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修养问题,还是作风问题。军人要有好的修养和作风,才像个军人,才配这个光荣称号!
第二十一章
107 海清下海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菊和家旺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五千元钱,准备将借款还了。元旦过后的一天,家旺去了海清那里还钱,两人在市设计院的门口见了面,海清很是高兴,说你来得真好,我正想去找你呢。家旺以为海清遇到了什么难处,想找自己还钱,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对不起啊,借你的钱刚刚凑齐,麻烦你了。
海清明白过来,知道家旺误解了他的意思,于是用手指着家旺,故作生气地说:“你呀,亏你与我是那么多年的同学、战友,到现在还不了解我,我会像黄世仁那样向你逼债吗?我根本不是想找你要钱,而是想叫你跟我一起发财!”
“发财,发什么财?”家旺被他弄糊涂了,一脸的不解。
“你跟我来吧,我给你看个录像。”
家旺问是什么录像?海清神秘地笑笑,说你看了就知道了,很鼓舞人的。说着将家旺带到家中,放了一段录像给他看。
那时候录像机还是奢侈品,一般的人家是买不起的,但海清却专门买了一台。录像机和电视机同时启动了,屏幕上的影像一出来,便是一番热血沸腾的场景:
“……你想坐宝马吗?你想开奔驰吗?你想住别墅吗?你想博得美女的欢笑吗?你想去国外定居吗?告诉你,这些并不是富人们的专利,你也完全可以做到,甚至比他们做得更好!……来参加我们的安利吧,你只要投入几百元购买一份产品,花些时间建立起一定数量的下线,那就不是你一个人在赚钱了,而是无数的人在为你赚钱,财富就会洪水一样向你涌来,挡都挡不住。不用三年,你将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你将让世人刮目相看!还犹豫什么,快来加入吧,难道你会把金钱拒之门外吗?难道你不想让自己和你的父母亲人过上好日子吗?不会的,是不是?”电视里,一个西装革履、留着平头、戴着眼镜的人在一个礼堂的讲台上声嘶力竭地喊叫着,礼堂里挤满了人,黑压压一片。他们时而瞪着惊奇的眼睛看着台上,聚精会神地听着讲演,时而紧握拳头,高喊口号,兴奋得像中了大奖似的。
录像是海清自己拍的,记录的是他去广州等地参加安利产品推介会和其它一些活动的场景,四十几分钟的录像,内容大同小异,都是那些从事安利产品直销的人聚在一起喊口号、讲课、交流经验,大多是讲述自己是如何依靠安利直销发财,如何在短期内发家致富、成为百万富翁等,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海清边看边给家旺做讲解,讲得津津有味,一脸兴奋。家旺明白了,海清是想让自己搞安利。
“怎么,你想让我搞这个?”家旺惊讶地问。
“是呀,你在部队里有那么多同事和朋友,曾老师也有那么好的人缘关系,不是很好搞的吗?”海清兴奋地说,他完全沉浸在自己构建的美好蓝图之中了,而不管家旺怎么想。
家旺没有立即做出回答,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对于安利产品和直销这么个东西,他早有耳闻,只是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做的,现在看了录像,家旺看得更清了,这种靠画饼充饥似的忽悠和洗脑来吸引人头的营销,是根本不可能长久存在的,想靠这个来发财,只能是痴心妄想。
碍于情面,家旺一边听着海清津津乐道的讲解,一边耐着性子将片子看完,眉头紧锁在了一起,心情很是沉重。海清满怀希望地要家旺谈看法,家旺摇了摇头,说我觉得不可信,这种所谓的直销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传销,最好不要参与。
海清说不是传销,是直销,因为我们是靠卖产品赢利的。产品从生产厂家直接到了消费者手里,减少了中间环节,因此利润较高。这是现在最先进的销售模式,早几年刚从国外引入,安利是第一家经国务院批准在我国开展直销业务的公司,现在已有几十家获批了呢。
家旺说我还是不太相信这种模式,价格那么贵,又没有比较和市场竞争,谁愿意买呀?这种产品部队里也有人去推销,我家也试用过,但用了之后就知道,产品其实很一般,比如洗洁精,跟普通的好不到哪里去,但价格却贵了好多倍。实际上,这些产品很难卖,主要靠拉熟人,发展下线来赚钱,是不可能长久的。
“这正是这种模式的特点和成功之处呀,你只要加入进来了,就不是你一个人在做,而是大家一起帮你做,这样才能发大财呀!至于价格贵了些,那是因为质量好呀,一分钱一分货,这些产品市场上根本就没得买!”
“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它的质量到底好在哪里,是否值那么高价格,谁能给我们证明?”家旺一语中的,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质量好不好用了就知道呀,”见家旺不为所动,海清有些急了,“家旺你是不知道呀,现在好些政府官员和成功人士都在做安利,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过了这座山就没有那个庙了,再不做就迟了呀。你想想,光靠那点死工资,到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呀!”
