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昌劝善书为中心
宁俊伟
摘要:劝善书产生于北宋时期,是一种宣传伦理道德、劝诫世人行善去恶并建立道德规范的指导书。文昌信仰是由产生于远古的星宿信仰、晋朝武将张恶子信仰等合流的一种民间信仰。文昌劝善书是以文昌信仰为基础所造做的劝善书,成为明清时期劝善书的主流。本文主要以一些明清时期重要文昌劝善书为例,探讨文昌神谕性的训诫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文昌文化神谕性劝善书
一、文昌劝善书述略
明清时期文昌信仰的劝善书重要的文献有《文昌帝君阴骘文》注释系列,以及《蕉窗十则》、《文帝孝经》等,主要是针对士大夫的劝善书,在明清时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分别论述于下。
(一)《文昌帝君阴骘文》注释系列
《文昌帝君阴骘文》是劝善书的经典著作,关于它的成书时间说法不一,有成于元代、明代说,学术界迄今尚无定论。“阴骘”一词来自《尚书·洪范》:“维天阴骘下民,相协厥居。”后引申为积累阴德。《阴骘文》以“因果报应”和“天人感应”为主要依据,说明广行阴骘,即可得善报。以释道二教的戒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由于文昌帝君被认为是主掌科考的神祗,故士人多崇祀之,后其影响扩大到全社会,成为全社会尊奉的大神。
《文昌帝君阴骘文》注释系列主要有《丹桂籍注案》、《阴骘文像注》、《阴骘文图证》、《阴骘文图说》,兹分述于下。
1.《丹桂籍注案》
本书序中称:此书初由明颜正于“政事之暇,取阴骘文句加笺释”,其后,颜正的五世孙颜文瑞根据其见闻加以增补。至清康熙二年(1663),颜正六世孙颜生愉完成此书。在颜生愉所作的凡例中,提到“《文昌帝君阴骘文》与《太上感应经》相表里,《太上感应经》注释已多,独《文昌经》未有注释”,由此可见本书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第一个注释本。
本书共分为四卷,每条经文下有“注”及“案”,注为发挥经意,案则附丽征验。其文中所论以及灵验故事,均为以后的注本所采用。对于以后的《阴骘文》注本起到一个范本的作用。
2.《阴骘文像注》
《阴骘文像注》为大兴赵如升所刊刻。自序题刻于康熙己亥元旦,即1719年。作者在序中指明此书“固欲识字义者阅之,回心而向道。尤欲巾帼孺子目昧一丁者,观像问故、由耳闻而警醒也。”由此可见,本书主要是为下层百姓宣讲文昌阴骘文的读本。
本书分为四卷。编排体例为首先标示经文,其后对该经文进行笺注,有图共一百八十六幅。在每卷笺注后皆有附文,卷一附有吕叔简刑戒、省刑箴、省罚箴、一清道人积福歌、太乙真人方便铭等。卷二附有唐王中书刚劝孝篇、许真君警富歌、葛真人劝赈歌等。卷三附有莲池大师放生文、莲池大师戒杀文、钟离仙祖戒淫歌、明曹状元鼐防淫篇、憨道人息讼词等。卷四附有周颠仙劝捐歌,并有多处迪吉录、袁了凡劝解文等,且有多处提到功过格,通俗易懂。
3.《阴骘文图证》
是书由钱塘费晓楼绘图,裘元辅书写,本书有幅,为每句一图。图文之后,又有讲解,讲解分为两部分,正文部分所叙基本为《文昌帝君化书》的内容,大抵说理或引证故事。后均有附证,内容多为仙佛或前贤劝善警世之文或应验之事。
归安钱振伦所题跋中强调,本书是供学士文人展玩,而“非徒为流俗劝善计也”,特点为图文并茂,尤其因为知名画家费晓楼绘图,所以成为文人士子所乐于珍藏之物。
4.《阴骘文图说》
本书首刻于清同治元年(1862),按元、亨、利、贞分为四卷,正文一句一图或数图,每图附一故事。共有幅,不再有其它附录。
此书的特色为最后附有《奉行阴骘文灵验》,共有八则,其中七则为清代,一则为明代颜章敬刻其六世祖颜廷表所注丹桂籍之事,言帝君索阅,及丰都杨大神索阅之事。在七则清代事例中,所得感应计有:科场佑助,示医疗疾,救人水火,助人发财,延人寿命,起死回生,赐人子嗣。
此书在同治后被多次翻印,流传极广,几成为民众积善消灾之时翻印的首选经典。
(二)《蕉窗十则注解》
《蕉窗十则》,托名文昌帝君所撰,撰成年代不详,现收录于《藏外道书》中的清代闵鼎玉所注《蕉窗十则注解》,成书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据此可推断,本经当出于明末清初之前。在光绪庚子年(1900)五月由仪征有福读书堂重刊。
《蕉窗十则》经文短小,仅400余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五则:一戒淫行,二戒意恶,三戒口过,四戒旷功,五戒废字。下部五则:六要敦人伦,七要净心地,八要立人品,九要慎交游,十要广教化。主要针对士子最易于犯、最难周全之处所作。沈树本作《蕉窗十则》序中称闵鼎玉注解《蕉窗十则》的原因为“虑十则之精义或未共晓,因于每句详加注解。务令信奉者如对明镜,如行玉山。有不觉其淑竦然而知所惩,油然而知其所劝也。”
《蕉窗十则注解》中,采用古人注文广引前贤故事,旁征博引,尤重于朱子之学说和因果报应之说教。是书大量采用前贤名人语录来进行说理印证,其中以引朱熹之语录为最多,贯穿宋明理学理论。并引《金刚经》等佛教之语,强调“遇上等人说性理,遇下等人说因果”的教化方式。应是针对士大夫阶层的警世书。
(三)《文帝孝经》
《文帝孝经》,托名文昌帝君所作,撰成年代不详,据明大学士邱浚仲在序中称,此经作于宋代,并有明弘治五年(1492)的刻本。
