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57900000016

第16章

荔县坐落于渭北高原,据说从飞机上俯瞰县城,可以看到一幅活脱脱的龟形图,南门为****,北门为龟臀,城外边的文殊塔为龟尾,东南门是左前爪,西南门是右前爪,右后爪蜷缩回来的是西门,爪尖伸向正西方。由于后爪蜷缩,城墙西北自然弯回,没有了城角,南北被洛河分开的两岸便是龟背上太极图的阴阳两极。

这座县城虽然东临黄河,却严重缺水。在渭北原上打一口井,往往需掘进一百多米。打井不易,百姓只好吃窖水,地窖口小肚大,口上有盖,为防止有人偷水,还要加上一把锁。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的民俗,但凡有媒婆到姑娘家里说媒,人家第一句话就问男方家有几窖水,如果水窖不够规模,就意味着经济基础不稳,这门亲事就有可能因此而告吹。

旱原上的人把水看得比油还贵重。过路人在这儿停留,他们宁愿给一个馍,端一碗饭,也不愿给一碗水。由于常年吃窖水,人们的牙齿如同镶上了金边,再加上受到劣质烟草的熏染,人上了岁数牙齿就成了黑色,一张嘴冒出个黑洞洞。

姜沟村所处的位置,被当地人称作二道原,这里土地贫瘠,含沙量大,夏粮是小麦,遇到好年景,亩产也不过二三百斤,秋粮种红苕、谷子或豆类。

原下的黄河滩却是另一番天地,如果黄河不发水,自然是五谷丰登,然而不发水的年份仅有十之二三,一旦河水泛滥,便冲毁农田,淹没房屋,老百姓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由于贫瘠干旱,姜沟村的村民大多数都是逃荒落户到此的庄稼人,据说在解放前夕,国军的一些散兵游勇也躲到这里苟且偷生。由于以上原因,姜沟村就是一个小世界,每当过会或赶集,随处可以听到南腔北调的口音。

这儿就是顾罡韬他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地方。

大孬斜倚在行李包上发起了牢骚:“这鬼地方,真是穷到家了,树长得没我胳膊粗,河沟的水没我一泡尿多,真没劲!”

车上的男生哄笑起来,女生都绷着脸不吭声。

卡车在黄土路上像老牛似的艰难爬行,露天车厢里,呼啸而来的寒风钻透棉衣,冻得人无处躲藏。望着眼前的一片凄凉,人的表情都变得麻木而呆滞。路越来越糟了,车厢像一个大簸箕,在崎岖不平的土路上剧烈地颠簸,颠得人五脏六腑都在翻腾。

放眼望去,天空是铅灰色,地面是灰黄色,黄土层被雨水切割得沟壑纵横,远远望去犹如凝固的波涛。从黄河滩吹来的野风,卷着草叶和细细的尘土,在广阔的原野上打着旋,发出尖厉的呼啸。

庞大的车队扬起一浪接一浪的尘土,打破了高原上的寂静。知青们在车上默默地数着所经过的村庄:柳池、何家洼、嗦罗寨、牛寨沟、许庄、八杈口、双泉、良义镇……

卡车终于开到了姜沟村。锣鼓喧天的场面,冲淡了村寨的凄凉和冷寂,知青们不由得打起了精神。大家从车上看去,擂鼓者是一位虎目圆睁的老汉,脸上的肌肉随着鼓槌的起落在微微颤动。他个头不高,敞开着棉衣,棉衣里面就是裸露的胸膛。他舞动着鼓槌,踮起脚尖在空中挽着花子,那一起一落的动作,活像一个意气风发的鼓乐师,擂鼓者便是这儿的一寨之主——大队支书陈长太。

知青们一跳下车就被淹没在了人群里,大家在社员的簇拥下来到大队戏楼前,这儿已被人围得水泄不通。过足瘾的陈长太搁下手中的鼓槌,扣好棉袄,拨开人群,一个箭步迈上戏台子。从他那敏捷的动作看,谁也不会相信他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

戏楼呈“八”字形,三面围墙,两边架着一对大喇叭。一块破烂不堪的红色横幅上写着一行字——热烈欢迎西安知青到姜沟大队插队落户。

衣衫褴褛的村民散乱地坐在地上,妇女们纳着鞋底,间或对知青指指点点;男人们吸着旱烟,他们不理会陈长太吼些什么,只管毫无顾忌地大声说笑。一群流着鼻涕的孩子互相追逐打闹着。

知青们坐在各自的行李上,或交头接耳,或沉默不语。

陈长太用烟袋锅敲敲面前的破桌子,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话:“乡亲们,西安知青来姜沟大队插队落户欢迎大会现在开始,现在都甭言传了!今天,我代表姜沟大队党支部……哎!贺老三,咋还说个没完哩?要说你上来说,小心我扣你驴日的工分!”

