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70200000020

第20章 此处·彼此(4)

曾写过一篇散文《我是扬州人》的朱自清先生(1898-1948),毕业于北京大学,也算是我的学长,他是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长期任教于清华大学,曾游学欧洲,在我看来,他是一生体现着******所说的“把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人物。

我在学长的雕像下鞠躬,五四时期民主战士的眼神与斗气使我颇为感动:这是知识分子的本来面貌,坚韧、温和、孤独……用行动说话,守得住底线,不失去爱心。

1948年6月18日,朱自清毅然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声明》上签了名。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这意味着每月使家损失600万法币,对全家生活影响颇大;但下午认真思考的结果,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既然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就应该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该逃避个人的责任。”

旁边有一个姑娘,不知来自何方。我与她,共享时空,潜移默化,偶遇的浪漫。找到共同语言,不难,似乎都是从历史的岁月中寻找精神力量似的。

她看到朱自清日记后感叹说:“看他写《背影》,我没哭过,在清华园的月色里看荷塘,我也没哭,只有淡淡的伤感。今天在他故居的墙上看到这段话,我的眼泪几乎要掉下来,在那样风云叵测的时代,一个人如此坚定而简明地选择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这多么高贵,直到他饥寒而亡,我也会爱他。”

走出朱自清故居,我说,“我,现在,脑子很混乱。我们究竟在忙什么?我们在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吗?我们真的为这个时代做出行动、付出个人的责任了吗……”

我又走回到东关小学的后院,发现那些大人与小孩儿已经不在了。该回家了吧。

傍晚的扬州,天开始黑了。

怀念广州

2010年春节前,我在广州暂住了一段时间。

毕竟是筹备亚运会的高峰,比北京烦躁多,可形容为乱、吵、糟。不分白夜,到处都在修路、建楼、拆房。

广州居民给我介绍“扰民工程”,形容广州为迎亚运会而展开的多项工程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翻翻《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羊城晚报》……有的是痛骂之声和激烈讨论。广州媒体的草根和犀利让我欣赏,愿意亲自到报亭去买。

时隔10个月,亚运会前夕的广州,我又来到了。

11月1日,晴天,不冷不热。

广州进入了“亚运会状态”第一天。我从东莞过来的路上,司机发现:“开的是双号车呢!忘了今天广州开始限行。怎么办?但好像没什么,管得没那么严。”时间紧张,我动不动就说,“没事,就这样过去吧。”结果,从高速进入市内的口子上被警察拦住了。“请出示驾驶证,今天限行,你也不是不知道。”这种场面,我在中国见多了,被罚了200元,扣3分。

天黑了之后,跟北大同学等本地朋友步行去了西关恩宁路的小胡同,体验到的是拆迁潮。高楼与破房并存,还发现了“拆迁委员会”的办公牌子,政府要组织化地完成拆迁计划,为的是迎合亚运会,保卫政府的面子。朋友说:“这个地方被媒体挖得差不多了,广州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我就收回了写稿的念头。

这是免费公交的第一天。22时坐地铁,乘客超多,简直无序,看到了安全检查的机器,跟北京一样,却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检查乘客的行李,站台也没有指挥人员,只有广播的声音。

广州本土文化让我喜欢。

老百姓过得不着急,不勉强,时间流逝得潇洒、漫长。早茶、下午茶、消夜,都能体现广州人的休闲和轻松。正努力走向国际大都市的它,在我看来不适合搞政治,居民的政治敏锐性不强,却对生活权益的维护意识很强,适合培养媒体的强大和敏锐。

如今已是2011年,8月23日,我将再次访问广州并待几天,参加南国书香节,做演讲,发扬阅读之城。至今很怀念广州,觉得有余香。今天的广州又是变成什么样子了呢?很期待又能闻到广州的味道,但愿它是文化的、人性的、依旧的。

南京印象

这是我第二次到南京访问。

来这里的前一天,在上海参加第一财经《头脑风暴》节目,谈了“丰田会不会完蛋”,晚上感受了一下上海“夜生活”。本打算早点出发,但昨晚喝酒喝得太多了,9点钟才起床,只买到动车组93元的无座票。在我坐的车厢里,到处都是穿着解放军军服的军人,带着许多行李,应该是刚刚在外地做过集训吧。这一场面让我深刻意识到“南京!南京!”

