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之落幕
第一节 “王道”、“霸道”:究竟是什么道?
商鞅去见秦孝公,大谈王道乐土,说得唾沫飞溅,秦孝公却听得快睡着了。商鞅跟引见他的宦官说:“看来这位国君的觉悟,也只好谈谈了!”于是说起强国霸道之法,秦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身体前倾,膝盖碰到席子都不知道。
看来商鞅的头脑里藏着两套方案,一条叫王道,一条叫霸道,那么古人常说的“王道”和“霸道”:究竟是什么道呢?
疑问之一:秦始皇的勤政有目共睹,为什么还是落了个“身死国灭、遗恨万古”的下场?
疑问之二:汉初天子垂拱无为,丞相主持朝廷政务,这种“君弱臣强”的制度构建出一个道家的“王道”,那么这种虚君政治能使汉帝国富强么?
疑问之三:汉武帝在儒家的理论支持下,从丞相手中夺回了治国权力,他是如何破解“秦皇陷阱”的两难问题?
疑问之四: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然而他真的把儒家的“王道”思想作为治国理念么?
一、秦皇陷阱:如此勤政为何亡国?
《史记》记载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秦始皇每天处理繁重的公务,任劳任怨,他的勤政,有目共睹。
然而秦始皇的勤政却颇有些吃力不讨好。首先百姓不领情,因为他制订的政策太霸道,百姓吃不消。其次他的操劳,完全是因为他自己的越权造成的。
事实上,秦朝建立后,确立了所谓三公九卿制的中央体制,在这个体制之下,权力职责的划分,颇为明确,丞相作为公卿之首长,总理政务,而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手,领监察之职,太尉则专管军事,主帝国之征伐。按理说,有了这样的分工,秦始皇应该脱离烦琐的日常政务,专注于国家大政方针的考虑。然而事实却是,这位人到中年的君主完全从自己的宝座下来,挤占了丞相的法理职位,收受各部门的奏折,处理起日常政务来,结果本来应该是做这些事的丞相,反而成了一个秘书长,每天只是从皇帝那里接受指令,然后督促执行而已。
秦始皇这么干,与他毕生信仰的韩非思想有关。韩非讲“术”与“势”,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不能将手中的权柄授予他人。对于着一点,韩非子作了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他说:“权势就是人君这条鱼的深潭。当国君的将权势让给了臣下,再想拿回来就困难了。齐简公的权势失落到田成子手里,晋国国君的权势失落到六卿手里,以致于国破身死,所以说鱼不能脱离深潭。”
韩非子进一步告诉嬴政,权势乃是国之利器,握在君王手中,君王就可以驾驭臣下;握在臣下手下,就会威胁君王。
显然这种理论给秦始皇以深刻映像,因此无论对于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还是宫廷之内的后妃、宦官乃至太子,他都紧握手中的权势,不敢放松片刻。因此终秦始皇一朝,外无权臣,内无得势的宦官,李斯、赵高,在秦始皇在位的时候,都是战战兢兢、小心谨慎。
但是这里有一个两难的问题,帝国大权一手在握固然让帝王安心,然而日理万机却是极其劳累的负担,秦始皇鞠躬尽瘁,他的继承人二世尽管也想紧握手中的权势,勿失落于人。但是真的干起工作来,哪里受得了这份艰苦!于是在赵高的启发下,还是及时行乐去了。
退一步讲,即便二世皇帝也能咬牙坚持,如同秦始皇般凡事亲历亲为,但是以一人之智判断国家那么多事务,又有多少事件能得到妥当处置呢?
这个两难陷阱,姑且称之为“秦皇陷阱”,后世一些精力充沛而又志向远大的君王,往往身陷其中而不自觉,如朱元璋,他甚至废除了丞相制度,打算一个人就这么干下去了。可是明朝的皇帝们,又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
我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矛,可以刺穿天下所有的盾牌。我的的盾牌是天下最牢固的盾,可以防御天下所有的矛。秦始皇及后世所有的君王,都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到底要把帝国大权一手在握还是委托给显明的臣子来处理?
秦之霸道政治,演变到了秦始皇的时代,就是一人独裁、万夫奔命,结果也是八个字,叫做:“身死国灭、遗恨万古”!
四、 双面刘邦:用人又毁人
西汉建国初年,汉高祖刘邦问了功臣们这样一个问题。
“诸位不要对朕隐瞒,实话实说,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天下?”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待人傲慢,还常常侮辱属下,项羽仁慈,富有同情心。但是陛下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慷慨大方,与天下同利,所以将领们一心投效。项羽却妒贤嫉能,部下立下大功也不得封赏,甚至遭到怀疑陷害!才智之士都不为他所用,项羽因此失去天下!”
