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中,苏轼决非那种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者,而是一个豪迈洒脱、个性鲜明、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确实,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个性的张扬。这首先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这一切,都倾注于他终身不怠的文学创作之中。虽然一生命运坎坷,事业屡遭不顺,但是他却从不气馁,也不放弃,在逆境中却写出了很多传诵至今的好诗好词,表现了他变通的做人原则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如他那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其诗云: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诗人苏轼在这首诗中大加感慨,他觉得,人生的一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所以他觉得生活有时真是行踪无定,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那么,在冥冥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苏轼不由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和疑问!
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虽然生活一直都有着崎岖挫折,但也要一样往前走,路再长,人再困,驴再叫,但不变的基调是——都在走。
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哪里会有梅花扑鼻的清香,不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
知本思义
“雪泥鸿爪”一语就出自苏轼的这首诗,之后便作为一个成语被后世广泛传诵,形容人生无常,缘分无定,生活中的偶然小事,过往的一些记忆等。
赵开因势利导减刑罚
北宋时期,京师开封地区首先发行了纸币。户部尚书赵开当时就在主持纸币的印刷和发行工作。老百姓们觉得这轻便的纸币比起沉重的铜钱的确是方便得多了,因而纸币很受欢迎。赵开整日忙于计算发行纸币和铸造铜钱的比例,他一直认为自己做得十分细致,不会出现问题。可是,民间市坊间突然纸币激增,一时间使用纸币与铜钱的比值上下不稳起来。赵开根据情形判断,肯定是在民间有人伪造纸币以牟取暴利。于是,赵开将此事告知刑部尚书张浚,让他赶紧着手查实。
没过多久,张浚就把制造假币的盗贼捉拿归案,参与其间的共有50多人,查获伪造纸币共有30多万两。除了几人是主谋惯犯之外,大多是迫于生计,才铤而走险的穷苦百姓。按照当时的宋律,这些人无一幸免,都要被叛斩立决。刑部尚书张浚也正打算这样做。
赵开听说后,就前来拜访张浚。他问明了一切前因后果之后劝张浚说:“如此说来,除了几个人是罪有应得之外,这将近50人的罪犯大都情有可原,要是这样不分轻重一律判了斩立决,恐怕会让人们说朝廷法律过于严苛了。更何况,我还有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张公,现在要是在这些伪造的纸币上加盖上户部的大印,不就由假而真了?对于那些罪行不是很重的人,大可以施以墨刑,然后把他们充做官奴,去制造钱币。这些人既然能造出以假乱真的钱币,想必造币技术很不错。这样一来,不仅国库可以在一天之内获得了30万两的钱币,同时又解救了几十人的性命,最难得的是我们还增加了数十人熟练的造币匠人。这样一箭双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张大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张浚听了觉得这个主意真是不错,加上还没上报皇上,反正主犯可以悉数正法,放过几个牵涉不深的人也未尝不可。就这样,他按照赵开的主意办了,饶了那几十名老百姓的性命。
知本思义
“因势利导”一词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形容人们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向有利于实现向目的的方向,加以引导,将看似有害的事情,善加利用,反倒可以转换成为能够为己所用的有利因素。这样不但消除潜在的隐患,更可以事半功倍增加自己的力量。文同给画胸有成竹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晴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后人便用胸有成竹一词称赞某人对某事极有把握。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笃谷偃竹记》。“胸有成竹”的成语比喻某人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某人遇事不慌,能沉着应对。
名落孙山
宋朝的时候,吴越之地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科举考试。考完放榜的时候,大家前去观看,孙山发现的名字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但能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名字,也就是没有考上。
孙山不久后先回到家里,同乡的儿子却不好意思与他一起回家,便在外停留了一段时间,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语气婉转地告诉同乡,他的孩子并没有考上。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作“名落孙山”。
知本思义
此典故出自宋代范公傅《过庭录》:“宋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郡参加科举,乡人诜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名榜末,先归。乡人问子得失,山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义多指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
元朝不修文洽“过河拆桥”迅速灭亡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种制度。
后来,彻里帖木耳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所以他的这一主张提出后,立即便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示支持,但反对的人很多。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罪。
但元顺帝糊涂昏庸,对废除科举制度竟十分赞成。因此不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书还未下达的时候,地位略低于彻里帖木耳的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和失望的。”
伯颜却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
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吗?”
