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新把这个发现写成论文,和有关的同志联名投登《动物学报》。论文发表后,郑作新还把它寄给了民主德国的著名鸟类学家施特斯曼教授,国际学术界确认了这个发现。几年以后的一天,郑作新突然接到了美国芝加哥博物馆鸟类研究室主任特雷勒教授的一封信。信中说,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一个名叫史密斯的鸟类学家,在峨眉山采到一些峨眉白鹇。他还把一些标本带回芝加哥博物馆。遗憾的是,史密斯不曾做细致的研究,没有发现它和南方的白鹇有什么不同。一直到了60年代,特雷勒教授对这些标本进行研究时,才发现了这些白鹇的独特之处,并且做出了和郑作新完全相同的结论。
特雷勒教授认为,这个新的亚种产在中国,应该用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而在当时的中国鸟类学家中,最有名望的是郑作新教授,因此给它定名为“郑氏白鹇”。特雷勒教授把自己的论文寄给英国的一份鸟类学杂志,而这个杂志的编辑部又把文稿转寄给施特斯曼教授审查。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巧合!施特斯曼教授看过以后认为,郑作新的发现和命名都比特雷勒要早,所以按照国际上有关动物分类及命名的规定,这个新发现的白鹇亚种还是采用了郑作新所定的名称,叫做“峨眉白鹇”。
事情过后,施特斯曼教授给郑作新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前在许多问题上,中美的看法很不一致。可是我至少找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我们都认为峨眉白鹇是一个新的亚种。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领先了。请接受我衷心的祝贺。”
郑作新为祖国、为人民赢得了荣誉。
郑作新对待科学态度认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细微的不同。他的成功使中国在动物学领域里领先世界一步。
中国的生化英雄——王应睐
王应睐,出生于20世纪初的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原所长,他组织进行了胰岛素的合成。这项科研成果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新中国50年中最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的。
可是诺贝尔奖最终没有颁给他和他的同事。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合成牛胰岛素,轰动了世界。次年年底,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化学组主席蒂塞刘斯来到中国,他当时非常为难,参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人员,仅骨干就有20多位,不符合该奖授奖对象最多为3人的规则。
胰岛素合成工作的参加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邹承鲁院士对记者说,当时应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的要求,聂荣臻元帅主持从研究队伍中挑出获奖者,聂帅挑来挑去,拿出的名单中仍有4个人的名字。
但是在这 4个人的名单中,也没有王应睐的名字,因为王应睐只是这项科研成果的组织者、领导者,而诺贝尔奖不授予组织者。
但是王应睐在合成胰岛素研究中的作用却是不能低估的。一个牵涉许多单位、许多人员的研究工作,是一个大工程,领导者的信心,正确而不是错误的判断和决心,知人善任,组织合适的人才来做合适的工作,所有这些,都只有真正学识渊博和极富想象力的人才能做到。王应睐正是这样的人。他深知搞科研最重要的是学术带头人,因此从海外“挖”来了一批优秀人才。和王应睐合称“剑桥三剑客”的曹天钦和邹承鲁学成后也来到生化所,为这里带来了剑桥的优良作风和研究传统。一心只想着科学问题的王应睐并不在乎得奖的问题,而且王应睐没有在胰岛素合成和他以后领衔的转移核糖核酸合成两项工作的任何一篇论文上署名,按说他都有资格署名,这和今天一些到处署名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王应睐的最大特点是宽容。生化所张友尚研究员说:“五60年代的生化所十分令人怀念。那时,全所不过几十人,好像一个大家庭。王所长是大家尊敬的长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上至高研下至工友都一视同仁。在王应睐的带领下,年轻人很快地成长起来,生化所变成了年轻人向往的研究中心。”
在这个研究中心里,王应睐极力提倡思想自由,而直言不讳地批评,大概也是他鼓励思想自由的一种方式。王应睐对人的爱护是真正的爱护,他关心人、支持人,也批评人。他对于任何人都敢于批评,即使身份已经很高的人也不例外。那些受过他批评的人,从来没有因为受过他批评而记恨他,相反都感激他的真诚帮助。
胰岛素合成工作中,为了解决氨基酸昂贵和匮缺的问题,改变生化试剂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王应睐决定成立东风生化试剂厂,合成氨基酸和其他生化试剂,向全国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提供了多种生化试剂。有人感叹说:“如今提倡的产学研结合,早在40多年前,王应睐就实践了。”
在这段时间,王应睐一手创办了中国生化的“黄埔军校”,先后组织近10期高级生化训练班。其中,60年代初那次约400人参加,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举办的两次规模均在500人左右。这些学员后来成为国内各单位生化领域的骨干,李载平、许根俊、洪国藩、刘新垣等多位院士,也都是训练班的学员。中国的生物化学能有今天的水平和规模,王先生功居首位。
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更是将王应睐称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王应睐值得人们称颂的又何止他的学术成就?他的高尚的品质更值得我们学习。
脚踏实地的弗莱明
相信大家对青霉素都不陌生,那么大家对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又了解多少呢?这位生物科学家有怎样令人钦佩的精神呢?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8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境贫寒,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16岁便要出来谋生;在20岁那年,他接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25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他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20世纪20年代末,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的原意是有细毛的)。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做系统的研究。到了30年代末,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喜欢空谈,只知道默默无言地工作,这一点与当时的许多学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起初的时候,人们对这个默默无闻的人并不重视。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因为他与众不同的精神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发表见解口若悬河,哗众取宠,很懂得表现和夸张自己。只有小弗莱一直沉默不语,没有加入到讨论之中。赖特爵士对他的这种表现很奇怪,便转过头来问道:“小弗莱,你有什么看法?”
