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资源(图518)。境内文物古迹分布甚广,且保存较好,不仅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封火墙,还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老街古建筑群及独具特色的民居(图519)。此外,还有四方井及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历史性构筑物、蛮王洞等遗迹。龚滩镇东靠凤凰山,西临贵州省的乌龙山。乌龙山上多为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凤凰山上则多灌木与草丛,郁郁葱葱。两山一东一西,相映成趣(图520)。乌江从城西流过,江水汹涌澎湃,气势非凡,为古镇增色不少。
(1)龚滩镇区景点分布与评价
①镇区景点分布
石板街是古镇旅游的主体游线,全长约12km,镇区景点大多集中于石板街沿线。龚滩镇镇区共有25个主要景点,根据景点的聚集度和特征将25个景点分成6个景区:
a三抚庙景区(人渡码头、贞节牌坊遗址、文昌阁遗址、烈士墓等);b红庙子景区(包括红庙子、董家祠堂等);c川主庙景区(包括川主庙、夏家院子、第一关、鲤鱼跳龙门、横空出世等);d夫妻桥景区(包括夫妻桥、吊脚碑、一沟十八桥、签门口、惊涛拍岸、蛮王洞、飞蛾石、四方井等);e吊脚楼景区(包括吊脚楼群、转角店等);f百步梯景区(包括杨家行、百步梯、阿弥陀佛桥、永定成规碑等)。
②评价标准与结果
根据以视觉价值、地域性、文化内涵、敏感度、保存程度为评价因子而建立的评价体系,将25个主要景点分为3个等级:一级景点9个,其得分大于245;二级景点共10个,其得分介于19~245;三级景点6个,其得分小于19,评价体系见表51。
①镇域景点分布
镇域景点大多集中在乌江和阿蓬江沿线及小银-鞍城风景区。其中主要景点有:
a乌江画廊--乌江画廊从清泉到木洞,江中惊涛拍岸,两岸悬崖峭壁,奇山、幽洞、灵泉、飞瀑自然天成;纤道、栈道攀缘在悬崖峭壁上,宛如蛇行。
b阿蓬江--阿蓬江由东向西经龚滩镇南侧汇入乌江。阿蓬江水流湍急,水质却清澈见底。阿蓬江两岸绿树成阴,景色秀美。
c龚滩石拱桥--位于城南阿蓬江上,始建于清代,20世纪60年代重建,是世界第二大石拱桥。桥宽7m,桥跨达133m,飞架在两山之间、阿蓬江之上,气势雄伟,蔚为壮观。
d清泉风雨桥--位于清泉乡北端的龙凼溪上,全用穿斗楔榫,不用一颗铁钉拉钩,故又称百年无钉木拱桥。建筑之巧,充分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e清泉老街--清泉老街长约1km,全系青石板铺就。“上三步、下三步”之说真切地表现了起伏有致之韵。狭长街道两侧木质吊脚楼飞檐翘角,土家民居风味甚浓。
f马鞍城--马鞍城位于龚滩镇鞍城村,雄伟壮观,与龙头山遥相呼应,主峰海拔11176m,可登山消夏、观云海日出。
g小银五景--镇北十里,石、洞、岩、棺、瀑连片成景,十分壮观。从乌江边偏东南斜上,有月亮洞古生物化石遗址(曾于洞内采集到胸椎化石1枚,白齿3颗,冠面呈新月形、山脊纹,其洞内泉水流于江边石上,水花四溅白如银,形成“白水壁”),怪石屹立的山家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大岩门(其崖壁上现存两副较完好的棺木)等,其景多变幻,情趣盎然。
②评价标准与结果根据以视觉价值、地域性、文化内涵、敏感度、保存程度为评价因子而建立的评价体系,将7个主要景点分为3个等级:一级景点1个,其得分大于245;二级景点共4个,其得分介于19~245;三级景点2个,其得分小于19,评价体系见表52。
2)旅游开发不良现状分析
龚滩镇古镇区保护良好,但是由于近几年无规划的发展造成对古镇的破坏性影响,现分析如下。
(1)对整体景观而言,在酉龚公路两旁拆建的建筑无论外观尺度还是材质、高度与古镇老街都极不和谐,在规划中应严格控制新修建筑的形式与高度,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2)由于古镇没有系统的排污环境设施,所以污水横流的冲沟,四处乱扔的垃圾,对城镇景观影响较大,应在规划中理顺管网系统,使城镇发展更加健康有序。
(3)古镇在近几年经济发展比较滞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餐饮业、商业、旅游业都不能满足需要,应扩大面积,提高档次。在旅游业开展起来时,可适当恢复老街的商业设施,并发掘部分老建筑作为旅馆,并鼓励支持发展传统手工作坊,发展具有古镇地方民族特色的商品。
