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钟,Zoe已经起床。
今天她要先乘坐两个多小时的Bus去西安,然后从西安乘飞机先到北京,再转旧金山,所以早起。
收拾好东西,她坐在张阿姨家寿星中堂下边的椅子上等班车。
“欲除烦恼须无我,想求康乐莫烦心”
她心想,在这个小村庄呆了这么久,有李医生,张阿姨这样友善的中国人做朋友,自己渐渐好像真的忘记了烦恼,心情也好多了,看来都是这个寿星保佑的哦。想到这里,她准备给李医生打个电话道别。
“Zoe啊,车来了,快出来。”张阿姨在外面喊了。
在这个小村庄里,只有一趟班车进城,没有车站,早上会绕到每家门口接人,估计好班车时间,到差不多要路过自家门口的时候出门等车就行了。
Zoe拿起包裹,走出房间。她见到一个宇通小巴停在张阿姨家院门口,她赶紧走了过去。
正要上车,突然李医生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等等,等等~”边跑边喊道。
“Zoe啊,要走了也不来道个别。”李医生边喘着气,边说道。
“对不起,我正打算打电话给你说呢。”Zoe感觉自己有些失礼。
“给,送你两件礼物”李医生塞给Zoe一个包裹。
Zoe正要打开,司机催促了。
她匆匆上车,挥手告别了这个让她“长寿”的中国小村子。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候机厅
Zoe坐在候机厅的椅子上,看着电脑屏幕:
她出于好奇搜索了自己所在的这个地区的介绍: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
市境海拔:345-3767米,最高点为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2米,最低点为渭河出境处,海拔345米
经纬度: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
还看到一条两个月前的图片新闻:
11月3日,一座8层楼高的宋庆龄雕像伫立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这座雕像高达24.15米,材料是石材,是郑州一家单位从福建雕刻后运抵郑州的。雕像的基座占地800多平方米,将设计成一个会议厅。今年7月份,该雕像在福建完工后被拆解,并陆续运往郑州组装。目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本月底全部完工。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候机厅
Zoe站在士多门口,正在给斯坦茨打电话。
“喂,斯坦茨,我已经到北京了,准备换乘。我急切的想知道我参与实验的时候哪里出了问题?”Zoe在电话里问道。
“哦,我们估计是你大脑的化学成分和我们得出的常数有很大差别,而我的刚好在这个附近,你回来后我们好好研究下,另外Jason在你走的一个月,多次来实验室帮助调整辐射发射器,他把射线强度做了调整,现在一切都正常了,真是太完美了,这个模型看上去就像个坯胎,真希望你早点回来能够看到,这是你努力的结果。”斯坦茨在电话里说道。
“不,斯坦茨,这是大家的努力。”Zoe有点激动,盼望着能够早点飞回实验室。
飞机起飞了,强大的重力作用让Zoe有点头晕。
很快飞机开始平飞,渐渐的把Zoe迷恋的这个古老国家抛在了厚厚的云层下面。Zoe顺手拿起前方靠背袋子里的一份报纸翻看起来:
有这样一篇报道:
“有一种名为神经神学的学科是专门研究人的宗教思想的Newberg博士在他的一本名为《神经神学原理》的书里介绍了这门学科,他认为该学科可以将科学与神学的概念联系在一起。
负责这次研究的团队会在人们进行深度精神练习时(如在冥想过程中的佛教徒)检查人们脑部的状况,并将这些数据与人们在休息过程中的脑部状况进行对比。Newberg博士带领的这个团队在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迈纳布兰德综合医学中心和费城的医院中进行了这项研究。
这位博士认为,进行宗教思想练习,可以帮助那些不经常参加任何宗教思想练习的人改变脑部的思维方式。他宣称当教会一位参加试验者如何进行冥想的方法之后,如果他能够每天练习12分钟左右,并坚持8周左右的时间,那么此时再对这位参加试验者的脑部进行扫描,出来的结果会有显著的变化。
试验结果显示这些参加试验者大脑中的额叶部分的活跃程度有所增强,这个区域主要是负责控制集中注意力的,而且参加试验者在某些能力如记忆力方面还会出现10-15%的增强。
Newberg说:“对那些坚信宗教或精神体验的过程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生物现象的老顽固而言,部分试验数据确实可以证明这种观点具备一定的正确性。不过,从我们的试验数据来看,我们也无法完全否定宗教,精神力量和神学的真实存在。”
Zoe想,莫不是因为我是“信徒”所以脑子和其他人不一样?她一想到Jason在她面前提信徒这这个词,她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塞回报纸,拉下遮阳板靠在凳子上睡觉了。
“喂,小姐,醒醒,早餐时间到了。”Zoe被乘务员叫醒。
“哦”Zoe睁开眼睛,发现飞机里的人都像刚刚睡醒的小鸟,打哈欠的,伸懒腰的。
十二个小时的飞行啊,被绑在座椅上的感觉可不是很好受,这才叫真正的自虐。
吃完飞机早餐,Zoe的心又飞回了实验室:
“如果我们成功的实现了共振成像,那么接下来,要如何才能探测到太阳中心的生命呢?”Zoe似乎忘记了,这个研究方向是Jason的,她只是个信徒(打杂的),不过对未知的探索欲望,还是让她忍不住的思考这个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一开始她就和Jason有矛盾,Jason认为,应该把发射器的信号加强后射向太阳内部,而Zoe认为应该把发射器的信号减弱,做个“雷达”来接收来自太阳的信号,因为她认为太阳内部如果有生命的话,很可能是非常智慧的,他们应该懂得利用太阳光线来传递信息,而Jason却要坚持他的方法,虽然他大概也知道这种方法不可行。但为了面子,他还是要试试。在共振仪设计之初,Jason就已经安装了一个发射装置。一个月前,正当Zoe他们做实验的时候,射线控制装置有点问题,所以叫Jason来处理,他进行调试的时候发现发射装置没有开,非常不高兴,认为这是对他那部分工作的不尊重,在Zoe还在共振舱的时候,他擅自打开了发射器,他的这个冒失行为差点害死Zoe。在医院里,他也保证不再这样干,并且放弃了采用发射的方法,因为用发射的方法其实和那些老古董科学家惯用方法没什么两样,那样的话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把一条射线送到太阳内部。相比之下,还是Zoe的方法更加靠谱。
飞行是寂寞的,轰轰的飞机噪音丝毫不影响Zoe的思绪到处乱飞,但总是绕不开太阳中心,真是绕着太阳转的思绪才是能产生生命的思绪。
这个时候,她的思绪从太阳内部又飞回了中国文化。她想起临行前李医生送给她的礼物,她从头顶的行李舱取下小背包,从里面取出了李医生送给她的两件礼物,一本仿古装订的《易经》,一个镶嵌着八卦图的水晶摆件。
翻开易经第一页:
《易经》也称《周易》或《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占卜术原著,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据说是由伏羲氏与周文王(姬昌)根据《河图》、《洛书》演绎并加以总结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Zoe想起李医生的提醒,她特意拿起笔,在八卦图这几个字上画了个圈圈。
然后,她拿出李医生送的第二件礼物,十五厘米长宽的一个水晶摆件,里面镶嵌的是一个八卦图。拿在手上沉甸甸。Zoe正在端详,突然飞机遇到气流,颠簸的厉害,安全带提示音叮咚叮咚的响,她把书和这个八卦图摆件放进包里,坐直了身子等待气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