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生气并不是因为这件事可气,而是我们不够豁达,想不开。结果,当我们了解事实内幕后,又会为生气而懊恼。其实何必如此呢?就像事例中的骂天者一样,与其骂天不如顺天。邻居说得对,既然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倒不如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只要把事情看开一点,多包容一点,很多让我们生气的事情,便都将烟消云散。
因此,不管有怎样的烦恼,我们必须明白,每个人都是为了追求快乐、幸福来到这个世上的,既然目的都一样,那为何不把事情看得开一点。生气不但不能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损害我们自身的健康,消耗我们的幸福。
一个教授对他的学生演讲时表示,他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是一个曾在钢铁厂里做事的德国老人教给他的。那个德国老人跟其他的一些工人发生了争执,结果被那些工人丢到河里。当老人走进教授的办公室时,浑身都是泥和水。教授问他对那些工人说了什么,他却回答说:“我只是笑一笑。”
泰戈尔说得对:“当人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便怕了他。”微笑可以化解一切争端,能够消除冲突;它能平息我们的怒火,有效缓解心中的闷气。
一次,有一位学者去访问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位将军。这位将军是所有统领过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人最多姿多彩、最会摆派头的将军。学者对将军的处世作风作了尖锐的批评,并将批评文章刊登在报纸上,但将军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将军说:“我了解,买了那份报纸的人大约有一半不会看那篇文章;看到那篇文章的人中,又有一半会把它只当作一件小事情来看;而真正注意到那篇文章的人中,又有一半会在几周之后把那件事情全部忘记。一般人根本就不会想到我们,或是关注批评我们的什么话,他们大部分时间会想到他们自己,无论是早饭前,还是早饭后,还是一直到午夜时分。他们对自己的小问题的关心程度,要比有关你或我的大消息多出一百倍。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去解释吗?”
这位将军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虽然不能阻止别人对我们所作出的任何不公正的评价,但我们却可以做出一件更重要的事: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是否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当然,不为无谓的争执付出更多时间的解释,并不是说拒绝一切批评,我们只是不去理会那些不公正的批评罢了。
面对失败和挫折,一笑而过是一种乐观自信,然后重整旗鼓,这是一种勇气;面对误解和仇恨,一笑而过是一种坦然宽容,然后保持本色,这是一种达观;面对赞扬和激励,一笑而过是一种谦虚清醒,然后不断进取,这是一种力量。
我们每天接触的人和事不计其数,有一两件不愉快的也是很正常的。那这时应该怎么处理它们呢?大发雷霆,跟使你不愉快的人打架?如果是这样,那你的心情可能会因此跌入低谷,不会因为赢了对方而高兴。那本来心存愧疚的一方呢,经过这一番折腾可能就会对你记恨,这样,你就结下了一个仇家。不必为那些无影的事过分担忧,试着对过去的事一笑而过。其实,一笑而过是一种大智慧。用这种智慧指导自己的人,比一味辩解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谅解、理解与敬重。
凡事想开一点,用豁达的心胸看待事物,才能走出自我设限的框框,心情自然就会开朗。其实,很多生气的根源都是起因于自己的想法,假如我们不把它放在心上,就不会轻易受别人的影响。
5.不为小事计较,朝着方向奔跑
太过计较琐事,就会丢掉了自身的幸福。
《汉书》中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说,河水太清澈了,鱼儿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做人如果太苛刻了,就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斤斤计较,太计较了就会对任何事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最终会把自己与社会隔绝开。
有度量,能容人,你就会得到人们的欢迎;相反,“明察秋毫”,一点小事都要争个是非曲直的人,人家肯定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一个智者在云游的途中,看到有两个人好像在为了一件事而争得面红耳赤,智者便走上前询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原来,他们的争论是为了一道算术题。高个儿的说三八二十三,矮个儿的说三八等于二十四,两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以至于几乎动起手来。
旁边一个人看到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叫两人请智者做裁判,如果谁的答案正确,那么另外一方就要将自己今天的猎物给胜利者。两人觉得很有道理,就上前请教智者。
智者看了看高个子,又看了看矮个子,然后叫认为三八等于二十四的矮个子把猎物给那个讲三八等于二十三的高个猎人。
高个子拿着猎物走了。这种裁判,矮个子当然不能答应。他气愤地说:“三八二十四,这是连小孩子都知道的真理,你是智者却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看样子你也是徒有虚名啊!”
