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二十二、卷二十三为《春秋名字解诂》。《经义述闻》卷二十三末有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叙》。王引之(1766-1834),字伯申,号曼卿。嘉庆四年(1799)进士,一生居官,治学不缀,卒谥文简。幼承家学,精通文字声训,与乃父一样,“熟于汉学门径而不囿于汉学之藩篱”。《春秋名字解诂》自叙云:“诂训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声之相同相近者,义每不甚相远。故名字相沿不必皆其本字,其所假借,今韵复多异音,蜚字体以为说。执今音以测古义,斯于古训多所未达,不明其要故也。”《春秋名字解诂》原名《周秦名字解诂》,单行本,嘉庆七年附《经义述闻》出,改名《春秋名字解诂》。据刘盼遂《王念孙父子年谱》,王引之二十四岁撰《春秋名字解诂》,时在乾隆五十四年,即1789年。
春秋时人的名和字具有相反相成的关联,但由于语音的改变,至清代有很多名字都看不出其内在关联了。《春秋名字解诂》以语音串解春秋名字,往往所指疑难处涣然冰释。如,齐东郭牙字垂,王曰:“牙,读为圉。(注:牙,古读如吾,圉、吾声近而通)《尔雅》:圉,垂也。孙炎云:圉,国之四垂也。”楚沈都梁字子高,取《檀弓》郑注“南方都为猪”,都梁改读为潴梁,山名,故字子高。这都是在文字之外寻求声音相通之义。好改字,如改征为惩,以“荆舒是惩”释“征舒”之名取于时事。然惩改为征,有所依据。《诗·周颂》:荆舒是惩,《史记·建元以来诸侯年表》:荆舒是征。又改围为违,与《表记》“天不违龟”相从,而《春官》:龟人、天龟曰灵,所以释“宋公子围龟字子灵”。王氏好改字,但是不可否认,他的音声求义之法无往而不胜,与强直说经者异。《解诂》又用典籍出处释名字的由来,如以《诗经·小雅·何草不黄》释晋师旷字子野。《名字解诂》后附不可晓之名、《春秋》内外传注某为某,而今不可考之名及王肃《孔子家语》中与他书不同之名,存以阙疑。
45.王引之《经义述闻》之《春秋左传》三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经义述闻》前有嘉庆二十二年(1817)阮元序、王引之嘉庆二年(1797)
自序,上卷七十条,中卷七十六条,下卷七十条,共二百一十六条。《经义述闻》自叙引其父说云:“训诂之指存乎声音,字之声同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又述其父的治学门径曰:“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字有假借则改其读,盖孰于汉学之门户而不囿于汉学之藩篱也。”引之评述其父的话语正是自己为学的写照。《经义述闻》脱离一字一句的章句训诂的传统体式,不以摘撮训释的形式出之,而是从全书考虑,拟相当多个语言点,于语言训释中带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语言原则,或从章句的上下文关联中寻求字句的确解。如引《左传》“宋卫实难”、“求而无之实难”、“人牲实难”中“实难”句式,辅以《国语》的用例,解“实”为“是”,“难”为“患”。其后引《尔雅》作证,再以所解串讲各句,以证其确。又如“辅车相依”之“辅”,服注和杜注皆以车解,但一云颔车,一云辅车、牙车,王氏引语词中用“车”之例,得出“凡系于车,皆取在下载上物”的通则,以消弥杜注和服注的纷争。此皆用科学的归纳法解释语词,令人有醍醐灌顶之悟。阮元《经传释词序》谓“元读之,恨不能起毛孔郑诸儒而共证此快论也”,可见是古今同此感悟。
王氏读《左传》,可谓通读,不拘泥于一字一句,常从前后文语意中推测《左传》用字之误,如“长恶不悛,从自及也”之“从”,杜注:“从,随也。”王氏认为“随自及”,颇为不词,故疑“从”当为“徒”之误。从事理上讲,兵败,徒兵不返者固多,“不复徒”且与前列“不反命,不振旅”相对为文。王氏言之,亦在理。王念孙改自杜注以来的错误,这需要胆识和勇气,观王氏改字,不可谓少,所谓言多必有失,在轻易改字一点上,俗人没有王氏的才学,故不能轻易效仿。但有些改字可看作王氏颇有生机的个人读书心得,而不必强责之。如“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句,以“鸟兽”绝句,以“鸟兽之肉”之“之”作“其”,其“肉”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相对成文,将“鸟兽”作“不射”的主语。这形成一种特别的句式,和读书法有关,而不影响到《左传》意义的理解。校“赵衰为原大夫”章“晋侯”以下二十八字为错简,当在“卫人平莒于我”之前,认为此二十八字解释赵衰为原大夫之由,故应放在赵衰及他人做什么事的叙述之前。其实,这又是王氏按个人的行文的顺序与习惯来规范《左传》的行文,《左传》在叙事完成之后补叙赵衰在原的原因,也未尝不可,不可以错简视之。
