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2400000014

第14章 是“虎兔相逢”还是“虎兕相逢”?(1)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这是《红楼梦》中元春的判词。这里的“虎兔相逢”在有的版本中是“虎兕相逢”,那么——是¨虎兔相逢”还是“虎兕相逢”?

在《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中,贾元春这个人物虽然所用笔墨不多,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线索人物,不仅贾府的兴衰荣败与她的命运有直接关系,小说中的许多故事情节也是因她而展开的。

贾元春的判词中有“虎兔相逢大梦归”句。“大梦归”是指元春死,这是没有争论的;但“大梦归”是以“虎兔相逢”来说明,“虎兔相逢”该如何理解呢?

《红楼梦》的续书是将“虎兔相逢”理解为卯年寅月,即按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计算,元春之死正碰上寅卯(虎与兔)。在第八十六回中,写一位算命的江湖术士推算了元春的生辰八字后说,“这位姑娘,若是时辰准了,定是一位主子娘娘”,“贵受椒房之宠”,“可惜荣华不久,只怕遇着寅年卯月”。第九十五回直接写元春之死,“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春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虽然死在甲寅年十二月,但在立春之后,可以算是第二年正月,即“卯年寅月”,或者说是“兔子年老虎月”,确是“虎兔相逢”了。

但是,按照《红楼梦》原作者的构思,全书的结局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虽然并非就是说最后要一把大火烧尽贾府,成“白茫茫大地”,但最后一败涂地是没有疑问的。小说中多处暗示,贾府的败落与元春的死是有直接关系的。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王熙凤说:“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荣,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第十八回元春点的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脂砚斋的批语分别是:“伏贾府之败”,“伏元妃之死”,“伏甄宝玉送玉”,“伏黛玉之死”;又有四出戏的合批:“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脂砚斋是熟知《红楼梦》全书的创作计划的,这几条批语必有必指,即是说,元春之死,是作为全书情节发展的大转折、大关键来写的。

现通行的后四十回续书,对贾元春这位“贵受椒房之宠”的妃子,似乎对贾府并未有什么“大过节大关键”的影响,她只是因为碰到卯年寅月就溘然而逝了。元春死后,不仅她本人被谥为“贤淑贵妃”,贾宝玉、贾兰科考中举还沾了她的光,贾家获罪后仍恩遇不衰,真是皇恩浩荡啊,与原定的创作计划可真是大相径庭。

照续书第八十六回和第九十五回说,元春生于甲申年,死于甲寅年,算来只有三十一岁,可是第九十五回却说她“存在四十三岁”。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得而知。问题是不论三十一岁还是四十三岁,由于元春判词中还有一句“二十年来判是非”,就都不好解释了。因为从判词的上下文看,这“二十年”当是指在宫里的时间。如果四十三岁死,进宫时已二十三岁,在那个“二八芳龄”为女子及笄的时代,以二十三岁的“老姑娘”入宫,也不合情理;如果算她三十一岁死,入宫时只有十一岁,还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亦不合情理。而即使按干支纪年计算,“寅年卯月”或“卯年寅月”,每十二年都可重复一次;如果是“寅年卯月”和“卯年寅月”都算,每十二年竞可重复两次。那么,甲申年出生的元春到甲寅年去世,如果是三十一岁就要经历六次“虎兔相逢”,如果是四十三岁就要经历八次“虎兔相逢”,为什么在前面“虎兔相逢”这“流年不利”时都会平安无事,唯独会在四十三岁或是三十一岁时才“大梦归”呢!看来,说“虎兔相逢”就是“寅年卯月”或是“卯年寅月”是不好解释的,也不符合《红楼梦》原来的构思。

在现存的几种属于脂砚斋评本系统中,虽然大多数本子在有关元春判词中均是“虎兔相逢”,但是,己卯本和杨本的这句话却是“虎兕相逢大梦归”。也就是,这两个本子与其余本子之间,在这里有“虎兔”与“虎兕”的版本差异。虽然,这仅仅是一字之差,但牵涉面却不小。“兕”,古书上指的是雌的犀牛,与“兔”字绝然拉不上关系。古书上“虎兕”所用之处颇多,如《论语·季氏》有“虎兕出于柙”之句。虽然对“虎兕相逢大梦归”仍然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但至少由于不会理解成“虎兔相逢”,也就不会出现续书中的许多矛盾了。

探春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贾政次女,生母为赵姨娘。探春在贾氏姐妹中才志不凡、精明干练、出类拨萃,但庶出的地位和未世的家运使她的才识抱负难以施展。那么——为何说探春也是悲剧结局的人物?《红楼梦》第五回关于探春判词的配画是:“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判词为: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其《红楼梦十二支曲》有关探春的是《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这里的判词、配画以及曲子,将贾氏姊妹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在《红楼梦》一书中的故事情节,作了很形象的预告。

1.探春为何敏感自尊?

