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6300000072

第72章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对人际沟通中类比推理的评价

外科医生像屠夫,很别扭。反过来说,屠夫像外科医生,也很别扭。没有任何说服力。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形象但不合适。

这些类比说穿了,就是将表面的相似机械地加以比较而草率得出结论的“机械类比”。因此,虽然类比是人际沟通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但由于它是一个由“言事”而“言道”的过程,“言事”的随机选择往往有其随意性,其对所“言”之“道”是否可信与贴切,就有一个合适不合适的评价问题。

网婚是否“存在即合理”――有无相似性

有人认为,网婚是一种“存在即合理”的娱乐,它就像一所婚恋学校,在这个模拟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者实习、体验婚姻生活,直至生儿育女;或者光明正大地放纵自我,宣泄对偶像崇拜的感情。

类比的客观基础是对认识对象之间相似性的发现,因此,相似性及由此产生的可比性是类比的生命所在。按此,我们评价这个类比,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第一,现实存在的是否就一定合理?第二,感情是娱乐的吗?第三,“网婚”与学校是否可比?

首先,现实存在的不一定合理。腐败是现实存在,它合理吗?黑格尔曾指出,说现实的东西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存的一切事物都是现实的,因而都是合理的。“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幻想、错误、罪恶以及一切坏东西,一切腐败幻灭的存在,尽管人们都随便把它们叫做现实,但是,甚至在平常的感觉中,也会觉得一个偶然的存在不配享受现实的美名。因为所谓偶然的存在,只是一个没有什么价值的、可能的存在,亦即可有可无的东西。”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4页。在他看来,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才是真正“现实的东西”:“现实性在它的开展中表明它自己是必然性。”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80页。因此,按黑格尔的观点,说现实的东西都是合理的,并不意味着现实的东西就绝对地符合理性,都是好东西。随着法制建设和德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虽然类似腐败等“甚至坏的和不真的东西之所以存在,也还是因为它们的某些方面多少符合于它们的概念”,但我们相信,“那彻底的坏东西或与概念相矛盾的东西,因此即是自己走向毁灭的东西”。黑格尔:《小逻辑》,第399页。

其次,婚姻以感情为基础。在向理想的婚姻迈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是真诚的沟通与交流。而“网婚”处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习惯了“网婚”的感觉,既浪费感情,也容易让人丧失理智。能否保证不出格?

再次,学校是学知识,学做人的地方,在这里需要真诚的态度,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而虚拟的“网婚”决定了与现实的学校之间存在着不胜枚举的不相同处。两者不具有可类比的因素。即古人所说的“异类不比”《墨经?经下》。

安全套行动的论证――有无相异性

任何事物之间都可能具有某种相似点,但有了相似点却并不意味着两个事物之间就必然可以类比。类比的过程是一个整合多重信息源以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类比的逻辑根据只是“相似”,一味注意两类事物的“相似”,有可能遗漏了它们之间相异的属性,而这些相异性也许就是它们之间不能进行类比的根据,如不管不顾这些相异的属性,则可能使一些类比缺乏说服力。

2002年,为了论证娱乐场所的“安全套行动”参见《每日新报》2002年12月1日第17版。有人这样类比:“就像开车系安全带,并不是鼓励肇事。同样,(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并不是鼓励卖淫嫖娼。”

“开车系安全带”与“(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虽然它们之间在“安全的行为”上有相似性,但它们之间仍然可以举出许多相异的地方,其中最大的相异之处在于,“开车系安全带”的安全行为是符合法律的,而“(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的安全行为却是违反法律的。因此,上述类比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贴切类比。要想使之具有说服力,还是需要采用更好的论证方法。比如,在卖淫嫖娼还不能完全根绝之前,这是针对防止艾滋病的蔓延,对高危人群不得已采取的一种防治方法。

又如,有人认为试婚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在买鞋前就要试穿一下。这个类比也显然认为,买鞋之前一定要试穿一下,这样会增加买到满意鞋子的可能性。将此“映射”到“试婚”上,显然也可以增加找到满意配偶的可能性。在容许“检验”上,它们似乎具有相似性,从而可以类比。但是,在找到这个相似性之后,我们还要问一句,在试鞋与试婚之间,是否还有更多的相异性?这种相异性是否就是伦理道德所不允许的?比如,美满的婚姻是需要通过缓慢的磨合,才能达致和谐可人的;而如果鞋子一开始就不合适,很难设想日后会变得合适。再有,影响婚姻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鞋子是否合适,却只是影响对其满意程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因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试鞋只是一种简单的商业交易行为,而试婚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是否符合现存的社会道德,无疑是更要求说明的。而试婚类比恰恰忽视了这些不同方面的相异性,尤其是忽视了伦理道德方面的相异性,因此其类比的说服力是令人怀疑的。

类似的类比还有“闪婚”:当你喜欢橱窗里的一件心爱的衣服,却嫌它太贵而离去,当你做梦都梦到这件衣服,匆匆再去那家商店时,却被告知昨天就卖完了,你会多么遗憾。“闪婚”的道理一样,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与爱擦肩而过。听起来真让人伤感,大有“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许多东西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的哀怨与凄婉。但“喜欢一件衣服而赶快买下”与“爱一个人而赶快结婚”之间,情感的相悦与性格的磨合在哪里?严肃而认真的事情变得有点像上街买白菜、豆腐一样简单。况且以后又看上另一件“漂亮的衣服”该怎么办?

