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强而暂避之,决非懦弱。进,是一种策略;退,亦是一种策略。金蝉,是一种昆虫名,即夏天在树上叫的“知了”。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虫的壳。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谋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察觉,它是一种摆脱对方、转移或者撤退的分身之术。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存其形,去其实,走而示之不走,稳住对方,脱离险境。
一天深夜,卓别林带了一笔钱回家。在经过一段小路时,树后突然闪出一个彪形大汉,拿着手枪逼他交出所带财物。
卓别林看着黑洞洞的枪口,装作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说:“我是有点钱,可全是老板的,帮个小忙吧,在我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交代。”
强盗没有说话,但把他的帽子接了过去,“砰砰”地打了两枪。
卓别林又央求再朝他的裤脚打两枪,说:“这样就更逼真了,主人就不会不相信了。”
强盗不耐烦地拉起裤脚打了几枪。
卓别林又说:“请再朝衣襟上打几个洞吧。”
强盗一边骂着:“你这个胆小鬼……”一边扣动扳机,但不见枪响。
卓别林一看,知道子弹打光了,便飞也似的跑了。
强盗持枪抢劫,此时敌强我弱,反抗或立即逃跑,都是无济于事的。当然,束手就擒,任其搜刮,也属下策。卓别林能够金蝉脱壳,在于他使用了缓兵之计。他首先装出害怕的样子,让强盗觉得他是个懦夫,这样强盗便不会对他实行强硬的行动,对他的戒备也放松了些。接着,卓别林说钱是老板的,引诱对方开枪来制造自己被抢的假象。待强盗子弹用完后,卓别林见时机已到,便撒腿而逃。金蝉脱壳,可以避免硬碰硬的冲突,可以使你在虚虚实实的周旋中巧妙脱身。
(5)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是迂回作战,借错推错,以一个明显错误的结论,让对方感到荒唐可笑,并做出自我否定。在日常应酬中,发现别人的错误,可以当即挑明,指出真相,纠正对方语言行动中的差错,这是应酬中的拨乱反正,属一般性常格。在日常应酬中,还有一种临时性的变格,即以误为正,将错就错。将错就错是一种特殊的说话方式,它不是应付语言环境的消极手段,而是有着独特的不可取代的价值。
有个男人跛着脚走进医院,对护士说:“请把我安排在三等病房,因为我是穷光蛋。”护士问:“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吗?”病人回答说:“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很穷。”护士听了生气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病人说:“好,你安排我在一等病房吧,以后把账单寄给我姐夫就行了。”
护士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病人若是一般地讲道理,恐怕不能奏效。病人用将错就错的策略反驳对方,他表面上顺其意愿,承认对方说得有理,这是将错;并以此作为前提,提出了一个要求——把账单寄给我姐夫,这是就错。账单是无法寄出的,护士不得不承认自己所说的话是错误的。
有一次,相声演员马季到湖北省黄石市演出。在他表演之前,一位演员错把“黄石市”说成了“黄石县”,引起了观众的哄笑。这时,马季登台,他开口说:“今天,我们有幸来到黄石省演了……”正当大家窃窃私语时,马季解释道:“方才,我们的一位演员把黄石市说成了县,降了一级。我在这里说成了省,给提了一级。这样一降一提,哈!就平啦!”几句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
马季给念错台词的演员机智、巧妙地回了场,使演出得以顺利进行。
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对方说错了话,由于不便或不必指出,姑且承认他是对的,顺着这错的意思说下去,做下去,在不露声色中使事情得以圆满解决,从而也纠正了对方的错误。因此,将错就错之法,在语言交际和社会活动中是具有独特功效的。
(6)故作歪解
歪中有正,“解”得有据,才见出机智;歪得有“理”,才见出幽默。故作歪解法是明知正确语义而故意另做阐释,有意制造幽默的方法之一。故作歪解当然是不合逻辑的,但要歪中有正,才见出机智。它是幽默设计者故意从歧义上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使概念所指与概念所解分离,造成幽默效果。
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竞选时,演说刚到一半,有个捣乱分子高声打断他:“狗屎!垃圾!”显然这人的意思是“少说空话”或“别胡说八道”。可威尔森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报之一笑,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您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捣乱者一下子语塞,哑然。
