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劝将不如激将",意思是说激将的作用有时比劝说的作用还要大。从心理角度分析,激将法运用的是人的心理代偿功能。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荣誉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自尊心、荣誉感有时可能会被自卑感、压抑感所代替,使人失去勇气,失去信心,失去兴趣和爱好。这时如果巧用激将,对其予以不同程度的语言刺激,有可能使之从压抑中解脱出来,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达到新的心理平衡。所谓"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便是这个道理。简言之,激将法就是一种有意运用刺激性语言,激发对方自尊并使其振奋的说话方法。
激将的方法、技巧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直言激将即直接用一些过激的语言故意否定对方,贬低对方,刺激对方,使其觉得自尊心受到损伤,于是对方便会不顾一切地否定你的意见,结果在"否定之否定"中,使你的本意悄悄被对方接受。,三国时,刘备的力量比较薄弱,诸葛亮便去东吴游说孙权联蜀抗曹。诸葛亮对孙权开门见山说:"如果能以吴越的兵力同曹操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假如不能,为什么不敢放下武器向他投降对他称臣呢?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的名义,而内心犹豫不决,事情紧迫而不能决断,大祸很快就要临头了。"孙权抢白说:"如果像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向曹操投降呢?"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能坚守道义,不肯屈服受辱,何况刘豫州是汉朝皇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胜过当代所有的人,众多的人都爱戴拥护他。如果事情不能成功,这只是天意,怎会向曹操屈膝称臣呢?"孙权听诸葛亮颂扬军事实力弱于自己的刘备,感到莫大屈辱,于是勃然大怒:"我不能拿东吴广袤土地,十万英武将士,让他人任意摆布。我的主意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有谁能和我一起抵挡曹操的了。"一番直言激将,使诸葛亮轻取了外交上的巨大成功。对本不愿联蜀抗曹的东吴首领孙权,诸葛亮先是嘲笑他"表面上假托服从名义,而内心犹豫,事情紧迫而不能决断",接着,又将强盛的东吴与历史上一个小小的齐国做比较,最后是直言夸奖刘备,称他是"英明才智胜过当代所有的人",孙权听后,自然拿定主意了。
2。借言激将即借他人之口,贬低对方,以激其怒。
《西游记》在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师父错驱回花果山之后,猪八戒因师父受难不得不求救于孙悟空。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行者道:"你这个呆子,我临别之时曾叮咛又叮咛,若有妖魔抓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的大徒弟,怎么都不说我?"八戒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道:"哥呀,不说还好哩,只为说你,妖精……"行者道:"怎么说?"八戒道:"我说,妖精你不得无礼,莫害我师父!我还有大师兄,叫做孙行者。他神通广大,善能降妖,那怪闻言,越加愤怒,骂道:"是个什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啃了他的骨,吃了他的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炸着油烹!…
行者闻言,气得抓耳挠腮,暴跳乱叫道:"是哪个敢这等骂我,贤弟,你起来,我和你去……把他拿住,碎尸万段,以报骂我之仇!"本来,孙悟空是受了一肚子委屈回花果山的,他也决意不再跟师父上西天,于是,无论八戒先是怎样好言相劝,他就是不去。好在猪八戒深知孙悟空性情,便借妖怪之口,大骂了一通孙悟空,终于激怒了这尊美猴王,达到了请悟空降妖救师父的目的。借言激将,其特点是激言者掌握很大的主动权,欲放则放,欲收则收,无拘无束,无可顾忌。
3.隐言激将即不直接通过激言来达到目的,而是将激将之意巧藏于某一件事的叙述之中,使对方听后自然产生被激效果。
《恶魔导演的战争》一书中写以色列军事将领薛姆龙在临战前对部下是这样激将的:"我是从俄国犹太区逃出来的。在一次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中,我躲在一片瓦砾里,我看见有个三十岁的犹太妇女,抱着一个婴孩朝这边跑来,一梭子弹从背后打中了她,她猛地栽倒在地上,躺在离我只有几步远的地方。子弹打得很准,她连哼都没哼一声就死去了,胸口的血像喷泉一样突突地涌出来。过了好大一阵子,突然哇地一声,躺在她身边的婴孩发出一阵响亮的啼哭。奇迹出现了,那已死去一会儿的妇女,那妈妈、犹太妈妈,竟然醒了。她奋力挣扎着,终于仰起头来,睁大眼睛寻找孩子。她找到了,她无力挪动身躯,只能向心爱的孩子送去一瞥,含着绝望、祈求、愤懑,甚至有点歉疚。她是不是觉得有点对不起孩子?可谁又对得起她?只一闪,她的眼睛就闭上了,永远地闭上了。可是那一闪的目光,已在我心中摄成一张永不褪色的底片,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他突然停住了,三分钟后,他说:"解散!"士兵们竟然没有动。尽管薛姆龙激将的目的是为了激化民族主义,鼓舞士气,但从语言角度看,不能不说是一次成功的战前动员。他的激将,妙就妙在自始至终没用一句激言而达到激将的目的。
4.诱言激将即通过各种话题不断诱引对方,暴露自己的观点,将对方悄悄"逼上梁山",完成一个激将过程。
《水浒传》中吴用就是用诱言激将法使林冲火并了王伦。一天,晁盖、吴用等六人投奔梁山,但气量狭小的王伦不愿接纳他们入伙,把他们送到关下客栈安歇。第二天一早,林冲来看望他们,吴用挑逗说:"教头(林冲)若非武艺超群,他(柴进)如何肯荐上山?非是吴用过称,理合王伦让这第一位头领座。"林冲被他一激,心有所动,便道出了对王伦的不满,说:"非在位次低微,且王伦心术不定,语言不准,难以相处。"吴用又试探说:"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狭窄?"林冲答说:"此人只怀妒贤嫉能之心,但恐豪杰以势相压。夜来因见兄长所说众位杀死官兵一节,他便有些不然,就怀不肯相留的模样,以此请豪杰来关下安歇。"吴用便故意以退为进说:"既然王头领有这般之心,我等自投别处去便了。"林冲急忙挽留道:"众豪杰休生见外之心,倘若这厮当朝有半句话参差,尽在林冲身上。"吴用意欲上梁山,王伦"不肯相留",于是便诱激林冲,使林冲"急忙挽留"。
激将法的运用是有条件的:首先,要看准对象,了解对方心理,熟悉对方性格,把握对方的个性特点。一般来说,自尊心越强的人,激将越能获得成功。对没有羞耻之心,什么是非、功过、荣辱都如过眼烟云,一切都无所谓的人,电闪雷鸣的激将恐怕收效甚微,而只能春风化雨以复苏心灵。激将要把握好时机,有效的激将不是什么时候想"激",就什么时候能"激"。时机过早,贬言之下可导致"破罐子破摔",让人泄气;时机过晚,对方已作出错误选择,或已形成成见,或已酿成其错。此外,激将用词要注意分寸,特别是一些严词厉句,要用得恰到好处,同时,又不能奚落、侮辱对方,要对对方充满尊重和信任之情,要辩证地将褒与贬、抑与扬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达到预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