选小偷――有无相关性

事物发生、发展的因果联系是复杂的,有时看似相似的因果关系却毫不相关。

报载一位老师,因自己班上丢了东西,又一时查不出是谁偷的,竟荒唐地让全班同学投票“选小偷”。当被“选举”出来的同学问有什么证据时,这位老师摇晃着那一叠“选票”说:“大家选你,你就是小偷。”

这位老师的思路恐怕是:既然模范、代表可以选举产生,“小偷”也可以选举产生了。这是一种“诉诸公众”的荒谬类比,是对“选举”概念的不当运用。“选举”,是公民按照法定方式和程序,选出一定的公民担任某种代表或公职人员的行为。它体现了一种对所选代表的赞扬或信任,是对所选代表以往经历或能力的肯定。但“丢东西”只是一次独立的事件,就算某个人以往有过“偷东西”的经历,但他以往的经历与这一次“丢东西”之间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验中的因果联系充其量只是一种“可能”。“诉诸公众”的“共识”显然不能取代确凿的证据。虽然选模范、代表等必然要诉诸公众,但将此“映射”在“选小偷”上时,就将本不必然存在的因果联系类比于经验中的因果联系,从而将毫不相关的两件事情扯在了一起。

其实,一个“选”字并无多少特殊功能。但它却有着不容亵渎的严肃性,这种严肃性就体现在“选”的过程中的对所有相关事件的认可。如果只是为了交差,或为了对某件独立的事件有个交代,就滥用“选”字,无疑是对事物因果联系的漠视,无一不是在众口铄金之下,拿人的尊严开玩笑。

我还是我――有无遗漏的信息

某同学在一次“我还是我”的讲演中,当众把一张崭新的人民币使劲地揉搓了半天后又铺展开,然后说:“我就像这张纸币,虽然历尽生活揉搓,但我还是我。”

类比演讲得不可谓不好,但在这个类比之后,纸币还是纸币,但他却不是他了。因为,在这个类比中,除了有一些“相似性”外,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些被遗漏掉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而这些信息,恰好就是这个类比不能成立的“相异性”。

又如,古代有个技艺高超的剃头匠,在给一位将军剃头时,为了卖弄他的手艺,他把剃头刀上拴了一串铃铛,然后将剃头刀高高抛起,随着一阵铃铛声响,剃头匠敏捷地接住下落的剃头刀,顺势剃上一刀。将军被吓得两股战战。还没等剃完几刀,气急败坏的将军不由分说把剃头匠捆在树上,操起弓箭便射向剃头匠,只见每枝箭都贴着剃头匠的头皮射在树干上,剃头匠也被吓得冷汗淋漓。这一点倒是相似。

表现技艺有各种形式,虽然越是惊险就越是刺激,但剃头匠在表现他的技艺时,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不能拿别人的性命开玩笑,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同样技艺高超的将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归谬式的类比,告诉了剃头匠他在卖弄技艺过程中所遗漏掉的信息。

因此,当我们确定某个类比论据能否为结论提供支持时,一定要注意,其中应给予比较的两个事物一定要具有足够的相似点,而不能具有不相关的方面。如果一味强调那些不相关的方面,也许就是在有意或无意地遗漏掉了对于类比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见本讲批判性问题3)

小便就是民法――类比是否具有实质合理性

我国第一部民法草案于2002年12月23日首次提交审议,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因为,我们可以一辈子不与刑法打交道,但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离不开民法。于是有法学专家这样解释民法:生理现象就是民法,病理现象才是刑法。不大好懂,于是他继续解释:比如一个人小便,就是民法,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小便便不出来了,病了,就该刑法来处理了。生动倒是挺生动,但类比还是有些不雅。

应该说,类比选择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发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意志,按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什么或不选择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类比对象的意志是自由的。但意志的自由,并不等于说意志是随意的。意志自由必须是合乎理性的自由,它既要合乎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又要合乎人们的心理接受程度。而这两者,都离不开理性对于意志自由的支配与调节。基于此,类比思维的过程,就不但有一个思维过程的形式合理性问题,同时还有一个思维结果的伦理合理性问题。两者的统一就是实质合理性问题。它涉及如何认识“意志自由”的问题。而上述类比就是在整合多重信息源以重新建构的过程中,只注意了两类事物的“相似”,不顾它们之间相异的属性,随机搜索、选择了。因此,这个类比所选择的“相似性”很难被人们在心理上共同认定与接受,缺乏类比论证的实质合理性。

基于上,我们在质疑、评价一个人际沟通中的类比是否可信、贴切时,要看它是否符合类比的逻辑要求和非逻辑要求。为了提高类比结论的可靠程度,我们应该:

