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府中
‘‘岑文本,呵呵’’长孙顺德边苦笑边摇头说道。
这时反倒长孙无忌冷静了下来,‘‘叔父忽忧,承乾的太子之事肯定无误,只是费力而已。’’
‘‘岑文本想以一己之力挡承乾太子之路,呵!以卵击石’’长孙顺德拧着眉说到
‘‘我看朝中不会就岑文本这一人支持李恪。’’长孙无忌笑了笑说到
‘‘那还会有谁,今日我看朝中的杜如晦,房玄龄,徐士绩等人都有意保持中立,还会有哪些人会支持他?’’长孙顺德不以为然的说道
长孙无忌微笑不语,端起手边的茶,轻轻抿了一口。放下茶杯,摇了摇头。
长安封德彝府中
‘‘封老,为何你今日闭口不言啊!’’岑文本一脸埋怨的对上坐的封德彝说道
‘‘今日之事你太过鲁莽,不该与那长孙无忌起冲突啊!’’封德彝顿了顿继续说道‘‘那长孙无忌朝中势力众多,朝中多是其好友,都有袍泽之情。而且恒山王又是嫡长子。’’说到这封德彝摇摇头
‘‘哎!忍一时,又有何妨’’封德彝说完叹了口气
‘‘那我们什么也做不吗?’’岑文本生气的说道
‘‘景仁啊,不必着急,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皇上尽快把汉中郡王晋升为一字王’’
岑文本脸色慢慢缓和下来,点点头。此时封德彝突然急剧咳嗽了起来。岑文本马上上前递上水说道:‘‘封老,没事吧。’’
封德彝摆摆手,说道:‘‘老了,这身体一天也不如一天了,精力也不行了。杨妃娘娘对我们不薄,那杨素更是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们助汉中郡王,也是应该。但是我怕我、、、、哎!’’说完封德彝叹了口气
‘‘封老别这么说,杨妃娘娘的提携之恩,我断不敢忘,可恨,长孙无忌重权在握,党羽众多。其妹又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哎!’’说到这,岑文本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
‘‘殿下,全打探清楚了,今日那长孙无忌确实在朝上提出了立太子。’’魏怜对正在练剑的李恪说道
李恪哗哗俩下收了剑,动作十分娴熟,旁边的魏怜微笑的点点头。李恪身边的小顺子拿来毛巾给李恪擦了擦汗。李恪擦完说道:‘‘果然没错,父皇登基还没多久,年号都还没换,长孙无忌就如此慌忙。’’
顿了一下,李恪继续说道:‘‘师父,早朝中都是提出了那些皇子立太子啊!’’
‘‘回殿下,早朝中除了长孙无忌支持恒山王外,行台考功郎中岑文本向皇上建议了殿下你。’’魏怜等李恪思考思考后继续说道‘‘其他各位大臣基本上没有说话,基本保持中立。’’
李恪想的没错,岑文本果然会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自己,但自己认为他只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过早的暴露自己,会遭到长孙无忌在朝中排挤的。这次没让李恪看出来长孙无忌有多大实力。长孙无忌还是聪明的,没有鼓动他的党羽一起向皇上请命。
魏怜见李恪不说话,继续说道:‘‘殿下,等下皇上招了几位大臣到俩仪殿议事。’’
李恪点了点头,接下来淡的应该就是正事了,李承乾当太子肯定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俩仪殿中
‘‘来吧,各位爱卿要畅所欲言,这立太子可是关乎我大唐社稷的。’’李世民在上坐着金黄龙椅上对众多大臣说道
这时任兵部尚书的杜如晦站了出来,他说道:‘‘皇上,微臣认为还是立恒山王为好,毕竟恒山王是嫡长子,而且长孙皇后又德才兼备,况且皇上刚登基不久,朝政未稳,边境混乱,朝廷内不能再乱了。’’
李世民点点头,确是,虽然这李承乾软弱,但是毕竟他还没有成年,可以教化。虽然自己比较中意李恪和李泰。但是想要宣立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为太子,都是压力极大的。要是顶住压力宣立其中一个为太子,不知还会出什么乱子。
想到这,李世民又抬起头,问向房玄龄:‘‘爱卿,你觉得如何。’’
房玄龄站出一步说道:‘‘皇上,臣、、臣觉得杜尚书的有道理。’’
李世民皱了一下眉头,这不是跟没说一样吗,他又问向封德彝:‘‘封爱卿,你觉得如何啊。’’
‘‘皇上,微臣认为,把恒山王立为太子,确实是应该的,但是微臣还建议把汉中郡王和几位皇子都升为一字王,这才显出皇上的公平。’’封德彝拄着拐说道
封德彝刚刚说完,岑文本站出说道:‘‘皇上,臣复议。’’
李世民也点点头,既然岑文本都这样说了那就、、、、,李世民还没想完,长孙顺德便站出来说道:‘‘不可。’’李世民疑惑看向他,说道:‘‘爱卿,这又是为何啊。’’
长孙顺德继续说道:‘‘立太子乃是一国大事,这把汉中郡王晋升为一字王的事,不可与立太子之事同时而论,立太子之事是为了国之根本,封尚书,这理由也太过牵强了吧’’
听完,岑文本站了出来,几乎是喊着说:‘‘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