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自主的发展经历未觉察自主(潜意识)到觉察自主(觉意识),再由理解自主、构建自主到完全自主(因为自始至终,生命个体总是以自我需要为中心、为生命活动的出发点的,自我需要是自主的本源)。未觉察自主,是本能性自我中心表征,外界一切无条件无理由的为我存在而存在;觉察自主,是觉察到自我存在的需要和条件限制的状态,是自主的现实性得以发展萌芽的自主混沌;觉察自主的矛盾期从意识到外界对自主需求的限制开始,直到完全自主的形成。人生大部分是在觉察自主的矛盾期度过的,在这一过程中,理解自我存在价值和意义、树立自我和世界的关系(世界观)是觉察自主的内涵;当形成了对自我和世界的观念,就开始了完全自主的生存活动。
在完全自主的历程中,是自我和外界最佳的协调,自主不再受外界的限制,自我完善为外界环境提供最大的价值作用。当环境成就了个体的发展,实现自我完善的个体必将反哺环境,这就是完全自主,也是完全自我、自我完善的价值体现。正如孔子所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随心所欲、不为拘泥,而且不逾矩,完全与社会融于一体,我即社会、社会即我,我即环境、环境即我。当然,社会的进化,个体的独特性,使自我的自主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开始并不能以年龄为固定的标准简单划分。个体能实现对自身的自主、实现在生存环境中的完全自主,这是生命能动性的价值,同时也表现出对人格能动性的依赖。
23、主题一句话我们不能选择自我生命的开始,但可以选择生命的今天和未来。面对生命的瑕疵和灾难,我们很难扭转生态求得重新开始,瑕疵和灾难、垂老已归属我们生命自我的一部分,否定现实只有虚妄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接受,更需要积极的改善。
【埃里克森写道:“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把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1968)】
——人格科学埃里克森是这样的,很多老人也是这样的,在生命终结向自我的毁灭妥协。但是,类如秦始皇这样控制感占主导地位的个体自我却不是这样,他们追寻长生不老,要控制生命。当然,更多地表现为与有限的生命相抗争,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延续人类的财富,很多致力于一生科学研究的人都是这样的个体。人对生命的看法就是对自我的看法,对生命的接受与否,就是对自我接受的与否。
24、主题一句话经历是财富,有些挫折体验是其中的一部分。攻击是面对挫折的第一反应,也是消除障碍的最简单直接的心理反应。挫折和失败是个体本我经历超我驯化形成自我的必然经历,也是自我存在控制感波动的原因。接纳那些我们不能控制的一切,是对自我控制感的有效补充,也是人类进化而来理性机制作用的反映。
【当我们寻求快乐的冲动受到阻碍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攻击障碍物的“原始的反应”。】
——人格科学经历挫折行为的过程,个体自我控制感受到伤害,滋生挫折情绪。大量的挫折情绪产生挫折的心境(情感),悲观倾向性归因和挫折心境的未能得以及时的支持性清理,产生抑郁。
挫折给予个体应对困难时情绪控制的学习体验机会,对个体健康的行为模式或人格形成都是必不可少的。个体会认知到,有些问题是自己可以直接控制、解决的,有些问题不是自己可以控制解决的。当遇到不是自己可以控制解决的问题时,接纳、认可这一现象的存在,是对自我控制感的间接补充构建。任何情况下,个体都不能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感的存在,自我控制感是建立在对自己身心行为的发展变化和外界环境中影响生存因素的控制中形成的,或者是直接的控制,或者是间接的控制——接纳认可。
25、主题一句话影响自我控制感的内外因素有自我机能水平、控制的难度等。每一个为人所奋力实现的事件,都有独特的价值,对其价值的有效占有就是控制。
【冰球手的暴力行为与他们在联赛中的排名有关。排名第一的和排在倒数的几位的球队,攻击性较小。在最靠近目标的队员(排在第二的球队)暴力行为最多。比赛中的一些挫折会使此队的球手比排名第一的队和根本无望拿到第一的队更激怒,可能因为后面的两种球队不会损失什么。】
——人格科学自我控制感在何种状态下会产生积极主动的控制反应,何种状态下产生接纳认可妥协的被动控制反应,和对目标控制的困难程度及个体的生存竞争控制能力水平相关。当生存竞争目标的困难程度离个体的控制能力差距极大(如果难度极小则容易引起个体的控制放弃),个体容易产生接纳认可妥协的被动控制反应(如“习得性无助”),当生存竞争目标的困难程度为个体的能力水平越接近,个体越容易产生主动控制性行为反应。如得之很容易、得之不可能,得之不容易但有很大可能,这两种对比状态影响个体的自我控制态度。
对获取事物的控制态度,取决于个体获取事物的过程难度和所获事物的给予自我的价值变化。