陈长太见知青们笑,连忙解释:“学生们,我是个大老粗,说话不踏犁沟,要不是看你们的面子,我这烟袋锅早擂到他****的头上哩!咱接着开会。”

大孬扬起脖子嚷着:“陈书记,你说你要用烟锅锅擂哪个****的?”村民和知青们又哄笑起来。

陈长太按了一锅烟末子,结结实实吸了一口,继续讲话:“人常说吃谁的饭记谁的恩,我陈长太这辈子,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就是不能不听毛主席的话。西安的洋学生来咱姜沟插队,是他老人家的号召,我代表姜沟大队党支部、全体社员举双手欢迎。咱姜沟的特点是:吃奶的娃娃比圈里的猪娃多,抡不动镢头的老汉、老婆比小伙、姑娘多,磨闲牙、撂杂碎的古董锤比能干活的牛多。咱姜沟村就那些地,现在,又添了几十张嘴,我这头比老笼都大呀,不过也好,一下子来了几十个有文化的洋学生,咱姜沟该热闹咧。”

知青们情绪低落,尽管他们在下乡之前都有了心理准备,也听过知青大哥大姐们倒的苦水,但是直到进了村他们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得多。

知青们被各自的生产队长领到村里,姜沟大队共有十个生产队,两千三百多口人。顾罡韬、齐浩楠、尹松、辛弦、淘气、大孬、赵天星六人分到了二队,本来他们的队伍里还应该有一个黛微。二队队长是个五十出头的老汉,叫贺栓茂,五短身材,身板硬朗,目光中流露着庄稼人特有的纯朴。

跟辛弦、淘气走着的是妇女队长雨花。雨花体态匀称,肤色微黑,言谈举止流露出农村女干部特有的干练爽快。

知青们一进村口,远远就望见一大群社员朝他们指指点点,就连一些平时足不出户的小脚老太婆也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站在门口,张着黑洞洞的嘴巴,脸上挂着温厚的笑容。

来到村中间的一棵老槐树下,贺队长袖子向上一撸,“咣咣咣”的钟声响彻了整个村子:“喂,都出来!开会哩!”

他站在一个石碾上,清清嗓子,磕磕绊绊念起了知青的名单:“顾正(罡)韬、齐告(浩)楠、赵千(天)星、伊(尹)松……”惹得知青们一阵哄笑。

知青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太阳的余晖瞬间消失,广袤大地顿时堕入一片黑暗,星星像银色的露珠,在漆黑的幕帐上闪烁着光芒。万籁俱寂,偶尔从远处传来一两声狗吠。

灯火从社员家的门缝里透出,薄薄的烟雾包围着整个村子。

吃罢饭,知青们扛起行李,迈着疲惫的脚步,跟在贺队长身后朝村西头走去。

“队长,我们今晚在哪儿睡觉?”齐浩楠问。

贺队长回头望望妇女队长,含含糊糊地说:“这个嘛,上面安排哩,就怕你们一时半会儿不习惯。咱这地方穷,汗珠子不值钱,一个全劳见个日头才挣九分钱……”

“入乡随俗嘛,慢慢就习惯了。”淘气顺口来了一句。

“你们大城市的洋学生,睡的是高楼,吃的是白馍,到咱这儿来可就要受恓惶哩!”

“我们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不是来享福的。你们吃啥我们就吃啥。”淘气亲热地挽着妇女队长的胳臂,“队长大姐,是这样吧?”

雨花苦笑道:“对是对着哩,只怕……”

“只怕个狗娃屁哩。”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个人插嘴道,“媳妇都下轿咧,这又不是能藏能掖的事!”

贺队长狠狠白了那人一眼:“马槽里咋多了个驴嘴,就不能把你那不把门的嘴关上一会儿?”

知青们惊愕之余,雨花赶紧解释:“那是队里赶大车的胡日鬼,不要听他的!”说完又补充,“胡日鬼是他的外号,大名叫胡旺财。”

尹松轻声笑道:“胡旺财,这名字带劲!”

大伙儿听了便捂着嘴笑。

饲养室到了,贺队长不由得放慢脚步,难为情地说:“队上实在是困难,今天就先在马号里将就将就吧!”

“马号?”淘气张大了嘴巴,“那是干什么的?”

齐浩楠白了她一眼,更正道:“他逗你玩呢,马号就是马圈,是牲口睡觉的地方,懂了吗?”

