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43300000031

第31章 挽歌凄切(1)

最具有“忧患意识”的崇祯皇帝在焦头烂额的苦苦思索中也没有忘了那种享受,甭说贵为天子,就是贱为平民,也不妨三妻四妾,至圣先师不是教导过吗?“食色,性也,人之莫大欲存焉。”他在稍稍“喘过一口气”之际,在那方面就不免过度了点,于是头晕眼花,精神萎靡,就想找找大夫。

他不想找那成群的“御医”,那些御医读孔夫子的书都读得迂腐异常了,说一些“节欲”的屁话,其实,孔老夫子何尝说过“男人应有几个老婆”的话?这就是圣人的绝顶聪明之处,他决不会把话说得那么具体,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他的话说的极具弹性,因而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在追求那种欢乐这一点上,他要心安理得,真是找不到一个知音。佛家不用说了,让他禁欲,当什么“苦行僧”;道家有这派那宗,也都把“节欲”的调头挂在嘴上。东方文化真他妈可恶,没有一家不指责他的,还是找找西方吧。西方张扬个性,主张放纵,尽情地发泄,还不是我的知音?

他找的这个洋人叫汤若望,其实并不是一个大夫,而是一个天文学家。他是一个德国人,早年跟随利马窦来到中国,用新法改造了郭守敬制作的日历,很有一点贡献的。只是因为崇祯皇帝太忙乱了,才让他此时正在皇宫里担任着一个闲职。

崇祯皇帝可不比山村老农,见了“高鼻梁、蓝眼睛”就大惊小怪。他是见了世面的,决不盲目地排外。如果不是国内的事情特别棘手,让他须臾不得离开,他还真想到国外去看看呢!现在就只能在宫中容留外国人,汤若望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外国人几乎是一见面就博取了崇祯皇帝的好感,不是因为他精湛的数学计算,而是因为他居然知道紫禁城名称的来历。

明成祖当年修筑皇宫的时候,是严格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概念修筑的,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皇宫被称之为紫禁城,就是说,这里是天国世界的中心,应当严格保卫,是“禁地”。汤若望这样的几句话,立即让崇祯皇帝惊为仙人:这个洋鬼子怎么连先祖的心思都知道!不是一个魔鬼,而是一位神仙。

崇祯皇帝和他的古今同胞一样,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维惯势,只要外国人夸奖了几句祖宗,就“鸡毛上天”,美得晕头转向。最后只好“吊死煤山”。

不过眼下他与这个汤若望倒是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当然,一开始并不剑拔弩张,崇祯皇帝对“泰西”(西方)的“另类”官员还是“法外施恩”的,他破例地给了汤若望一个座位。

汤若望喜出望外,就未免有点放肆,说话就不再吞吞吐吐了。他已经等候了很久,心里有很多很多的话想对这个帝国的最高主宰说,可惜总没有机会。难道不能上书吗?他游历过法国,有着“法兰西式”的热情,可惜他只会读说汉语,要写,可就得借助中国官员了。不料他刚一开口,就吓得中国官员浑身都打哆嗦,未等他说完,就连连地说;“罪过,罪过!欺君非圣,大逆不道!罪过,罪过!”

他确实不能理解,众多的事实就摆在那里,为什么就不能说实话?中国的官员都不是聋子、瞎子,为什么偏偏要装聋作哑?

久而久之,他逐渐了解了中国的官场,有了“德国人的狡猾”,他实事求是,却又非常执着,说还是要说的,但不必那么热情奔放,一泻无余。他是一个“德国佬”,比法国人更理性一些。所以一见面他还是很有礼貌地说:

“陛下今天招我来,有什么见教呀?”

“把你搁置了太久,今日突然想起你来了。想让你陪着朕说说话儿。”

汤若望哑然失笑;“真是应了你们中国一句俗话:倒驴不倒架。我还不知道你让国事缠得焦头烂额吗?何必装出一种悠悠自如的样子来呢?”