家旺笑了一下,没有回答。他心里觉得海清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那点工资只能糊口,不做生意确实发不了财,在这个物质的年代,发财是每个人都有的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李家旺不是不想发财,而是没有那个信心,也没有门路和机会,他只能老老实实地当个兵,拿着那点工资渡日。
见家旺不说话,海清便将他的宏伟蓝图同家旺讲了,讲得眉飞色舞,两眼放光,好像他马上就可以成功,就能成为百万富翁一样。
看得出,海清已深陷传销的陷阱不能自拔,更严重的是,为了发大财,干大事,他竟然办了停薪留职,专门去做安利,花近万元买了摄像机,并从老家请来了二十多位亲戚和老乡来从事安利直销,租了房子给他们住,还给每人购买了一份产品,让他们成为会员,去发展下线,推销产品,他把所有的资产都搭了进去,真的是背水一战,不计后果呀。家旺不明白海清为什么会突然如此冲动和冒险,如此执迷不悟,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得到消息,阻止他这种疯狂的做法,可事已至此,还能有什么办法呢?海清正处在传销的狂热之中,做着发财的美梦,自己根本无法说服他,况且,人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海清自己做出的选择,家旺怎能强行干涉呢?他只能在心底为他担忧,为他祝福,但愿事情不像他想的那样糟糕,海清能化吉呈祥,获得成功。
“海清,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信赖,但我在部队工作,确实不适合做这个,也不喜欢做这个,我既想在部队干事业,就没想过要发财,一心不可二用嘛。你既然看好安利,又下了那么多功夫,那你就做吧,祝你成功!”家旺知道一时无法说服海清,只能委婉地予以拒绝。
海清不甘心,还想要做家旺的工作,家旺说海清你别说了,我可以使用你的产品,但我不能去做这个事,希望你能够理解。说完就要告辞,海清就行行行,我不勉强你,吃了饭再走吧,我老婆就要回来了的,再坐一会,我们好好叙叙旧,行么?
家旺想了想,说行。于是两人的话题扯到了别的方面,谈家庭、孩子,谈家乡父老和儿时趣事,谈时事政策,但海清还是时不时地说到他的安利,以及由此而生的理想蓝图,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滔滔不绝。家旺小心地应付着,明知海清掉入了传销的陷阱,却又不知怎样帮助他,还怕伤了他的自尊与热情。
过了一会,海清的爱人小吕带着读幼儿园的儿子回来了,家旺起身打招呼:嫂子好!
“你好!你是……”小吕一时没反映过来,忘了家旺是谁,海清急忙插话:“这是我的老同学家旺呀,在车站见过一面的,你怎么忘了?”
“哦对不起,看我这记性,老同学好!”小吕连忙伸手与家旺相握,脸上不好意思似的泛起一阵红晕,人便显得更加年轻、漂亮了。
家旺与小吕打过招呼,握了手,又特意弯下腰来,拉着小孩子的手问:“小朋友好,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啦?”
“叔叔好,我叫段可以,今年五岁。”可以偏着小脑袋,清脆地说,声音像铜铃。
“可以,名字真好听。谁帮你取的呀?”家旺摸了摸可以的头,好奇地问。
“不知道。”可以将头一甩,自顾自地进了房间,不再搭理家旺,几个大人都笑了。
其实,可以这个名字是海清无意间取下的。因海清是个书谜,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经常是书不离手。孩子出生之后,家人在商量给孩子起名字,妻子跑来问他,他眼睛盯着书,问这个也说可以,问那个也说可以,妻子生气了,说你就知道可以可以,难道没有别的字了吗?说罢一把将他的书夺了。海清两手一摊,不慌不忙地说,就叫可以呀,还要我说什么?
可以,段可以,段可以,小吕边念叨边用手指头轻轻拔弄着孩子的小嘴,孩子忽然对着她笑了一下,她于是兴奋起来,说这个名字不错,连孩子都那么高兴,就叫可以吧。父母也说可以行,可以好,名字不能太大了,太大了受不住。又说只是现在时代不同了,生的都是独生子女,要在过去啊,名字越土越好带,叫狗屎牛蛋毛毛的都有,随便取个什么名字都行,没见着哪个人在名字上花那么大心思、使那么大力气的,也没见小孩子有那么难带的,随随便便就带大了,就像养了只小猫小狗一样。现在啊,一家人围着孩子转,还是不放心,生怕怎么着了,可孩子还是动不动感冒、生病,弱不禁风似的,唉!
两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小吕在那里一个劲地逗孩子,海清则什么话也不说,只是拿起书来遮了脸,偷偷地笑。
就这样,可以成了孩子的名字。五岁的可以如今长得墩墩实实、白白净净、聪明伶俐的,完全吸收了父母的优点,真够叫人开心的。
海清准备了一瓶白酒,但家旺坚持不让开,说要喝啤酒,海清只得作罢。两人有一杯没一杯地喝着,边吃边聊,不知不觉间便有四个瓶子见了底。啤酒虽不醉人,但胀肚子,家旺那天没吃一口饭便感觉很饱了。家旺表面上谈笑风生,很高兴的样子,其实他心里装着事,为海清捏着一把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