作为一个日本人,来南京这一人家的地盘,还是感觉到一种压力的。这跟在香港因听不懂人家说的话而感到的压力不同,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政治压力。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古都,南京是个很“深厚”的城市。

能够享受当地的地铁文化是一种幸福。南京的地铁很干净、很整齐,建造的水平很高。从火车站坐到玄武门,走到充满文化风味的湖南路,看到了“凤凰广场”。据说,这里的“凤凰国际书城”是个南京最大的书店之一。我从未遇见过如此具有文化味道的“新华书店”,甚至有点像北京的“光合作用”那种感觉。

走进跟书店挨着的星巴克。

“有没有星巴克?”是我通常判断中国城市的重要标准。我跟平时一样点咖啡:“本日中杯带走”。有点帅气的年轻男服务员看到我后表示惊讶,说:“你是经常上凤凰卫视的加藤嘉一吗?”因为昨晚的酒精依然没有缓和过来的我勉强说:“是……”小帅哥说:“昨天我还看你在《锵锵三人行》谈房子来着呢。我给你大杯吧!”我腼腆表示谢意。

这哥们儿很不错,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他四个月前开始在这儿打工,一个月平均工作100个小时,薪水为一小时10元,一个月赚1000多,特权为干了4个小时可以自己倒杯咖啡喝。他是通过星巴克店长和区经理的面试成为“星巴克人”的。我问:“像你这样边上学边打工的大学生多吗?我一直在北大鼓励学生去麦当劳打工,但没什么效果呢。”

他说:“不是特别多,一部分吧。我是因为很喜欢星巴克的气氛,所以过来打工学习学习,可以接触到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天天在学校里太闷了”。

我表示敬意:“小伙子不错,也可以顺便跟老外客人锻炼英文是吧?一举多得啊”。他笑着说:“哈哈,是啊!您这样说话很像电视里的风格呢!”看到了好现象,我很开心,下决心再鼓励北大学子走出校园,到麦当劳、星巴克等社交场所去打工。“社交”是从小“被洗脑”的中国大学生,尤其自以为是的精英分子最为缺乏的本事。

第二天早晨,我去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次本来想去的,但正好装修,没能进去。终于能去了,得做好心理准备。

装修后的纪念馆是免费的,很干净,以黑色或灰色为基调色彩,感觉很“黑暗”。“300000”绝对是个纪念馆宣传上的重中之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思想。“南京事件”的遇难者或遭难者的数字在两国之间,甚至两国国内始终存在争议。

突然想起,最近由两国政府来主导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会”发表研究报告,对于南京的“数字问题”表示求同存异的精神,即日方明确承认“南京事件”的史实,对于饱受争议的“数字问题”,双方就尽可能避免政治化,让两国的历史学家依靠时间和交流逐渐缩小距离。

进去就看到了“南京沦陷”的短片,日本兵在大喊“举国万岁”。纪念馆利用当年各种图片、工具、报纸、影像等描述日本侵占南京,屠杀无辜平民的事件与过程,其中有中国幸存者的坦言,也有日本侵略者的见证。对我来说,这是充实知识,重新思考的好机会,尽量站在加害方日本兵和受害方中国人的立场,四平八稳,向战局提出“假设”。“假设日本文官能够控制军方失控……”;“假设日本没有打败沙皇俄国……”;“假设中国近代以来成功实施百日维新……”虽然我深知,后人对历史永远是不能说“假设”的。

周围都是团队游客,看到日本兵屠杀中国人的战场,动不动就痛骂“******日本人!”一般游客参观完纪念馆之后,强烈加深对日本的恨以及对祖国的爱,这叫作爱国主义教育。看完之后,我心情很沉重。最后部分写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口号,看到了胡****与********、******与田中角荣握手的照片;中日经贸额(2006年2073亿美元);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1979-2004年大约300亿美元)等令人联想未来的内容。中国领导人还是内心希望中日两国能够面向未来的。

走出纪念馆,保持平常心。我到纪念碑,穿着正装,打着领带,端正姿势,闭着眼睛,鞠躬,献花。谨代表个人,对于我国曾经发动的错误战争表示反省,对于遭受巨大伤害的中国老百姓表示歉意,并祈祷“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日本的庙会——“观樱”

这次回国是为了参加第五届中日媒体人士会议。

2010年4月4日星期日下午,我到达位于羽田的东京国际机场,下飞机后立刻上巴士去往东京最有名的赏樱胜地上野公园。正好赶上了“樱花盛开”的季节,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的樱花以及那么多观赏国花的日本同胞。中国人也特多,到处都能听到中国话。正是一衣带水,相互依存。

