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满30岁的苏珊是美国一家化妆品公司的创办人。小时候,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在乡下。奶奶开了一个小杂货店,为人慈祥又和气,邻居们都喜欢和她聊天。每当那些喜欢抱怨、爱发牢骚的邻居到商店买东西时,奶奶总是会把苏珊拉到身边,让她看自己和邻居说话。
有一次,邻居爱普生前来买香烟。奶奶问他:“今天怎么样啊,爱普生老兄?”
爱普生长叹一声说道:“唉,今天不怎么样啊,哈德森大姐。你看看,这天气这么热,气死人了。这种鬼天气,真要命啊!”
奶奶一边给他拿香烟,一边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嗯,嗯……”一直抱怨了十多分钟,爱普生才离开了小店。
又有一次,邻居汤姆一进店门就向奶奶抱怨道:“哈德森大姐,真是气死我了!我再也不想干犁地这活儿了!尘土飞扬不说,驴子还不听使唤。我真是干够了!你看看我的腿、脚,还有手、眼睛、鼻子,到处都是尘土,我真是干够了!”
奶奶仍然是那副老样子,一边给他拿东西,一边附和着说:“是啊,是啊!嗯,嗯……”
等汤姆发完了牢骚离开小店,奶奶把苏珊拉到身前,问她:“孩子,你听到这些喜欢抱怨的人说的话了吗?”苏珊点点头。奶奶接着说:“孩子,在每个夜晚都会有一些人: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酣然入睡但是再也不会醒来。那些与世长辞的人,睡觉时不会感到暖和的被窝已变成冰冷的灵柩,身上的羊毛毯已变成裹尸布,他们再也不能为天气热或驴子不听话而唠叨一分钟。孩子,你要记住:不要抱怨,因为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如果你对现状不满意,那你就设法去改变它。如果改变不了,那就改变你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问题,但你一定不要去抱怨什么。”
长大后,苏珊牢记着奶奶的话,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她也从未抱怨过什么,最终靠自己的勤奋和智慧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成了业界有名的女强人。
其实,我们与文中的爱普生和汤姆何其相似,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件小事、一句无关紧要的话,甚至于天气不好,都能让我们陷入长时间的烦恼,沉浸于懊恼和悲伤中不能自拔。然而天气绝对不会因为你抱怨而转凉,驴子也不会因为你发牢骚而变得听话些。尤其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不会体谅别人、不会自省的人,情况会更加糟糕。但你一定要清楚,烦恼、抱怨、愤怒都没有用。即使你抱怨连天,它也不会为你失眠。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改变。
生活只相信强者的微笑,不相信弱者的眼泪。抱怨只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无能,所以,你要学会坚强、学会克制、学会调整心态,做不抱怨的成功者。
1621年,谈迁28岁,他的母亲病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的史书。他发现史书中的错误非常多,因此想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的明代史书。
自从谈迁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他常年背着行囊,不断地寻找与明史相关的书籍。谈迁在24年间六易其稿,终于在1645年撰写成了500万字之巨的《国榷》。岂料两年后,也就是1647年,《国榷》的初稿全部被盗,这使谈迁遭受了巨大的打击,甚至一夜之间愁白了头。
谈迁痛哭了一夜,当太阳重新升起时,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绪,化悲痛为力量,决定重写。又经过四年努力,终于完成了新稿。1653年已经60岁的谈迁,携第二稿来到京城,在京城住了两年半,走访了许多明遗臣、故旧,搜集明朝相关的遗闻、遗文及有关史实,并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加以补充、修订,终于完成旷世巨著:《国榷》。
谈迁第一次完成《国榷》用了20余年,其中艰辛可想而知。当书稿被盗后,他虽痛苦,但没有被击垮,没有陷入抱怨的深渊,而是继续奋斗,最终获得了成功。
抱怨是人类精神领域最具杀伤力的病毒,成功的人很少抱怨,抱怨的人很少成功。那些生活的强者、成功的人士,不管遇到了多大的挫折,也能及时调整心态,先适应现状,再改变现状。
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说:“真正的景观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为我们是它们的上帝。我对世界七大洲的任何地方既没有兴趣,也没有真正去看过。我游历我自己的第八大洲。”在生活中,我们才是自己的主宰,我们在创造自己的完美世界。
想开些,远离抱怨的世界,我们才能在自己生活的原点改变自我,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收获幸福快乐的生活。
5.别人的话,不要过于在意
不要活在他人的评价里。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见人爱的画。画完后,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做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临摹了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哦!”画家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所谓众口难调,如果我们一味听信于别人,便会丧失了自我,便会做任何事都患得患失,这种人一辈子也成不了大事。他们整天活在别人的阴影里,太在乎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弟子奉师父之命去集市买东西,回来后弟子一脸的不高兴,师父不知何故,询问弟子何故?