智者笑道:“你说得没错,三八等于二十四是小孩子都懂的真理,你坚持真理就行了,干吗非要与一个根本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计较呢?”
矮个儿猎人似有所醒,智者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个人虽然得到了你的猎物,但他却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失去了猎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矮个儿猎人听了智者的话点了点头。
翻开历史,观察古今中外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有宽阔的胸怀,阔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短浅,只注意是非琐事。
其实每个人都想做到最好,但每个人都不可能把现实中的事情做得如想象中的那样完美。生活本来就是烦琐的,如果我们样样都要较真,那么就要被烦恼充斥了。
一个小男孩,总是为一些小事情烦恼,他常常觉得自己的人生很痛苦,从来没有过快乐,因此脾性十分顽劣,有人稍微碰到他,就会生气;有人扰乱了他的情绪,他就会大声咒骂,还用力地打人,要不然就会放声大哭,恨不得掀起整个屋顶。
结果,每一次他情绪失落的时候,大家就会躲得远远的,逐渐就没有人愿意跟他玩耍了。一次,他跟弟弟闹别扭,脾气又上来了,直气得脸红脖子粗,两手叉腰,一边跺脚一边骂。
这时候,妈妈静静地走了过来,拿着一个镜子放在他的前头。他看到了自己,眉头紧锁,面容皱皱的,恐怖而好笑,原来情绪不好时是这样的丑。
后来妈妈告诉他,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就要想曾经那些令我们快乐的事情。
从此以后,每次他心情低落的时候,就去想好的一方面,那些惹他生气的小事也就没有了,情绪也真的就不那么坏了,时间一长,他也就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毛病。
面对生活中的小烦恼,其实,没有必要那么较真,多包容一些,会发现另一片天空。俗话说,境由心生。由于人的本性拥有着贪婪、忌妒、虚荣等心理欲望,这种本能的欲望在外界的诱发下,使我们的心灵不能处于平衡。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面对人生的不如意和困惑,我们必须要学会忍让,学会放下,不要让那些不值得的小事破坏了自己的情绪,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寻到快乐。
当烦恼来临时,我们也并非只能束手无策。要想排除烦恼的困扰,就要学会包容和忍让,要去除嫉恨之心,就要学会宽宏大量,要学会理解人、体贴人,能够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不要常常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如果双方都逞强好胜,矛盾就会愈积愈深,最后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既破坏了人际关系,又影响相互团结,还有损身心健康。
“总为小事伤神的人,他们的一生是短暂的”,这句话对那些经过岁月风雨的人来说,理解更加深刻。生活中,我们把时间浪费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仅耗费我们的精力,还会破坏我们的情绪,那是非常不值得的。记住,我们不能为了小事而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而生活。
6.不要锻造心灵的监狱
一味的为过去悲伤,就会一直受累。
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那就是我们为自己所造的心灵监狱。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计较,自省自励,不要让自己活在无穷无尽的烦恼之中,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佛陀在世时,一个弟子历尽千辛万苦,手拿两个巨大的花瓶来到佛陀的座前,想把这两花瓶奉献给佛陀,以求得佛法。
佛陀见了,说:“放下。”
弟子以为佛陀叫他把花瓶放下,立刻把左手里的那个花瓶放下。佛陀又说:“放下。”
弟子以为佛陀要他把右手的那花瓶也放下来,于是他便把右手里的花瓶也放下来。可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弟子非常不解地问道:“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的了,佛陀还让弟子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我叫你放下,并不是叫你放下手里的东西,是要你放下心灵的负担。”
弟子这时才明白佛陀叫他放下的真义,于是佛法已存心中。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喊着活得太累,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人际交往复杂,其实就是不能放下。当我们把这些负担都放下时,便可以从人生的痛苦、生死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生活中,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命运的走向,却可以放弃心中的负担。如果总是不能忘记过去的悲伤,并且一直在为过去而悲伤,受累的只能是自己。我们必须经常卸去自己的心理负担,放下太多的计较,这样才会提高生活的质量,让心灵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