其中,事物给予自我的价值变化起到决定态度的主要作用。如大浪淘金的艰辛,对金倍加珍惜;如果后来遍地都是金,此金不足惜,仅有象征的价值。经历千辛万苦的婚姻,能为双方互相珍惜;但若互相已无相伴的价值,事实婚姻也随之解体,即使保存也是婚姻历程的回忆象征。
26、主题一句话自恋不是自尊,但是自尊、自信的一部分。
【自我概念是关于你对自己人格特点看法的积累——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自尊则是指你对自我概念的评价。其实质是你是否喜欢你所认为的这个自己。】
——人格科学心理学的许多概念目前是混乱的。
“自我”依托弗洛伊德的概念确定比较科学,即指社会超我和生物本我协调而成的社会存在自我,是对“个体我”的行为人格模式的客观描述。
自尊,则是个体自我存在控制需要的一种反应。以自我需要为中心的自我不是“心理学的自我”,而是自我存在表现出的自主。自尊也不是自己是否喜欢自己,不是自恋,而是自己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可和维护。自我价值感是对自我存在意义的认知感受,属于自尊建构的范畴。
27、主题一句话比赛中,男人试图打败另一个男人,好像是要战胜父亲——过多地应用潜意识解释当前行为,是认知的热聚引起的泛滥。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由于要在象征意义上击败他们的父亲这一未排解的恋母欲望的存在,在这一竞赛中,男人试图打败另一个男人。】
——人格科学个体的竞争是为自己的存在而展开的,当个体成长不再局限于家庭,而是更多的社会交往影响,竞争的对象主体已不是家里的父亲,而是伙伴。
在父系社会为主体的结构关系中,竞争对手主要是同性,而不是异性。所以,当个体更多地依赖群体生活发展时,同性伙伴竞争是生存竞争的主体。而对于异性,则更多表现为竞争的结果(异性态度的关注)。
28、主题一句话小时候,我们从不会想“我们为了什么存在”,这就是未觉察自我阶段。当你的心灵获得了完全恒久的自由,你达到完善自我的人格状态。其余的时光,我们都是在理解和雕塑着自我。
【与弗洛伊德一样,沙利文强调早期经历对成年人人格发展的重要意义,他对儿童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但是,和埃里克森一样,沙利文认为:人生最初几年以后,人格仍继续发展。他认为人格发展有七个阶段,他称其为发展时期(Developmental Epochs)(见表 5‐1)。
这七个时期是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前青年期、青年前期、青年后期和成年期。弗洛伊德用先天生物钟来描述发展阶段,而沙利文认为,这些阶段主要是社会因素决定的。儿童以特定方式通过特定的阶段,其原因,一部分与该阶段的生物变化有关,另一部分与儿童在该年龄的特定处境有关。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生长的儿童会经历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
——人格科学沙利文的影响个体人格发展阶段的因素是有道理的,一方面受个体生理性发展影响,一方面受个体生存的环境影响。因此不同的个体人格发展的时间阶段是有所差异的,通过统一的年龄划分标准予以衡量,是存在大小不一的误差的。
以个体行为的特征为依据,人格发展的阶段是难以细化的,我们可以从自我存在感发展的显着性变化为划分界限,把人格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未觉察自我、觉察自我(理解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自我。
29、主题一句话生存因为群体化而具备社会性,但趋利避害的个体自我保存决策原则永远不变。
【这些神经症者的一贯需要是攻击他人,保持优越感,控制他人和显示力量。】
优越感是个体自我存在感的社会化竞争后的体验积累。
30、主题一句话健康需要袒露,需要良好的人际交流。但是,过多的交流,交流的泛滥却是一种人格疾病。所以,经常地自我表露不足为衡量健康人格的标志。
【按照朱拉德(1971)的观点,经常地自我表露是一个人健康人格的标志。】
——人格科学自我表露是获取社会性支持的表现,通过“共鸣式”生存境况获得社会关系中的接纳感,通过经历体验的“分享”建立沟通联系的渠道,使个体在认知情感、存在状态上形成社会化全面支持的共同体,这是合作建立的基本原则——“我的隐私(个人经历)”也是“你的经验财富”,在信息的层面上形成互惠互利的支持关系。但是,潜意识中无限制的、无原则的、不分对象信任度的自我暴露,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缺乏自制,而不是一种适宜长远生存的坦率。31、主题一句话从某种角度分析,自我是自我行为的总和,而行为又是以社会人际关系为主的行为,强调自我的社会人际关系属性不错,但不是全部。我们不可忽略人和另类事物组成的环境之间重要交互作用形成的“大人格”系统。
