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公开处理一批让乘客“被高铁”和内部倒票的典型事件(切忌敷衍作秀、虎头蛇尾),以树立和巩固铁路的“金不换”信誉,我由衷祝愿京沪高铁的网上实名制售票,真正做到省时省事,服务到人,同时也作为比较准确地测定运输需求和高效益安排高铁运行的强有力手段,开华夏风气之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五言篇
比较文学大家乐黛云教授的“人生五字箴言”,曾得到季羡林先生的由衷赞赏,也引起了鄙人的共鸣和联想,因特扼要转述,并不避“掉书袋”之嫌,杂陈续貂之尾,尚希同侪哂纳。
乐氏人生五言,曰:“命、运、德、学、行。”“命”是命中注定、固定不变的,如一个人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长成何种模样,不是自己可以选择或改变的;“运”就是时运、机遇,是变动不居的,在周遭人、事变动特别是大环境变动和自己的能动奋斗中,总会有时来运转的机会;“德”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勤慎在我,修德在已,至少可以做个好人;“学”,一个人应时时勤奋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即使下放喂猪也要挤时间背诵英语单词,为有朝一日机遇降临做好准备;“行”,不仅仅是行动,更重要的是必须审时度势,善于选择。乐氏舍弃了进莫斯科大学的机会,而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去哈佛深造,终于独树一帜,为中华文苑拓创了比较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尽管国家缺失了一位优秀的外交官。
乐氐箴言戳破了“命运”的迷信光晕,或应予以跟进。世人之所以信“命”,盖出自“命运”二字紧紧相连,难解难分,“命”与“运”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相反相成的表象联系:“自古将相出寒门”,是因为“苦命”激励了贫寒子弟发愤苦读的意志,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终于赢得了仕进“好运”;而富家纨绔子弟自恃“命好”,不求上进,骄奢淫逸,到头来往往落得个“运交华盖”。今之“唯成分论”、血统论,强使众多有为青年和社会俊彦遭受了长期“厄运”,万千种姓同罹此难岂皆同“命”乎?众所周知,“黑五类”这个新种姓制度所造成的一次人权危机,恶化了一大群人的“命运”,而绝非某一阶层的人有着相同的“命”!一个人唯有正视现实,积极面对,不信“命”、不气馁,发奋有为,依凭自身内心足够强大的转换能力,坚韧不拔地为人生理想孜孜以求,终将际会风云,把“厄运”转换为“好运”,古今中外范例显耀,屡见不鲜,比比皆是。证诸史实,主、客观因素都有可能左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占卜者通常是以“运”的实例顺向地附会或“印证”信口雌黄的“命”。迷信谬种流传,谓“命”禀受于天,从而把人一生中的生死、夭寿、贫富、贵贱、祸福等种种遭遇,视为“命中注定”,非人力所能改变,实乃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知惑众邪说。
在下粉笔生涯50余载,时有所感,萦绕于怀,似对人生有所感悟,姑且以立身、处世、根基、教学、养生为序,各标五言连缀成篇——
立身:人之安身立命,必须树立理想,刻苦追求,其言有五,曰:“先、重、自、争、创。”
“先”,成人先于成才,励志修德为先,人才难得,人格魅力溢清芬。
“重”,学问重于学位,求知真理为重,学位可假,学问世代传薪火。“名实当则治,不当则乱。”(《管子·九守》)
“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人生之路全靠自己走,自立、自尊、自信,自觉、自省、自制,唯自我奋斗夙夜匪懈,庶几成就毕生之事业。
“争”,花争妍斗奇,人争强显胜,只有争分夺秒,争先恐后,方可使一生不断争得发展机遇,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创”,“创业垂统,永光无穷。”(《周书·宣帝纪》)知识贵创新,创造无止境,人生当兢兢业业致力于把握时机创业,时有熠熠闪光的真知创见照亮生活前进的道路。弱者坐等时机,强者争取时机,智者创造时机,机遇尤为垂青有知识准备的头脑,关键在于用心把握人生路上的每一次机遇,并把它当作天赐良机,终将洪运高照,吉祥止止!