值得一提的是,《经义述闻》多处校勘唐石经脱、讹之失。如辨唐石经僖公十二年(管仲)“受下卿之礼”前脱一“卒”字,杜注“卒受”二字,即本于正文,《白贴》五十九,《太平御览》人事部六十四引此,并作“卒受下卿之礼”,《史记·周本纪》同,唐以前版本皆不误,至唐石经始脱“卒”字,而各本皆沿其误。另外,僖公十二年“感忧以重我”,作者分析“重”字于此,文义不通,且杜注、《经典释文》均不释“重”音,所以认为“重”为“动”之误,至唐石经始误。《经义述闻》又多用古注纠正《说文》之失。“请与君之士戏”的“戏”,破《说文》解“戏”为“兵”、孔疏解为“麾”、林注解为“戏弄”之谬,从韦注作“角力”解,破千古之失。
46.李惇《左传通释》十二卷,存卷一至卷四、卷十一,共五卷鹤寿堂丛书本,清道光九年李培紫刻本
半页10行,行21字,黑口,左右双边,单鱼尾。此书存《释国》、《世系》、《世族》、《杂人》、《补长算》等五卷,缺卷五至卷十二,无《邑地》、《山水关隘》、《天文灾异》、《卜筮》、《官制兵制》、《书数古音》、《附录》(凡例、典礼)等七卷,存佚情况与《续修四库全书》选录复旦大学图书馆藏道光九年李培紫刻本同。后有乾隆四十六年(1781)李惇重订序文,及道光九年(1829)五月四日《左传通释》开雕李培紫跋文,似与复旦馆藏一个版本。李惇(1734-1789),字成裕,又字孝臣,江苏高邮人。乾隆四十五年(1880)进士,深于《诗》及《春秋》三传,友同郡王念孙、汪中、刘台拱、顾九苞、任大椿等人,晚好历算,得宣城梅文鼎书,尽通其术,后与嘉定钱塘齐名。著《群经识小》八卷,《左传通释》十二卷,缺七卷,其余著书多不可考。此书考释国之封地、开国之人,世族成员之简单事迹,杂人(无关紧要之人,包括妇人)仅提及出现年月。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对杜预《春秋长历》的订补,指出:“杜氏原书若存,虽有不同,不应错谬若是之甚。”(李惇《补长算跋》)李惇对顾栋高《朔闰表》及《长历拾遗表》提出批评意见,又表明了自己拥护杜预《春秋长历的态度》:“明为补完杜氏之书,而复多不用其说,师心改订,不免两无所据。又深信赵东山所引《长历》,仍加辨正,不知《长历》惟载在《正义》者可信,此外本无足凭。今但依杜氏,将此百余条拟列其间,珠联璧合,故书复完,使后之学杜氏之学者有所考焉。”(同上)
47.姚鼐《左传补注》一卷惜抱轩全集本,同治五年(1866)省心阁版
每半页10行,行21字,左右双边,单鱼尾。前有姚鼐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四月序。姚氏认为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惠栋《左传补注》意有未尽,乃别记所见,总古今之说,择善用之,萃为一书。姚氏基于《左传》中“君子曰”之类与儒家正统观念似不相谐的话,认为非《左传》原本所有,《左传》成书之后,屡有附益,以至不知附益与原书孰多孰少。“余考其书于魏氏事造饰尤甚,窃以为吴起为之者尤多。”此语多为后人所引,处分随意,致以为《左传》的作者是吴起,而否定了左丘明的著作权。姚氏此语实未否定丘明著《左传》,他指出宋儒“颇知其言之不尽信”而“讥及《左氏》”之过,为《左传》之谬回护,话中之意,即《左传》无过错,今本《左传》的过错由附益者所致。姚氏夸大了《左传》中后人附益的比重,仅因吴起曾仕魏,所以将《左传》中凡是谄谀魏氏的话都视为吴起附益,也是经学的思维,没有可靠的根据。
姚鼐不满时人溺于《左传》“文词”而忽其典章制度、贤人君子之言,旨在恢复《左传》经书的本质,而以“礼”贯串其中。姚氏分析《左传》中的人物称名,分析古史传说,无一不依于“礼”,又就帝系讲礼义,将《左传》礼仪与文献记载结合起来,意在让人们关注《左传》具体生动的礼仪。《惜抱轩全集》中,《左传补注》之后分别是《公羊传补注》、《穀梁补注》、《公羊补注》、《国语补注》,无一不以古礼为关注重心。
48.梁履绳《左通补释》三十二卷清经解续编本
前有自序,云汉唐以前注疏唯杜注可求,汉唐以后唯张洽、赵汸于无字处讲书法,义理最为明皙,现行《左传》林注绝少会心。梁履绳(1748-1793),梁玉绳弟,字处素,号央庵,钱塘人。乾隆五十三年举人,精《左氏传》。《左通补释》搜辑古注,不言义理,以补杜注之失。作者就《左传》人名、氏族、地理、礼制等内容,通检相关资料,附于相关条例之下,并注以出处,所检书籍,有些颇为罕见,如宋程公让《春秋分记》。引三礼注疏、《太平御览》等补《左传》礼制,引杜预《春秋世族谱》、郑樵《通志·氏族略》、罗泌《路史》、陆德明《经典释文》、高士奇《春秋左传姓名同异考》、王符《潜夫论·志氏姓》等补人名之失,引顾栋高《春秋大事表》、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日讲春秋解义》、郦道元《水经注》、程公让《春秋分记》、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补杜注地理之释,惟《左传》的训诂解释不多,偶引惠栋《左传补注》,亦为礼制之注疏。引书中有何焯《义门读书记》,为读书之评点,与全书的著述体例颇为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