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慢慢落了下来,虽然天色还很亮,但领队已要求宿营。护卫们布置了护罩,搭起了帐蓬。在小城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回城,是在休息所中休息,有厚墙所挡,少年们从没见到过这种术士提供的护罩,非常好奇,围上去看个不停。大城的少年们则对这一切熟识无睹,对小城的土包子行为非常不屑,都各自走开了。
郭威跟着三叔,平时干惯了杂活,不觉得有点手痒,帮着搭起了帐蓬,不知不觉和护卫们渐渐混熟。
一个护卫问“你在这儿搭帐蓬,也不练功?”郭威说着说“走路,吃饭都是在动着,怎么练。”那护卫说“以前的都练。”旁边有人拉了拉他,那护卫知道说错了话,这水平高的,早到皇家学院学习,剩下的都是掏钱的,这样说太伤人,连忙走开了。
郭威有如雷轰,有了气感以后,他只知道按武馆教的练功,他没听说这样也可以。但别人行,他为什么不行?了不起走火入魔,受伤便是。
说干就干,他就开始了尝试。说来奇怪,他以为很难的事,不费吹灰之力应做成了,无非是控制呼吸,均速吸纳天地元气,并将他们压缩打磨,精炼后储存。
少年暗自惊讶,难道自己是大能转世,是牛人穿越,一瞬间改变了资质,天地愿景加身,气运随行。
郭威立刻向一个吹笛子的请教,听说那些名人都是样样熟,样样精。结果直到吃饭,他也只能吹出个沙哑的声音,吹笛的还说他有天份,他咂了咂肿涨的嘴,垂头丧气的走了。
吃过了晚饭,人们围着火堆,闲聊了起来。
那个护卫看到郭威已经练上了,也很高兴,就问“感觉还可以吧?”郭威收了功,说“也得谢谢你的教导。”护卫说“你怎么收了,以前的学生说话也练功。”郭威大吃一惊,那护卫又说“练功要持之以恒,既然走上了这条路,以后要好好走下去,这是你安身立命的本钱。你也是块好料子,但说话练功这事没想到,看来你还不能看清自己,所处地位不同,眼光也应不同。”说完起身离开了。
郭威想,说话练功,须得一心两用。武馆教的都是一种吐纳功夫,名叫行气决,无非是将天地元气游走全身。说话又不需要耗费功夫,这跟练功是两码事。但行气要想气脉游走,说话要想说话的内容,这可就难了,以前的人也没指导,是怎么办到的?想了半天,不得其解。领队就是从学院出来的,只好去问他了。
领队正在安排事,非常忙。不耐烦的接见了他。听了他的话,打量了他一下,反倒带了点笑容,说“有什么难,难道气脉游走需要时时控制,需要时时想吗,吃饭、睡觉需要想吗,吃饭时候也能说话。”郭威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练功也是如此,时时练功,养成习惯,如呼吸一般,不去刻意控制,形成自然反映,那不就成了。他谢过了领队。
同是年轻人,又到一个学院去,人们很快熟悉了彼此。郭威又听到王彪在说话,他听到这个人,就想起自己的朋友李彪,两个人很像,还都带个彪字,人也很彪。
他说“我认为,兵器应该拿剑,这样才显然得帅,显然得顺应天势。”
旁边有人说:“何以见得?拿剑跟顺应天势有什么关系!”
王彪说:“第一、剑是两面开刃,可能伤人,也可能伤已,所以提醒我们要中正行事。第二、剑以刺为主,要求我们一往无前,才能克敌制胜。第三,剑尺度森严,有一个衡量标准。第四、剑身薄弱,要求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切忌硬干蛮干,以短胜长。这一切都要求拿剑的人,深刻认识自己,顺应天势,藏匿短处,发挥长处,克敌制胜,建功立业,比拿刀的人强多了,只要劲大,能劈即可。”
有一个好事的人就说:“你这纯属是瞎扯。我也来说说,第一,剑是两面开刃,伤人伤已,不安全。第二、剑以刺为主,一往无前,没有战略思考,易陷敌阵。第三、剑尺度森严,但长的叫长剑,短的叫短剑,都叫剑。第四、剑身薄弱,有弱点,明显说明能被利用。”
王彪说:“你除了跟我对着干,算是没用处啦,你怎么能知道我们的高洁志向。”
更有人说:“高洁志向?你连个剑都没有,还高洁志向!想成为剑神吗?”
王彪看了看他说:“你怎么知道我们不能,莫欺少年……。”
众人七口八舌的接起来,那王彪也是个话多的,毫不示弱。少年们乱成一团,郭威坐在一旁听着,感到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