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因势利导”的应用出发点不同,表现出的性质不同,中国诸子百家的论述中很多都体现出这一论断。如黄石公素书道义章“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第一句就是说“对于顽固无知的人用说服教导的方式本身是愚蠢无效的”,面对认知水平较低的患者,不是靠循循善诱可以实现治疗的效果的;再如刘邦斩蛇起义托天托神之举,是“为了反抗压迫建立新政权的发展目标”,借助神灵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或者说针对老百姓认知水平所处的低层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恰是政治领袖借助因势利导的方式实现政治统治,治疗天下苍生的智慧体现。以人为本,并不是将患者的主观表达需求看做是“决定治疗的方向或者治疗的中心”,也不是“治疗师无所治疗技能没有自我效能价值的中立”,而是由治疗师根据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患者症状实际改善需要和治疗师治疗技能的特点,巧妙进行治疗师和患者之间交互性治疗行为的活动过程。
所谓的中立和中心,实质是为了提醒治疗师,要善于调动患者自身的心理动力,实现远期效果的治疗目标。治疗师在与患者交互的行为活动中,自身就是治疗的资源,治疗师中心说仅是对自我资源应用把握的一个原则,但不是所有治疗表现出的必然方式。如所有治疗首先需要建立的信任和情感关系,移情的形成是治疗顺利的重要条件,而为了体现中立而据患者的依赖于千里之外,治疗必然事倍功半。
20、主题一句话人本的价值在于揭示了治疗中,治疗师要善于诱发患者的心理动力作用,实现“患者自助”的自我成长目标。
【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很困难的,因为在目前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定义。】
——人格科学从人本角度来说,心理疾病的根源是心理动力系统的缺憾,心理治疗的目的是改善个体心理动力调控自我的效能。我们通常借助情绪感染、行为支持、教育培训等方式实现对患者心理行为的校正。
人本心理学的实质是在强调个体的主观行为中的能动性存在影响价值。人本治疗学派的实质在于诱发患者的自我能动性实现对病态的改善治疗。其存在的价值是批判了治疗过程中对个体发展模式特征的忽略,修正了过多的依赖于治疗师一厢情愿式的“治疗师主体”过程。
应该说,治疗关系中,治疗师是治疗的主导,来访者是治疗的主体,主导和主体在互相尊重倾向的差异中得以统一:尊重来访者自我发展的模式特征(主体)、重视治疗师的引导作用(主导)。
21、主题一句话如果人本的目标是使患者形成主观自大的自我观念,则是“纠卑成妄”,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转移。如果这样做是正确的,也仅限于治疗初期暂时选择的策略。
【与弗洛伊德和行为主义把人说成是无法自我控制的个体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人看做他们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只是因为身体上有局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患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是,正如艾里克·弗洛姆所说,有许多自由是可怕的。】
——人格科学人的生存可以用“戴着约束的镣铐行走”来予以形容。任何改变都是力量对比的结果,并不存在一厢情愿的“自由”。个体不是被自然改变、被动地适应和接纳环境的约束,就是打破自然的生存约束改变自然环境的存在——这是一个简化的人类生存活动模式判断;确切地描述人类的生存状态,人类活动是在“改变自我适应自然(对抗自然生存威胁)和改变自然适应自我”的两个极端之间波动存在的。
人本主义的一厢情愿只存在主观的想象当中,排除了客观限制性。人不能自由改变自己,不仅是人类当前存在状态的局限难以自如抗衡自然生存环境的生存威胁力量,还有人类心理的智慧发展进化的生存机制综合实力不足。人类发展的进程是漫长的,是人类逐渐实现“自主”
的过程,是人类自主(能动性)经历着由自发到逐渐自觉,逐渐提升人类与自然环境抗衡能力,实现人类更大自由的进化过程。
如果说“许多自由是可怕的”,正是说明人与生存环境的对抗性是残酷的客观现实,自我完全自由给予他人(个体环境的一个部分)的威胁是可怕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才是生存的基本模式,人独立于环境生存的完全自由是不存在的。生存条件的约束不是个体主观愿望就可以让其消失的,人类行为模式的发展必须接受环境客观刺激的磨炼才能得以形成,“我不得不”
