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平凡的世界,房屋高低不齐东西延伸毫无规则的小村庄,有蜿蜒小路横穿期中。到处都充斥着大自然的气息。看那奔跑的孩子,满脸堆灰却不失童真与可爱;看那辛勤劳作的村人,健壮的身姿勾画着朴实的曲线;看那流淌的江水、谦卑弯下的稻穗、那门前吊挂的玉米、房后的稻草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神往,即使你怒发冲冠,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立马心如止水。
其实东记只是一间大排档,一处供像王沧他们这种家财没几贯,又要满足心理虚荣的人消遣的快活地。像这种的市井地方,村里就两间,分别叫东记和西记,不知道起名时两位老板是不是串通好的,还有人说过本来那是两兄弟开的,经营不好,几经转手,排挡易主才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西记坐落在村头,地处进村要道咽喉,弄的东西也算得上民间美味,色香味俱全。大家都爱往西记跑,以至于那里常年香火鼎盛,络绎不绝。
而赵朗他们一行人却喜欢去东记。可以说不是他们喜欢去,是王沧那厮喜欢。
东记的老板娘---陈嫂,丈夫常年在外奔波,栉风沐雨,逢年过节才在村里抛头露脸。赵朗记忆力里面,他都只是有幸目睹其尊容几次。陈嫂平日待人和善,有一女儿,和赵朗他们三个同校。不过比他们小一届,芳名唤作陈美君,就是那天赵朗去买蜡笔小新信纸,在“写墨”书店门口遇到那个女孩。此女子长得倒是可以,眉目清秀,只是农村的劳作给她如雪的肌肤平添了几分暗黄。看得出是块好苗子,以后长大定是一个男人见了都还会想入非非的女子。
而王沧,从小就对人家垂涎欲滴,十分感冒,只是陈美君对他并没有什么意思。所谓柳随风动,青春年少之事谁也说不准的。
话又说回来,王沧对西记弄的菜也很是垂涎。在口福和眼福不能兼得的无奈下,自夸有万夫不敌之勇的他也只好闯闯美人关,果断奔东记而去。所以,他们三个之间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鸡毛蒜皮的喜庆之事,王沧就拉赵朗和文欣俩到东记那里腐败一番,过后还留恋忘返。按他的观点,芝麻绿豆,甭管它有多琐碎,只要算个事就得庆祝庆祝。
而赵朗和文欣,倒觉得东记那里十分清静,吃起来也很是舒服,毕竟除了他们几个闲云野鹤定期去光顾一下,没什么人能做到这么专情的。
话说其实,陈美君也就是属于那种文静的稀有物种,秀外慧中。她可能因为年纪小的原因,特别听她妈的话,经常到店里给陈嫂打下手,洗洗菜,刷刷碟什么的,辛勤劳作,任劳任怨。
然而陈嫂有一句不着边的观点,就是女孩子家读太多书没什么用的,将来还不是一样要结婚嫁人生孩子,照顾家庭。所以她常常对美君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也不用那么用功,能混个初中毕业就行了。”现在想起,陈嫂把上高中也归纳到她的“读太多书”了。如果天底下的母亲都是这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哪个男的他妈还敢读高中啊?
当天晚上,夜幕像块跌落的帆布一样,盖住了天空,星星就像帆布上的小洞透出的亮光,一闪一闪的。
赵朗和文欣如期而至。看见王沧那小子已经在东记过去他们一直坐的桌子坐着喝茶。连他们两人到了他都没有察觉,一个劲地在那斜眼瞄着陈美君,尽享他的“眼福”,那眼神比他平时看任何东西都专注。
陈嫂意见他们一来,顿时眉开眼笑,像见了活菩萨似的。也是,怎么说他们都是这里常年的消费支柱,为她店里不多的利润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劳苦功高。她对这三人当然要以笑相迎了。她拿着两个杯子上来说,你们先喝着,看看要吃什么,待会再叫我。
陈嫂放下杯子走了,两人便坐了下来。
“哎哎,你就不要再看啦,再看,你杯里的茶就越喝越多啦,今天你做主,吃什么,你发挥。”赵朗推了推王沧,从他神魂颠倒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呦,你们来了。”王沧这才把头转了过来。
