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的相思传奇
红豆坚硬如木,光亮如漆,永不腐烂,永不褪色,像一颗坚贞不变的心。有一对恩爱夫妻韩凭和贞女襄,昏庸的皇帝把他们生生拆散了,还下令把他们两人分葬大路两旁,不许挨在一起。后来,贞女襄坟上长出一株高大的红豆树;韩凭坟上生出一株相思藤,藤缠树,树护藤,生死不分离。更为奇妙的是红豆的红色由边缘向内部逐步加深,最里面又有一个心形曲线围住最深红的部分,真是一心套一心,心心相印!难怪就连王维也做诗赞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把红豆当成爱的象征。它生长于高高的悬崖,吸取天地之灵气,是天地精结神妙之心,在我国也仅有云南、海南等地的极少数区域有此类纯正的相思豆。而长江以南其它地区的相思豆,或许由于气候的原因,不仅粒子较小,而且还带着黑嘴。这种带着黑嘴的相思豆,被俗称为“情人的眼泪”。
冻不死的植物“好汉”
一般种子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是0℃。每到冬天,千里冰封,大地上几乎找不到红花绿叶。但是,也有一些不怕冷的“英雄好汉”。例如:我国西藏高原,生长在5000米高处的雪莲花,能对着皑皑白雪,开出紫红色的鲜花。阿尔泰山的银莲花,能在零下10℃的环境下,从很厚的雪缝中钻出生长。有些松柏类植物,能抵御零下30℃到40℃的低温。在西伯利亚有一种植物,能在零下46℃的低温下开花。在自然条件下,它要算是不怕冷的“英雄”了。把白桦树放在逐步降温的环境里,它竟能耐得住零下195℃的低温,真是冻不死的“好汉”!
鸽子树的故乡
1869年,一位法国神父在四川省穆坪看到了一种奇特的树木。时值开花季节,树上那一对对白色花朵躲在碧玉般的绿叶中,随风摇动,远远望去,仿佛是一群白鸽躲在枝头,摆动着可爱的翅膀。当时,他被这种奇景迷住了。自此以后,便引来欧洲许多植物学家,他们不畏艰险,深入到四川、湖北等地进行考察。1903年首先引种至英国,后又传至其它国家,从此,便成为欧洲的重要观赏树木。被赞誉为“中国鸽子树”。这就是我国特产的珙桐。现在人们习惯称它为“鸽子树”了。在国际城市日内瓦,家家都种有珙桐树,可见人们对它的珍爱。一次,周总理在日内瓦,适逢珙桐盛花时节,当他了解到珙桐的故乡就是中国时,连连称赞,感慨万千。
走进《聊斋志异》的山茶花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香玉篇中提到的“降雪”,是指山东省崂山县太清宫三宫殿园内的那株山茶花。这株山茶树干粗及抱,树冠直径若3米,已有五百多年的树龄。它是我国最大的一株山茶。此株山茶花期从11月初至第2年4月末。在此期间,先后有六七百朵花,多则上千朵鲜花相争怒放。最难得的是在大雪纷飞地冻三尺的隆冬季节,正是这株山茶鲜花盛开的时候。
导致人类大迁徙的甘蔗
喝茶直接导致了对糖需求量的增加。而糖是从甘蔗汁中提取出来的,最早的甘蔗种植出现在亚洲。当亚洲人在品尝糖的甘甜时,欧洲人只能从蜂蜜中体验类似的感觉。直到11世纪,东征的十字军骑士才在叙利亚尝到糖的甜味。当时,只有在欧洲王室、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的餐桌上才能看到糖,享用高价进口的糖成了一种炫耀财富的方式。新航路开辟后不久,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开始在加勒比海地区种植甘蔗。甘蔗种植园如雨后春笋般地在这些岛屿上迅速增加。在英属巴巴多斯岛上,这个仅有430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竟有900多个甘蔗种植园。糖产量的增加导致糖价急剧下降,糖得以进入千家万户。糖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不仅是在饮食上,它直接导致了跨越洲际的人口大迁徙,不过这是在贩卖黑奴贸易的强制下发生的。相对于烟草,甘蔗的栽培费时费力,它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当欧洲国家在加勒比海殖民地大肆兴建甘蔗种植园时,他们首先想到从非洲运进大量奴隶来进行劳作。结果,加勒比海地区乃至南美地区的人口构成,随着甘蔗种植园的不断增加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16世纪以后的300年间,从非洲贩卖到美洲从事包括种植甘蔗在内的大种植园奴隶高达1170万人,最终仅有980万人活着到达目的地。所以说,糖的甜蜜是与奴隶的血泪掺在一起的。
掀起两场重要战争的茶叶