的行为是很普遍和自然存在。很多“不得不”的行为选择并不是人的主观不努力不作为,这一选择是环境强迫个体为延续生存必须接受的。如果我们否认“必须接受”这一点,是对我们尚未进化到今天智慧的过去“落后状态的否定”,这没有任何人类自我发展的意义。落后总被先进替代、未来总要替代过去。正如将来对今天选择模式的否定,因为后来的先进否定过去的存在,不能认识到过去、今天、未来的发展的替代关系,否定今天人类发展的不足是认知的偏差。22、主题一句话存在在于把握当前,当前是存在的实体,把握当前在于“瞻前顾后”(了解过去、明确趋势)。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只有按生活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fullyfunctioning)的人。对过去和将来的某些思考虽然有益,但是多数人花费过多的时间反省过去,计划未来,这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地,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
——人格科学存在于当前——只有“当前的存在”才是现实。过去的价值在于反思借鉴、未来的价值在于目标引导发展,事物的改变依赖于对当前存在事物的刺激施加——只有当前是“我们存在的所有”。但我们并不否认过去和未来的作用价值,并不能将过去和未来割裂,因为每一个“当前”随着时间的变化都已变成“过去”,每一个“未来”都随之变成“现在”,未来、现在、过去是流动变化的,过去和未来都只有通过当前得以表现。人是生存在当前,但依赖于过去的支撑和承载着未来的延续。所以,我们并不能只坚持当前一点,忽略否认过去基础、未来目标存在的意义,不能再以单一的方式思考认知及把握我们的存在。中国文化的中庸之道实乃是先见之明,人类最科学的认知行为把握方式,不是所谓的调和,是针对性的协调,是系统论的方法原型。
从时间存在的格局关系,我们又可以发现弗洛伊德的“三我存在关系”:本我相当于过去,自我相当于现在,超我相当于未来。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过去已成为历史性的记录存在,未来属于目标性的存在,真实客观能为事物所表现的仅是“现在”的一切。每个现在都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而来的,每个现在都是朝着未来的目标发展而来的,每个存在仅是“一个个瞬间”的实体。所以,我们人类的智慧发现,只有把握住今天,才能拥有过去、拥有未来、拥有存在、拥有真实。
23、主题一句话能实现让患者自主自助性治疗自然值得赞许,但不是唯一,不是为了实现自主自助而放弃“有效的强迫性治疗方式”,非此即彼的方式是狭隘的。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观点,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因此治疗师听了患者的倾诉后。判断他们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强迫他们接受意见,同意要改变什么,如何去改变。这种作法是很荒谬的。与之相反,人本主义的治疗师努力去理解患者从何而来,然后给患者提供指导,使他们能够帮助自己。】
——人格科学“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所指的仅是自我知道的事情和自己的想法有很多别人无从知道。事实上最难了解认知的是自己。
很难一概而论自己最了解自己,所谓当局者迷,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这些都是在说明个体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和途径。特别是潜意识及行为的存在,使个体对自我的认识更是增加了很多的困难。理解患者、把握患者的认知行为模式特征,提供针对性的引导,诱发个体自我改善的内心力量(对人类认知主观性的适应),达到发展个体的治疗目标,这无可非议。但过多强调个体主观作用,否认强迫性治疗方式则是认知的偏差。如此否认强迫性治疗,催眠、自由联想、行为训练等很多强迫性治疗的良好方式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24、主题一句话人本
治疗的过程价值还体现在“治疗的过程本身就是患者在咨询师辅导下处理问题的经历体验过程”,这一体验过程的时间长短、真实性深浅、独立面对程度的把握,需要咨询师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确定,并无一成不变的准则。
【此时不明白自己的问题的根源,治疗师也还不了解有关信息。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逐渐了解自己并想出适当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在处理个人问题时可能也会有相似的经历。】
——人格科学由此可以看出,人本主义疗法强调的是治疗师介入的个体反省。但这样介入的作用力量很单薄,效果依赖于个体反省的能力和咨询师的介入能力。如果仅仅遵从“反省的自主作用”,对很多反省能力不足的个体是很难见效的。把人本看做“尊重主体认知行为模式存在特征”的一个治疗原则是中肯的,并且,人本对因势利导方式的表现仅是一个方面还不是全部。因势利导是所有疗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于因人而异。
25、主题一句话恰是治
疗师的存在使患者回到自我良性改善的轨道上,治疗师和患者的交互活动中,指导的作用是隐蔽的,但不是否定其存在;所谓的“只有患者自己才能这样做”是否定简单说教而不能改变患者内心、不能为患者内化的“推动帮助”的治疗方式,强调对“个体主观决定自我行为”
原则的尊重。