他是一个十分自负的西方人,自诩是“泰西的天才”。在中国混迹了这么多年,不仅汉语娴熟,而且自信把东方文化“研究透了”。已经洞穿了东方“帝王文化”的核心秘密。他的发现至少有两条:

几乎所有的帝王都标榜自己是推行儒家学说的,执行的是“仁政”,所以把一个孔夫子不断地推崇,最后封成了“大成至圣文宣王”。在最初的日子里,他也跟着所有的中国人对孔夫子崇拜得五体投地。可久而久之,他学会了中国话,而且懂得了古文,就要寻找孔子的著作来读,找了很久,发现大量的都是“代圣人立言”的他人的著作。真正的先师的著作不过是薄薄的一本《论语》而已。这样的一本小书,怎么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他来了西方人的“求异思维”,发现孔子这个所谓的圣人,只不过是帝王的工具而已。真正的孔子只是一个下了台的小官吏,他不甘寂寞,就在家乡办了一所不在官府注册的学堂,后来又耐不住清贫,就到处流浪,流浪途中,吃了不少苦头,就牢骚满腹,常常发泄。这些牢骚倒颇有些真知灼见,就让弟子们收集了起来,这就是那本传世之书。后来的孔圣人是一个完全被塑造出来的人物,因为他的嘴里念念不忘的是“克己复礼”的口头禅,而那周礼之中确实可以总结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被称做是“三纲五常”的伦理守则来,于是,统治者就开动了所有的全部机器,大肆吹捧,造就了一个中国人“精神上的孔子”。他明白了这一点,再回过头来看历代帝王标榜的所谓“仁行天下”,就对一切洞若观火了。他问;‘哪一个不是法家?哪一个不是崇尚王霸之治?个顶个的是儒家的外衣,法家的实质。所有的“代圣人立言”的高级马屁精都不敢说而已,只有那个荀子例外。

不知为什么,这个汤若望更喜欢荀子例外。

也许就因为荀子更讲究“实用”吧。

其实,哪个帝王不对儒家学说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就说“国朝”吧,那个定都北京的明成祖,不就因为孟子说了一句“民为贵,君为轻”的话,就被赶出大成殿了吗?孟子是所谓的“亚圣”,尚且如此,其余又何足道哉?

这个游历过法国,深受“启蒙运动”熏陶,又过海漫游英伦三岛,对“文艺复兴”的遗迹情有独钟的人,正是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东方文化的,所以他又有了第二个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不标榜自己“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可让已经发生的事情一验证,就会发现这正是在“演戏”,作作样子来骗人的,且不说有多少“士”是死在“礼贤下士”的“牧民”者的屠刀之下,就是那些驯服之极的“士”,也只有甘心当奴才的份儿。不是奴才,就是歪才,然而歪才也是异己,至少他们的“腹诽”难以察觉。在统治者看来,这“腹诽”也极其可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让愚氓之众都活得明明白白,那就必然的离心离德,那还得了!所有的统治者,概不例外的都要推行“愚民政策”,不愚弄百姓,他们一天也活不下去!

什么“尊重人才”?只是“使用奴才”!真正的人才决不会得到尊重的,因为他们决不会与冒牌人才,其实却是奴才之辈同流合污的。

“礼贤下士”只能是一句彻头彻尾乔装打扮的谎话。

什么“纳谏”?中国历史上有几个听得进不同意见的皇帝?甭说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就是有个一官半职的大小官吏,哪个不是“一贯正确脸皮厚”?整个官场里有一条“铁的法则”:“上”总比“下”高明!要不,怎么能成为“上”呢?官越大,嘴越大;嘴越大,理越多,到了皇帝就把天下的理都占尽了,所以叫金口玉牙,言出法随,被称为“圣旨”。哪个敢“抗旨不遵”?只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份儿。哪里还敢多嘴多舌?