在《红楼梦》所描写的众多女子中,探春属于情趣高雅者。第二十七回,她对宝玉说: “这几个月,我又攒下有十来吊钱了。你还拿了去,明儿出门逛去的时候,或是好字画, 好轻巧玩意儿,替我带些来。” 她要的是“朴而不俗、直而不拙者”。第三十七回,她“写了几个帖儿”给宝玉等人,兴起诗社,园林生色,姐妹鼓舞。 第四十回写她的居处毫无脂粉气息:“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红楼梦》第二回写黛玉初见探春,印象是“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精明干练、出类拔萃的女子,仅仅因为她是庶出,加之其母赵姨娘又“糊涂昏聩”,使她不得不十分敏感自尊。

《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的回目就是“辱亲女愚妾争闲气”,写赵姨娘的兄 弟即探春的舅舅死了,理家的探春按例赏给了赵家二十两银子的丧葬费,其母赵姨娘嫌赏银太少,跑来与探春吵闹。赵姨娘先是责备探春:“这屋里的人都踩下我的头去还罢了。姑娘你也想一想,该替我出气才是。”探春忙道:“姨娘这话说谁?我竟不解。”当赵姨娘说出探春只顾讨太太的疼,不拉扯赵家时,不想探春没听完赵姨娘的话,已气得“脸白气噎”,反驳道:“谁是我舅舅?我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

探春为何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如此冷酷无情?为什么口口声声叫生母为姨娘?为什么不承认赵家舅舅而称其为奴才?都在于封建宗法制度有障于人伦常情的规定。这是探春无法改变的,却又是她不甘心的,她只能有意拉开与生母赵姨娘的距离,表示出与王夫人的亲切。

《红楼梦》第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王善保家的不识好歹,竟“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等待她的是“啪”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婆子背景再硬,毕竟也还是奴才,而自己是主子!当这个奴才竟敢公然冒犯她的尊严时,这是她最不能容忍的,也是必须立即还击的。

2.探春理家为何未能成功?

经济上的危机预示着贾府的衰败。这个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贵族世家,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地。管家的王熙凤心劳日拙,不得不暂时退居幕后,于是,维护家族根本利益的探春出来了。《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探春的一系列改革。

探春确实是“精明”的:荣国府总管赖大的儿子得官,赖嬷嬷来请贾府主子们去赖家花园喝酒听戏。探春注意到赖家的花园还不到大观园的一半大,“因和他家女儿说闲话儿”,得知赖家的花园“有人包了去”,除去吃的鱼虾以外。“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而启发了她在管理大观园中进行改革。探春着眼的只是荣国府的前途,这与王熙风寻找一切机会为自己捞私利是根本不同的。当然,探春是“生于末世运偏消”,封建社会到了晚期的时代特点决定了她挽救危局的某些改革,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探春“兴利除弊”的改革,核心是以实行承包制来开源节流。虽然探春的改革方案在当时并没有获得成功,在《红楼梦》行世之后也不断有人嘲讽她的方案。但是,如果想到这种“承包”方案,是在十八世纪中期,由曹雪芹通过探春之口,就已经提出了承包制的思想,而直到两百年后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终由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让“联产承包责任制”、“定人定岗”、“除了上缴的,都是自己的”等等承包方案的流行并确实让中国的经济改革获得成功。由此还不得不承认,探春比之她之前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政治家来说,就其经济管理思想、方法而言,真是高明许多。

3.探春的归宿是“王妃”吗?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高尔基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高尔基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乡韵沃土(彭阳)