【当然,治疗师并不能把患者推回到发展轨道上,只有患者自己才能这样做。】
——人格科学人本学派在重视来访者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力量作用的同时,却否定了治疗师的辅助力量的治疗施加作用,失之偏颇,无意中淡化甚至忽略了治疗师的专业性价值,也是对自我的治疗方式的否定——没有治疗师的推动,患者不一定能回到发展的轨道或者很困难回到自我发展的轨道上。26、主题一句话人格完善虽然在于主观的修炼,但也判断决定于个体产生客观行为的效果。因此,很多圣人智者可以接近人格完善的极致,但很多杰出人物却有着非常明显的人格缺陷。从这一方面来说,人格完善并不是所有人最高的人生追求,事业成功的大小与人格的完善程度没有必然条件关系。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的追求,而自我完善可以是一部分人自我实现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怎样才能进入这一过程?一个完善的人具有什么特征?首先,完善的人应该坦诚地对待自己的经历,他们会努力体会生活的全部内容,愿意去发现什么样的生活是最有价值的,然后珍藏这种特殊的经历。其次,完善的人关注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生活在现实的空间里。第三,完善的人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他们感到一件事应该做,他们就去做,不会因为过去学到的准则或顾忌别人的想法而放弃。】
——人格科学这里诱发我们对完善人格的思考,什么才是完善的人格乃至人生?按照中国文化的标准,首先是能与自然环境完全融合的人,依托于自然但不受制于自然的存在状态(老庄之道物我共存),遵守人类社会的规则但并不拘泥于这些规则行为方式(孔子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得与失情感境界及苦乐皆为人生过程经历的淡然体验(范仲淹),筹策万类之终始,见变化之朕而守司其门户的认知行为自我控制能力(鬼谷子、管子、诸葛亮),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价值存在感(刘备、曹操、赵云等)。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满足自我需要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存在完善的过程。确切地说,每一个人自我完善的内涵是自我的主观结果,完善的人格标准仅是一个理想中的期望目标,多数人或者能在某些方面达到标准,表现出相对完善的人格结构。只有少数人可以接近人格全面完善的极致,如智者圣人之流。
27、主题一句话不能确定人人会喜欢你,但也不要否定有人会喜欢你。假如真的没有其他人会喜欢你,你也不要忘记自己要喜欢自己,从而放弃沉重的焦虑。
【……这一信息会导致焦虑,因为你原以为人人都喜欢你,但现在有证据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人格科学自我存在感的主观建构(人人都喜欢)和客观现实状态的差距(并非如此),体现了个体认知行为能力的不足。认知模式特征是人格组成的重要部分。
28、主题一句话亲人
间良好的愿望中,大部分情感源于愚昧的占有,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人财产”或者是“延续自我的工具”,而忽略孩子的“独立自我的人生”。
【罗杰斯的回答是,多数人是在有条件的积极关注的环境中长大的。小时候,我们的父母或监护人给我们爱和支持,但这些都不是无条件的。就是说,大多数父母都只是在孩子们满足了自己的期望的时候,才会爱他们。】
——人格科学孩子的愿望在现实中遭到拒绝,是孩子的主观需要和客观存在建立恰当关系的途径,是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必须刺激。父母的爱并不因为对孩子的社会化调教而具备“条件”性质,确切地说,孩子的行为符合自己的期望并不是父母爱孩子的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以“满足自己的期望”的功利性标准衡量支持的发生与否,亲情给予爱和支持有生物性的前提,那就是血缘。这是个体生物遗传、通过遗传获取支持发展而来生存力量的重要途径。如果爱和支持被附加了以外的条件,也是因为施加爱和支持的人对所爱的人,拥有主观好的愿望的结果。从社会生存的角度分析,自己的亲人就是支持自己生存的力量,延续的后代是替代自己更好参与生存竞争的“永恒”生命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血缘感情更类似于个体和自我化身之间的情感,子孙是“自我”的延续,是自我的替代,是自我的更新,是自我的壮大。所以,这种亲情的支持关系是个体产生对亲人好的愿望的基础。同时,也因忽略自我和“新生自我”之间的“需求差异”而产生“越俎代庖”的“人生发展管理模式”,把对自我的控制,不自觉延伸为控制了自己所爱的人。我们常接触到亲人之间矛盾里会出现的一句台词“他要不是我的……我才懒得管他呢”。这样的感情还会从亲人之间延伸到朋友的感情中,台词不变,“要不是我想使他好,我才懒得理会呢”类似的说法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