“啊?那里咋能住人呢?”淘气睁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望着雨花。

雨花无奈地说:“也是暂时的,等你们住下再慢慢想办法,队里肯定是有计划和安排的。”

同类推荐
  • 白娘子传奇

    白娘子传奇

    杭州西湖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游览此地,诗兴大发,写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当年,在这美若西施的湖畔,曾经矗立着一座雷峰塔。如今雷峰塔虽然早已倒掉了,但一个与它有关的神话故事仍然在民间流传……
  • 党校

    党校

    江平市新任代理市长居思源是个“红二代”,他的父亲居老先生是位备受尊敬的老首长。这样的特殊身份为居思源的仕途助力不少,但同时也让他感到时刻被别人关注的压力。居思源沉稳干练,深谙官场明暗规则,决心把江平市治理好。可是不久之后,他就遭遇因前任政府班子留下的征地纠纷问题而造成的群体性事件。为此他多方运作,与群众代表耐心谈判,代表市政府作出双方都能接受的承诺。就这样,在一次次具体而微的行政工作中,居思源发挥政治智慧,运用优质后台,化解危机于无形之中,也慢慢让自己的施政走上正轨……
  • 一书的温暖

    一书的温暖

    小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朦胧不是手法,而是作者的思想本来就不是十分清楚。有那么一点意思,但是并不透彻。“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世界了解得十分全面,但只能了解他所感知的那一部分世界。《一书的温暖》收录了《亲吻母亲》、《陨落的天使》、《栀子飘香》、《水果阿婆》、《铁币黑硬币白》、《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追逐声音的孩子》等多篇作品。《一书的温暖》是一本学生爱看的名家小小说文集。本书由刘会然著。
  • 重逢在走散的青春

    重逢在走散的青春

    《重逢在走散的青春》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张凯和江静的爱情故事。我们谁也没有死在十七八岁,我们谁也无法一直坚持着曾经青春时偏执的对未来的无限幻想。当我们对着镜子,发现逐渐成为年少时自己所不愿成为的世俗的大人时,微微一笑其实已经足矣。很多单纯美好的东西我们记住就好,因为青春本就是—场无果的盛宴。《重逢在走散的青春》由张凯著。
  •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

    中国古代奇幻经典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十)

    《三宝太监西洋记》,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明万历廿六(1598)戊戍年三山道人刻本,廿卷一百回,题二南里人著。作者将明代永乐年间郑和七次奉使“西洋”的史实敷演描绘成神魔小说,希望藉此激励明代君臣勇于抗击倭寇,重振国威。本书描写明代永乐年间太监郑和挂印,招兵西征,王景宏为其副手,共平服39国。郑和七次奉使“西洋”(指今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域),经历41余国,为历史事实,但《西洋记通俗演义》却非历史小说,此书多述降妖伏魔之事。按序,二南里人即罗懋登,字澄之,明万历间陕西人,作有传奇《香山记》,并注释传奇多种。
热门推荐
  • 万象至圣

    万象至圣

    且看万象归一,成至圣,改天地且看万象归一,成至圣,改天地
  • 焚羽落尘

    焚羽落尘

    飞墨扬起,天朝焚灭,抑郁之下,魂飞破灭。朔风神境之上,唯我羽依辰一人。今朝之荣耀,是用20年一番苦练而铸成的辉煌。天下的仰慕,集众生之漠视,魔,妖,众生齐聚。羽氏的覆灭换来的,将是改变这个世界的传奇。
  • 末世之星辰战争

    末世之星辰战争

    这是一个末世的小说,主角被选中开始了末世的闯荡最终站在来宇宙的顶端傲世群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
  • 乘着气球去跨栏:大学生活的8定理

    乘着气球去跨栏:大学生活的8定理

    在我国古代,寒门学子十年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而出将入相,因此便有了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超脱与豪迈。
  • 霸总的影后养成记

    霸总的影后养成记

    全网嘲苏萌是杀马特,可是人家三年六部戏全演绝世美女,毫无违和感;有人说苏萌是贫民窟出生,事实证明苏萌是星耀太子女,苏氏未来的掌舵人。更有人说苏萌高中考试全年倒数,然而一张录取通知书,苏萌成了清大高材生。苏萌高举着手掌瞥了一眼周围的人,“还有什么要说。”众人捂脸疯狂摇头,“没有,没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活该笨死的牛:方法比勤奋更重要

    牛从来没有自己的目标,他只知道做别人现在让他做的事,他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些事,做这些事的结果是什么,他更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如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而活?”,他就会迷惘地看着你。这本书正是要告诉你,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那些98%的人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都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也从来没有踏出他们的第一步。
  • 丫头你只能是我的

    丫头你只能是我的

    他,人尽皆知的少爷。她,众人知晓的千金。只因一个回眸,月老将两人的红线紧紧牵上……是什么使他们如此相爱……
  • 伊藤诚眼中的火影世界

    伊藤诚眼中的火影世界

    又名伊藤诚眼中的火影世界在诚哥的不断追查之下竟然。。。为何鸣人可以使用龟派气功为何佐助头发是红色的为何白发男人邀请打牌一切还要从诚哥的同桌是一个黄毛开始说起。
  • 恶魔欺负我

    恶魔欺负我

    简直就是恶魔嘛!不就是长得帅了一点,比别人酷了一点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居然可以这样欺负别人。猫猫个咪的,恶魔你就放马过来吧,本姑娘才不会害怕呢。可是,为什么还是有些小小的心动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