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初学写作时,首先发愁的就是写什么。想了半天,好不容易想起了一点可写的东西,赶紧写,刷刷刷地一会儿写完了,回头一看,哇,字连字,句连句,标点符号没有用上去。这是情有可原的。初写作文,脑子里想的只是写字,很少想到标点,忘了标点符号是很正常的,不必大惊小怪,况且使用标点也是一步步来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标点符号的规定:小学1-2年级,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小学3-4年级,学会使用冒号、引号。小学5-6年级才学习其他标点符号的使用,到初中后才能把所有的标点符号完全掌握。
标点符号的使用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事,但真正用好、用准是很困难的,因为标点符号在行文中不仅仅表示停顿,有时还表达一种特定的意思或感情。举个例子:果戈理写了本书稿寄给了出版社,好长时间,没有回音,就给编辑部去了一封信。信上只写了一个“问号”,署名果戈理。编辑部接到信,马上也回了一封信,信上也只有一个符号,是“感叹号”。果戈理看到信,放心了,不久书稿出版了。另外一个原因是我们平常写作时都不大在意标点符号问题。这里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我们的祖先写文章都不用标点符号,那时也没有所谓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近代从西方“进口”的,1919年五四运动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标点符号才在我国流行。我们现在学习文言文以及古诗都有标点符号,那是后来的学者为了便于人们学习加上去的。但不管怎么说,我们写作文时,还是要使用标点符号的,这不仅是国家的规定,在作文中也确实有很大的作用。请看例子:“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按照平常的理解为行人不得在这个地方方便,但加上一个逗号,意思就大不一样了,成为“行人等不得,在此大小便。”另外最要紧的是:作文不用标点,
念得老师气喘。
标点也算一个字,
不用实在不便。
可是,同学们初写作文,要么是不用标点,要么是“一点”到底,未了画个小圈儿,算是句号。即使是行文中有标点符号,也是有意无意地用,错误百出,让人不明白为什么用,用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同学们对标点符号的作用以及使用方法不了解或没掌握造成的。但为了写作文,不得不了解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这是硬任务。下边我们着重讲同学们在作文中最常用的几种标点。
同学们在作文中常用的标点有:逗号、顿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分号、省略号等,请看:
逗号使用最多,
句子停顿自然。
冒号提醒有话说,
引号提供方便。
话尽要用句号,
语重号用感叹。
要提问题用问号,
“三号”表示句全。
顿号使用较少,
并列词语用到。
省略号表示省略,
并列句用分号。
作文中使用最多的是逗号(,)。逗号的作用是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一般性”停顿就是自然的停顿。我们平常说话不能一口气把一句话说完,总是喘口气才能说完,这是人的生理现象决定的。人呼吸一次时间很短,不可能憋着气去说完一句话,不自觉地就要停顿一下,这个停顿表现在行文中就是逗号。这时有人说了,我没有感觉喘不过气儿来啊。对了,没感觉才是对的,这就是“自然”。可我们也发现,逗号也不是随意想点哪就点哪,而是点在相对完整的一句话后或一组词后。例如:“同学们,注意了,老师开始讲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了。”如果逗号换一个位置:“同学们,注意了,老师,开始讲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了。”念一念,通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我们平时说话总是在相对完整的词组后停顿(其实词的形成也和呼吸的节奏有关),慢慢形成了习惯。如上例:“同学们”是一个词,“注意了”也是一个词,往下的话也是老师开始讲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了。词与词之间也有非常短的停顿,不过太短了,我们没有感觉到。但因为有了逗号,在读句子时停顿就稍微长了点,而且有逗号这个标志提醒,使我们有了停顿的感觉。但是这里还要给同学们讲清楚什么是一句话,同学们才能明白“句子内部”的意思。
怎么才算一句话呢?一句话必须是表达了一个完整意思的句子。还是前边说的那句话:“同学们,注意了,老师开始讲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了。”同学们一看,就明白意思是让同学们注意听老师讲课。如果只说“同学们”或“注意了”,你知道要干什么吗?只说“老师开始讲怎样使用标点符号了”,你知道讲给谁吗?所以一句话必须要说清“谁”“干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的问题。例如:“妈妈,快回家吧,爸爸把饭做好等着我们呢。”谁?妈妈;干什么?快回家;怎么样?爸爸把饭做好了等着我们呢。不过一句话有长有短,这和我们平常做事一样,有复杂,有简单。如:“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不但要多留心,多观察,还要明白作文的道理,掌握一些作文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这是长的,当然还有比这更长的,但形式都一样,这里就不说了。又如:“他晕了”三个字,虽然短,但它也是一句话,因为它回答了“谁”“怎么样”的问题。不难发现,逗号是用在长句中的。
什么是句子讲清楚了,但这里需要补充一点:能表示完整的一句话,还要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句末的标点符号。能表示是一句话的标点,只有句号、问号、感叹号。句末尾有这三种号之中的一个,不管字多字少都算一句话。下面就说这三种“号”。
句号(。):用在意思相对完整的一句话之后,表示停顿,停顿的时间比逗号稍长。如: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同学们体会一下这三句话,是不是告诉我们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呢。只有这样相对完整意思的句子,后边才能用句号。但有时要求别人做什么的时候,句尾也用句号。例:“请你给我倒杯水喝。”感觉一下,语气是不是很平和?
