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沥血
解释: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典故: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枕边故事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字长吉,具有极高的诗歌创作的天赋,是少有的天才。李贺自幼便能吟诗写文,十余岁便名扬文坛。他的诗想象奇特瑰丽,犹如鬼斧神工,被后人称为“诗鬼”。
相传李贺每次外出总是骑一匹瘦马,带一名小童,背一个锦囊,边走边思索,一旦吟得佳句,便在纸上写下,投入锦囊。待回到家中后,他便再将这些积下的断章片句重新整理。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写诗。有时灵感迸发则囊中收获颇丰;有时终日思索,也会无佳句可得。李贺之母看见囊中纸卷,不由心痛地叹道:
“孩子呀,你这是要把心血都呕出来,才会罢休呀!”
正是由于他如此专注于作诗,以致心力耗尽,最终二十七岁早逝,这无疑是一个遗憾,但他也为后世留下许多独具艺术魅力的诗篇。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唱天下白”,“石破天惊逗秋雨”等这些都是世代相传的名句。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解释: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典故:《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枕边故事
古时候,魏国的东阳向国家上交的钱粮布帛比往年多出10倍,为此,满朝廷的大臣一齐向魏文侯表示祝贺。魏文侯对这件事并不乐观。他在思考:东阳这个地方土地没有增加、人口也还是原来那么多,怎么一下子比往年多交10倍的钱粮布帛呢?即使是丰收了,可是向国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这必定是各级官员向下面老百姓加重征收得来的。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游。一天,他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将羊皮衣反穿在身上,皮衣的毛向内皮朝外,那人还在背上背着一篓喂牲口的草。
魏文侯感到很奇怪,便上前问那人道:“你为什么要反穿着羊皮衣,把皮板露在外面来背东西呢?”
那人回答说:“我很爱惜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面搞坏了,特别是背东西时,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听了,很认真地对那人说:“你知道吗?其实皮板更重要,如果皮板磨破了,毛就没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吗?”
那人依然执迷不悟地背着草走了。
如今,官吏们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钱粮布帛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这跟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行为不是一样的吗?
于是,魏文侯将朝廷大臣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讲了那个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并说:“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宁,国君的地位也难以巩固。希望你们记住这个道理,不要被一点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实质。”
众大臣深受启发。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道理,基础是根本,是事物赖以存在的依据,如果本末颠倒,那将是得不偿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