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间,我仿佛失去了重心,耳边响起李林甫的计策:
皇上,张九龄始终对我不满意,这您也知道。他心中肯定很想除掉我,倘若皇上向他说道我危害了朝廷,待看他是如何反应。如若他借题发挥置我于死地,便可看出他歹毒的心计,反之他依法而说,便说明他没有恶毒胸肠。
岂料真如李林甫所说,张九龄果真歹毒。可当事实发生在你眼前的时候,你却不敢相信。仿佛整个世界狠狠的摇晃了一下,眼前站着的这个人已不是我所熟悉的了。
张九龄继续说道,皇上,这是次机会,倘若把他杀了,朝上便没了凶诈之徒啊。
我随口附和道,此事我会考虑,你先退下吧。
赤胆之心,如漫天炽火,经久不灭。我是大唐天子唐玄宗的官史,张九龄。
在我心中,忠诚至高无上。在李隆基为太子举天下文藻之士,亲自策问之时,我说出心中见解,被升为右拾遗。
从此算是正式做为了李隆基的官员。
一直到李隆基即位为唐玄宗,姚崇为宰相之时,我与姚崇有了诸多矛盾。
并不是我和他所向不同,只是行事之上有诸多看法。而他在则天时代已然拜相,现如今亦也为相。受到的尊敬不言而喻。
而我也很尊敬他。后来朝中选官一直有缘亲是举的流弊,他也亦没有阻住这朝中的慌乱。我在无数个夜晚中思绪徘徊在谏言上。望着灯罩中映出的微弱光芒,闪烁的灯芯宛如我的内心,摇摆不定。倘若姚崇因为此事治罪于我,我竟也没了缘由来反抗。倘若置之不顾,那么日久下去必出奸人来危害朝政。最终,我还是狠下心来,给姚崇谏言道:望坚持以才取人,整顿史治,消除缘亲是举的流弊。
在万般焦急下,姚崇最终还是顾全大局,复书嘉纳我所谏言。然而意见并不总是一致。我向上谏言我的想法,招致了姚崇的布满,我最终还是得罪了他。
思前想去,我还是先行行动,我向上谏言:去官归养。辞掉了官职回到了我日夜思念的家乡。
回到了家乡,我便又向上谏言道:请开大庾路。我想为家乡做点事情,这个便是归于实施的计划。没有到过岭南永远也想不到这里的艰辛,自古以来这里流放的都是犯人。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并非人所能想象。
得到朝廷的批准后,我带人把条梅关古道修通了。当我站在修成的古道中,乡亲们无一不欢呼,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一个信息,谢朝廷,谢张九龄。
那刻,我似得到了全世界般的高兴。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又回到了朝中。此时已经开元二十一年,姚崇早已不在人世。可到如今我才发现,姚崇虽与我不和,但是大道相同,一切为国而忠。我宁愿他做我的对手,也不愿李林甫这个奸诈小人与我争斗。
李林甫懂得察言观色,行事果断,为政方面也做的不错。可是却是个彻彻底底的小人。他为图私欲不顾江山社稷的安危,侵害忠良,凡事有与他做对的人都尽数让他除去。此人不可久留,否则必将害天下,害君主——李隆基。这些我已向皇上说过很多会,可他却没有依我之言,提防李林甫。
我已看不清那个曾经叱咤天下的李隆基。
而范阳节度使张守琏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契丹失败,把安禄山捉拿护送回京,我向皇上奏明道,张守琏的军令一定要执行,安禄山不应该免除死罪。
皇上对我说,我自有主张。后来皇上赦免了安禄山。我得知后便马上谏言道: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意,请求皇上根据他的罪行杀掉他,希望断绝后患。
可皇上招我说道,你不要因为以前边番的旧例,误害了忠诚善良的人。
我已无能为力!就像眼看着李隆基——我的君主走向歧途,而他却没有丝毫察觉前方的陷阱。我在旁苦苦哀求,却换来一片猜疑。
那日,他在书房招我而去,问道我李林甫犯错应该何办?
我抬起头看见他目光中的奸诈,才明白他已失了明目。我已无能为力。
可我不能放弃,倘若我放弃了,还有谁来为他谏言辨明每一个谎言?
我目光中满是坚定,道,还请皇上借此机会废掉李林甫,他迟早会危害江山社稷。
然后我看到了皇上眼中的震惊,我才发觉我已上了圈套。可我依旧无能为力。
皇上,这是次机会,倘若把他杀了,朝上便没了凶诈之徒啊。我继续说道。
倘若已经上了圈套,倘若已经无能为力,不如就干脆的站直身躯来坚持心中所想。
你退下吧,此事我会考虑。皇上双眼无神的说道。
我看着他浑浊的眼睛,脑海浮出那曾经的李隆基,神异威武,英勇果断,那时候的他,仿佛没一切对手,仿佛就是天地间的主宰。可现在……
后来没几日,我便被降了官职,朝廷政事已没了我参与的权利,尽数被李林甫所控制,可我又能怎么办?猜测与不信任已经彻底隔绝了我和君主,猜测的毒在信任中筑起一道雄厚的墙壁,彻底分离了信任两头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