【沙利文认为,无论是现实的人格还是我们想象的人格,都不能脱离人际关系而存在。人格“从来不能与复杂的人际关系相隔绝,人们生活在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并成为他自己”。
(Sullivan,1953)我们只有观察人们对各种人际情境做出怎样的反应,才能了解他们。在沙利文的体系中,“自我”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是有意义的。】
——人格科学哲学中联系的观点,心理学中个体行为发展变化所需要的刺激源——就是社会各类关系的动态存在。而且,通过对个体社会行为的观察能得到对个体人格等各方面的认知。
自我,不仅体现在人际环境关系中,同样体现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之中。
32、主题一句话宗教是心理支持需要的产物,永远的神在你内心。
【人类的宗教必然会被归于群众性的妄想,无需讳言,没有一个处于妄想中的人承认他是妄想症。】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这是宗教自始至终客观存在的状态——存在于人类的幻想或者妄想中,是人类对美好的信仰,而非对某个神灵的依赖。
人类在自然生存的斗争关系中,不是征服自然就是被自然所征服。当人类被自然所征服的状态下有时不得不暂时屈服、妥协、接纳、认可。对于个体面对生存的竞争同样会产生类似的结局。个人或者人类在逆境、失败的无力中,生存的本能需要使人们期望得到支持。给予支持和获得支持的意识是伴随生命体延续而存在的,当个体诞生时,生存能力极低,这时个体可以获得母体的全面支持,母体自然给予子体必要的支持。支持的给予和获取是生命的本性,由遗传性支持到社会性支持,支持的需要是宗教、神灵得以发生、存在于人类妄想的原因。
因此,宗教的存在给予人类群体或个体失败、失落、绝望、无助时提供了安慰帮助的心理支持。
宗教,是最具普遍性的心理咨询治疗方式据途径。佛、道、基督、伊斯兰等所有的教派存在,都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所需要的大众式的心理医院。在神灵面前,个体可以获得完全的心理支持,因此可以放下所有的心理包袱,减轻神经系统承受的无法释怀的压力。即使离开神的环境庙堂,绷紧的心灵已经得以喘息,心理承受压力的机能得以一定程度的恢复。即使离开神的庙堂,“父神”无处不在的妄想在个体的祈祷中,会让个体随时重新获得妄想或自我暗示的支持。当你需要宗教帮助时,你可以自由地寻找;当你可以给自己找到支持的力量,或者完全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信任,你是自己的神。
33、主题一句话哪一天我意志薄弱了,我会寻觅宗教中的安心之处。
【重要的是解决他们人格中善与恶的问题,心理学家试图通过各种治疗技术来帮助他们。然而荣格指出,现代宗教已经发明了它们的一套方法来达到同样目的。例如,教堂采用忏悔、免罪、宽恕来象征性地帮助它的信奉者,帮助他们协调自己身上善与恶的冲突。】
——人格科学忏悔就是疏解,免罪和宽恕是宗教的支持性象征。宗教具备一套完整的心理咨询治疗手法。教堂的宁静纯洁和无限包容性,是人本、精神分析迁移的模板。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当宗教体现出专制性,是被一部分人利用的工具标志。
34、主题一句话不仅是信仰宗教的人有充分的妄想表达,在所有人的内心都排除不了“妄想”的出现。
【弗洛伊德对有组织的宗教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把它叫做集体妄想和一种神经症。荣格用上帝的原始意象概念来解释人类对宗教的永恒需要。荣格是否把外在上帝的观念看成是幻影尚无法确定。他指出,当病人对宗教提供的答案感到失望时,现代心理治疗就可以取代宗教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对宗教的普遍需要产生于逃离自由的需要。】
——人格科学当个体迷恋于宗教行为时,可能发展为神经症;宗教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都会有极端状态的发生。
宗教和现代心理治疗是两个可以互补的心理咨询治疗途径。对宗教普遍需要的根源是,个体面对生存威胁的无助逃避和获得支持的需要。妄想的根本就是逃避现实,宗教的这一点心理成因不可否认,但另一方面是向往美好。所以我们不能否认宗教给予人类生存过程产生的巨大帮助价值。妄想有妄想的价值,妄想是理想的前身。
35、主题一句话个体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生存的多维环境影响。如遗传的延续影响,如人际环境的影响,如人和其他事物间非人际环境影响,如人的内部环境的影响等等。
【如果依恋理论学者是对的,那么在婴儿身上发现的不同依恋类型也适用于成人。即爱因斯沃斯及其同事将孩子分成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