高起、王陵的观点显然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得到一致的附和。但是刘邦觉得言不尽意,他摇摇头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用好了三个人。”
接着,刘邦列举了三位人杰,第一是张良,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第二是萧何,他镇国家、抚百姓、补给军饷、不绝粮道!第三是韩信,他统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这一席话,不但打动了在座的群臣,置于千古,也掷地有声!但是凭刘邦这一些话,就断定他用人不疑以致于人尽其材,那又大错了!
刘邦的疑心,并不输给秦始皇。只不过他在打天下的阶段,需要韩信等人为他驱除敌手,所以隐藏起恶念,做出一番宽容大度的样子来而已!
在登上帝位之后,刘邦的心思,几乎与秦始皇如出一辙,对于功臣,他大开杀戒,毫不留情!
当年尉缭评价秦始皇说:“这个人刻薄少恩有虎狼只心,但是却谦卑地对待我们,他这是有吞噬天下之心。一旦被他得志,天下人都要被他奴役!”;韩信在被刘邦逮捕之时,也发出了“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叹息之声;萧何侥幸得以不死,在离开监狱之后,老泪纵横,光着脚向刘邦感谢不杀之恩。
楚汉相争,项羽用的是蛮勇武力,属于霸道范畴。刘邦则重在收取人心,可以称为王道。但刘邦称帝以后,露出凶恶嘴脸,屠戮功臣,这又是霸道了!
刘邦也面临着和秦始皇相似的权力陷阱,不过他最后还是作出了明智的选择,他杀害了韩信,抓住了兵权,却不杀萧何,把行政权托付给了他。
这一托,托出了一个黄金时代!
五、 虚君政体:汉初的丞相负责制
汉文帝时代,有一次皇帝和丞相坐在一起聊天。汉文帝问左丞相陈平,宰相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陈平的回答很精妙,他先用两个字概括了丞相的职责所在,这两个字叫做:“主臣”。陈平进一步解释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依照陈平所述,丞相的管辖范围几乎包括了整个帝国政务,包括内政、外交、人事,所以说汉初的丞相相当于现代的政府首脑,大致不差!
陈平是不是在吹牛?非也。汉朝初年,帝国实施的是丞相负责制,从萧何开始,丞相就掌握着整个国家的事务大权。所以,刘邦临终之前,吕后最关心的是丞相的人选。
“倘若萧相国去世,叫何人接任为好?”
“曹参!”
“曹参之后呢?”
“王陵可用,不过他太过愚直,让陈平协助他好了。但是陈平也不能独当大任,可以命周勃为太尉,有这三个人,刘家的天下便安泰了!”
事实正如刘邦所料,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这五个人,先后担任丞相,他们主持下的汉帝国政府,延续着汉初的黄老政治,给西汉王朝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正因为天下太平,百姓称颂的是丞相,而不是深居宫廷的太后和皇帝。
这种丞相主导、皇帝反而居于幕后的格局,古人称之为“君弱臣强、屈君伸臣”,今人叫做“虚君政体”,在这种政治格局中,皇帝是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丞相才是真正的治国者。
这种格局的背后隐约是黄老的影子,老子有云:“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汉帝国实行的是君主政体,天子的宝座由刘氏一族世代传袭,这样以来,保证了皇位的稳定性,却有一个不确定因素,即继承人的贤愚问题。没有人可以保证刘邦的后代永远英明神武,一旦出现不称职乃至渎职者,朝廷将何以堪?
