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着,先生。”儒塞夫平静地回答,“路上尽是泥泞污淖,两个小时以后,您的鞋不是也要和现在一样脏了吗?”伏尔泰微笑着穿上了,一声不吭地走出门去,小厮在他身后跑步追了上来:“先生,慢走!钥匙呢?”
“钥匙?”
“对,食橱上的钥匙。我还要吃午饭呢。”
“我的朋友,吃什么午饭呢?两个小时后,你不也将和现在一样饿吗?”伏尔泰说道。
读了这则故事,我们一定会发笑。它不像“请君人瓮”的故事那样给人一种冷峻的感觉,它给人带来的是轻松——你看,小厮没有及时擦鞋,伏尔泰并没有严惩他,而是在他要食橱上的钥匙的时候,用以谬制谬的方法,揭示了小厮推理上的荒谬,因此导致了幽默。这时,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请君人瓮”的故事中不包含幽默的因素了。因为它不含有荒谬成分,完全是一出正剧,“严肃”占很大比重,说的是恶人有恶报,展示了恶人自食其果的可耻下场,与“伏尔泰的鞋”这则幽默故事不同。从心理学上讲,以谬制谬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心理过程,它通过有效的诱导和转换,使人在不知不觉中突然面对荒谬,产生忍俊不禁的情感效果。
丘浚一次到杭州寺庙里去拜访一个和尚。这和尚猜度他不像个有钱有势的人物,爱理不理的,对他很傲慢。就在这时,庙门前响起了一阵吆喝声,有个州将的子弟带了一班仆人,前呼后拥,前来拜佛。这和尚马上换了一副面孔,亲自走下台阶,躬身合掌,上前恭迎。
丘浚看了很不满,等到州将的子弟一走,就问和尚:“你对我这样怠慢,对那些人却又为什么这般殷勤呢?”
和尚狡辩说:“阿弥陀佛,施主,你误会了!你不知佛经上说‘有就是无,无就是有’。刚才我是‘接是不接,不接是接’啊!”
血浚听了火冒三丈,从和尚手里夺过禅杖,狠狠将他打了几下,说:“和尚莫怪,如此说来,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这则对话的巧妙之处,在于和尚“接是不接,不接是接”的论断的荒谬,丘浚的“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的论断同样荒谬,但他是用和尚的推论方法,以谬制谬,使自己获得心态平衡。
糊涂人也能变聪明
只有正确地运用平衡,糊涂人也会变得聪明。
(1)装聋作哑
这是一个“钝”的战术。在论辩中,对对方的辩词,自己明明十分清楚,但是,却不值得反驳或不便反驳,这时,不妨把自己装扮成“聋哑人”,对对方的辩词置若罔闻,不予理睬,令其无可奈何。
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感情不能过于冲动,要服从理智的需要。不能走上极端,凡事皆忍耐,要坚持“该忍则忍,该驳则驳”的原则。最好的方法是先忍后驳,忍可能引起对方的烦躁,从而在论辩中出现漏洞,然后再见缝插针,及时出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依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甘当英国傀儡的希腊,走上了独立的道路。英国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准备严惩土耳其。于是,纠集法、意、美、日、俄、希腊等国,各派代表,与土耳其代表在洛桑谈判,企图胁迫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英国的代表是刻遵,刻遵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是名震世界的外交家;而土耳其的代表伊斯美,不仅身材矮小,耳朵还有些聋,在国际、国内毫无名气而言。在谈判桌上,刻遵非常轻视伊斯美,态度十分傲慢、嚣张,其他代表也是盛气凌人。但是,伊斯美态度从容,情绪镇定,毫无惧色。特别是他的聋耳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对土耳其有利的发言,他全听到了,不利的话,他全没听到。当伊斯美提出维护士耳其权益的条件时,英国外相刻遵大发雷霆,挥拳吼叫,咆哮如雷,恫吓、威胁不断向伊斯美劈头盖脸压下来。各国列强的代表也气势汹汹,包围了伊斯美。但伊斯美大装其聋,坐在那里若无其事,等刻遵等人声嘶力竭地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伸开右手,靠在耳边,将身子移向刻遵,十分温和地说:“您说什么?我还没听明白呢?”气得刻遵等人直翻白眼,反倒说不出话来。
1953年6月,早已79岁的英国首脑邱吉尔,到百慕大参加英、美、法三国会谈。他利用年事已高的借口,时常装聋,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法国外长皮杜尔在一系列问题上讨价还价,使大家颇感头痛。艾森豪威尔幽默地说;“装聋成为这位首相的一种新的防卫武器。”
1945年7月,苏、美、英三国首相在菠茨坦举行会谈。在一次会谈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斯大林说:“美国研制出一种威力非常大的炸弹。”暗示美国正拥有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心理挑战。在杜鲁门讲话时,英国首相邱吉尔两眼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反映,斯大林像没听见一样,未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后来许多回忆说,斯大林好像有点聋,没有听清楚。其实,斯大林不仅听清楚了这句话,而且听懂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告诉莫洛托夫说:“应该加快我们的工作进度。”两年后,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地位,使西方社会大吃一惊。
在论辩中,装聋作哑是一种“软”的策略,不露声色,大智若愚,待机反驳,后发制人,是装聋作哑法的主要特点。
(2)歧义岔答
歧,是分歧,岔,故意避开。这是日常论辩中为解脱窘境的“脱身术”。当有些问题我们无法正面回答或者不便回答时,可以把问题岔开,这种方法就是所说的歧义岔答法。
岔题要有术,它基本上是先对问话的一种联想,然后把问题岔开。
回答要迅速,不能拖时间太长,否则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在答话过程中前面尽量埋下包袱,不露任何破绽,最后造成一种幽默的效果。
教师:“谁能在地图上指出美洲的位置?”
