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18600000020

第20章 民间语言语汇的生存和发展(1)

民间"方言版"文学艺术创作形式及其社会认同

一民间"方言版"文学艺术创作形式1.方言的特点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是与普通话有区别的、通行于某一个地区的话语,现在我们所指称的吴语、粤语、闽语、川话等等均属方言,相对于普通话而言,地方方言是一种低层语体(lowvariety),本来多用于非正式的场合,如日常生活的沟通、闲聊,家庭生活、购物和用于地方戏曲或曲艺的表现等等。方言的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方言不避俚俗、稚叟能道,突显其生动、形象的一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方伎、方书,还是方言,得到的正面肯定相当有限,很大原因就是其晦涩难懂。晋人葛洪在《抱朴子。欢乐。歌因情而发,情因歌而畅,青川情歌在新的时代必将加入更多的内容,反映更加广阔的现实生活。钧世》中说:"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或世异语变,或方言不同。"说明了古书的晦涩、不为世人所理解,有相当原因是方言造成的,这也正好说明了方言作为传播工具或手段的某种先天性缺失。但我们也不可否认,方言的表达自由灵活、形象精当,极具鲜明而独特的地域特征和个性特征。千百年来,方言总结了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包含着使用者的习惯和信念,刻记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语言发展变化的印迹,因此,一定地域内的方言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鲜明的人文心理特征。

(2)方言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风格。在人类的精神活动和创造中,方言的形成和运用总是和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较少受到社会生活某些规则的限制和约束,因此许多方言极具鲜明而独特的个性特征,表现出因地域不同而面貌各具的特点。如人们对一些方言特质的评价:京腔响亮,苏白绵软,重庆话霸道,成都话柔和,甚至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出现了用词用语的不同。方言的风格差异,实则反映了一方土地的语言文化,所以王安忆先生说得好:"在以方言、俗语为语言(小说语言)手段的背后,其实是使用语言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所获得的特定的文化内容,强调的是语言的文化背景。一(3)方言是民系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是联络乡情最重要的纽带。"同属一个民系的人民对自己的方言有一个。语言忠诚"(languageloyalty)问题,每一个民系都有忠诚方言的倾向。"所谓乡土乡音,"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说的就是方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即"语言忠诚"问题。

(4)方言是各类地方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基石。如小说、戏曲、曲艺、歌曲、影视剧、综艺类节目等。通过方言,可有意识地创造个性化的言说风格,营造独特的地域氛围,表达复杂的生活体验。

2.民间"方言版"文学艺术创作形式就现有的民间"方言版"文学艺术的创作形式来看,已广泛分布在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如小说、戏曲、民间文学、方言影视剧、综艺类节目等。

民间"方言版"文学的创作古已有之。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征集方言来了解各地民情习俗的传统。在具体的创作中,也是以一种宏阔开放的态度,随时容纳民族共同语之外的方言俚语。正因如此,从古至今,民间"方言版"文学已成为我国文学创作中绽放异彩的奇葩。

任何文学创作,首先得益于思想的先行。在我国历史上,不乏对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评论。如宋代的释惠洪在《冷斋诗话》中就说:"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当间用方俗言为妙,如奇男子行人群中,自然有颖脱不可干之韵。"就道出了方言俗语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其后的《金瓶梅》、《何典》和《海上花列传》等就是用方言土语作小说的成功范例。

及至现当代时期,文人的相关论述更是充分肯定了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如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方言土语里,很有些意味深长的意思。"刘半农也认为人物口白的方言化,能显示出"地域神味"。他在《读(海上花列传)》中说:"假如我们做一篇小说,把中间的北京人的口白,全用普通的白话写,北京人看了一定要不满意。这是因为方言作品有地域的神味的缘故。"而在《(吴歌甲集)序》中,胡适则显得非常遗憾地说:"我常常想,假如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用绍兴土话做的,那篇小说要增添多少生气啊!"吴祖缃则对皖南方言的生动和丰富进行了赞赏,"平时说惯了这种土话,觉不出来什么,但与现行的白话文比较起来一想,就发现它可惊的丰富与活泼。"周立波更是坚持认为:"几万万劳动人民天天使用的活的语言,各地的方言土话,将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的对象,营养的主要的源泉。"

