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吧。那么你们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兼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誉为古代最博学的人。
公元前3世纪后期,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古希腊斯塔吉拉城(马其顿)。由于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的御医,因而他要求儿子长大以后,也能继承自己的医生职业,为此,亚里士多德从孩提时代起,就被父亲引导去观察许多复杂的生命现象,从而踏上了探索科学之路的旅程。
由于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科学体系和他对自然现象的具体研究,正好顺应了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潮流,所以,他成了人们崇敬的“学问之神”。尽管他已去世,但人们一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会说“去看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吧”。后来,人们甚至把他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他说的话,句句都成了真理,绝不容置疑。
那么,你不禁会问,亚里士多德究竟有哪些不朽的著作呢?亚里士多德的一生,由于从事多学科的研究,使他在哲学、历史、政治、文学、伦理学、逻辑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仅他的动物学研究成果,就有下列5部著作:《动物志》、《论动物的结构》、《论动物的发生》、《论动物的活动》和《论动物的迁移》。难怪,当时的人们要把他奉为“学问之神”了。
“好像一块红血在蛋白的中间。这一点红跳着动着,然后伸出两条充满了血的血管,成为漩涡的形状。有一层布满血管的薄皮包围着蛋黄。然后肢体才伸张出来,最初是很小而且是白色的。”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鸡胚胎初期的发育过程所做的描述。也许这种观点在我们眼里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不科学,可是像这样翔实的科学记录,对于2300多年前的古人说来,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亚里士多德在对动物的分类过程中,发现了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的区别,因而他把动物分成了两个大类:即有血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鲸和鱼类;无血动物——软体类,甲壳类,斧足类和昆虫类。
“鲸鱼是胎生的,不像产卵的鱼类。”亚里士多德根据自己的解剖观察,在人类史上首先把属于哺乳类的鲸,从鱼类家族中划分了出来。他对于雄蜂有母无父的解释,就是现代人也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亚里士多德首先发现了雄蜂之所以成为雄蜂,乃是蜂王孤雌生殖的结果。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蜕变出来的。
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对动物的研究,还有下面的精彩论断:
“没有一个动物同时具有长牙和角的。”
“反刍动物有一种多重胃,但是牙齿很不行。”
“长毛的四脚动物胎生,有硬鳞甲的四足动物卵生。”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难道不是只有经过长期观察、思考、归纳、总结以后,才能得出的英明论断吗?
亚里士多德还对人类的遗传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他曾注意到这样的一个有趣的遗传现象:“有一个白种人的女子嫁给一个黑种人,他们的子女是白色的,但到了孙儿那一代之中,却又有黑色的了。那么,他们白色的子女中,如何藏着黑色的血统呢?”尽管这个问题,一直到2000多年后,人们才由孟德尔所创立的遗传基本规律中找到了答案,但亚里士多德发现了这个现象,同样是了不起的创举啊!
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宗教的压抑,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包含着一些唯心主义的成分。比如他认为:“人是用心脏思考的。”“一切能自由行动的动物,都是有灵魂的。”等等。
但总的说来,亚里士多德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有这样渊博的学识呢?这与他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并善于分析研究有密切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一生中,他至少解剖过50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从而弄清了它们各不相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把540多种动物,按照它们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特征,划分为11大类,并写入了他的生物学著作之中,从而开创了人类首次对动物进行详细分类的先导。