这里运用了词语的多义性来制造幽默。“狗屎、垃圾”用以比喻“空话、废话”,也可以借指“脏乱问题”,威尔森根据自己当时正在进行竞选演说的特定环境,对“狗屎、垃圾”作了别解,使对方的攻击扑了空。幽默具有含蓄性,过度的剑拔弩张,就不会产生幽默。捣乱分子的一句话,真是火药味十足;如果和他“交上火”,展开刀光剑影的拼搏,“战火”就要烧掉幽默,而轻意“动武”,则是智慧不足的表现。幽默蕴含着睿智,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威尔森别解词语,幽默制胜,为在竞选中获胜,走了一着高棋。故作歪解,不单单在语义的多义性上打圈子,有时还可以利用类比的方式来巧解。
一位光彩照人的女演员上台演唱,曲毕谢幕,可没走两步,就被麦克风的电线绊倒,娇美的身材与当时的狼狈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观众们有的哄笑有的惊讶。这位女演员急中生智,站起身来,拿起话筒说道:“我真正为大家的热情所倾倒了!”顿时,噪声变成了笑声和掌声。
像这样“出丑”的偶发事件,谁都可能遇到。因为它是“节外生枝”,很难事先预料。它会使当事人难堪。这时临难不慌,从容镇定,当为第一要素,否则,全盘皆乱。尽管这样,“丑”也还是出了,怎么样挽回面子呢?这就要现添一个“美”来补偿。这“美”是什么呢?就是出人意料地另作诠释带来的语言幽默之美。女演员以“美”补“丑”,值得借鉴。
故作歪解,需“解”得有据,歪得有理,从中要看出几分机智,不是浅薄的耍贫嘴。
根据话题分析人的心理语言
有些人的话题太偏重自己家族或职业的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倾向,也是自我中心主义者。
有些人非常想要探听对方的真相,这是有意明白对方的缺点,期待能进一步控制对方的意思。
有些人对于别人的消息传闻特别感兴趣,这种人很难获得真正友谊,所以,他内心非常孤独。
年轻男性在女孩子面前热衷于谈车子的问题,这也就表示他们希望谈及性方面的问题。
有些女性虽然远离少女期,但也常常喜爱谈论“恋情”或“爱情”的事情,这表示在人心中也隐藏着性欲不满的事实。
有些入会愤愤不平地埋怨待遇低微,其实,有很多人因为对工作不热心,才会将这种内心的动机转化在待遇低微的借口上。
有些人武断谴责上司的过错或无能。事实上是表示他自己想要出人头地的意思。
有些人借着开玩笑,而常常破口大骂,或者指桑骂槐,这是有意将积压内心的欲求不满,设法爆发出来的心声。
喜欢在年轻人或部属面前自吹自擂的人,乃是不能适应职务,或者赶不上时代潮流。
有人根本忽视别人的谈话,而喜欢扯出与主题毫不相干的话题,这种人怀有极强的支配欲与自我显示欲。
有人一直谈论会场的话题,而不喜欢别人来插话,这表示他讨厌自己屈居在别人的控制之下。
有人把话题扯得很离谱,或者不断改变话题,这是表示他的思考不够集中,以及不懂得逻辑性的整理方式。
有人不愿抛出自己的话题,反而努力讨论对方的话题,这种人怀有宽容的精神,而且颇能为对方着想,不失为荡荡真君子。
极力避免谈到性问题的女性,有时候对于性问题反而怀着浓厚的兴趣和关心。
由语法和措辞想到的
有人在人称语里,常常使用“我”字,这表示他具有幼儿或女性的性格。
使用太多“我”字,这个人的自我显示欲很强。
有人不常用“我”字。但却爱用“我”或“我辈”的字眼,这也表示他们具有雷同的性格。
有人开口闭口说着外国话,这是因为在他的智能里含有矛盾的症结。
有人一直喜欢引用名人的话语或典故,这种人大部分属于权威主义者。
有人在会谈进行中,不断引用母亲的话语,这是因为他在精神上还很幼稚。
过分使用恭敬语,无异表示怀有一种警戒心。
即使彼此的交情很深,但他说话依然很客气,语气也很亲切,这是因为说话者的内心里存在着自卑感。
有意识地使用粗暴的言语,这是因为怀有想占优势的欲望。
有些男人忽然对女性甜言蜜语,这是他想要侵犯对方身体的前奏。
有人极端厌恶性方面的用语,这是表示他们对于性特别关心。
有人很露骨地谈论性方面的用语,这表示他内心里怀着性方面的矛盾。
开口闭口“而且……”,“那么……”,表示说话者的思考没有着落,或者没有归结。
有人常使用“不过……”,“但是,……”,这表示他在推理方面太敏感了。
凡是拥有“依然……”或“不是……”这种口头语的人,即有意要别人接受他那套理论。
有人常常爱用“我想……”,“我以为……”,这种语气,固然表示他慎重的运用逻辑,其实也是胆怯的表现。
从说话方式观察到心理语言
有人说话的速度忽然比平常缓慢,那就表示对方怀有不满或敌意的意思。
说话的速度忽然比平时加快,那就表示对方有弱点存在,或者表示说话的内容不确实。
凡是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忽然变得能言善辩,那就表示他内心含有一种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
说话声调很高昂的人,表示他自己任性的性格。
有人说话的抑扬程度非常激烈,大部分都属于自我显示欲很旺盛的人。
说话很有决断的人,对于谈论的内容满怀坚定的信心。
无缘无故小声说话的人,主要是对于事物缺乏信心,大部分都带有女人的性格。
希望把一种话题拉得很长,故意说个没完,这是害怕别人提出反驳的证据。
有意立刻引出结论来的人,也是害怕别人提出反对的表示。
有人喜欢在文句末尾,添补暧昧或含糊的词语,这是因为逃避责任的心理作祟。
有人常喜欢采用限定句的说话方式,很显然地他是属于神经质的人。
有人不断把视线脱离说话者,或拨动手指,这表示他对于话题已感到厌烦了。
反复探询对方所说的话意,这是很有耐心,而且也是好奇心很旺盛的人。
一面仔细倾听,一面点头称是,这是认真听话的证据。
一面听话,一面点头,但不把视线集中于说话者的身上,那就表示他对于话题不发生共鸣。表现太多不必要的点头,或者胡乱答话的女人,大部分对对方谈话的内容都不太明白。
一面说话,一面称是者,大部分是不愿对方提出反对论调的顽固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