就算有唐太宗那样的个把“纳谏如流”的皇帝,那谏言也有一个额度,就是不能触及至尊的权力,稍有冒犯就是大逆不道,脑袋只能搬家。

一条不可抗拒的“潜规则”:部下永远不得比上司聪明。

上司绝对不会主动征求属下的意见,即使属下比上司高明很多。除非这个上司离了属下的这条条陈就影响到自己乌纱帽的大小。属下如果是一个聪明人,他最好是用神不知鬼不觉的办法,把这个条陈变成上司自己的,那样就会得到提拔重用;否则就会用不了多久立即滚蛋!才大震主呀!哪个当官的喜欢部下比自己高明?

汤若望不是法国人,不会不顾利害,一味的热情奔放,直言不讳;也不是英国人,不会只顾利害,一味的绅士风度,缄默其口。他是求实的德国人,说还是要说的,只不过得讲究该怎么说而已,当下他就等待着崇祯皇帝开口。

崇祯皇帝开口说道:“朕近来颇感疲惫,究竟是什么原因?”

“无他,房事有失节制而已。”

“你怎么也这么说?寡人决非好色之徒!朕登基以来,就决心法先王,当一个中兴之主。令人费解的是:先王的楷模莫过于周天子,周文王日御十女,有一百个儿子,还得到民谣的赞颂;朕为什么后宫的规模一再压缩,反而会在朝野都有微词呢?这是很不公平的。”

“陛下既然说到了‘公平’,那我要以‘主’的名义说,你仅仅是一个男人,却拥有那么多的妻子,这才是最不公平的。你们东方文化真是不可思议,为什么一夫一妻的对偶婚在民间比比皆是,在官场和皇宫就走样了呢?应该是对等的才好。”

“哈哈哈哈!”崇祯皇帝狂笑起来,“难道这有什么不对等可说吗?要知道,皇帝只有一个,官吏也屈指可数;而美女却是一茬又一茬出现的。天子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不仅合乎古制,而且也正是你所谓的男女平衡。”

“然而,许多女子的青春就要埋没在深宫里面了。”

“你这就更近乎胡说了。身为女人怎么能****成性?她渴望得到朕的宠幸,是因为我有龙种;我肯宠幸她,是因为她祖上积德。我承认我宠幸不过来;但是决不容许有半点的怨尤之心。女人而萌动了这种欲念,就是****!活该背着磨盘沉湾!”

汤若望无话可说。这个睿智的西方人办了一个大大的蠢事。居然向一个东方帝王要什么平等,岂不是缘木求鱼?

汤若望最后是被赶出来的,这是因为他不慎偏离了男男女女的话题。提到了袁崇焕。这下子戳到了崇祯皇帝的肺管子——他不容许任何人提到这个“不祥的名字”,以至于在汤若望走了很久,他还悻悻地想;“我杀错过什么人?那一个不是罪有应得?那个袁崇焕自持有功,朕看着就很不顺眼。敢拂逆天子的眼神,还不是罪该万死?说什么‘自毁长城’?简直是夸大其词!他一个袁崇焕就有那么大的能耐? 又不是一个皇帝!天下不能没有皇帝,除了朕,少了谁都一样。这不?连那个洪承畴都投降了后金,朕还坐在金銮宝殿?”

他自负地望着北方,那里似乎平静了许多。

历史的天空总是变幻莫测的,而且许多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素相互作用,往往演出许多出乎人们预料的大悲大喜的正剧来。

明朝末年,历史正在重复着这一进程,正当崇祯皇帝全力应付辽东战事,让边患弄得焦头烂额之际,原来似乎已经绝迹的的流寇却突然从地下冒了出来。冒的并不是水,而是冲天的大火。要在顷刻之间把一个皇脉延续了200多年的大明王朝化为灰烬了。