经文分为六章,分别为:育子章第一,体亲章第二,辨孝章第三,守身章第四,教孝章第五,孝感章第六。每章之后均有偈,除第五章外,均有神咒。该经核心思想是通过把孝道与神鬼奖惩联系起来,并提供了规范的孝道规则,为儒家伦理纲常与道教鬼神信仰相结合的产物。
此经在当时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邱浚仲在序中高度赞扬此经是“集众孝之大成,而创千古之子则也”,称自己自幼每日诵持此经,后梦帝君告诫若能广布经文并劝世人,当使他位极人臣。于是刻经五千余卷,果得天选高擢。邱浚仲的学生、内翰林侍读学士王鏊在《文帝孝经》跋中称其老师“性不喜谈佛老,独谓曾子十八章之与帝君大旨相发明,信服圣训,如此诚以其大有功于儒教耳”,可见他认为此经与儒家《孝经》教化的功能是相同的。
二、文昌信仰劝善书的诫谕方法
文昌劝善书中关于劝善的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他所宣扬的中心思想就是劝诫全社会的民众都来进行积善成仙、利己利人、和谐社会的活动,为了能够使劝善的内容深入人心,并且为广大的信众坚定不移地履行,文昌劝善书运用了神圣教化法、赏善罚恶法来进行诫谕,现分述如下。
(一)神圣教化法
1.神谕劝诫法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神谕的劝诫历来都被认为是神圣和至高无上的。文昌神在初期为护国神的形象,后在明清时转化为专司科举的大神,同时还兼有诸多神职。文昌信仰劝善书中,认为神灵是人伦的主宰者、裁判者,神的意志是不可以违背的,并且,神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时刻在监察着人的一举一动,记录着人的善恶行为,如果人有恶念恶行时,“司过之神在我旁也,三台北斗在我头上也,三尸在腹,灶神在户,日月三光在天,记录者有之,怒视者有之,欲搏击者有之,如是则可以忍乎?”法国哲学家居友(1854-1888)说道:“甚至是某些决定论道德学家,他们在基本上否认功过时,似乎也看到了,在认为行为后面有制裁这种人类的倾向中有合理的理智要求。……在他看来,若无明确的制裁,道德法则似乎会在一种‘基本矛盾’中寿终正寝。”如果不是想到在“暗室亏心”之际,有许多的神鬼,有的忙着在记录,有的怒目而视,还有的几乎要冲过来;并且他们是无所不在的,在头顶,在身旁,甚至在身中,那么,道德的防线可能会更加不堪一击,所以,一定要有一种“明确的制裁”,来维持道德的法则。
有各种神或环伺在人左右,或在人自身之中,监视人的一举一动,然后一一记录在案,等到算账的那一天的来临,对于士子们来说,心中的道德律一定不如“暗室亏心,神明似电,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神戒来得更加有力。
这样的神谕劝诫,是比任何的世俗的律令更加有效,面对这样多的神灵和这样巨大的神力,是足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放弃恶念,而去按着文昌帝君的指引去积善修德。
2.现身示范法
在文昌劝善书中,借用文昌帝君的口吻叙述,“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这是利用文昌帝君的现身说法来宣扬积善成仙得福报的观念,以文昌帝君所行的道德行为作为榜样。这样的手法更容易使广大的民众笃信,使人们弃恶从善,达到劝善的目的。
这段文昌帝君的自述中,说出了《文昌帝君阴鸳文》的主要观点。首先,要行善,能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为官不虐酷百姓和属吏,就可以世世代代身荣官显,为士大夫阶层。第二,每个人都可以像帝君一样心存善念,广行阴骘。那么,上天一定会赐福给你。这是“天人感应”论的反映,认为天人互相感应,天能决定人的命运,并可以赏善惩恶。
在各种注本里,对此作了大量的说明,认为人身至为难得,更何况身为士大夫,每每见到大邑之中,不下十万户,但能够读书者不过百人,能够登科名者仅数人,因为“书香清贵,皇天实吝惜而不轻予矣,岂富豪辈,享庸庸之福者所能及焉,然士子当自爱其身,砥廉隅,维名教。饱乎仁义,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开广誉施于身,不愿人之文绣也,至于出为大夫,尤当委致其身,为朝廷尽职。为百姓造福,忧国忧民,不窃直而苟禄,备员而容身也。为士大夫如此,不惟己身世世荣显,即伊子孙远裔,亦享文名而食天禄矣。”文昌帝君用佛教的轮回思想,强调人身难得,并且,生为士大夫则更为难得,所以士子一定要自爱,如果能够出为国家效力,为士大夫,那就要为朝廷尽职,为百姓造福,这样,再根据道教的承负理论,不仅自己可得天眷,就连自己的后世子孙,也会因自己的阴骘而得福的。
因文昌帝君在明清时期已经被认为是可以行使赏善罚恶大权的帝君,同时还兼有监察广大士子品行以决定其科考的专门的神祇,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士人崇奉的神灵,所以,文昌帝君的现身说法即起到了一个最好的榜样作用。同时,在文昌信仰劝善书里还举出了好多道教所奉祀的神祇的事迹,其中有很多都是古代的圣哲和贤人等。通过举出这些榜样人物的高尚的道德行为,使他们现身说法,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
(二)赏善罚恶法
1.善小必赏、不遗锱铢的劝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