因此,汉初诸帝秉承道家无为理念,将治理国家的事务权交付给丞相为首的公卿朝廷。丞相对国事的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了皇家。即便丞相与皇帝的意见发生冲突,丞相往往坚持己见,皇帝也不能因此怪罪!吕后要封娘家人为王,自己不能做主,只好厚着脸皮去求王陵,王陵偏偏还不给面子说:“当年先帝与群臣白马盟誓,非刘氏不得为王,无功不得为诸侯。”吕后无奈,只好去找另一位丞相陈平,得到了同意才得偿所愿。对于王陵,吕后虽然不满意,也不能责怪,于是明升为太傅,实际上剥夺了王陵的相权。
也正因为帝国朝廷之上,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是丞相(三公),所以一旦政策失败或发生天灾人祸,丞相(三公)便要引咎辞职。
丞相负责制与皇帝****独裁相比,显然有三大优势:一是丞相(三公)不是家族世袭,可以举贤而任之;二是丞相不是终身制,一旦有重大失误、不能胜任可以罢免;三是丞相(三公)人数上比较灵活,可以专任一人,也可以两、三人甚至更多,实施集体管理。因此,说丞相负责制为中国古代政治中比较科学合理而灵活的部分,并非虚言。
黄老思想的主导之下,天子无为,贤相执政,这是汉初最大的“王道”,也是汉朝之所以兴起的最大根本。
这种丞相负责制从汉初开始实行,一直到汉武帝初年,还是行之有效的政治原则,但是雄心勃勃的少年天子终于不能忍受丞相对他的约束,一场从丞相手里夺权的政治斗争很快在武帝一朝上演,最终以丞相一方的决定性失败告终,从而回到了“秦皇陷阱”这个老问题。
三、汉武帝从丞相手里夺权
汉武帝建元六年,皇帝的舅舅田蚡当上了帝国的丞相,他去见皇帝,坐在那里谈国事,讲要任命这个人做郎官,又讲要派那个人做县令,老半天汉武帝都插不上嘴。终于等到舅舅喝茶的时候,汉武帝得了机会说了句话:
“你说完了吗?我也要来任命几个官员!”
从汉惠帝到汉景帝,大汉天子们一直守着国家元首的本分,现在汉武帝却不干了,他觉得不过瘾,像把政府首脑的活也揽过来自己干!
但是汉武帝如何才能把大权从丞相手中夺过来呢?
第一步是缩短丞相的任期,本来萧何、曹参以来,丞相在位时间都比较长,一般不出重大问题不会轻易换人。因为一个领导一个思路,换人过于频繁,不利于政策的延续性和深入开展,更不利于政局的稳定。但是汉武帝为了夺权,一上来就在六年时间里罢免了卫涫、窦婴、许昌三个丞相,汉初丞相久任的优良传统,从此破坏!丞相任期短了、人换得勤了,威信难以树立,在皇帝面前自然也就少了几分底气,此为一。
第二步更绝,你丞相不是百官之首么?朕在这百官之外,另设官员,处理政事,如此一来,很多事情,朕在宫里面就商量定了,到朝堂之上,给你个结果就是了!
于是,一些皇帝身边的文人和低级官员,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议事机构,即所谓“内朝”。他们作为皇帝的智囊与喉舌,在内为皇帝出谋划策,到朝堂上则替皇帝给丞相出难题、与公卿辩论,以达到皇帝的意图。
这些“皇帝身边的人”,大多兼了一个官衔曰“侍中”。 这“侍中”是个什么官?其实就是给皇帝提尿壶的,当时有个孔安国,也在内廷做“侍中”,别人都提着皇帝的虎子,唯有他负责提唾壶,“朝廷之士”没有不羡慕他的。
给皇帝提尿壶的“侍中”,后来大多成为一时名臣,如卫青、霍去病、霍光、朱买臣等。一时侍中成为显贵之职。
第三步是决定性的,儒家学说成为官学之后,汉武帝提拔了一个寒酸大半辈子的老儒公孙弘做了丞相,还封他为侯。从此相权一落千丈,为什么?因为公孙弘一无才学能力,二无战功,三无显赫门世,他的富贵完全是汉武帝的一手所赐,所以一登相位,公孙弘便完全匍匐在了皇帝的脚下,朝廷论事,公孙弘凡事必以皇帝意向为瞻,奴才气象,自此出现。
第四步则完全成了汉武帝的趁胜追击。丞相没有权势也就算了,遇到灾异还得充当替罪羊。搞到最后大家都害怕当丞相,汉书记载,武帝命公孙贺为丞相。这位公孙兄也算是久经沙场的铁汉子,遇到这等事也失态了,他不肯接受丞相印绶,还使劲叩头、哭泣,说:“臣是边境上的乡下人,凭着鞍马骑射当了官,论臣的资质实在担任不了宰相这样的重任啊!”
公孙贺哭得太悲伤,连汉武帝都被感动了,可丞相总得有人做,于是命人强行把他拉起来,硬是逼着他做了丞相。公孙贺无奈,出门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主上贤明,臣不足以称,恐负重责,从是殆矣。”什么意思?就是三个字:“我完了!”
至此,汉武帝终于成功夺权,然而大权独揽的他,却并不喜悦,因为丞相靠边站以后,“秦皇陷阱”的两难境地,便摆在了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