茶叶,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植物,但却没有危害。中国是最早熟知茶的生产及加工技术的国家,但由于限制性贸易,饮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仅限于中国及周边一些国家。茶的全球传播,得益于阿拉伯人的中介作用。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获得了中国的茶叶,后来,他们把茶叶经由威尼斯带到了欧洲,饮茶成为当时欧洲贵族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价格高昂,只有很少人能喝得起茶。英国东印度公司看准了茶叶贸易的商机,花了66年的时间,才取得与中国从事茶叶贸易的特许经营权。此后,东印度公司每年都要从中国进口4000吨茶叶,但只能用白银购买。当时每吨茶叶的进价只有100英镑,东印度公司的批发价却高达4000英镑,获得了巨额利润。但在英国用于购买中国茶叶的银子却日渐稀少。为筹措白银,东印度公司竟向中国非法输入鸦片,最终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导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同样也是茶叶。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人决定在印度引种中国的茶树,自行生产。东印度公司派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前往中国,他带回了2万株小茶树和大约1.7万粒茶种,并带来8个中国茶叶工人和茶农。此后,印度茶叶开始取代中国茶叶登上贸易舞台。当时,印度茶叶占据了英国市场的90%。中国在这场贸易战和商业间谍战中完全落败,成为彻底的看客。茶叶在欧洲的风行,最终导致了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在下午5点钟喝下午茶成为许多英国家庭约定俗成的习惯。通常用银壶泡上足够的好茶,然后倒入精制的茶杯中慢慢品尝,当然还需要伴以精美的小点心,成为一天当中最充满温馨和传情达意的美好时光。
让世界上瘾的烟草
烟草源自美洲,将之传播到世界的却是欧洲人。在哥伦布踏上美洲海岸第一天所记的航海日志里,就写着几种当地人送来的礼物,其中之一就有“发出独特芬芳气味的黄色干叶”——烟草。只不过当时这些叶子被扔在甲板之上,无人问津。半个月后,哥伦布的船队到达古巴,水手们惊奇地发现一些土著人在吸食那些卷成筒状的黄色叶子,口鼻中不时冒出缕缕青烟。不少水手也试着效仿,成为欧洲最早的烟民。烟草随着哥伦布船队的返航最先来到西班牙,不久后传到葡萄牙,紧接着又迅速传到欧洲各地。烟草经葡萄牙传入土耳其,随后辗转进入伊朗、印度、日本等国。西班牙人用一艘大帆船将烟草运到菲律宾移植,烟草在那里成为迅速赚钱的作物。福建的水手和商人又把菲律宾烟草带到中国。烟草成为全球性作物。烟草之所以能被普遍接受,一方面是人们曾认为它有神奇的药效。16世纪的欧洲,几乎所有医生都把烟草当“神药”使用,用它来医治牙痛、肠寄生虫、口臭、破伤风甚至癌症。更有一种迷信的说法认为烟草可以治疗黑死病,当年英国伊顿公学每天早晨都会用鞭子逼着孩子们吸烟以躲避瘟疫。另一方面,吸烟具有独特的自娱自乐功能,深受贵族和老百姓喜欢。上流社会的人士为保持优雅风度吸鼻烟和雪茄,一般民众则热衷于抽烟斗和卷烟。不管怎样,劳累一天后能叼着烟卷和朋友们一起喝上两杯啤酒,无疑是莫大的享受。所以,当反对吸烟的人士不厌其烦地指出烟草的种种危害时,瘾君子们依然在悠然自得地吞云吐雾,所有的排斥情绪和法律手段似乎都不能阻挡全世界的吸烟风潮。今天,全球烟草制造业已发展成一个巨大产业,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
养活了世界的马铃薯
马铃薯因为养活了更多的人而改变了整个世界。马铃薯产量高,适于各种生长条件,它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提供一定的营养价值,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农作物。马铃薯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新航路的开辟者们把它带到了欧洲,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作物。马铃薯的出现弥补了谷物收成不足所带来的粮食短缺。在中世纪的欧洲,一亩马铃薯田和一头奶牛就可以养活一家人。1845年~1847年,一场突发的植物枯萎病横扫爱尔兰,几乎摧毁了当地的马铃薯种植业。短短两年,就有100多万人死于饥饿、斑疹伤寒和其他疾病,导致100多万爱尔兰人移居美国。在战争年代,马铃薯更不可小视。1756~1763年,欧洲发生“七年战争”。尽管法国、奥匈帝国和俄国多次入侵普鲁士,摧毁地表的农作物,普鲁士人却靠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躲过灾难。侵略国看到了马铃薯的重要作用后很快也采取措施引导农民种植这一神奇的作物。马铃薯对世界的意义在于它养活了更多的人,它的亩产量是谷物的3~4倍,它因而能够代替谷物满足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在俄国和东欧,马铃薯代替了面包成为贫穷百姓的主要食物。水煮和火烤的马铃薯比面包更便宜但具有同样的营养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人们正是食用了马铃薯,才提高了健康水平,也因此能够产生更多合格的劳动力和补充因饥荒导致的人口下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得以继续,马铃薯有着独特的功劳。