问号(?):用在向别人提出问题让别人回答的句子后面,表示停顿。如:
(1)你会写作文吗?
(2)讲作文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3)他来好呢,还是不来好?有时反问别人的时候,句尾也用问号。如:
(1)小坏蛋,你这样做不是害人吗?
(2)咱俩谁跟谁呀,你还不了解我吗?
记住反问别人的时候,不需要别人回答。答案已经包含在问话中了,像“小坏蛋,你这样做不是害人吗?”不用回答,就是害人。“咱俩谁跟谁呀,你还不了解我吗?”不用回答,就是了解。
感叹号(!):用在感情表达非常强烈的句子末尾,表示停顿。如:
(1)你给我滚出去!
(2)为我们的胜利干杯!
(3)我哪能和你比呢!
(4)我是多么想你呀!
同学们记住:句号、问号、感叹号,只有这三个符号能表示一句话的完整,别的符号都没有这种权力。句子中只要有这三种符号的一种,不管有几个字,甚至一个字,都算一句话。如“谁?”“我。”
以上是同学们写作文时最常用的标点符号。常用的标点符号还有引号(“”)和冒号(:)。先说冒号。冒号在作文中出现的不多,但是也常用到,它是有提示意义的符号,用到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停顿。意思是提醒人注意下边的内容。如:
(1)现在开会了,同志们,朋友们:
(2)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大名古城有四座城门:北门、南门、东门和西门。
(4)作文辅导班。
再说引号(“”)。引号在同学们的作文中出现频率是很高的,经常和冒号形影不离,冒号在前,引号紧跟其后。例如:妈妈高兴地说:“今天的作文写得不错,妈妈给你煎个荷包蛋作为奖励。”
引号在行文中不表示停顿,只表示引用。同学们对引用好像不理解,引用就是把别人说的话引过来,为自己的作文所用。同学们要问,自己说的话写在作文里,也加引号?如:我对妈妈说:“我有些发昏。”难道自己用自己说的话,也要引用吗?对,那也叫引用。因为把你说的话写到了纸上,用文字来表示,无形的话变成了有形的话,那还不是引用吗?自己说的话写到作文里都要加引号,何况引用别人的话呢?可是同学们引用时经常忘记加引号,要么就是用一半,写了前一半(“)忘了后一半(”)。
还要给同学们说清楚的是: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直接引用是把引用的话当做独立的一部分来使用,所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一定要放在引号里边。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同学们看清楚“源泉”后面的句号是写在引号里边的。直接引用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使用是最多的,千万不要把所引用的话末尾的标点写在引号外边,那就错了。
间接引用是把引用的话不当成独立部分使用,而是把引用的话作为自己的话的一部分使用,这时引用的话后边不用标点。请看例子:
(1)“春眠不觉晓”这句诗说得真对,我还没感觉睡呢,天就亮了。
(2)我们班一个同学画的画太棒了,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另外还需要给同学们讲清楚两点:第一,在作文中说到重要的对象,要让人特别关注时,要用引号把它引起来。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句子中“有物”“有序”就是着重要说的对象。第二,当所说的对象有特殊的含义时,也要用引号引起来。例如:(1)大雁在空中排成“人”字形飞翔。(2)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1)句中的“人”,指人字的形状,(2)句中的“聪明人”,实际上说的是不聪明的人。
当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单引号在作文中使用的次数不多,但同学们要会用。
下面我们再简单地讲一下顿号(、)和分号(;)。顿号表示句子里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注意“并列词语”中的“并列”是平等关系,不分先后,先说谁都一样;“词语”指的词或短语,不是一句话。例如:讲台上摆着教案本、粉笔盒、三角板、黑板擦等老师要用的东西。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按道理分号到初中才要学会使用,小学阶段不要求掌握,但为了方便同学写作,也简单地说一说。首先说说什么是复句。复句是由好几句话组成的一大句话,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为了说清楚一件事情或一个道理,往往用几句话才能说明一个意思,所以就出现了几句话组成一大句话的句子。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又如: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第一个例子说明语言与文字的作用,其中包括两个小句子:语言的作用和文字的作用。第二个例子说明长江三峡的景观。其中三个小句子分别说明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情况。这些大句子中的小句子就是大句子的分句,由分句组成的大句子叫复句。
“并列分句”就是说这些小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先说谁,后说谁,整个大句子的意思都不变。这些小句子之间用分号隔开,以示区分和停顿。再看一个例子: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
其他的标点符号。如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等,在行文中只表示特定的意义,不表示停顿。书名号向读者提示是书名或篇名、报刊名等。注意,同学们写作文题目时,题目上不要加书名号。省略号表明行文中省略的部分,如:“桌子上摆着盆子、罐子、茶缸子……”可是有的同学写作文时偷懒,用省略号代替所写的内容,这是不允许的。破折号的作用是标明行文中有解释说明的语句。例如: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重的话——一言九鼎。破折号后面的话是对前面话的解释。
一个小孩跟妈妈逛超市,结果与妈妈走散了,后来,小孩自己回到了家。请你想象小孩子回家的全过程,并把这个过程详细写出来,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