(4)古镇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民族古镇,但许多民族传统已逐渐丧失。因为古镇的风貌只有充分展现古镇的民族风貌、地区风貌,才能吸引旅游者,搞好旅游开发。
(5)古镇地理位置较偏,虽水运便利,但知名度较低,尚不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应在加强自身硬件设备的同时,大力加强宣传力度,争取更大范围内的旅游者,逐渐树立山水古镇的品牌意识。
3)绿化系统分析
古镇除山体绿化外,并无大片的公共绿地。但作为一个完全自由生长发育而成的城镇,整个绿化自成体系,古镇老街尺度宜人,石板路大约宽2m,局部收拢或扩大,建筑多为一、二层,并顺应地势有筑台、吊脚等形式,由此格局造成了绿地的零散。绿地主要以院落绿化、冲沟绿化为主,老街号称有18座桥,几乎每座桥下都有冲沟,冲沟两旁绿意盎然,有树点缀其中,生动有趣,或地势较高处有古树一株,伸枝展叶,与建筑声声相息。院落之中,或种花,或种菜,或种树,春来红杏出墙,秋来墙内残叶墙外落,真正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在古镇的整个绿化系统中,应加强山体绿化及新街的道路绿化,保留老街的院落自然绿化,改善堤岸绿化,使古镇与绿化系统更加和谐一致。
4)生态环境分析
龚滩古镇地处凤凰山麓、乌江沿岸,其中70%的用地坡度大于15°,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城镇。其年降雨量达1239mm,常年盛行南北风。因居民开田和取柴之需,植被破坏严重,植被以草本为主,区内无高大乔木,林木四季常青。地质状况为石灰岩,岩土风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厚度非常薄,且有冲沟、滑坡数处,整个古镇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本地没有工业,所以大气质量好。此外,生活污水和垃圾堆放都没有集中处理。
(1)评价方法
第一部分先就坡度、植被、景观、建筑、洪水、不良地质等单一因素分别进行分析,然后,将各单一评价分析图叠置,以求得综合生态环境分析图;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就景观生态、视知觉、文化安全格局及工程方面提出规划方案以及采取的措施。
(2)评价结果及措施
①不良地质区
这一区包括冲沟、滑坡、峭壁等地质不良地带。建设应避开此区以避免自然灾害。滑坡主要分布在原小学旧址和原电影院旧址附近。应根据不同成因,采取不同措施:
a原小学旧址应减压与治水相合,即小学择址另建,并在其上方修建水沟。
b对于电影院旧址的滑坡,主要靠减压,即拆掉已经破落的电影院,并且结合夏家后院空地,建成邻里绿地,供居民使用。
c龚滩镇区降水丰富,但非常不均匀,秋季雨量最大,所以要保持冲沟的顺,使暴雨迅速流到乌江;同时,冲沟里的流水使城市景观感应大自然之呼吸,充满动感,使得古桥更有灵气。沿冲沟两侧2m内禁止建设,对于有碍冲沟顺的建筑,有计划地拆除并加以绿化,成为联系乌江与凤凰山之间的廊道,也是整个开放空间体系的一部分;利用有机垃圾和生活污水发酵产生沼气,既可解决水污染与土地污染,又可解决当地燃料问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视通的需要--以乌江为共赏空间,阶梯式退层增高;通风的需要--通过东西向夹道走廊,将水陆风引入城市。
②岸线景观区
沿江边与沿老街的游览路线组成整个旅游环线,也是进入乌江画廊的前景。在美学意义上,使得吊角楼显得尤为险峻、豪放;在视觉上不存在任何遮掩能力,所以轻度或局部的人为活动都会带来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此处也是高水位淹没的地段。该部分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尊重场地的自然景观,除了观景的步行道和联系老街的梯道外,不得进行建筑、工程活动,严禁开山采石,保护现有的植被。
b码头附近的平缓地段可作为居民的户外亲水空间,作为举行民族活动和表演民族舞蹈的场所。
c作为龚滩的主要门户--客运码头,应加强景观的设计,使之成为龚滩的一个标志而非仅仅一个交通中转站。
d保证取水口水质不受污染。
③老街保护区