刀枪不入的神木
300年前,彼得大帝领导着俄军同土耳其人在亚速海面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海战,土耳其人集中所有的大炮对着彼得大帝的指挥舰猛攻,炮弹雨点般落到甲板上。谁知这些炮弹刚碰到船体就弹开,“扑通、扑通”滑入水中,船体一点也没受损,最终俄军大胜。为什么彼得大帝的军舰不怕炮弹?原来,这条船是用一种带刺的橡树木做成,当地人称它为“神木”。这种木材紫黑色,看上去平平常常,但它却坚硬似钢铁,不怕海水泡,不怕烈火烧,木匠们用它制作指挥战舰,不知使坏了多少把锔子、凿子、刨子,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完成。这场大海战之后,“神木”便成了俄罗斯的国宝。
仙人掌的走私传奇
墨西哥奇瓦瓦沙漠珍贵的仙人掌物种资源遭受走私者毁灭性地破坏,而北美、欧洲等国的仙人掌收藏家“则用美元加速这一破坏进程”。位于墨西哥东北部的奇瓦瓦沙漠横跨美国、墨西哥边境,总面积达64.7万平方公里。这里的仙人掌种类达1500种之多,是目前世界上仙人掌种类最多的地区,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植物爱好者。一些收藏者愿意花上几万美金买一株稀有仙人掌,而一粒稀有仙人掌种子在欧洲市场的平均价格高达750美元,丰厚的利润使得走私活动日渐猖獗。仙人掌耐旱和储存水分的特性使它成为沙漠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当地居民无节制地砍伐仙人掌并以几个美元的价格出售给走私商,严重破坏了珍贵的物种资源,也间接剥夺了其它沙漠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住所,沙漠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为保护墨西哥特有的仙人掌资源,墨西哥政府曾制定法律,严格禁止游客和商人购买或者出口私人领地上生长的仙人掌,对于走私者或私自砍伐者最高可处有期徒刑10年和25万美元罚款。
“胡杨王”的传奇
有人说,胡杨树“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世界仅存三大胡杨林之一的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44万亩胡杨林中,生长着一棵被当地人称为“神树”的胡杨。这棵胡杨王树龄为880岁高龄,是目前我国境内生长最老,年龄最大、树身最粗的胡杨树,堪称“国宝”、“植物活化石”。这棵“神树”胡杨王,生长在阿拉善额济纳达来库布镇北20公里处。“神树”高27.5米,胸围6.5米,胸径2.07米,需6个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住。每年秋天,当地举办胡杨节的季节里,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慕名前来参观。虽经八百余年风霜雪雨的洗礼,胡杨王仍骄傲地保持着枝繁叶茂、挺拔翠绿的雄姿,300多年前,蒙古族图尔扈特人初到胡杨绿洲,因胡杨密集、枝干纵横、枯枝遍地,牲畜难以觅食,便燃火焚烧森林。几年后,当他们再次游牧到此地时,发现胡杨林已经化为灰烬,地面上长满了鲜嫩的牧草,而广阔的草原上,唯有这棵高大的胡杨依然枝繁叶茂。图尔扈特人便将这棵胡杨奉为“神树”,虔诚地祈求风调雨顺,草畜兴旺。如今,这棵880年高寿的胡杨树被赋予许多神秘传说和更多人文关怀。
可可树的传奇
美味可口的巧克力糖果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但制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材料——热带植物可可,却几乎被人们遗忘。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人就争先恐后地涌向美洲,以图实现他们的发财梦想。当时,西班牙人到墨西哥,在市场上看到印第安人的钱币是一种植物种子。这种钱币,可以磨成粉掺在玉米粉中做饼,印第安人十分爱吃这种饼。吃了这种饼,精神焕发,不知疲劳。这种植物种子印第安人叫它“巧克力脱”,西班牙人叫它“巧克力”。这种树生长在原始森林中,比较稀少,印第安人把这种树叫做“可可呼脱力”,后来,植物学家根据这个发音把这种树定名为“可可树”。西班牙人用船把“巧克力”运回西班牙,并向国王禀报它的神奇功效。西班牙国王亲口尝了“巧克力”,并指示从墨西哥大量采集可可树种,在西班牙建立起第一座巧克力加工制造厂。西方人不断地把巧克力花样翻新,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巧克力糖果食品。可可的热能量很大,医生上手术台前,飞行员起飞前,如果吃上可可,就能持久地保持旺盛的精力。除此之外,可可粉富含蛋白质,具有滋补兴奋作用,可作高级饮料。
东南亚文化的传播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