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心理学家综述了 43个关于这两种应对策略效果的研究,他们发现,回避引发焦虑的情境和去注意这种情境都比任何应对机制要更有效。……问题中心策略与情绪中心策略各自的效果怎样?同样,在某些情形下,某种策略可能会更有效地应对压力。这里的关键变量是应对方式的可用性。(Aldwin & Revenson,1987;Folkman,1984)即问题中心策略在某些情况下有效,但是对有些问题,我们根本没有可供利用的工具来应付当时的情境。】
——人格科学由此可见,个体的不作为——无助性反应、无法自主的延迟性反应还是普遍存在的。这属于衡量个体心理行为机制机能的水平差异标准之一。直接解决、回避处理都是有效的应对方式。因此,当个体面对刺激的反应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应对行为反应,一是无应对行为反应;应对行为反应可以是积极的直接面对,也可以是迂回的间接面对,他们是对等的处理方式,但效果如何,因人、因环境需要而各不相同——很多地方需要策略的迂回才能妥善的解决问题。
对“伤害”的延迟性反应和对“利益”的延迟性反应相反,前者是对伤害的“漠视”,后者是对利益的“迷惑”;前者是刺激的强度“相对不足以唤醒”个体的防御反应,后者是刺激的强度“引起个体的兴奋抑制”了个体对更大利益的获取感;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反应受限制于当前的“看似迫切的”需要,人的决策习惯于应急当前。
33、主题一句话学习是我们成长阶段重要的生存活动,同样表现出“漠视学习问题存在”的延迟性反应,结果是被学习负担压得不堪重负。
【例如,一个学生上数学课时,因听不懂而苦恼,那么对他有利的做法是立即请教,而不是坐等着以后会突然开窍。】
——人格科学学习中的孩子表现出对学习问题无应答行为延迟反应,还是很普遍的——如果不懂就问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原则事实,就基本会消除所谓的差生,而且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就变得越来越简单了。
大多数学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当时仅能接受80%左右,能达到老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者为数很少,多数学生处于似是而非的认知状态。如果说每一个学生都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也不为过,仅是距离教师设定目标的差异程度各不相同而已。再加上学科的交叉学习、遗忘的规律、巩固的不到位,对知识的理解认知及应用就更加“似是而非”。这种“有学习问题”的状态下,学生们会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吗?或者请教同学获取帮助解决问题吗?不是不会,是很少会。
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有一点是没有差异的,就是学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学习生活系统,除了学习以外的干扰不少于社会生活的复杂。很多学生遇到学习问题可能会有解决问题的念头,但干扰性因素太多,如担心顾虑的心理阻碍,如被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干扰挤掉了解决问题的机会等等。有两种面对问题的特殊情况:一种是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把学习问题解决放在第一位,这是通常学习好的学生的表现;一种是漠视问题的存在,不把问题当做问题,问题太多了、麻木了、无所谓了,这通常是差生的表现。这两种情况的发展趋势就是,一种成绩越来越优秀,一种学习越来越沉重——直至不堪重负。
34、主题一句话面对问题表现出回避策略,是为了对情绪的控制、情感系统的保护;解决问题只有直面问题并有合理的行动才是依托。
【揭开这个谜底的关键是,要从时间角度看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回避策略通常在短时间内更有效,但是从长期看,积极策略更有效。(Suls & Fletcher,1985)仅仅是不去想这种体验,你可能渡过难关。然而,很多时候,问题不会消失。比如你可以不理会你的经济问题,可这些问题并不会消失。尽管我们不去想它,感觉可能会好上几天。另外,比如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不融洽这些问题,它们是不会自生自灭的。所以,为了彻底地消除焦虑,更多时候我们必须去关注这个问题并切实做点什么。……不同类型的应对策略看来是在不同的情境中起作用。】
