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曾疯狂地恋爱陆小曼,与陆小曼结婚后,徐志摩对她更是关怀备至。虽然迁居上海后,两人由于种种原因,生活中起了一些波折,但徐志摩始终是爱陆小曼的,以至于胡适劝他与陆小曼离婚时,他坚决不同意。徐志摩于1931年11月19日坠机猝死,没有留下遗言。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是不会拒绝他深爱的陆小曼与他合葬的。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悔恨不迭,从此不出家门应酬,不穿艳丽服装,全心全意地为志摩编书,为《志摩全集》的出版不遗余力。她28岁守寡,抗病、戒鸦片,一直到死不改嫁。应该说,徐志摩是她生命中的唯一寄托。陆小曼在1965年4月3日去世时,留下的唯一遗嘱就是希望死后能和自己的丈夫徐志摩葬在一起,而此时距徐志摩过世已经整整34个年头了。如此刻骨铭心的爱情,谁会不潸然泪下?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能合葬在一起呢?……据徐志摩研究专家顾永棣回忆说:“当时我问了陈从周(徐志摩的表妹夫,陆小曼临终前受托者),他答是张家反对,他也感到十分无奈。”
徐志摩与张幼仪于1924年在德国协议离婚,1926年经徐志摩父亲徐申如确认,应该是正儿八经的离婚了。虽然,张幼仪在离婚后,一直算是徐申如的干女儿,而且一直抚养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直至他成年,付出了大半辈子的心血,并促成了台湾版《徐志摩全集》的出版。但在法律关系上,她毕竟和徐志摩没有婚约关系了。而且,1953年8月,她就在香港与苏季子医师结婚,婚后定居美国。至此,应该说,张幼仪已另为人妻。
而徐志摩的儿子徐积锴,他当然有权过问父亲的事,但他是应该尊重父亲已再婚这一事实的。既然父亲再婚了,为什么不能让父亲与合法的妻子合葬呢?而且他一直随母亲在美国生活,他缺乏父爱,对徐志摩其实也比较疏远。1999年,海宁市政府决定开放徐志摩故居,徐积锴也没有前来。我想在徐志摩与陆小曼合葬的事情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八十多岁高龄的徐积锴会通情达理了吧……
着名作家韩石山谈起陆徐不能合葬这件憾事时态度甚至有些激烈,他在《海宁没有明白人》一文中,更是毫不留情地鞭挞了海宁人一通,文章中说:
……每次去了,总要到徐志摩墓前凭吊一番。看到新修的墓,孤零零地坐落在西山的半腰,由不得想:那么一个爱热闹的人,就这么寂寞地躺在这儿的地下。原来的墓在东山,还有父亲陪着或是陪着父亲,父子两人还可以叙叙旧,解解闷儿。那么爱女人又让女人爱的一个人,他爱着也爱着他的海宁人,就没有想到过他的孤单?冬秋季节,穿过西山林木梢头,吹到海宁城里的呜咽的北风里,就听不出有诗人凄苦的长啸?
我自然知道是为什么。众人心中不说却都怨陆小曼。你要是不嫁给我们的志摩,他的妻子就还是张幼仪,一个那么坚贞、那么能干,还有那么高的社会地位的女人,和我们的志摩多么般配呀。志摩是1931年死的,你是1965年死的,守寡34年,得算个节妇了。这也让我们海宁人脸上有光彩。可你既不撞死也不守节,这让我们海宁人怎么办?虽说我们都知道你是我们志摩明媒正娶的老婆。
还有一个理由,也不可不说。那就是,张幼仪和徐志摩生的儿子徐积锴先生,到现在还活着,前些年还不时地回来看看。要是他回来,看见父亲的墓地上,葬在一起的不是张妈妈,而是一个陆妈妈,他会不高兴的。这就多虑了。我和这位积锴先生通过几次信,知道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断不会作如是之想。张幼仪当年为徐志摩做了那么多的事,因为前妻的身份,始终退居幕后,他不是不知道。再说,儿子怎能管父亲的婚事?
要叫我说,无论徐志摩在世不在世,陆小曼都没有什么对不起你们志摩的。她是一代名姝,嫁给志摩是下嫁而不是高攀。
不说姿色了,就说品质,陆小曼也是很高尚的。徐志摩去世后,她不过28岁,仍很年轻,再嫁人不过是点一下头的事。可是她不,一定要以徐志摩太太的身份活着。纵然跟翁瑞午住在一起,她的厅堂上,仍挂着徐志摩的大幅油画像,前面的桌子上,每天都供着鲜花。她自己呢,更是四季身着素服,从来不去娱乐场所,自觉自愿地当个“未亡人”。这样好的女人,这世上你到哪儿去寻?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圣女般的女人,她的墓却远远地立在苏州。她又不是苏州人。这个墓,是上世纪80年代,她的一个在台湾的侄儿汇来钱,让侄孙辈的人修建的。后来我看到她的一位侄孙的文章,说他的老姑母生前有遗言,想和丈夫安葬在一起。他们也曾和海宁方面交涉过,海宁方面不同意,只得葬在苏州了。
这是海宁人的毛病,也是海宁人的耻辱。徐志摩有名气,你们就认他是你们海宁的儿子,迁移坟墓,修缮故居,宣传他,“吃”他。张幼仪的儿子在美国,还回来过,你们就老说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妻子,恨不得把张幼仪和徐志摩合葬在一起。太不像话了。无论是从旧道德上说,还是从新道德上说,都应当把陆小曼的棺木迎回去,跟徐志摩合葬在一起。这事情,迟早会有人办的,这一代的海宁人不办,下一代也会办,下一代不办,下下一代也会办。我就不信海宁永远也出不了一个明白人。
也许,后人可阻止他们死后同穴的机会,但谁也无法阻止两个思念的灵魂,就像他们人生中的初见一样,不可阻挡地在一处团圆。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徐陆合葬。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死生不离不弃。
03任人评说
花开花落春秋几度,人世多沧桑;云卷云舒闲情千里,青天换明月。仿若一场散去了的繁花,一场散去了的舞会,唯伊人的笑,依旧在青烟袅袅中。
他们眼中的陆小曼:
胡适说:“陆小曼是北京城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郁达夫说:“陆小曼是一位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哪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
刘海粟说:“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
徐志摩说:“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
郁达夫的夫人王映霞说:“她确实是一代佳人。”
何灵琰说:“干娘是我这半生中见过的女人中最美的一个。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再见到一个女人有干娘的风情才调。”
徐志摩前妻张幼仪也承认陆小曼很美,是个天生的美人胚子。
当然,也有不少人即使在她辞世几十年后,仍不惜笔墨讨伐,说她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祸水”之一……
更有人将陆小曼刻画成矫揉造作、涂脂抹粉、烫着夸张卷发的形象。这与我们目前所看见的小曼的所有照片的形象相去甚远。
凌叔华曾说过:“陆小曼的错,是一般女子常有的错,但大家对她多不原谅……陆小曼生于富贵,却不慕富贵,不可否认她的挥霍,但那是她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我们不要忘记陆小曼的父亲当时是政界商界的领袖,怎能亏待家中的八死一生的独苗。”
那些指责太苛责,怎不见陆小曼的真情无价呢?那些指责者,自己在感情上是否能做到陆小曼这般忠贞?