大家几乎忘记那儿是公共场合,在盛开的樱花树下摆地摊,喝酒,唱歌,闲谈。离开祖国七年的我再次体会到,看花或观樱不仅是大和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是来看樱花,而是来看人。我们真正应该观察的是来这里,在樱花树下面的日本人,这样才有意思。”一起逛的白岩松老师跟我说。对于曾经赴日制作过着名节目《岩松看日本》的岩松老师来说,看樱花已经没什么过瘾的了,唯一有观察价值的恐怕是人。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一个人最想了解的还是人。站在媒体人的立场,“人”永远是最好的观察及采访对象。

什么人都有。依然充满着等级制度的日本社会,一般来说,年龄最小,或地位最低的人半夜时过来过夜占地,就像中国大学生提前来教室或食堂占位似的。到了早上,数不清的人群纷纷来到这里,坐下来,热闹起来,直到晚上,度过一年一度的美好时光。

凑热闹的都变成疯子,不醉不走。穿着和服的女人跳舞,早就喝醉的色鬼们则看着女性们唱歌,偶尔动手,碰身子,搞气氛。打扮得相当夸张的几个年轻人坐在地上玩游戏,轮流干掉洋酒。他们头发是金黄色的,皮肤是黑的,人工晒出来的。我问他们:“好玩吗?你们来这是为了什么?”看起来18岁左右的女孩子回答我说:“特好玩!去学校没意思,活着没意思,只能找机会疯狂一下,这样才有意思啊!”让我再次碰上了日本社会极端的面孔。

岩松老师忽然跟我说:“加藤,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中国的庙会。你说呢?”噢,是啊。中国的庙会也是大家团聚的日子,一块儿凑热闹,寺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拜访者相互观察,影响的却是“人”。这个意义上,观樱也好,庙会也好,都是人造人,人看人,人碰人的场合。氛围往往是和谐的,平时以不同的身份和职位面对单位、社会的人们,只要来到那里,都变成平等关系。因此,在动荡而不确定的现代化旅程中,它们是两国社会需要的舞台。

我跟岩松老师说,“我倒觉得,日本人看樱花有点像中国人回家。它们俩都起着一年一度使得老百姓释放民族情绪、换换心情、总结过去一年、面向新的一年的缓冲作用”。

包头印象

从下飞机走到出口,没经过什么复杂的路径,一下子使我感受到我所来到的地方是二三线城市。走出机场,路很宽敞,一块牌子瞬间吸引了我:“文明包头,稀土之都”。

路上几乎所有的标志都包括汉字与蒙古字,最近飞来飞去疲惫不堪的我被唤醒过来,清楚地认识到,这里才是包容不同的民族和谐共处的文化交融点。

“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欢迎您”“稀土公园”“稀土国际大酒店”……与“稀土”相关的标志无处不在。“稀土”不是土,而是影响国家兴衰的战略资源。日本是最需要稀土的国家之一,汽车、家电等制造业为了研发并生产高质量产品迫切需要稀土这高度稀缺的资源。中国占了世界稀土产量的80%以上,包头则占了其中的80%以上。

我这次访问包头是应“未来中国助学联盟”的邀请,做客内蒙古科技大学讲一堂课,与同学们讨论年轻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讲座开始之前,我在一名蒙古族、一名汉族男同学的陪同下参观了“城中草原”。没想到市内有如此辽阔的草原,天空开始下起小雨,后来变成大雨。

走到蒙古族祭祀“长生天”的重要场所——敖包。脚下是干净的土,眼前有挂在脖子的“哈达”,也有用藏语写的、有颜色的纸。同学告诉我:“老师,你在敖包周围转三圈,捡起土,向石头上面撒一下,然后许个愿,这样梦想会成真。”

我转三圈,许了愿。

讲座结束后坐上科大老师的车到“阿尔丁广场”附近的小肥羊吃火锅。“阿尔丁”是蒙古语,是“人民”的意思。从包头不同场景能感觉到当局强调“民族和谐”的利益需求。

广场很宽敞,周围到处施工,无愧是发展速度极快的内蒙古城市。广场左边看到了国贸酒店和国贸大厦,里面有升国旗的神圣场所,令人想起首都北京。

同类推荐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实证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实证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政府公共服务为政策背景,社会治理为理论视角,以成都市为个案,实证探讨成都市社会组织的治理问题。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讨论研究对象、界定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至第六章,实证研究政府政策条件下的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问题,从改革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在与政府合作中形成合作依赖关系切,描述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聚焦探讨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政府方对社会组织治理的途径偏好;第七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完善策略,从项目制管理、靶向评估、多元化竞争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完善社会组织治理。
  • 社会契约论