王安忆则对这种"自觉"意识(指新时期作家在方言使用中所持的新认识、新态度)与以往的大众语使用潮流作了比较:"到了我辈,在对中国文化重新认识的文学思潮背景下,我们又对大众的语言再一次发生兴趣。但这一次兴趣的出发点与以往是不同的,以往的兴趣是将大众语言作为一种生动的叙述手段,而使作品更贴近于大众的思想,内心生活,以使大众更易于接受;这一次则是试图从大众的语言中寻找到中国文化的原始面貌和发展过程,怀有人类史社会学意义上的用心,并力图将此反映出来。"

总之,在文人的心中,方言除了具有丰富的语言内涵和极佳的表述功能外,它的内里还隐藏着古今一贯的精神血脉,让方言走入作品创作并极力地表现其神韵,不仅可以唤醒民众对母语久违的亲切感,同时还会唤醒他们的家园意识,弥补人们回归本原的渴望。

早期使用方言反映地域特征的文学作品很多,如<诗经》、《楚辞》等。

《诗经》中的"风"诗,据说是来自于15个诸侯国的地方民歌。但方言大量出现在文学创作中,则是在通俗文学,尤其是明清之际的小说得到发展之后。如《醒世姻缘传》用了鲁东方言,《水浒传》、《金瓶梅》则用的是北方语言(主要是山东方言)创作而成的;《西游记》和《儒林外史》则分别用了淮安方言和安徽全椒方言,《红楼梦》的出现是南京方言和北京话的一种综合。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最先使用的语言便是吴语和南京话,最后才逐渐改成了北方方言,但还是有相当的方言文字留了下来,如《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中,刘氏在一旁接口道"""先不先,他们那些门上的人也未必肯去通信。没的去打嘴现世。"这里的"先不先"、"现世"都用的是南方口语。在文学史上,还产生了许多以地域为标志的文学流派,如后蜀词人、江西诗派、临川派、吴江派、苏州派,以及现代文学史上的白洋淀派和现今称谓的海派、京派等。

到了当代,使用方言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可谓不胜枚举,如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张炜的《丑行或浪漫》、刘震云的《手机》等,都是方言运用的特例,其它如以天津话创作的相声,东北话的小品,时下网上流传的各种以方言演唱的歌曲等等,越来越多的方言走进了文学艺术。

3。当代"方言版"文学创作兴盛的原因首先是方言自身的独特魅力,方言作为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方言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它承载和记录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和原住居民的情感,充分体现了民间语言的凝练、生动和富于表现力。"方言版"文学创作的兴盛与方言的这种独特的魅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其次是当代社会发展状况下的方言保护意识。我国从1955年开展推广普通话运动后,方言的话语权逐步被削弱,除少数民族语言外,广播中的方言节目绝大部分改用普通话播出。在之后的城市化进程中,方言被打上了浓重的乡村烙印,甚至成为小品、相声、喜剧等艺术形式的搞笑工具,方言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低谷。于是有些学者发出"方言濒危,拯救方言"的疾呼,要求抢救和保护方言,当代"方言版"语言文学创作的兴盛便可看作是对方言的拯救。

再次是来自于广大受众的心理诉求。"方言版"语言文学对以该方言为母语的人而言,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人们通过方言语汇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区域文化,而对于客居他乡的人来说,虽然他们是方言中心区的非方言使用者,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方言的困扰,"方言版"语言文学便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地方语言的认可和接受,有利于他们融入当地的文化语境。

竞争日益紧张、激烈的社会,让人们去想法寻求舒缓情绪的突破口。当代社会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发展状态,受社会的影响,人们的欣赏口味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需要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消遣娱乐、轻松愉悦,缓解工作和生存带来的压力,需要从文学作品里得到生活的调剂、情感的交流和角色的认同,而"方言版"文学创作的丰富多彩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诉求。

第四是当代"方言版"文学创作还可赢得广大受众,提高"方言版"文学作品的销售量,增加收听、收视率。二民间"方言版"文学创作的社会认同1.语言发展与语言认同语言是最重要、最基本、也是最复杂的符号系统,任何语言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并产生相应的语言认同。语言的发展和文化紧密相关,隶属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美国著名的语言人类学家萨丕尔(EdwardSapir)在谈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时曾说过:"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对此,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LeeWhorf)发展了萨丕尔的观点,他认为:"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语言怎样描述现实世界,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所以各民族对世界分析也不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各民族都会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的文化以及民族的心理素质。