崇祯皇帝登基以来,就深深为“流贼”所苦,天灾人祸,流贼遍地。最大的有两股,一是“闯贼”李自成;一是“献贼”张献忠。两股都是时起时落,忽而销声匿迹,忽而遍地烽烟,令朝廷防不胜防。那个张献忠本来是接受了“招抚”的,皇帝也给他封了官。岂知“贼性狡猾,言而无信”。趁你们君臣正陶醉在“招抚”获得成功的喜悦之际,突然反戈一击,把明军可就打得落花流水了。正史上记载:“崇祯八年乙亥,张献忠陷凤阳,焚皇陵。”打开了皇帝老家的城门,掘开了皇帝的祖坟,再放上一把火,比“再踏上一只脚”还令人解气。“崇祯十年丁丑,张献忠犯安庆,南京大震。”这一次突然的袭击,震撼了陪都南京,秦淮河的笙竹管弦也不得不稍事收敛。对张献忠的反复无常,明朝君臣,乃至后代历史学家都颇有微词,其实这是很不公正的。当时的张献忠就很不以为然;“妈妈的!向老子要什么诚信。你格老子还是流寇吗?“他哈哈大笑,笑这些达官贵人有眼无珠,其实,“统治阶级的思想才是社会的统治思想。”为了自己的利益,官场充满了谎言,早把诚信擦了屁股,最后只能自食其果。张献忠的言而无信正是跟着崇祯皇帝们学的。至于那个“闯贼”李自成,更是“心腹之患”,崇祯皇帝多次调集全国的兵马,分围堵截,喊破了嗓子,要“********”,但是始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了“剿灭”这股“闯贼”,他大开杀戒,不是杀贼,而是杀“剿贼”不力的督抚。也不知杀了多少个,十个八个的不止,但仍然无济于事。崇祯四年,洪承畴督办三边军务,不断报捷,七年,又让他“兼摄五省军务”,这才有了点起色。据报,“闯贼”已经被“剿灭净尽,唯有李自成率十几人逃匿。”这才把一个洪承畴调到了辽东。岂知“尽是群臣误我!”“闯贼”已经坐大,马上就要埋葬大明王朝了。

同类推荐
  • 祖与占:夏日之恋

    祖与占:夏日之恋

    祖与占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子:聪明貌美的凯瑟琳。在这样的关系中,占选择了成全温柔单纯的祖。他们一起到乡间度假,度过了美妙时光。然而一战的爆发,却让他们失去了联系,德国人祖和法国人占成为了敌人,他们多么担心会在战场上杀死自己的好友。战争结束,祖与占再次相遇,凯瑟琳毫不掩饰对占的爱,这段三角关系平衡而快乐的维系着……法国经典爱情电影原著小说,张小娴、亦舒、李安、张国荣……全球文艺青年挚爱的怀旧之作。如果你愿意,老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史上最唯美“三角恋”,爱情题材的经典教科书。
  • 暗幕下的格尔尼卡

    暗幕下的格尔尼卡

    一九三七年,一次空袭几乎摧毁小镇格尔尼卡,盛怒之下毕加索创作了一幅巨幅油画,名为《格尔尼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幅名画虽受到万千敬仰,其创作过程的艰辛和初次公开展示时引发的议论却已被人们忘却。观众们似乎只关注画中的杂乱、兽性和残忍。直到再次发生震撼世界的惨剧……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西班牙拉曼查地方有一位乡绅,酷爱骑士小说,终日捧读,手不诗卷,最后读昏了头脑,竟异想天开,想要做一名游侠骑士,锄强扶弱,行侠仗义,闯荡天下,便自称堂吉诃德,并说服村上一位农夫做他的侍从,乘马持矛,踏上冒险之途。堂吉诃德满脑子都是骑士书中的人和事,所以,在他的眼中,妓女是贵妇,客栈为城堡,他同风车厮杀,将羊群视为军队,闹了许多笑话,出尽了洋相。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持自己的理想,直到一命归西。堂吉诃德和侍从桑丘·潘沙主仆二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一个追求理想,一个非常现实,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又象征人的双重性: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因此,使作品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
  • 遍地姻缘

    遍地姻缘

    本书是长篇小说。广告公司高级白领方童童为了忘却一段难以忘却的恋情,经常出入校园,苦苦寻找中意的男大学生,不是为了爱情,而是想制造一个孩子……小说描写了几个北京青年男女的爱情争夺与挣扎。小说可望冲出《圈里圈外》。
  • 基督山伯爵(上)