    社会契约论

    本书讨论了国家与人民、国家与法律、自由与平等、国家与社会等问题,卢梭在书中主要论述了社会结构和社会契约的关系、主权及其权利、政府及其运作形式等,此外还讨论了几种社会组织的组成形式及其优缺点。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描摹了他理想中的国家的样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之上,国家应是自由协议的产物。
  •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切近当下的学术热点与人文话题,从大学的视角对诸多文化命题做了独到的思考,基本上发表在《南方周末》,广受文化界好评,作者从中西的历史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与思考,文字发人深省,同时又很有意趣,是一本的文化读本。
  • 诚信与道德

    诚信与道德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每个人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诚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热门推荐
  • 意志力决定成败

    意志力决定成败

    《意志力决定成败》的价值就在于,教你通过意志力的训练,使自己成为不平凡之人。俗话说:“意志创造人”。大脑是你在这一世界上取得成功的唯一源泉。在你的大脑中,储藏着取之不尽的财富。通过提高意志力,你可以获得人生的富贵,拥有生活中的各种成就。这种意志之力,默默地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之内。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创造人生奇迹者乃人的意志之力。意志是人的最高领袖,意志是各种命令的发布者,当这些命令被完全执行时,意志的指导作用对世上每个人的价值将无法估量。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
  • 无限制永生

    无限制永生

    得了熊掌想吃鱼,生而为人要成仙。修仙修仙,仙是人上山,上山之前首先你要是个人。左离不想修仙,就算长生不死,这辈子也只想好好当个人。
  • 异世虫修

    异世虫修

    什么?穿越之后我竟然变成了一只蛆虫?别人再不济也能转生成一个小家族的子弟。。。。哎,无奈只能去吃那种恶心的食物了。看主角在异世如何从一只蛆虫变身成傲视苍穹的王者!如何以自身的智慧让小人物,不!小虫子逆袭!
  • 点绛唇烟雨江南

    点绛唇烟雨江南

    病娇男主谢南弦和吴侬软语烟雨江南女主苏清绾
  • 火影里的氪金死神

    火影里的氪金死神

    你有烧不死人的火遁,我有最强火系斩魄刀流刃若火。你有冻不死人的冰遁,我有最强冰系斩魄刀冰轮丸。我就是我,忍界最强的烟火。叮咚:您的余额不足,请继续充值。“……”流刃若火,起勺开火我就是我,忍界最强的杂耍厨子,还请大家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嘞!某只卡哇伊的小女孩:大哥哥请给我来一碗冰轮丸牌刨冰。“ok!”
  • 无限谍影

    无限谍影

    比穿越更倒霉的,是穿越后再被拉到了主神空间。
  • 天门传奇

    天门传奇

    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王冲义无反顾的来到了宇宙的某个犄角旮旯。在这里,他试图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依靠一己之力,创造出新的文明。但,这是一个远超我们理解的星球,这里有不惧枪弹的武林高手;有特斯拉一般的奇才;有神秘的魔能族文明遗脉......他该怎么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帝国?这是一部慢热的书,其中穿插了很多作者对现代文明的一些反思和对哲学思考。
  • 正在消逝的地理

    正在消逝的地理

    本书作者以五年时间走遍书中所述的每一个地方,以片景式的深入描述,带动全景式的扫描,以亲历者和旁观者的身份,展现了在现代化过程中,许多独特的地方习俗、民族风俗、建筑、河流等所发生的剧烈变化。
  • 荣耀与我都给你

    荣耀与我都给你

    【佛系追竞少女×低调边路大神】拿了女主剧本没命走剧情的喻温文,在辣鸡系统的帮助下重生后,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要说人生目标,唯有以下三点:第一:好好活着!绝不狗带!第二:带着阿离上王者。第三:陪着HG战队拿到大满贯。可谁能给她解释一下,作为炮灰,多出来的官配是怎么回事?*林深夏没想过有一天他会去打职业。输了比赛,他连呼吸都是错的。在万千的讨伐声中,喻温文说,属于你的荣耀都会有,我会陪你从低谷到巅峰,等到金雨为你落下。*“喻温文,我带你上王者。”“林深夏,我陪你拿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