第一,尽量增加推理中相类比的属性。确认的相同、相似属性越多,推出属性相同、相似的可能性就越大,结论的可信、可靠性程度也就越大。

第二,要十分注意类比事物中的相异属性。只要存在相异,类比就不成立。

第三,尽量提高类比属性与推出属性的相关程度。二者联系的相关程度越高,则结论的可信、可靠程度也就越大。

第四,检索有无遗漏的信息。有时遗漏的信息恰恰是类比不能成立的根据。

第五,类比的相似性必须要在心理上被共同认定与接受,使之具有一种实质合理性、价值合理性。

总括之就是,如果两个相似种类的其他共有方面存在的话,比较对象之间的某一共有方面才能更多地增加相似性。

同类推荐
  •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他也提倡个人财产的合理性,认为个人有权拥有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合法财产。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是哈罗德·布鲁姆在哈佛大学诺顿演讲的精华结集。在基督教与犹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鲁姆主要从三个角度评论,即对前人的继承,作家所独有的原创性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书中评述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从希伯来《圣经》写起,到弗洛伊德、贝克特等现代派作家为止,他重读了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时,他在描绘文学发展的框架中,对信仰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极富启发性的阐释:文学在人性的立场上与神学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创造力与神的创造力颉颃。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本书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系统介绍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入研究了贯穿于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热门推荐
  • 逆流打工岁月

    逆流打工岁月

    李文强莫名其妙的从2020回到了2002,整整18年的跨度,这里没有系统,没有特异功能,有的只有18年的模糊记忆。
  • 我是一只宠物狗

    我是一只宠物狗

    我是一只宠物狗,昂首阔步向前走,谁要对我敢不敬~~~冲他“汪汪”两声,就转身掉头跑。
  • 穿越之心若涟漪

    穿越之心若涟漪

    她名为涟漪,谁曾想惹那么多人为她心起涟漪。她想自由一生,可他为她毁容残疾,这让她如何自由?她想潇洒一生,可他硬是把她扯进宫廷漩涡,这让她如何潇洒?她想无忧一生,可他硬生生从前世跑来寻她,这让她如何无忧?她想独活一生,可他们一个个要死要活的不同意,这让她如何独活?她想还不如不多活这一世,当初就该沉浸在那无边的大海中,无声无息……
  • 绝世唐门凯传

    绝世唐门凯传

    绝世唐门的小说,但却是另一段故事,希望能带给人另一种感觉。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天文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天文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血恋永恒

    血恋永恒

    永夜王朝,曾屹立于黑暗之巅,睥睨众生,但却在一次进攻中轰然倒塌......公主夜曦,原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复国的重担,却到了她原本娇弱的双肩。(夜曦:喂,谁娇弱了?信不信本公主吸干你的血?)(幻:啊啊啊啊别,公主殿下,我错了还不行吗?)唉,总之,且看公主如何重建王朝霸权、成就未来吧。
  • 重生之夫人她眼里只有钱

    重生之夫人她眼里只有钱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活着,钱没了。重生一回,对于卓一诺来说,天大地大,赚钱最大,男人?靠边去!别妨碍我的致富之路。身怀异术,搅乱一方天地。阴晴不定的哥哥,狂妄不羁的师傅,单纯无害的年轻影帝,还有一个傲娇失败的富家少爷,和前世截然不同的生活轨迹逐渐拉开了那个隐秘世界的一角……苏辰无奈的表示::夫人她眼里只有钱没有我怎么办?
  • 孤竹棘

    孤竹棘

    皇后生子,大将军府着意陷害,至其夭折。数年后,此子归来,所谓夭折只是掩人耳目。权力博弈,孰是孰非?谁输谁赢?而一个普通的小子,无意间闯入其间,是棋子,也非棋子。何去何从?恰其时上古《阴符经录》现世,相传得此经者,可长生不死,可运筹帷幄,可为天下主,自留侯后,此经便不知所终,今乃出,意欲何为?最后又将落入何人之手?
  • 南国有渔

    南国有渔

    “曾经失去的,这次,我会一样一样全拿回来。”顾南佳没想到自己还能再活一次,她在黑暗的深渊里待得太久了,如今是时候重新回到阳光之下了。于是,她摇身一变成为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小花,可风头正盛的小花偏偏爱做女二号?众人不解。她却毫不在意,靠着美貌与头脑,步步为营,她不动声色的把那些坏人逼到了宿命的报应中去。顾南佳发誓这一世一定要好好教训教训那些个让她堕入黑暗的人,妹妹、未婚夫、继母,还有父亲,她一个都不想放过!这次,17岁的顾南佳重新活了一遍,在逐渐接近胜利的过程中,她也渐渐掀开了关于过往的真相,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渐次暴露在眼前……某种无形的力量再次把顾南佳卷入顾家、亲情、爱情三者交织的密不透风的大网之中。一颗荒芜渐死的心是否能够被时间与真相唤醒?所有的伤痛又是否能够在岁月面前被遗忘?受过的苦,能被爱治愈吗?顾南佳不清楚,她永远记得自己的使命:复仇。既然女二号永远都是坏人,那干脆自己就真实出演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