    基督山伯爵(上)

    法国文学史上有两位著名的仲马:一位是《基督山伯爵(套装上下册)》和《三个火枪手》的作者大仲马(1802-1870)。同欧仁·苏一样,大仲马是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潮流中另一个类型的杰出作家,他在当时报刊连载通俗小说的高潮中,用浪漫主义的精神和方法,创作了故事生动、情节曲折、处处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把这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新境界。
热门推荐
  • 大麦等待发芽

    大麦等待发芽

    19岁的许麦知道自己不完美,看似顺风顺水的人生近看也不过是一坨狗屎,遍布细细麻麻的疮孔,随成长一点点将她逼入窒息的边缘。她曾在无数个夜晚细细咀嚼着自己这般失意的青春,惊慌失措,却又固执地不愿去靠近依赖任何人。她好像等待着一个人,却又不相信会有这样一个人,愿意去拥抱这个浑身沾满鸡毛的自己。直到他出现,穿着白大褂向许麦走去,在一点点看清她之后,还是选择继续靠近。许麦好像终于可以向除自己以外的人袒露伤口,满身的盔甲似乎也在一点点软化......
  • 那些年我们一同走过的时光

    那些年我们一同走过的时光

    如果说青春是个调色盘,他们几个的青春就像三原色一样注定多姿多彩。
  • 重生之一见卿心

    重生之一见卿心

    前世,她是国公府嫡女,母亲顾氏乃是当今皇后嫡妹,她也是这大莜王朝的晚卿郡主,她乃一代天之骄女,容貌倾城,才华横溢,名动京城。竟难料却被最爱之人和那‘柔弱’表妹亲手害死在大婚之日。家人也被她们陷害得了个满门抄斩的结果。再次醒来,她竟重回3岁幼年,她勾嘴一笑,这一世她定要手撕白莲花,脚踩渣男,只是这传闻中的谢小侯爷怎么不一样?某美男子:“娘子!你看江山归你,而你归我可否?”某女黑着脸道:“滚!谁是你娘子!”PS:本文原创,女强男强,不喜勿喷!(我的小心脏接受不刺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尊之公主要和亲

    女尊之公主要和亲

    什么?我都生在女尊国了,成为一国公主了,居然要去和亲?什么?战败国,指明了就要公主,不然不议和?好吧,只能是我这个不受宠的公主去了。嘿嘿,帅帅的将军大人,我来啦。
  • 凤兮凤兮非无凰

    凤兮凤兮非无凰

    她的出身很奇怪,明明是人,却生在了狐狸窝;她的相貌很夸张,明明肉身凡胎,却比妖精仙女还娇媚;她的体质最可悲,不病不弱,就是无法修成仙;她的姻缘很诡异,纵横六界,可谓千树万树桃花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来武道修练网

    未来武道修练网

    新书《神级符阵师》,请新老朋友前去支持,有推荐票请投给新书,谢谢大家!!!
  • 圣尊冕下,宠我可好!

    圣尊冕下,宠我可好!

    身为神启大陆灵力最强者的圣尊宫凌天冕下,他傲视天下,却独宠妹妹宫煕雪一人,疼她、纵她……宫煕雪抬起红扑扑的小胖脸,眯着眼盯着宫凌天,表情凝重得可爱,一副“你不说到我心坎里就鄙视你”的样子。看她肉乎乎粉嘟嘟的小脸蛋,宫凌天忍不住捏住她软乎乎的小肉脸,看在这么柔软的小脸蛋儿上,值得考虑一下。
  • 瑞雪封白

    瑞雪封白

    佛系少女封瑞白自记事起,一种神秘的力量伴随她长大,这种强大的力量如同一张大手,将她心中的恐惧不断撕扯“神明啊”“如果能够”“请让我做一个…”十多年来,封瑞白暗地调查,知道在她17岁时,遇到了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