该地段最能体现老街“吊角楼-石板路-梯道-石桥-古树”的特色,但其保存程度较差,主要包括:百步梯杨家行景区、转角店半边仓景区、四方井周家院子景区、川主庙西秦会馆景区和三抚庙景区。
这是整个镇区景观精华之所在,是吸引游客的焦点,可采取如下措施:
a最大限度地保持现状,维护的原则应是“修旧如旧”,向世人展示其历史真实的一面,即原真性。
b适当的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只有提高环境质量使之成为一个方便、舒适、安全、健康的社区,居民才乐意生活在此社区,才能提高周围的人气与活力。
c景观方面的改善包括维护结构的更新、电力线和给水管的地下铺设、增加绿化。
d尊重与体现地方文化精神,注重传统工艺的发掘,使得老街有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藤条编织的各种手工艺品、手工制的绿豆面条、米花糖等等。
e老街的木结构和高密度以及居民的生活方式使得老街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所以要注重老街的消防规划设计。
④古镇保护区
新街与老街之间,除了绝对保护区和与古镇建筑风貌不协调的新建筑的所有地段,建筑密度较绝对保护区低,绿化较绝对保护区多。
a适当地增加小规模的绿地,增加老街的“透气孔”。
b增强与江边的联系,包括视觉上和交通上的,使得整个古镇与江边相互渗透。
c可搞小规模的建筑活动,比如修筑观景平台以及新街-老街-江边的联系通道,建筑风格宜简朴,并使之与老街相协调。
⑤景观恢复区
该区包括新街以上除了地质不良地带和周家院子景区外的其他地段。该地段土壤厚度薄,缺乏灌溉条件,不宜农业耕作;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同时也是体现龚滩“青山-碧水-古镇”特色中“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a山脊地带视觉上十分敏感,在此地段应退耕还林,恢复“青山”的面貌。
b在土壤较厚、坡度较缓地段可划为自留地,解决居民吃菜问题。
⑥景观控制区
沿新街两侧,属正常视阈内整体环境的一部分,但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现代化,建筑物在体量、高度、色彩、材料、风格等方面与古镇产生巨大冲突,所以要从视觉上控制这一带的现代化趋势。
a有计划地拆除一些与古镇不协调的建筑,比如,派出所高达7层,白色加红边,且处于山脊上,特别显眼,与古镇古朴的建筑风格极其不协调。
b新建筑强调设计必须体现地方文化和特色,在体量、高度、色彩、材料、风格上与老街协调这方面需要制定有关条例,以形成优美的山地建筑群景观(图525)。
图525建筑景观控制示意图c强调亲近、宜人和紧凑的城市布局,走节约化、内涵式的发展方式。
d注意街道的绿化。
⑦适当发展区
在烟草公司附近的地段,离老街主体景观区400多米,离乌江岸线50多米,且坡度较缓,沿路两侧已经修建了许多民宅,有一定的建设基础,适合发展与旅游配套的加工业或蔬菜生产,但一定要控制有污染的工业。
533旅游发展规划
龚滩镇域旅游总体规划布局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游线,三个景区”(一个中心即以古镇为中心;两条游线即从万木至荔枝峡和从龚滩至阿蓬江至大河口神龟峡;三个景区即指百水壁栈道、巴人岩观、马鞍城观云海看日出)。镇区的总体布局是点、线、面结合的布局体系。古街及两侧区域是主景区,形成“面”游览区。就游览点而言,小之以各个景点,大之以景观节点。“线”的旅游体系主要是车行游线、人行游线以及船行游线。这样的点、线、面体系,加之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构成了龚滩古镇的总体布局(图526)。
巧妙地保护和利用现有建筑,进行旅游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的配套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需要对景区环境容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对旅游规模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群予以不同的游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