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流图中,一眼便可看出,大洋里的洋流是圆形环流,首尾相连,循环不绝,所以又叫大洋环流。
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环流,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环流。这些环流都在几百米的大洋表面流动,属于表层环流。
表层环流为什么老在兜圈子呢?这要从海风说起,因为它们都是风吹起来的。
拿北太平洋来说吧。赤道以北的低纬度海区,一年四季吹东北风,人们把它叫做信风。纬度四十五度的海区,风向变了,终年吹西风。在东北信风的吹刮下,海水向西流,这就是北赤道海流,它横跨太平洋,长14000多公里。由于西岸陆地的阻挡,北赤道流转向南、北,向北的这支从我国台湾省东面进入东海,再向东北方向流去,然后从日本九州南面流出东海。这支海流颜色蓝黑,称为"黑潮"。黑潮在向北流动的过程中,在北纬四十度进入西风带,又被迫转向东,形成西风漂流(又称北太平洋海流)。为了补偿北赤道海流流走的海水,西风漂流就在太平洋东部转而向南,成为加利福尼亚海流。这样,海流便首尾连接起来,形成旋涡一样的环流。
其他大洋也都是这种情况。只是印度洋北部的环流与众不同,它一年要变换两次方向。因为那里是季风盛行的海区:冬季吹东北季风,海流向西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海流又调过头来,流向东方。所以一般的世界大洋的海流图中,总是专门标明印度洋冬、夏两季海流的方向。
大洋表层环流中,有一些被人们叫做"暖流",因为它比周围的海水温暖;另外一些被人们叫做"寒流",因为它比周围的海水寒冷。
在暖流中,有两支最为强大,这就是太平洋中的黑潮和大西洋里的墨西哥湾流。黑潮最宽达280公里、深600米,每小时最快可流动约7公里;每秒钟输送4500万立方米的水量,比陆地上所有河流流量的总和大20倍!墨西哥湾流每秒钟输送5500万立方米的水量,这个数字就更可观了。
大洋表层以下没有风的影响,有没有海流呢表层以下也有海流,它们主要是表层海水在某些地方下沉产生的。如高纬度地区的表层海水,在寒冬腊月变冷而密度增大时,就会不断下沉,下沉的深度视密度的大小而定,密度大的能够一直沉到海底,密度小一点的下沉得浅些。下沉的海水当然不会堆积在那里,停滞不前,它们也要向水平方向散开,所以在表层以下,实际上有四层海流:上层、中层、深层和底层。深层海流多半在南、北方向流动,也是首尾相连、循环不绝的,只不过看上去没有表层那样明显罢了。
沿岸浅水海区,也有许多规模较小的海流,它们没有大洋环流那样规则,变化比较大。
洋流犹如我们身上的血液,大洋环流好比是几条"大动脉",浅海海流,则是数不清的"微血管",循环不绝。它们把海水从一个海区带到另一个海区,从底层翻流到表层,使各地的海水不断吐故纳新。又把从空气中吸取的氧气送到深处,滋润着大量的海洋生物;还能把热量带到寒冷的地方,充当调节气候的重要角色。要是没有海流,海洋就会成为死水一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