——人格科学直接面对问题策略和回避策略互补应用,才会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效果。在最大可能的减少应激对个体的伤害性,同时又能长期地解决问题。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很多使用了回避策略的个体,因为暂时解决了当前的威胁刺激的应激情绪反应,忽略了对威胁刺激持续存在的根本解决,所以,会因得过且过的行为方式的模式化,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行为的结果,影响了个体生存条件的实际改善。
当敌对双方都在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中,任何一点冲动的挑衅都会成为爆发战争的导火索;如果一方能适当暂时性使用回避策略,随即使用问题解决策略,使问题由情绪化中心转移到“问题解决为中心”,对双方因情绪化冲突带来的伤害都会有所减少。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解决都需要回避才会有好的问题解决效果,前提是对有妥善处理解决问题的良好愿望。35、主题一句话趋利避害是生命生存的基本行为原则,或是飞蛾扑火,或是如履薄冰。人类理性的预感代替“生命的第六感”,是人类生存机制回归自主的进化体现。
趋利避害是生命行为选择的基本准则,是生命保存自我的基本生命机能。
注意力关注行为机制(顾此失彼的利弊,兴奋和抑制的机制作用),利害事件选择当前原则,预感性体验迟钝(侥幸心理),都对趋利避害行为的发生起到制约作用。
集中注意力有利有弊,优势在于集中有限的精力完成有难度的任务;不足在于集中精力于此,排斥了其他主观认为无关的信息,表现出顾此失彼的重大缺憾。如飞蛾扑火,这里“飞蛾扑火”的事件不再是比喻,我们探讨的是生命趋利避害基本机制的原理,飞蛾并不是生命的异类。飞蛾扑火不是为了死亡,这点我们可以确信。飞蛾扑火是为了满足对光和热的需要,我们可以解释为“趋光、向光”等形象的描述。如果飞蛾扑火是为了抑制一种恐惧,如同人类有意的自我毁灭行为一样(自杀),那说明所有的生命都存在逃避的弱点,趋向认为死亡可以让生命解脱、一了百了的错误感觉。任何痛苦都是暂时的,比起有限的生命实体存在时间来说,没有快乐就没有痛苦,感觉到痛苦就说明快乐总是存在。同时,我们也推测,动物自杀性行为客观存在,但存在通过自杀可以抛弃痛苦和恐惧的“想法”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动物的自杀性行为,可以是因为逃避生存压力的不自觉的行为选择,而不同于人类的逃避恐惧的自觉性自杀行为决策。最“痛苦”的是死亡,死亡意味着生命体不复存在,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根本就没有了意识没有了存在的任何机制。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痛苦”意味着灵魂、精神还存在,意味着生命的气息还存在,意味着快乐存在的可能和必然,意味着机会。如果死亡了,快乐也不可能了,任何机会都不复存在,那生命还有什么价值呢?价值和希望是维持生命的根本动力,绝望了自然带来的是自我毁灭,偶然的绝望加冲动会带来让自我后悔、让他人惋惜的毁灭行为,长期的绝望会给所有人带来死亡的必然。
我们可以推论,很多低等生命的自杀行为,一方面可能会因为逃避恐惧不自觉选择自杀,另一方面是为了趋于满足有利需要、没有预知伤害意识的自杀性行为。有意自觉选择自杀则属于高级的人类所有了。但是,低等生命具有类似于自杀性的行为,在人类生命过程中并没有被人类的进化完全得以淘汰抛弃,同样还存在类似于“飞蛾扑火”性质的行为,为了当前的“利”,忽略、忽视、不能顾及、难以预计随之而来的“害”。这是所有生命“趋利避害”保存生命机制的弱点和缺憾。对于人来说,“饮鸩止渴”是对人类存在这一行为最好的注释。
为何会有“飞蛾扑火”或“饮鸩止渴”的短见行为发生,和我们的脑机制活动特征是分不开的。首先在于注意的机制。集中注意力,将我们有限的精力全部集中到我们所关注的“利益需要”上,成为当前满足需要行为的指向和焦点。我们的认知、行为是依赖与主观判断的,主观活动的素材依赖于事件前获取的客观信息和当前环境客观的反馈,也就是说,客观的信息输入在事件当前完全取决于“自我对客观环境反馈信息的关注倾向”,当主体集中注意与“满足自利的焦点”,排斥了主观认为无关的大量“客观相关信息”,导致指导行为的认知机制出现偏执、狭隘、错误、“当局者迷”的运行状态,必然产生“飞蛾扑火”为取小利而得大弊甚至丧及生命的缺憾性行为。
