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鼓励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
新媒体是一个供任何人发言的平台,它的目的不是隐藏个人的身份,而是个性的表现。如何体现个性?只有真实与独特。就像莎士比亚说的,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一样的。我们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正是我们的魅力所在。一个人因为真实而可爱,而受到大家的喜欢。但是有一个前提,在宣传自我之前,要学会接纳自己,喜欢自己,这是我们之前需要做的功课。
3、学会过滤与屏蔽无用的信息。
广告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儿童的视野。哪些是广告?哪些是消息?是不是可以分辨出来呢?其实很难分辨,现在的广告做的像消息,就是想麻痹大家的分析,让大家调入产品的陷阱。关键不是让我们的孩子区分广告与消息,而是让孩子们区分有用的与无用的信息!当一个人有自己坚定的思考与追求时,她就不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因为她只会对帮助她实现目标的有利物感兴趣。
4、新媒体是一个工具,利用她实现个人目标
要“善假于物”,而不“役于物”。最早有人说钱是双刃剑,现在有人说新媒体是双刃剑,我不这么看,她就是一个工具,人才是使用它的主人。要提高儿童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关键让孩子明白自己要表达思想是什么,自己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新媒体是一个表达个人思想与实现个人梦想的桥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帮手!
5、接受来自新媒体的反馈与评价,及时调整自己
我们可以及时得到来自或多或少的反馈与评价,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表扬与批评。由于新媒体的用户往往不是身边的熟人,他们的评价与反馈就显得更加的客观与珍贵,我们教育孩子要直面别人的品评,这也是非常好的挫折教育机会。
6、通过新媒体促进人际交往能力
我曾经讲过,人际交往靠CASH,即沟通、活动、微笑与助人。新媒体是人际交往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她结交更多的朋友。对于新媒体而言,结交朋友可以通过沟通、活动与助人的方式展开,积极地参与各种有效形式的沟通、参与网上活动、利用新媒体进行助人都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要让孩子明白,人际交往包括线上与线下,哪一方面都不能被取代,要得到均衡的发展。
孩子能为父母做什么?
我最崇拜的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了三种管理模式,即家长式(专制式)、放任式与民主式。在学习他的理论时,我并没有任何的异议,非常尊崇他的民主管理观。当我在教育教学中,把民主式管理引入到课堂之后,我发现了很大的问题。教育的双方并不是民主集中的关系,他们可以有不同的目标,并且有不同的发展。我把这个现象称之为“平行教学”或“教学平行”。在我讲科学课的时候,有一节课讲到了《叶子的用途》。当我开放的提问时,得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做衣服、做药材、做食物……有一个孩子给出了非常经典的解答,他说:“老师,还可以做陷阱……”当时大家哄堂大笑,听课的老师也忍俊不禁。如果按照家长式的课堂管理,老师会说:“这是什么答案啊,一点不规范,考试时候也不要这么写!”如果按照放任式的课堂管理,老师会说:“也对啊,也是一种答案……”如果按照民主式的课堂管理,老师会说:“恩,不错,这位同学你说的有你的道理,不过啊,考试的时候我们还是要填上衣服、药材和食物……”
你会发现,在教学上,家长式、放任式、民主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肯定个人的思维,不尊重个人的思考,不重视个人的思路。对于家长式与放任式的批判我觉得我不需要赘述,而民主式错的非常隐蔽,值得大家关注。民主的目的,是为了集中,这个很显然。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显得很华丽,为了让我们的教师显得很博大,我们先堂而皇之的让孩子说出自己的观点,可见一堂课是“宽进”的;最后教师还是要抛出“标准答案”,可见一堂课是“严出”的。而“宽进严出”的后果是,孩子们发现了动脑子并不一定会被肯定,最捷径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收听课堂最后10分钟的总结。多么可悲的民主式教学?他正在抹杀成成千上万中国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除此之外,有一点更为严重。个人经过思考的结果,无论正确与否,并没有幸得到教师的点评与引导,反而一次一次被忽略与搪塞,这是很可怕的。换句话说,在民主式的课堂里,教师并没有与学生站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成为了知识领袖,他是渔网,学生是鱼;他是饼铛,学生是饼。学生永远盖不过他,当然也永远超不过他。