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来歌颂他:“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带给了世界。”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赞扬他:“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最博学的人。”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也尊称他:“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尽管亚里士多德的发现与科学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微不足道,甚至有些还是不科学的,但科学是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人们的认识也是一步步走向科学的,那个非常久远的时代能有这样的发现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神医华佗
提到华佗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家喻户晓的伟大的医学家、生物学家。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他年轻时是东汉末年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华伦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称。
有一天,有两个人用车推着一个病人到华佗诊所来看病。病人腹部疼得厉害,面色苍白,两腿弯曲并精神萎靡不振。华佗给病人摸了脉搏,而后轻轻地解开病人的衣服,用手按按肚子,病人疼得怪叫了一声。他又仔细地望了望病人的神色,对病者的家里人说:“病人得的是肠痈(阑尾炎),要立即开刀!”华佗让病人用酒送服“麻沸散”。过了不一会儿,病人失去知觉。华佗又让徒弟给病人腹部涂药消毒。手术的准备工作完成了,华佗用消过毒的刀将病人腹部剖开,他把手伸入腹腔,割去阑尾,再用药制的桑皮纸线缝好刀口,敷上特制的消炎药膏。做完手术后,华佗告诉病人家属:“过七八天刀口就会长好,一个月后就可参加劳动。”经过手术的病人果真很快治愈恢复正常了。
还有一次,一位病人请华佗看病。病人痛苦地叹着气,对华佗说:“十几天前,我感觉腹中刺痛,最近几天,眉毛头发几乎掉光了。大夫,您看我这是什么病?”华伦仔细检查了病人腹部,说:“你这是脾腐烂了一半,必须动手术切除。”于是让病人服用“麻沸散”,然后进行开腹手术,果然发现病人的脾已有一半腐烂了,华佗立即把烂掉的半边脾切掉,缝合好,敷上药,不到一百天,病人就痊愈了。
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和使用它进行全身麻醉的医学家。直到19世纪,英国人才发现氧化亚氮能在外科手术中起麻醉作用,19世纪40年代美国才开始用它治疗牙齿,2年后美国才有人开始作全身麻醉用药。这些发明和使用,比起华佗来要晚一千多年。
《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着一个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刮骨疗毒”,这个带有夸张成分的故事原本是颂扬关羽有毅力,能忍耐,但同时也说明了华佗外科医术高明,他是我国外科医学的鼻祖。
三国初期的时候,有一次,关羽在战争中右臂被毒箭射中。后来,伤口渐渐肿大,十分疼痛,不能动弹。请过很多名医来诊治,始终无效。一天,正在关羽和他的部将为伤口发愁的时候,华佗请求晋见关羽。
关羽满怀希望地对华佗说:“您如果能把我的右臂治好,我将对您感激不尽。”
华佗说:“我正是为治您的病才来的。办法倒是有,只是怕您忍受不了疼痛。”关羽听后笑了笑说:“我是一个久经沙场、出生入死的军人,千军万马尚且不怕,疼痛有什么了不起!”
华伦说:“那就好了。您中的箭是乌头毒箭,现在毒已入骨。我准备在房梁上钉上一个铁环,把您的右臂伸进铁环中去,再把您的眼睛蒙上,然后给您动手术。”关羽说:“不用什么铁环,你就给我治吧!”
第二天,关羽一边和谋士对弈,一边袒胸伸出右臂。华佗抽出消过毒的尖刀,割开关羽的胳膊,中毒的骨头已变成青色。他用刀“咔嚓咔嚓”地将骨头上的箭毒刮净,而后缝合复原,敷上药,包扎好。虽然手术时,关羽疼痛难忍,但手术后,关羽的毒便解了,他对华佗的医术赞叹不已。
华佗博览古代医案,多年的临床实践,丰富了他的医疗经验。他断病准确,创造了许多奇迹。华佗不仅是我国外科的鼻祖,而且在内科方面的诊断医术也相当高明。他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病症的规律。他通过对病人面目、形色、病状的观察,可以判断病人的吉凶,甚至可以预见一个人的生死。他对临死的人的面容观察和描写,更为详尽,共有76条,其中有许多地方同现代诊断相似。
华佗钻研医学,一生勤奋,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身为一名医生,他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善良高尚的品质更是人们称颂他的原因。
扁鹊和他的诊断法
扁鹊是我们很熟悉的名字,但这并不是他的真实姓名,只是人们给他取的绰号而已,扁鹊的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哪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