对于人类来说,除了注意力存在的弊端导致“飞蛾扑火”行为的发生,还有“情感”因素的影响制约。影响人类飞蛾扑火或者如履薄冰的是指人情感里的情感体验以及情感体验里的预感,也就是对未来危机的当前感受性强度。对危机预感性强的人,表现出未雨绸缪的当前行为;对危机预感性弱的人,表现出只顾当前利益不顾后来损失的行为。对未来事件结果的预感体验,不仅是危机的结果体验,并且有有利的结果体验:预感性强的人,对有利结果的预感则使个体表现出更加自信、更高的期望、更大心理动力的当前行为(极端化则会出现掉以轻心的行为,阳极必阴,心理动力的双向转化),对不利结果的强烈预感使个体表现出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当前行为(极端则表现为退缩不前、固步自封)。对人类来说,认知来源于体验。直接的体验和间接的体验,这一点可以通过对人类学习过程及效果的研究成果中得以充分体现。人类与生存环境中的生存活动,延续了久远的人类历程,并在这一竞争激烈的艰辛历程中,使人类和其他生命都具备了“利害事件选择当前”的生存行为执行原则,可以借用本能的概念予以描述。当前的利害事件处理需要成为生命体存活行为的第一选择,延续到人类,表现为“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侥幸”等行为表现。当然,这样的表现是人类从低等生命延续而来的见证和生存机制的自然延续,也是尚未被人类顺利淘汰并用更有利的生存机制完全替代的缺憾表现。代替这一落后机制的必然是良好的“推理机制”,不仅是认知的推理,更是体验的推理,也就是“预感”的良好建立。孔子所说的“三省吾身”是立足于现在,立足于今天的得失,建立后来的自我行为规则,通过今天的行为避免未来的祸害,这也是一种面对无限未知危机的生存策略。人类的发展进化,促生了人类具备更强的理性,使人类的生存机制具备了更强的推理性,这也是使人类具备更好的机制应对生存的危机和收获生存的优化。虽然动物也有危机的预感,这和我们的第六感是一样的,是生命进化留给我们的潜意识“危机预感体验”,以帮原始低等的生命机制面对生存的危机。随着生命的进化,人类不能再依托于“没有把握的预感”,不能将命运的方向交给难以控制的原始机能,固然,很多影视在神话生命的这一“神秘机能”,如同我们从前对“神”和“宗教”的崇拜过程一样,在我们发现其奥秘的时候,我们才能回归人类自我——自主的生命。
我们在这里强调的预感,不是生活里常说的“潜意识行为”,而是“对未来事件推测结果的先行感受和近似于当前真实体验的强度”,是超于“原始的当前体验”的体验模式,需要理性逻辑推测的结果和已有相关情感因素重组编辑合成的体验,完美地再现于当前,这一机制需要逐渐训练而成。
36、主题一句话反应和刺激在生物活动系统中是相互转化的,反应随即转化为刺激,刺激随即成为了反应,刺激、反应的行为属性是相对而言的。
【在这一争论的早期,一些研究者也通过比较人格分数与情境对人的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寻求对“个人-情境”问题的解答。这一研究结果发现,个人与情境都与人的行为相关联。既了解人格,又了解情境,远胜过仅仅获得某一方单面的信息。(Endler & Hunt.1966.1968)】
——人格科学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机制(人格)加工处理外界刺激(环境)反应(行为)的结果,环境条件诱发了个体的应激反应(个体还有自主反应行为),把行为独立出来,把行为反应和刺激、个体机制(人格)分开,行为则没有任何意义。个人与情境都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研究发现是人类对自我的进一步认知了解。情境是影响个体生存的条件,机制是个体处理刺激的机能反应规律体系,(把情境改为环境更全面)环境刺激与脑机制的外化表现是“行为”,行为是环境和脑机制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学探讨的就是什么样的刺激引起了个体什么样反应的规律,以此理解人类自我、优化人类自我。
刺激和反应是相互转化的:表现在刺激施加的连续性、行为表达的继发性。一个行为的产生,并不是某个单一刺激的结果,而是一连串相关的单元刺激的结果,而且,当此结果行为得以发生表现,就转变为行为继续的行为自我调整性刺激(反应和刺激属性的转换)。在生物活动系统中,刺激即反应,反应即刺激。运动、联系、发展变化的哲学规律,不仅符合万事万物的存在准则,更适合生命个体行为心理机制存在的准则。
37、主题一句话自主能动行为,人是行为发生的原因;应激行为中,环境是行为发生的“源”因。个体和环境是平等、对立、一体的交互关系体。
【另一种观点来源于行为主义,这种观点在另一个极端,把人看做较大、较复杂的老鼠。就像老鼠对实验室的刺激作出反应一样,人也对环境中的刺激作出反应,其中没有任何主观的控制。我们以目前的方式作出行为反应,只是因为现在或以前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因为个体的选择。】
——人格科学客观地说,行为主义学说的这些观点并不极端,只是对生物个体与环境刺激之间的一个单方面关系进行正态的描述。虽然偏离正态的两种极端情况较少出现,如无刺激(刺激剥夺)及完全刺激(刺激对个体行为的完全控制)。人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作为自我生存的本能需要及衍生相关需要的反应,在个体所有意义行为中占着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行为学派忽略的仅是人类的自主能动性——个体施加刺激与环境的另一方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