再者,思考的目的是行动,学习的用途是实践。这个基本观点在民主式的教学中被无情掩埋了。我们鼓励孩子思考与学习了,却并不告诉他们思考的效果,学习的用途,这是造成不善思考,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
“互助式”的教学,或者说“教学平行”模式下,教师会对孩子的思考有所评价,并且承认它的价值,鼓励孩子们“动”起来。“拿叶子做陷阱真的是个不错的想法,这点恐怕老师们也没有想到,你能不能想想什么时候可以这样做?”很多时候,学生会以自己的出奇答案而感到骄傲,当听到大家的笑声他更是得意忘形,这时候,我们需要把球继续踢给他,鼓励他继续思考,这种“特殊照顾”,让他很满足,同时也对其他同学是种教育。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是空谈,对于知识的获取,教师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学生应该也具备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可能是活跃而充实的。教师应该放低自己的身段,觉得自己与学生都是求知者的身份,并且相信从对方身上可以获取新鲜的理念,扩充自己的大脑。
“互助式”师生关系是有益的,其实他也是人际关系的合理模式。人与人之间的最合理的关系莫过于“互助”,也恰恰是“互助”让各种人际关系能够更加牢固与良好。我在书中也提到了——“亲子关系决定人际关系。”无论是师生关系、朋友关系、恋人关系,他们都受到了早年0-6岁时,亲子教育的影响,这其中又以3-6最为关键。在3-6岁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在建立亲子关系的同时,也教会了儿童日后与其他人如何相处的范式。我在《孩子独立“靠”父母》中,我讲过父母给我们孩子能做些什么,包括组织亲子阅读、亲子运动、家庭圆桌会议等,其实,我们的孩子们也在时时刻刻帮助我们……
就在昨日,我的同事讲到了一个让她很感动的案例。她和老公吵架了,老公在一边生着闷气,她在另一边伤心抽泣。5岁的女儿蕊蕊看不下去了,她跑到爸爸身边,强力劝阻爸爸,“爸爸,你快去劝劝妈妈,求求你啦,你快劝劝妈妈,妈妈都哭了……”爸爸抹不开女儿的面子,最终主动认错。在那一刻,同事说非常庆幸有一个好女儿,他真的帮爸爸妈妈解了围。
都说孩子是夫妻关系的润滑剂,一点不假,实际上孩子充当了心理咨询师的身份,他开始尝试着倾听不同的声音,做出不同的判断,甚至为两个人开不同的处方。孩子就是这么伟大,他比任何人都有耐心!我们要善于挖掘他们的助人能力——他们可以帮助我们的事情远比你想象的多。
1、倾听者,正如上面说的,她愿意听你讲你的故事。
2、家务上助手。我早就说过,家务活是家人的天职,儿童是家人,所以责无旁贷。
3、生意上的点子王。儿童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他说的一句话很可能点醒你沉睡的大脑。
4、拒绝别人的挡箭牌。照顾儿童成为了你拒绝别人的一张好牌,而且屡屡获胜。
5、性情养成专家。不管你承认与否,在有了孩子之后,你还是变得更加成熟、稳健,你是被逼出来的。
6、精神放松器。当你忙碌了一天,体力早已透支,你更需要放松身心,当你看到孩子的笑时,问题已解决。
7、夫妻协调员。如果你想解决你们之间的矛盾,又不想丢面儿,好的,你可以劳烦你的小家伙。他可以做的很好,但做完了别忘了慰劳一下。
8、老年人护理员。你们外面打拼,留下空巢老人怎么行?孩子可以帮你充当护理员,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生活上,做老年人的护理员对孩子们都有很大的帮助。
9、洗车员。外国人喜欢让孩子们帮助洗车,然后付报酬,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需要格外注意一点,洗车不是做家务,做家务不给钱,洗车是额外劳动,这样做可以培养他们的财商意识。
10、趣闻记者。儿童会无偿地将感受到的新鲜有趣事讲给你听,你坚持听,就会发现越来越有趣了。
11、谈资对象。你会发现你嘴里总是你的孩子,他们成为了我们的谈资,我们当然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要感谢他们。
12、家庭计划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家庭成员都有份,我们有没有一个家庭计划或者说是家庭梦想呢?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贡献他们的智慧,然后贡献他们的力量。
13、你的学生。像我这样有育人癖的家长应该也无数不少,孩子天然成为了你的学生。
14、美食顾问。厨子最犯难的事情不是做的不好,而是没人用餐。孩子不爱说瞎话,他肯定可以提高你的厨艺。
15、家族产业的继承人。如果你家族产业,孩子可以为你继承,如果你只有家族精神与品质,孩子也可以最大范围的运用它,实现自己的梦想。
……
以上只是掠影,孩子们真的可以为我们做很多很多,当你意识到这点,也就同意了我的“互助式”家庭教养模式。互助让孩子们变得成熟而独立。孩子需要和父母互助,进而和朋友互助,进而和老师互助,进而和客户互助,进而和恋人互助,进而和他的孩子互助……当然,在很多情况下,你给孩子的平台越大越广,他也可能能力发挥的越多越强。
互助的前提是了解双方的需要,重点是表达需要,关键是付出行动。有一个词语叫做助人为乐。从来就没有单方向的助人,助人者,人助之,天助之,助人自助也。
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在很多时候,助人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从模拟厨具看亲子游戏