语言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属民族、区域的语言归属的认知和感情,自然要更多的表现出民族、区域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素质,而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和接触是语言认同发生的前提。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和其它不同形式的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如声调可由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变换构成,如词汇中丰富而变化莫测的量词等。这些都表明,语言认同与表述的文化联系是非常密切的。除此,语言认同还与审美意识、生活习俗的制约密切相关,传统的文化艺术、美学意识对语言的文学表达方式影响极大。

2.民间"方言版"文学创作的社会认同在我国的文艺史上,无论是文本艺术,还是影视艺术,人们对文学创作的方言特质并不排斥,反而非常包容。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杂剧、南戏,再到明清小说、各类文学流派,从小说、戏曲到小品、相声、歌曲,再到地方娱乐节目、影视方言剧,文学史上凡是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文学创作佳作,都受到了人们的认同。人们认同这些作品与派别,不仅仅认同由地域、方言所带来的形态上的不同风格,而且认同作品与派别的文化品格,尤其是艺术反映生活的共同规律。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由于对艺术规律的认同,甚至忽略地域、方言等表征性的因素。

这种认同不是短暂的,而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磨合。以元杂剧为例,其创作的语言形式本是以中原话(主要是北方话)为主,唱辞的宫调以北方音韵为主,在逐渐传播的过程中,人们就渐渐注重了"剧"的规律,忽略语言、音韵、配乐等因素。所以,元杂剧在后期能够从大都(今北京)自然地转移到南方,许多在北方搬演的剧目转到南方照样可以获得很好的生存土壤,并得到新的丰富与发展。因为这时方言的特质已经不是主要的,"剧"才是最主要的,不同地域的人,可以从对"剧"的审视中找到共鸣。

在大量的叙事文学中,为了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而运用方言以突出人物个性,是司空见惯的创作现象。有些作品中甚至运用了方言中的粗俗话语,但阅读者并不觉得是粗话,反而觉得形象、生动。因为这种语言的运用,既是方言,更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具有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协调性,个性化的语言已成为了点睛妙笔。这些都说明,为塑造艺术形象而运用的方言是人们乐意接受的,好的方言还可以继承。因为在具有明显方言特征的成功作品中,方言无一不是为艺术形象服务的,并且与其它艺术手段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指归,这也是语言认同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点。反过来说,仅靠单一的方言堆积去完成作品,肯定会适得其反,受到人们的排斥。

如电视剧《孽债》(沪语版),开播后在受众群里反响强烈。该剧不但使用了方言,而且还使用了多种方言。究其原因,不在于该剧使用了方言这种新奇的表现手段,在该剧里,方言有力地烘托了主题,为作品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方言,就没有作品的精妙独到。我们来看看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吧:该剧描写了几个小主人公,从云南千里迢迢到上海寻亲,他们操着一口与上海话格格不入的云南某地的方言。而他们的亲生父母,却说着一口地道的上海话。骨肉相连的亲人,操着不同的方言,暗示着他们不同的现实生活状况与社会文化差异。在上海这样一个文明、繁华的国际化的大都市里,小主人公的语言显示出他们"外来人"的身份和他们的孤独与无助,也一下子拉开了他们与父母之间心灵上的距离。作品通过方言的运用使我们感受到上海接受他们的艰难,以及他们自身融人大上海的艰难。

北京人艺拟将描写关中农村生活的史诗巨著《白鹿原》搬上舞台,剧中人物的对白将全部采用陕西话。因为只有陕西方言才能体现出那种泥土气息,才能再现关中汉子的倔犟性格。要让观众从中体味出那已被历史风烟吹尽的汉宫编钟古乐,以及那黄土高坡上鲜活嘹亮、荡气回肠的信天游,要体味出关中汉子那勤劳、朴实、淳厚、容忍的个性,无疑只有从陕西方言那个性独特的语态中去解读,才能深刻理解黄土地孕育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广阔与深厚。

同类推荐
  • 中华圣贤经典——信

    中华圣贤经典——信

    翻看此书,犹如聆听一位睿智而亲切的长者的谆谆教导。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金粟”。读书的人,或者说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从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是读书的乐趣,也是读书的智慧。阅读此书,你会发现这里有:最朴实真挚的人生经验最厚重深刻的心灵哲学最广博圆融的处事智慧它是一本让人如沐春风的经典导读读物也是一本让人心悦诚服的道德研修宝典更是一本让人茅塞顿开的人生答疑指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长路漫漫,吾辈上下而求索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崇智求真,虽片刻而不能止成功的缔造、幸福的获取、精神的锤炼往往始于对智慧的探求改变,可以从这里开始……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