尼克走到地图前面,准确地找到了美洲的所在。
教师:“好,同学们,再告诉我谁发现了美洲大陆?”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尼克!”
在上地理课的时候,地理老师用手指着地图的一个地方,问一个叫伯特的学生:“这是什么,伯特?”伯特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但又不愿意说不知道,就岔答道:“是你的手指。”老师说:“不,我问你我手指的是什么?”伯特又答道:“是地图。”老师又说:“不,我问的是地图上的符号表示的是什么?”伯特又答道:“表示地球上的一个实际地方。”老师都气糊涂了,可也想不出伯特的回答如何错误,就让他坐下了。
文革期间,一农民在傍晚行船,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从桥上经过,见下面有船行过,疑有私货,就不客气地问道:“下面走的是什么船?”答曰:“木板船。”又问:“干什么的?”答曰:“行船的。”旁边的人听罢,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问者带有责问口气的两句话,被回答者巧妙地岔开,使问的人很尴尬。
按理讲,行船的农民是了解问话的用意的,“什么船”的问话,所问的是船上装的什么东西,决不是问船的质地。答话者有意岔开,问的人不好再问。所谓“干什么的”,是问行船去干什么事的,而不是明知故问行船与否。答话者又以不提供任何话语信息的“行船的”岔开去,使得两次问话,两次落空。
岔题乃是一种机辩的办法,它能帮助摆脱尴尬,走出困境,而且常能制造出许多幽默来,你不妨一试。
(3)以假当真
假戏真作,并表演得非常真实,几乎可以乱真,从而得心应手地处理某些棘手事情。哲人说,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哲人的思考,总是对事物做出真理性的认识。而在语言应酬中有时却要与真理性的认识暂时分道扬镳。以假当真,就是明知其是假,偏偏当成真,以此来推理,来作判断,造成真理的逻辑关系松弛,甚至完全瓦解,起因与结果不相干或不相称。
以假当真法可以用来搪塞、推委,从而为自己开脱:
8个士兵请了一天假到城里去玩,可是到第二天早上出操时还没回来。中尉十分恼火。
7点钟以后,第一个士兵回来了。
“非常抱歉,长官。”他向中尉解释道,“我的表慢了,没有赶上火车,就租了一辆汽车往回赶。可是半路上汽车又坏了,我只好到村子里买了一匹马,谁想到马又死了。我跑了10多里才赶回来。”
中尉对他说的话十分怀疑。紧接着又陆续回来了6个士兵,全都是那一套误了火车、租汽车、买马的借口。中尉正要发作,最后一个士兵到了。
“我误了火车,就租了辆汽车……”
“住嘴!”中尉揪住他咆哮道,“你再说汽车坏了吗?”
“不!长官。”士兵喘了口气,“汽车没坏,但路上有那么多坏了的汽车和死马,汽车过不来呀!”
士兵们贪恋城里的景致,因此都回来晚了。他们都很爱面子,想编点理由蒙骗过去。可是他们的谎话编得太蹩脚,一下就让中尉给识破了天机。当前7个士兵败下阵来后,最后一个土兵回来了。能够编的理由都让别人说尽了,他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了,真有点穷途末路的感觉。这个士兵灵机一动,干脆以假当真,说不定还能扭转乾坤呢。前几个士兵都是平铺直叙地编谎话,引不起中尉注意力的震动,逗不起兴奋,况且士兵晚归,他正在气头上呢。最后回来的这个士兵编的谎话,前半截似在中尉预料之中,后半截则在中尉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他是把那些士兵的假话当真,所以在路上才被那么多坏车、死马挡住。他的话带给了中尉以情绪上的波折,发生了心理期待的陡转,中尉或许能表现出对他的幽默机智的赞赏;如果真是那样,这士兵还真遇赦有望。
以假当真法还可以用于一般的应酬中:
有个爱吹牛的导游员,不论对英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不会忘记提起他的父亲。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文化宫是我父亲主持建造的。”
“这是政府大厦,附带提一下,这幢大厦是我父亲设计的。”
来到死海边,导游喊道: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来到死海边了。这死海……”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个旅游者打断他的话说,
“它是你父亲打死的!”
喜欢吹牛的人都有一种极强的表现欲。其实,恰当的表现并没有什么不好。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需要了解,需要沟通,彼此要结成一种互惠互助的关系。适当的自我表现,能够起到自我推销的作用,它可以让人们更多地认识自己,而过度地表现,则适得其反,有时甚至弄巧成拙。上例中的那个导游员,可谓表现欲太盛,把他的父亲夸赞成仿佛是一位万能的神。人们对导游的父亲这“不凡”的业绩,显然要提出质疑的,要刺激他一下,使他猛醒,让他的吹嘘悬崖勒马。旅游者以导游的吹牛为真,顺水推舟,说死海也是导游的父亲打死的,其荒谬是显而易见的,而这荒谬恰好折射出导游以前说的话不可信。这也是旅游者的一种借题发挥吧。
(4)金蝉脱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