洞很随意,敬请谅解。QQ群:531636747
  • 带着智脑游古今

    带着智脑游古今

    如果给你穿越时空的机会,你会想去见证什么?罗小贝告诉你,姐不选,姐都要来一遍。什么白垩纪的恐龙,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千古大帝舜,春秋战国争霸天下的君王野心,富庶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对地球拼命地掠夺……来自3060的少女带着她的超级智脑小慧环游时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