听了这句话,赵朗真他妈想一杯子砸过去,居然他轻视了自己和文欣的到来。
王沧转过身来,拿起菜单开始点菜。每次来东记,王沧一般都是点菜的,都往最贵的点,因为他以为这样可以引起陈美君的注意。可惜每次都是陈嫂上来招呼,让王沧有点报国无门,千里马怀才不遇的样子,十分无奈。
“哎,老板,点菜啦”王沧扯着嗓子喊。
历史的还是没有改变,来的还是陈嫂,王沧脸上一下风雨变换,九十度直拐弯,本来兴致勃勃,满脸期待,一下子变了跟迷途的羔羊似的,失魂落魄。三两下工夫就用几个菜打发了陈嫂。
陈嫂的手艺虽然比不上西记的,但对于他们这些以五谷杂粮,粗茶淡饭为生的人,这手艺,足矣!另外王沧要在陈美君心中树立自己风度优雅的光辉形象,一般吃得比淑女还“淑女”,赵朗和文欣自然受益匪浅,看着他故作优雅的样子暗笑。
“好的,你们三个帅哥美女等一会,马上就好。”陈嫂一脸的欢喜。
“哎,陈嫂啊,要放足料啊,还有,先拿几瓶啤酒上来。”王沧在陈嫂转身之际,眼睛还是瞄了瞄正在洗菜的陈美君,又加了这样一句,那声量可谓荡气回肠。
“那是肯定的啦,怎么敢怠慢三位啊,一下就好。”陈嫂脸上更加欢喜了,转身走开。
“你们俩现在好啦,终成眷属,可怜我王沧还是孤家寡人呢!真是命苦啊。”
“王沧哥啊,你也要加把劲啊,看,幸福不就在眼前吗?”文欣说。
王沧有扭头看了看正在忙活的陈美君说,你说她啊,算了,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当时我不知道文欣说的幸福是我和她之间的幸福,还是王沧眼前的陈美君,不过一听王沧说出这么一句相对于他来说相当有文学修养的话,我顿时很想替五柳先生默哀几分钟,以表愧疚。
“你小子说什么呢,老不正经的,怪不得你现在还在爱请的沙场上孤军奋战,我和你说,革命尚未成功,你还得努力。”
“最糟糕的是革命的旗帜都不知道指向哪里,我努力个屁啊。”
这时候,陈嫂就将啤酒和菜端上来了,真的是没有怠慢,这就是去人少地方吃东西的好处了。
王沧给我们三个到了啤酒,对我们说:“为了庆祝我们初中毕业,都是有文化的人了,功德圆满,告别痛苦,还有你们两位喜结连理,情定三生,来,干杯~~”
赵朗和他便觥筹交错,喝得噼里啪啦,因为文欣酒量很差,只能在一旁观战,为自己赵朗擂鼓助威。
王沧然后开始很“淑女”地吃了,其实就只有我们三个,也不用急。不像平时大家聚会那样十几个人一桌,菜一上来,筷子头如雨而下,颇有风卷残云之势。
“哎,赵朗,你有什么打算?继续读书吧,你成绩这么好。”
“打算,你小子词典里还有这个词啊”
“怎么没有,怎么说我也是四好公民,受过教育的啊,你看这不是毕业了么!”说完王沧像傻冒一样笑着,典型阿Q式笑容。
“也没什么打算,就这么着吧,能够打算什么?接着读书吧。”赵朗说。
“那也是”
“哎,不要光说我,你呢”
“没有啊,我能有什么打算,继续混呗”然后大家沉默了好一阵。
在赵朗眼里,王沧,本来就是那种没有经历过风雨,见不见彩虹都无所谓的人,根本就没有学海无涯的概念,随时都可以上岸,念完初中也算是修成正果。以后就看自己的造化和命运对他的安排和眷顾了。人的命运就像育苗场中的树苗,永远不知道你是种在路边还是在花园小区中度过余生。
微风凉嗖嗖地吹着盛夏的夜晚,格外宁静。
接着后来,我们三个依旧像平时那样调侃吹牛,风生水起,感人肺腑。
王沧,今晚喝酒倒不怎么“淑女”了,他们就像两个梁山好汉以一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渐渐地,三人都意兴阑珊,庆祝也随之落幕,离开的时候,赵朗和文欣轻扶着醉意满身的王沧,向着他家踉跄而去。他双脚左右交替前进,犹如军队行军打仗,既要进攻又要注意隐蔽。他还一边嚎着他那首走几里调的单身情歌,“找一个最爱的深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歌声在这寂寥的村庄寂寞地回荡着,不时引起几声犬吠,还有鸡头明的那些“手下”的嘈杂声,三者浑然天成了一部乡村交响曲。
“说实在啊,我是很看好你们俩的,往后有谁要是不让你们好,我王沧第一个不放过他。”差不多到他家时,他停下来转头说。
“好啦好啦,看你这醉意,快回去吧”
“谁说我醉了,我走啦,我没醉的啊,没醉~”说完,王沧像扶着风一样走回去,他和文欣看着他跌跌撞撞进了门口,便转身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