    乡韵沃土(彭阳)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 文本与阐释

    文本与阐释

    本书汇集了夏志清一生开创性研究的精华,内容涉及《红楼梦》、汤显祖、《老残游记》、《镜花缘》,还有端木蕻良、沈从文、张爱玲、白先勇的小说等。这些名著,有的早已沉浸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之中,有的经夏志清阐释,在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意义得以确认。书中处处机锋,又兼具国际视野,于中国古今叙事传统中娓娓道出西方批评理论和人文主义精神。
  • 聊聊老北京的民歌

    聊聊老北京的民歌

    老北京的民歌多种多样,本书以相声表演的形式对老北京民歌的种类、呈现方式、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如:太平歌词、街头大鼓等等。为读者展现老北京的生活画卷,街头歌手,生活气息浓郁,形式生动活泼,展现了作者的文学功底。
  • 床尾的兰花

    床尾的兰花

    诗无定法,是写诗写到一定时候,忽然的了脱。了脱形式,如山巅的树,不在乎山风的方向,了脱内容,如大海的潮汐,不在乎岸边浊水。我崇尚自然、自由、自主的快乐写作,用诗的锹镐一天天一点点地挖掘内心的诗意。感而后思,动而后发,以真作我,以情动人。
热门推荐
  • 快穿宿主你别闹

    快穿宿主你别闹

    1V1论有一位懒成猪的宿主大魔王要肿么破?四喜丸子表示很惆怅,但是自己选的宿主大人跪着也要宠下去,于是四喜丸子走上了为大魔王佟tóng苒rǎn做牛做马的不归路……
  • 无限诸天自我群聊

    无限诸天自我群聊

    群聊玩梗,不会太烧脑的爽文类。别指望主角能多猛,这里没有剧透,没有装壁……
  • 火神奥义

    火神奥义

    亿万年前,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传至今日,修仙修道之人不计其数,如今却有上古一脉默默的流传了下来,并且拥有超凡的能力。主角体内蕴含火焰力量,踏上火神修炼之道,最终突破至高绝对温度,证悟究极奥义,向世人打开了神界千百年来的秘密。
  • 偏执大佬给我穿鞋

    偏执大佬给我穿鞋

    穿书前,裴娇最心疼的就是书里的“残疾”大反派。意外穿书后,裴娇成为了高中时期“大反派”的同学,因此她只想在他深陷泥沼时拉他一把,却不想...不小心赔上了自己的一生...不过...每天有人给自己穿鞋穿袜子似乎也不错??!“我以为每个人都不喜欢我,直到我遇见了你,我开始明白‘活着’的感觉”。
  • 海棠梦0a

    海棠梦0a

    风华绝代,仙姿玉质……乱世成殇,琴音荼糜……情已为烟,泪已迷衫……她在等,等一个永远不会归来的归人……
  • 翎殇情

    翎殇情

    她楚翎儿重生之后,决定不重蹈覆辙,这一世,她一定要给那些嘲笑她的人好看!郑爽、刘花英、林允儿......你们给我等着!
  • 生活的艰苦

    生活的艰苦

    每个人都为各自的人生奔放,但是人生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多美好,是有时候会成功。也会失败。
  • 中医震惊世界

    中医震惊世界

    熬夜看书。 书荒?肾虚?伤肝? 来来来,看中医给你补一补。 没病? 没事,我这还有强身健体、延寿美颜的疗法。 “叮!” 宿主采集失败。 文盲又哑巴的金手指,让秦昇崛起中医八绝,震惊全世界。本书是小说,内容纯属虚构,有真有假。 最后一句,请勿模仿。
  • 降世临凡

    降世临凡

    流星般的生命是否会带出不一样的花火?陨落之际的那刻,走马灯的画面可悲的并没有让值得留念的东西。一生的平庸,一生的,孤独。
  • 祢霂传

    祢霂传

    世人说我身份尊贵,又有谁知我站在尊贵的位置上遭受了什么。世人都说我轻浮,谁又知那轻浮的背后是我日夜思念的苦楚。世人都说我倾城,谁又知那倾城容貌后让我付出以生命为代价的尘缘。下一任天地共主、凤族大公主、昭府二小姐、他的贴身皇助,这些身份叠加在一起,他会认出当年那个答应过共度余生的师妹?当他们变成之间夹杂着不再是那份单纯的爱的时候是怎样一副场景?倾听淡漠风声为你讲诉《祢霂传》,它是古言、是玄幻、是甜宠、是王爷与妃子之间的跨族恋。不要走开淡漠风声日更为你一一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