陆小曼是个勇敢的人,生前便不在意那些恶毒的言语,从不为自己辩白,死后又岂会在意他人的评说。一直以来,在意这些的,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我们惯对别人的故事指指点点,惯用别人的故事,来演绎自己的道德君子形象。就如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的故事一样,若这样的奇女子选择的是红尘中的你我,我们是否还会对她们大加鞭笞、唾弃?
我相信陆小曼的干女儿何灵琰描述的陆小曼更为真实:
她从不刻意修饰,更不搔首弄姿。平日家居衣饰固然淡雅,但是出门也是十分随便。她的头发没有用火剪烫得乱七八糟,只是短短的直直的,像女学生一样,随意梳在耳后。出门前,我最爱坐在房里看她梳妆,她很少用化妆品,但她皮肤莹白,只稍稍扑一点粉,便觉光艳照人。衣服总以素色居多,只一双平底便鞋,一件毛背心,这便是名着一时、令多少人倾倒的陆小曼。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别具风韵,说出话来又聪明又好听,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再见到一个女人有干娘的风情才调。
以前,我自己对陆小曼的评价也多有偏颇。我并没有认为她是祸水,她和徐志摩相爱时,徐志摩为了要和林徽因双宿双飞,已经和张幼仪离婚两年了。我曾自以为有见解地评价小曼:情商很高,智商很低。将军夫人不做,却抛下半生繁华,做个穷酸教书先生的妻子,这不是智商有问题吗?
接触她的资料越多,越深入地了解了这个人,不免为自己肤浅的评价感到惭愧,我是没有资格来这样评价陆小曼的。
这是个奇女子。她被世人唾弃,就是因为她大胆地选择了爱,真实地爱一场,红尘一梦,她爱的至情至性。果敢地爱,不管别人怎么看,面对世人谩骂也不为自己辩白,孤枕寒床几十年苦守她曾经的爱,不放弃对他的执着。
“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陆小曼和徐志摩曾经这样说。
这是拥有怎样勇气的女子才有的行为。即使现在,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呢?
人们往往愿意以高姿态,宽容、帮助一个平凡庸俗的女人,却不能容忍一个才华横溢的、有思想、有个性的女人张扬恣意地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人们也往往愿意为传统的女性歌功颂德,如林徽因,歌颂她的清白,她的完美。然,生而为人,就没有完美。所谓完美不过是光鲜做的外表,虚伪做的里子。有几个人敢剖开自己的心,赤裸裸将真实的自己绽放在这个世上?
于是,透过陆小曼,我看到的不是悲情,而是勇敢、真实、难得一见的真性情。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过,换来今生的一次相遇。前世五百次的相遇,换来今生的一次相识。前世五百次的相识,换来今生的一次相知。前世五百次的相知,换来今生的一次相爱。”
这段话,一度深深刻在我的心里,我相信缘分,相信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生命里的一次奇迹。为了这无数次前世的相遇、相识、相知,陆小曼勇敢地爱了,为了她心爱的男子,无怨无悔。
繁华若梦,朝露一夕。不管大家怎样评价,这位饱受是非争议的女人,就这样静静地离去了。生若灿烂的夏花,死如秋叶般静美。她,做到了。
尽管一路坎坷,备受争议诋毁,陆小曼的一生却可称得上真性情。她的一生,活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陆小曼的人生际遇,让我想到了禅。
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但我却觉得陆小曼用一生演绎了一次禅的真谛。
春花灿烂开,秋叶凋落去。人生的一喜一悲,生命的一呼一吸,因缘的一起一灭,繁花的一开一散,都是禅。潮涨了,又落了;风起了,又住了;花开了,又谢了;人来了,又走了。一场绚烂的夏花,开放时恣意、耀目,如荼蘼,而后,渐渐寂灭,无声无息地归于尘土。
花开花落春秋几度,人世多沧桑;云卷云舒闲情千里,青天换明月。仿若一场散去了的繁花,一场散去了的舞会,唯伊人的笑,依旧在青烟袅袅中。
陪陆小曼从杂树生花的夏一路走过,转瞬已至立秋时节,抬眼望去,窗外那一帘初秋微雨,正从窗棂滴落,悄然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