“做。”小弗莱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是没有用的,应该立即恢复实验,用实验来证明原理。
到了下午5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小弗莱,你现在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
“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与那些夸夸其谈的工作人员不同,小弗莱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
正是弗莱明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使得他能在科学上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地观察,从而发现了青霉素。
有一次,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弗莱明皱了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这些绿色霉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现象,他苦苦地思索着。
经过他的一番研究和证明,证实了这种绿色霉的确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青霉素。正因为有了这个伟大的发现,人类才从死神的手里夺回了许多生命。 直到今天,青霉素还在医学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弗莱明具备了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才使得他获得如此大的成就。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像弗莱明一样脚踏实地地学习。
“泽农”耕海——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的故事
同学们一定都吃过海带和紫菜吧?大家都熟知海带和紫菜是物美价廉的大众化海产品。但是你们可知道,中国原来是不产海带的,野生的紫菜也十分罕见。而今,中国却成为世界上产海带的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这首先归功于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曾呈奎的中学时代,他亲眼目睹了贫苦人民在饥饿线上挣扎,这对他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震撼,他立志要改造中国的农业,使人人都能吃上粮食。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泽农”以表示他对这个理想的决心。从厦门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的期间,他对海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他的“泽农”理想就定位在“耕海”上了。他曾说:“我要为人们饭桌上添几道菜。”他确实做到了,今天我们所吃的海带和紫菜就是他奉献给人们的两道美味的海菜。
新中国成立前,他只身一人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和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无数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他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发现了几十个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和一门藻类(原绿藻门)。对于开发海带和紫菜,曾呈奎长期积累了深厚的科学经验。
经过这一切努力,他终于走上了引导人工养殖海带和紫菜的成功之路。可是海带人工养殖难以扩大规模,原因主要是在育苗上。中国早期养殖海带采用秋苗培育法。这种方法虽然采集到了海带苗,但生长期短,多数过不了盛夏就死了,而且有杂藻威胁。另外,在海上培育秋苗生产力极低。
曾呈奎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深有研究,他细心地观察海带初夏的变化情况,发现海带晚春初夏也放孢子。他一下子豁然开朗: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这个新思路使中国人工养殖海带产生了质的飞跃。
曾呈奎与助手采取海带夏苗人工低温培育法,在灯光照明的冰箱中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秋天将苗下海养殖,一举成功。从此,海带“种苗”进入了大量生产的阶段,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30%—50%,还改善了劳动条件。
养殖海带如同种庄稼,要靠肥当家。曾呈奎提出的陶罐渗漏施肥法,对海带生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自从有了夏苗,海带就可能南移,曾呈奎亲自组织指导进行了海带南移试验,又一举获得成功。
在曾呈奎的不懈努力下,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年产海带品25万吨,占全世界年产量的80%,成为世界上头号海带养殖生产大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带的身份还远远高过对虾,而今却成为人们饭桌上的一道普通菜,此外还成为生产褐藻胶、碘和甘露醇的丰富原料,并进一步生产出种类繁多的药品、食品和饲料,形成颇具规模的海带工业。这一切成就,曾呈奎功不可没,在他的不断探索和试验下,原产亚寒带的海带,它的栽培地区扩展到了亚热带,形成了大规模的栽培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