    《拉·封丹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诗体寓言集,是继《伊索寓言》之后,又一部经典寓言名著。拉·封丹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罗马和古印度的寓言,以及中世纪和17世纪的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贵族、教士、法官、商人、医生和农民等典型形象,涉及各个阶层和行业,深刻描绘了人间百态,因此是一面生动反映17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镜子。一位法国作家曾打过这样一个美丽的比喻:“拉·封丹的寓言像一篮樱桃,如果我们要最美的,篮子就空了。”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球类运动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球类运动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大球类的基本技术:足球、羽毛球、网球、保龄球、台球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我在异界开直播啊

    我在异界开直播啊

    探案简直不要太简单。“等我成为宗门大佬得那天我罩着你。”谭潇潇:“你是我的人,我当然要对你负责了。”某人:“好啊!”使命和爱情发生冲突时二人又该何去何从。慢热文。
  • 仙之味

    仙之味

    吴阳因意外穿越,转生之后发现世界上竟有修士!然后自己便踏上了寻仙问道之路,四处拜师,最终却拜错鬼修为师,人,妖,鬼,谁是仙?谁又是魔?妖族,亡魂,人类几个不同文明种族之间的碰撞!之前书名搜不到,改了名(感觉自己是个起名黑洞!)
  • 下雪了你在哪

    下雪了你在哪

    她是一名普通的女生,有着自己的小骄傲;他是大家眼中的校草。他是她可望不可即的存在,她的视线追随了他3年,即使不在身边,即使放下骄傲。。。。她只是简单的追随,没有任何奢望,只希望,他能回头看一眼,只希望,再度出现的她能让他有些印象这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我希望由我记录下来,简简单单,只是青春的印记,淡淡的伤。。。。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
  • 田园公主之夫君速速来

    田园公主之夫君速速来

    遗落田园的金凤凰,那又如何?不就是家徒四壁吗?看我不来个咸鱼大翻身!把本该属于我的东西一一拿回来!不过等等,这几个男人是怎么回事?“啊喂,放开我!”夫君一:小乐儿,我愿与你长厢厮守。“…”夫君二:小乐儿,你逃不掉的!“…”夫君三:乐儿,我为你卜了一卦,发现你命里缺我。“…”夫君四:小乐子,快来我怀里,我带你骑马“?!!!”夫君五:乐乐,祖母说她想带小猴子,我们…送她一个吧!“?!!!!”夫君六:乐儿,我这辈子注定属于你,你看怎么办吧!“…”本来想安安静静过日子,不过现在看来是不太可能了,那就以江山为聘许你们一世承诺吧!
  • 光凉

    光凉

    我始终相信我们曾幻想的故事,就在另外一个宇宙发生着,它们或悲凉,或温暖,但请相信,光色微凉,希望正在酝酿。(作为试水作,内容可能包括悬疑青春同人等,但篇幅不会长。)
  • 破道吞天

    破道吞天

    好好的宅男,却被一巴掌拍到了异界!这也就算了。50斤的干柴身板竟然还让我重生在蛮族!这也就算了。各式飞禽走兽天材地宝,居然不让我吃!这个绝对不能忍。且看我身怀异宝,吃遍荒古,纵横两界,破道吞天!
  • 诸天之从毒液开始

    诸天之从毒液开始

    得到突破了种族桎梏的超神毒液,并从历任宿主中得到武道神话人物的记忆,会让新宿主走向怎么样的高度?以武入道不再是传说,通向武道巅峰更不再只是梦想。更别说毒液可以吞噬能量,搜索世界坐标带他穿梭于各个世界,让他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一代宗师、一人之下、四极大世界、全球高武、神墓伐天、九龙拉棺……一切才刚刚开始。————————推荐一下自己的新书:《狩猎高武》看不见的黑夜,更危险猜不透的心思,是人心死亡后的世界,见……诡异!这个世界很危险,我来,我见,我……狩猎!!
  • 带着农场玩快穿

    带着农场玩快穿

    坐个过山车也能出事故,还专门针对她一个人!辛亏空间精灵土豆救命,小学霸变身小农女与空间签约,种着种着就开启了快穿的旅途。在体验百样人生的同时顺便学个技能傍身!
  • 生活随笔平淡无奇

    生活随笔平淡无奇

    对逝者的怀念,对未来的深思,无法弥补故去,便展望即将奔来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