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
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此时已是老而顽固,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崇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
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地对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
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这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啊。
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后。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元朝用武力得天下,却不能很好地偃武修文,振兴文化,选拔文吏,所以政行不力,管理无道,故只有数十年,便对人民推翻了。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出自《元史·彻里帖木耳传》,“过河拆桥”一语即出自其中,比喻达到某种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有忘恩负义的意思。
“墙头马上”,一见钟情
“墙头马上”一语源自于元朝白朴所作的《墙头马上》一书的书名。《墙头马上》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昆曲、京剧皆有此戏剧。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写的唐朝时候的事,说唐朝尚书裴行俭的儿子裴少俊,奉唐高宗命去洛阳买花。一日经过洛阳总管李世杰的花园,在马上看见他家女儿倚墙而立,见他长得非常漂亮,心中十分喜欢,便写诗投入。
李世杰的女儿李千金见到诗后写了答诗,约他当夜后园相见。裴少俊十分高兴,果然从墙头跳人,但被李千金乳母发现,乳母便令二人悄悄离去。
裴少俊遂携李千金回到长安家中,将她藏在后花园里。两人共同生活了七年,生下了六岁的儿子端端和四岁的女儿重阳。
这年清明节,裴少俊陪同母亲外出祭奠,裴行俭因身体欠佳留在家中,偶然来到花园溜达,碰见了端端和重阳小兄妹,询问后得知始末,不由大为吃惊。裴行俭认为李千金行为失检,就在裴少俊回家后命他少休书赶李千金回家,但留下了两个小孩。
裴少俊不敢违抗父命,只好让李千金回到洛阳家中,因李千金父母已亡,她便在家守节。后来裴少俊考中进士,任官洛阳令,并将父母迎至任所,他欲与李千金复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执意不肯。
这时裴行俭才知李千金是他旧交李世杰之女,以前他也曾为儿子与其女儿议婚。在裴行俭一番说明与求情之后,李千金这才原谅了他们,于是裴少俊与李千金夫妇二人终于破镜重圆。
知本思义
“墙头马上”一语最早出自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但在白朴的《墙头马上》成书后才成为一个常用成语,多用来形容男女相互爱慕,你有情我有意。
刘荣以逸待劳灭倭寇
明朝时期,有不少日本浪人常常组成团伙侵犯我国沿海地带,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我国沿海百姓蒙受了重大损失。当时的明朝军民将其称之为“倭寇”!而辽东半岛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最经常受到倭寇的抢掠。因此,明朝朝廷总是派有经验的,智勇双全的大将镇守那里。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大将刘荣担任左都督镇守辽东。有一次他视察辽东诸岛屿,观测了那里的地形,认为金州卫的金线岛西北面的望海埚地势最高,可嘹望附近的众多岛屿,又处于敌寇侵扰的必由之路,也是守卫滨海的咽喉要道。因此,他奏请朝廷在山上构筑城堡,打算设置烽火台来监视海面。朝廷就准了他的奏请,很快就在望海埚建造了堡垒,并长期驻军警戒守备。
有一天,负责嘹望的将士前来报告说:“东南方向,夜间发现有火光。”这是有乘船前来附近的情形,刘荣估计将有敌寇入侵,立刻派骑兵、步兵奔赴望海埚的小堡上警戒,准备迎击来敌;同时命令犒赏将士,喂好战马,但外面看起来全军仍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此外又派督指挥徐刚率兵埋伏在山下,还下令百户长姜隆率领一些壮士潜伏着准备去焚烧敌人的船只,以截断他们的退路。
并且与大家约定:“看见举旗,听见炮声,伏兵便奋起攻击,不听从命令杀敌者,定斩不饶。”第二天天一亮,果真有两千多名倭寇乘海船直抵望海埚下,登上岸后便鱼贯前行,如同走进无人之地。
此时,刘荣披甲举旗,指挥将士们鸣炮,于是,伏兵全都奋起,如猛虎下山,一面大声呐喊,一面分为左右两侧进攻敌人,拼命砍杀。敌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如惊弓之鸟,一哄而散,这样就败得更快,顿时就尸横遍野,失去一半的兵力了。其余的敌寇狼狈逃到樱桃园的一个空城堡里,明军又包抄攻击,将士们要进入空堡里剿杀全歼敌人,刘荣没有同意,而故意让开一面放他们逃跑,等到倭寇全部从空城堡里出来,刘容既命令两翼部队夹击敌寇,倭寇再次四散而逃,被明军逐个消灭,结果这一战活捉了敌寇几百人,斩首一千多人。有侥幸逃到海船上的,又全都被姜隆及其部下所俘获,无一人逃脱。而明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胜利班师回营后,众将请教刘荣说:“将军您发现敌人时很安闲自如,等到临阵时却披甲战斗,把敌人逼进城堡后,不仅一个不杀,反而还放走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荣解释说:“倭寇远道而来,一定是又饥饿又疲劳。我军则以逸待劳,以饱待饥,这是兵家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倭寇开始是鱼贯而来,组成的是长蛇阵形,这种阵势攻击强,动作灵活但两翼薄弱,易于被伏兵击溃,所以我们要摆出真武阵式来对付他们,攻击他们的两翼,拦腰截断他们,使他们首尾不能兼顾。在慌乱中,无组织没纪律的倭寇必然不会拼命互相援救,消灭了前方的倭寇,后方的倭寇进人空堡内,一定有拼命战斗的决心,这时,我军如硬要攻击它,怎么能不受挫折呢?虽然我们兵力有优势,但也没有必要去强攻这些凶悍的亡命之徒。因此,我故意放条生路让他们逃走,然后我们待他们出来后,他们急于逃窜,已无心再战,这是‘围城必阙’的战术。此时再予以打击,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大的成功啊!”
知本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