“我在集市里走的时候,那些人嘲笑我。”弟子撅着嘴巴说。
“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呢?”师父问。
“人家笑我个子太矮,他们不知道,虽然我长得不高,但我的心胸很开阔。”弟子气呼呼地说。
师父听完弟子的话什么也没有说,而是拿着一个脸盆与弟子来到附近的海滩。
师父先把脸盆盛满水,然后往脸盆里丢了一颗小石头,这时,脸盆里的水溅了出来。接着,他又把一块大一些的石头扔到前方的海里,大海没有任何反应。
看着迷惑的弟子,师父说:“你不是说你的心胸开阔吗?可是,为什么别人只是说你两句,你就生这么大的气,就像被丢了颗小石头的水盆,水花到处飞溅?”弟子低头不语。
别人的话仅是别人的见解,每个人的观点和立场都是不同的,如果因为别人的言语而生气,不但是心胸不够开阔,而且是修养和内涵没有达到境界的表现。
人生无论面对什么大喜大悲都能坦然处之,就是一种境界。世间的大多数人为了功名利禄而伤神,往往他们忧愁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因为忌妒别人的拥有,所以满怀情绪,也因为无法释怀失去的而惴惴不安。
有一个财主,吃斋念佛多年,50岁时得到一个儿子,被视为掌上明珠。
儿子渐渐长大了,可是他只会笑,不会哭。财主想尽各种办法,骂他、打他都无济于事。正无可奈何之际,适逢一云游高僧前来化缘,财主就请求高僧为儿子诊治。
仆人把孩子抱来。孩子不认生,冲高僧嘻嘻直笑。财主上前狠狠地打了孩子屁股一下,孩子皱皱眉头,随即平静,一声不哭。
财主冲高僧一摊手,说:“高僧,您看这孩子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高僧不说话,只是顺手从果盘里拿出一根香蕉和一串葡萄,在小孩儿面前一晃。
小孩儿想了想,伸手接过了葡萄,并微微一笑。
财主在一边解释:“他从小就不吃香蕉。”
高僧点点头:“知道取和舍,说明智力是没有问题的。”
财主伸手拿走了盘子中的香蕉,孩子愣了一下,没有哭也没有笑。
看到孩子这样,高僧沉思片刻,端起桌上的果盘,说:“跟我来!”
一行人走出财主家的大门,恰逢3个小孩儿在门前玩耍。高僧看了看小孩儿,又看了看果盘,果盘里恰巧还有3根香蕉一串葡萄。于是高僧分给每人一根香蕉。3个小孩儿接过来,兴高采烈地剥开就吃。
这时,财主的儿子忽然伸手指着香蕉,大声叫起来。财主赶紧拿过葡萄哄儿子:“那是你最不爱吃的香蕉,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葡萄。”
财主的儿子夺过葡萄,扔到地上,仍是伸手要香蕉。3个孩子很快吃完,抬头对财主儿子笑。
这时,财主的儿子忽然号啕大哭,把财主和仆人都吓了一跳。
财主欣喜之余也迷惑不解:“他平时一口香蕉也不吃,今天怎么会为香蕉哭了呢?”
高僧微微一笑,说:“世间大多数人的悲伤,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而是因为别人得到了。”
世间百态,人生百味。能够真正想得开的,做到淡然处之的人并不多,人们应该怀有一颗坦然的心,不因外物的丰富、富有而狂喜;不因个人的失意潦倒而悲伤。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轻松的心态,不因一时的成功和失败而妄自菲薄,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不因外界的好事而兴高采烈,也不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垂头丧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都有自己为人处世之道,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中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能为别人的一席话而改变自己。其实,过分地在意别人的想法,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对生活危难的逃避行为。人各有各的脾气和性格,有的人沉稳,有的人活跃,有的人喜欢独处,有的人热爱交际,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只要自己感到幸福,又不妨碍他人,那就足矣。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的影响,这才是人生修养的必备课。
不要压抑自己的天性,失去自己做人的原则。只要活出自信,活出自己的风格,就让别人去尽情地议论好了。正像但丁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吧!”
6.用微笑化解一切恩怨
改变自己,去适应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