秦越人孜孜不倦地治病救人,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并且大胆创新,是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不辞劳苦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赢得人们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的著名疗法是“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尤其是依据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有一次,扁鹊路过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国的国君齐桓侯。他看齐桓侯的气色不好,就断定他已经生病了,而且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你有病在皮肤,如果不尽快医治,就会加重。”齐桓侯听了不以为然,说:“我没病。”扁鹊见他不听劝告就走了。这时,齐桓侯对身边的人说:“凡是医生都是贪图名利的。他们没有本事,就把没有病的人当有病的来治,以显示本领,巧取功利。”过了5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作了一番观察之后,对齐桓侯说:“你的病到了血脉,不治会加重的。”齐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根本没有把扁鹊的话放在心上。再过五天,扁鹊又来见齐桓侯,经过细致观察,严肃地对他说:“你的病进入肠胃之间,再不治,就没救了!”齐桓侯听了更是生气,当然也没有理睬扁鹊的话。等到扁鹊第四次来见齐桓侯时,他只瞥了一眼,就慌忙跑开了。齐桓侯发觉扁鹊不理睬自己,非常好奇,就派人去询问扁鹊。扁鹊说:“病在皮肤,用汤熨可以治好;病进入血脉,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到了肠胃,用酒剂也能治愈。如今齐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再也没法治了,我只好躲开。”又过了5天,齐桓侯果然病重,派人请扁鹊来治,扁鹊早已逃离齐国,而齐桓侯因误了治病时机,不久也就死了。早在2400多年前,扁鹊就能从齐桓侯的气色中,看出病之所在和病情的发展,这是很不简单的。
扁鹊不仅善于切脉和望诊,而且善于运用针灸、按摩、砭石、手术和汤药等多种方法去治疗各种病症。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正巧赶上虢太子患病,病得很厉害以至于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扁鹊找到了太子的侍从官,问道:“太子患的什么病?”侍从官回答道:“太子中邪,邪气发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鹊进一步了解了太子发病的各种情况,就信心百倍地对侍从官说:“你进去通报虢君,就说我能救活太子!”但侍从官不信扁鹊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报,而且嘲讽扁鹊说:“你说你能救活太子,使人起死回生,就是不懂事的婴儿也会知道你是骗人的!”扁鹊气愤地说:“你实在太小看人了。老实告诉你,我秦越人不用切脉、望色、听声、审察病人形态,就能说出病的部位。不信,你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该会鸣响,鼻翼该会扇动,从其大腿摸到阴部也该是温热的。”听到这里,侍从官不禁目瞪口呆,因为这一切都被扁鹊,这样一个没见过太子的人给说中了。
扁鹊虽没有见过太子,但通过多次询问,对太子的病情已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说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侍从官进去通报了。虢君听了侍从官的禀报,大吃一惊,赶快出来接见扁鹊,说:“我久仰先生大名,只是无缘拜见,今天幸亏先生路过我这小国,主动来救助,这实在是我的幸运!有先生给我的儿子治病,他就能活命,没有先生的帮忙,我就只有把他的尸体埋在山沟了。”虢君一边说一边激动地流着眼泪,哭得好悲切。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他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而他却实事求是地说,不是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没有真正死去,他只不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把太子从垂死中挽救过来而已。
从以上病例看出,扁鹊已经综合运用了我国诊病的“四诊”原则——望、闻、问、切,他使医学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医学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可以说,扁鹊奠定了祖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扁鹊的医术高明,这都是源自于他对医学的刻苦钻研,不仅如此,对于世人对他的神化,他却非常诚实。他是一个在医术和品质上都非常杰出的医学家。
贾思勰和他的《齐民要术》
贾思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北魏时山东益都(今山东寿光县)人,曾任北魏青州高阳郡(今山东淄市临淄北)太守。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写成《齐民要术》一书而留名于后世,这本书反映了我国古代对生物学和农学知识的认识和成就。
贾思勰亲自观察到大蒜、豌豆、谷子等易地种植的变异现象,并认为这是由于土壤、地理条件不同而引起的。关于动、植物的形态性状,书中有不少精确的记述。其中对大麻的性别和繁殖,记述得尤为精确(比如说:雄株散出花粉后可将它拔去;如果在散放花粉前就拔去雄株,雌株就不会结实)。
贾思勰根据形态性状把86个粟的品种加以分类,又从粟的成熟期、秆长、结实率、抗逆性、米质、出米率等来鉴别品种,划分类型,这很有实用意义。他还总结了植物的生长发育特征与农时的关系,以及动物的生长发育状态与年龄的关系。而从牙齿的生长状态鉴别马的年龄更是一种他总结的既科学又切实可行的方法。用煮沸法测定韭菜种子的发芽力是符合科学道理的。瓜豆混播助长出苗也符合生理互利的原理。根据不同植物种在一起会互相争光的规律,总结出培育行道树树苗的方法等。在当时,贾思勰能总结出这些研究成果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把这些科学见解全都记录在了他的巨著当中,用以保存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