处世五言,曰:“温、和、理、助、献。”
“温”,“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可为天地立心,温文尔雅是学者之气度,温柔敦厚者必多喜乐而富成就,温馨家庭乃得永业。
“和”,知书达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颜悦色,和衷共济,和谐世界,是为和德之高标。
“理”,处事须理智睿智,明事理,讲道理,理纷解结,通情达理,以理服人口服心服是为上。
“助”,仁人君子,助人为乐,助人、立人、达人,为国家培育英才、建功立业实人生之至乐!
“献”,“人生苦追求,贵在奉献多”,献身事业,献身社会,为民主民权民生争胜谋利,为社会公平正义奋斗不息,甘作奉献,淡泊名利,乃人生之化境。
根基固本,曰:“一、二、三、四、五。”
为学之根基在于文化修养与积淀之深厚,“地球村”时代主要是母语与外语的修养和长期积累。中文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母语乃思维、表达、写作、创造、创新诸能力之基础,掉以轻心者难望成才。今试列最低要求:
一、熟稔一百篇古文范文,今新出《古文真正观止》,基本上包涵了清以上历代名家的传世力作,不妨从中依兴趣选读脍炙人口的名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二、着意浏览二十部中外古典文学名著,以启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之心扉,熟谙流畅洗练表达之语言胡适、林语堂诸大家皆坦承其写作能力得益于看小说多多,尤其是《水浒传》、《红楼梦》。
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是为百代屡试不爽的古训。
四、熟记古今名联四十副,很可借行万里路于旅游途中用心采撷背诵,对偶为习作诗文之通途。
五、娴熟应用成语五百条。中华成语浩如烟海,倘在读书、看报、上网时处处留意记取,时时勤于应用,牢记上千条亦非难事。母语功底的深浅与积累时间之长短、运用频率之高低成正相关,乃万古不变之教条。以“一、二、三、四、五”为基础更善于查工具书和上网检索,当可出口成章,文采飞扬,与时俱进,不同凡响。
慢母语而专攻外语是舍本逐末,轻汉重英是本末倒置。英语作为重要的知识基础,是工具更是能力,其学亦不外乎“五背”:单词、习惯语、片语(成语)、句型、课文,勤于练习听、说、写、译,进而扩展到大量阅读原著,争取到良好的语言环境,以深入其文化层次,臻于贯通中西是为上乘。多掌握一门外语,眼界和能力就扩大一倍。我虽未潜心修成正果,但笃信此乃不二法门。
教学五字诀。1960年代初,尝与比我更少者共同备课,彼偶闻窗外响动便频频探首张望,或竟骑单车一去二三里,促发了我以“教学五字诀”相赠,曰:“坐、看、想、写、讲。”
“坐”,坐得住,是为读书求知的第一功,心猿意马气浮躁,没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是当不好教师的,更不用说“做学问”了。
“看”就是专心致志地看书,一定要有计划地啃几部与本专业理论相关的大部头,备课时要善于“打排砲”(至少同时比较着看四本类同的书),以便比较异同、正误、深浅,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提炼综合,厚积薄发。
“想”,就是深入思考,冥思苦想,掩卷默想,以汲精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多思出智慧。
“写”,就是勤于动笔作摘录、笔记,写讲稿、写教材、写文章,以求教学内容和思路的条理化、层次化、系统化和不断深化,既便于教学和扩大交流,又有利于积累教学和研究的成果。
“讲”,首先是严肃认真地上讲台讲好课,主动与同行、学生在一起讨论,“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方式,“讲学”有助于锻炼当大庭广众做演讲、作专题报告的能力,切不可怯场怕讲错而不肯表现ow,以致贻误了知识的深化、细化、活化和自己的成长、成熟过程。
养生:年方过八旬,似不宜侈谈养生,这里所列五言,仅仅是读报时引发的内心共振。
“正”,湖南麻阳百岁寿星村有一副名联,曰:“树要根深,人要心正。”我由衷认同,遂循以“接龙”验证:树要根深,根深本固枝繁叶茂花艳果硕;人要心正,心正胸宽品端行洁体健寿昌。
“用”,“用脑者长寿”,是季羡林先生(享年98岁)和99岁健在女作家以及许多文化人的共同经验,生活中久经考验,我亦深信不疑,因为适度的压力是身心健康的保障,大脑这个司令部运转正常,人的生命机能当无大碍,功能老化的进程也许得以延缓!