朋友送了一套早教产品。我打开之后把教学用书扔在一边,却把玩具仔细端详。在我看来0-6岁,尤其是0-3的早教产品贵在玩具(教具),而不是配套用书。不得不承认,国产的图画书与国外知名绘本确实从情节到制作上,还从在这一定的差距。这也难怪当当网童书畅销榜上前十名都是外国的绘本。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眼前的玩具,不禁让我喜出望外。这是一套模拟厨具,里面包括一个案板、一把菜刀、一个西红柿、一个长茄子还有一个胡萝卜。
这些厨具都是木制品,所以可以确保儿童在使用时非常安全。而在我看来,这是非常好的亲子活动道具,也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亲子游戏。
之前的博文中,我可能过多的强调了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其实亲子阅读只是亲子互动中的一部分。就像丰盛宴会中的素菜,不可缺少,少了就是不科学、不健康的配餐了。亲子游戏则是亲子关系这道大餐中的肉菜,更吸引孩子,也同样能给孩子必要的营养。如果说亲子阅读是静态的教育,亲子游戏便是动态的教育,更准确的说,是动手的教育。中国的基础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习惯纸上谈兵,一方面是体制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思维习惯的问题。我们从小过多的接受父母的二手经验,师长的过往教训,而没有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习惯。有一位中国学者曾经说过,年轻人不要再想推翻已经公认的理论。这句话其实是很讽刺的,年轻人如果没有一点探索精神与反叛精神,社会就不会进步到现在这个样子了。所以应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培养他们亲自实践的经验,并且从动手中获得真正快乐,与真正的知识。选择合适的亲子教具,对孩子好处多多,我想到了一下几点:
其一,提供良好的话题。亲子关系需要亲子沟通,亲子沟通需要亲子话题,而亲子话题如果选择双方都为感兴趣的,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家长应该培养自己的广泛兴趣,但我也发现了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就是家长总是道听途说,或是凭借个人直觉购买孩子需要的玩具,在她眼中这个玩具是那么的幼稚与无趣。要知道,亲子关系最重要的是互动,而不是施予。当孩子要求一起玩时,家长总是想尽各种理由搪塞孩子,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她自己并不喜欢她买的这个玩具。我觉得眼前的这个模拟厨具一定会是家长与孩子都喜欢的,因为他们离我们成人与孩子的生活都不远。我之前也提到过家务劳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亲子活动,如果能把玩具与劳动结合起来,我相信是非常完美的家庭教育。
其二,培养家庭意识。学校总是通过思想品德课进行思想教育,这是不科学的。一个人有没有思想品德,不是看他想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思想品德课成绩很高不能说明是德高,只能说明智高。德高见于行,学校应该多为孩子提供施展良心行动的平台。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意识或称家庭责任感是重要的一课,一个人总说自己很顾家,却一点家务活不干,能让人接受么?所以行动说明一切,不要让孩子们成为生活的“演说家”,而要成为“实干家”。
其三,提升感知力与行动力。我之前在《孩子独立“靠”父母》强调0-3岁是进行感统训练的重要时期,感统训练一方面需要“专业”的器材比如黑白棋布(训练视觉)、羊角球(训练触觉)等,其实有些玩具同样可以满足感统训练的需要。感统训练包括视觉、听觉、本体觉(运动觉)、触觉与平衡觉的训练。其中本体觉就是可以通过游戏与运动来实现训练目的的。本体觉的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的全身运动器官达到统和协调,简单来说就是可以正常的工作与全身运动。使用模拟厨具这类玩具便可以很好的锻炼本体觉。另一方面,模拟厨具是立体的,书本是平面的,前者肯定对于孩子获取厨房的知识更加容易。
其四,提供犯错误的机会。行为主义大师同样也是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提出了“试误学习”或者称“错误性尝试”。意思是人会在一次次失败中获取学习的经验与正确的做法。学生时代的我一直很不赞成这种观点,我承认错误或失败会加深记忆,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很多错误可能会导致安全和危险,不能让孩子在危险中收获经验。模拟道具的产生为我打消了这个顾虑,孩子可以犯错,在失败中总结经验,然后再进行真枪实弹,这是最好的教育路径。有意思的是,虽然是模拟厨具,我们可以按照正常做菜的全部过程来演练,包括洗手、洗菜、洗案板、洗刀具、放碗、切菜、倒入碗中、洗刀具和案板,收好……这一套下来,会让孩子觉得家务活动的乐趣,并且愿意在将来某一天成为你的小助手,加入进来。
在我们大多数家长的眼中,玩具就是玩具,学具就是学具。在我看来家长应该把玩具当学具,孩子将来就会把学具当玩具。表现出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生活的热爱显然是最重要的早教环节,关键是,我们一定要真心的,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