“宽”,心胸宽广,宽宏大度,宽容小眚,(“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宽厚待人,宁可人负我我不负人,一生胸无愧怍坦荡荡。“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为春秋。”
“不”,顺乎自然,不刻意苛求。季羡林先生的“三不”——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在我生活中均已有深切体验,唯“不锻炼”似有违常规,或可以杨振宁先生的“静态养生法”解嘲。白居易诗云:“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静养”低代谢,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
“规”,即生活有规律,起居有时,少吃多餐,食品、蔬菜、水果多样化,进得欢、出得畅、睡得香,精神矍铄,思维活跃,书报为伍促笔耕,寸长尺短任评说!
踏遍新疆人未老向阳
——新疆江苏商会秘书长李仁华
李仁华【主人公简介】李仁华男,1943年1月出生,泰兴市大新庄子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57年刚上初中一年级三个多月,因反右运动无法上课,回乡到大井联社任统计,58年到兵役局当公务员,59年参加“泰兴支边团”到新疆,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兵团政治干部学校政工一期,毕业后留校政治处任政工员;1964年参加社教到新疆生产兵团农八师,随后参加文革运动,先后任连、营文化教员、事务长、子弟中学教员、副政指、宣教干事、纪检副书记;1992年任农八师石河子市工业局直属企业糠荃厂宣教干事,工会主席等职。
现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企业联合会(商会)秘书长,江苏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江苏籍在新疆干部咨询服务联谊会常务副主任,《江苏人在新疆》系列丛书、《江苏商会》报、《新疆苏商》杂志主编,中华养生协会理事,新疆民间文学家协会理事。
新疆是个好地方。在这164万平方公里的疆土上,不管是沙漠还是雪山,留下一位年近花甲之人的脚印,这脚印是那么坚实,沉重。每到一处都受到家乡人的热烈欢迎。他——就是新疆江苏商会李仁华秘书长。
李仁华男,1943年1月出生,泰兴市根思乡井坔村人(老家:根思乡大新庄子村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江苏企业联合会(商会)秘书长,江苏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江苏籍在新疆干部咨询服务联谊会常务副主任,《江苏人在新疆》系列丛书、《江苏商会》报、《新疆苏商》杂志主编,中华养生协会理事,新疆民间文学家协会理事。
1957年刚上初中一年级三个多月,因反右运动无法上课,回乡到大井联社任统计;1958年到兵役局当公务员,次年参加“泰兴支边团”随蔡志德县长到新疆,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兵团政治干部学校政工一期,毕业后留校政治处任政工员;1964年参加社教到新疆生产兵团农八师,随后参加文革运动,先后任连、营文化教员、事务长、子弟中学教员、副政指、宣教干事、纪检副书记;199年退休前任农八师石河子市工业局直属企业糠荃厂宣教干事,工会主席等职。
任职期间,李仁华接触了众多江苏籍老乡,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从江苏来的建筑工程队、商品推销人员和到新疆创业办企业的越来越多。他想,如果能把老乡们联络起来,那么对家乡以及新疆的经济发展都会有促进作用。因此,199年退休后,他找到时任江苏省人民政府驻新疆联络处主任赵国纲(他在兵团政干校的老战友、老同学)商量,决定编撰一本《江苏籍在疆工作干部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