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懈的努力,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这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观,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知本思义
“九牛一毛”出自西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他是把受刑后的思想转变的情况告诉他的好友任安。后来的人便是根据他信中所说的“九牛亡一毛”一句话,引申成“九牛一毛”这句成语,用来譬喻某种东西或某种人材仅是极多数里面的一部分,好像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一样。
义纵儆官,百姓不寒而栗
西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名叫义纵的人,他姐姐义殉是个医生,她因医好了皇太后的病,皇太后很宠爱她,义纵也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任用。
义纵先在上党郡一个县中任县令,上任以后,公务办得很出色,案子处理上敢作敢为,不论是有钱有势的豪绅,还是平民,只要犯了法,义纵都秉公审办。义纵后又升为长安县令,他在任职期间,能够依法办事,不讲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权有势的人,当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变。汉武帝认为他很有才干,就调任他为河内郡都尉,后又升为南阳太守。
义纵到河内郡就任都尉时,立即就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一时间,河内郡的治安和社会风气大有好转,有人不慎把东西失落在道路上,也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
义纵调到南阳任太守时,南阳城里居住着一个管理关税的都尉名叫宁成,这人很残暴,利用手中的权力横行霸道,百姓们都很害怕他,甚至连进关、出关的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人们都说,让宁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给狼管。宁成听说义纵要来南阳任太守,有些不安。他为了讨好义纵,等义纵上任那天,他带领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边迎接,装出谦恭的样子。但是,义纵对他的恶行早有所闻,也知道宁成这样做的目的,对他不理不睬。
义纵到南阳后,一上任就派人调查宁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统统杀掉,最后,宁成也被判了罪。这一来,当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为也有劣迹,吓得逃离了南阳。
后来,汉武帝又任命义纵做定襄太守。当时定襄的社会治安混乱。义纵到任以后,把押在狱中的没有加开具的两百多名重犯,以及为重犯开脱罪责进行贿赂的两百多名门客亲属,一律严加追究,拘捕治罪,一天之内处死的就有400多名。
从此以后,定襄的人一听到义纵的名字就“不寒而栗”。
知本思义
上面的故事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酷吏列传》,因义纵执法严峻,但也存在肆意残杀的问题,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义纵归入酷吏一类。“不寒而栗”这则成语的“栗”是发抖,故其意指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一丘之貉”无差别
西汉时有一个名士叫杨惮,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家族谋反,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了此事的情况。
叛乱被平息后,杨惮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盛,有钱的人可用钱行贿,经常在处玩乐;无钱行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惮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于是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但也因之得罪了一部分人。
杨惮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产生了嫌隙,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杨惮却不怕他。
有一次,杨惮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惮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这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
这话后来传到长荣耳朵里,长荣便借机在汉宣帝面前说的坏话,于是杨惮不久就被免职了。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来自于东汉班固编撰的《汉书》,“一丘之貉”比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貉一样,品性和样子都是相同的。这一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
霍光不学无术
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在十几岁时被霍去病从河东(今山西)带到长安,步入政坛。汉武帝非常看重霍去病,不幸霍去病年轻而早夭,汉武帝爱屋及乌,霍光便受到了器重,成为汉武帝的宠臣,逐渐上升为西汉中期政治舞台上的一颗明星。
汉武帝临终时,遗命他辅佐汉昭帝。昭帝从8岁即位到21岁去世,其间14年的朝中大事,基本全都是由霍光决断的;昭帝死后,昌邑王刘贺即位,但刘贺基本不懂得政治和治国之道,整天只知到处游玩,霍光很生气,他力排众议废黜了昌邑王,拥立了汉宣帝刘病已。
霍光秉政前后总共20余年,对稳定西汉中期的政局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无可否认的。但霍光因势力太大,也做了不少自私自利的事,在被封为司马大将军后,他的一个儿子、两个侄孙都被封侯,四个女婿、甚至连孙女婿以及姐姐的女婿也都位居显要。即便如此,霍光的妻子霍显还不知足,便思谋与皇帝联姻,想将宣帝的皇后许氏挤掉,将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送入宫中为后。
于是,霍显趁许皇后怀孕之际,指使女医将她毒死。不久,霍成君便被立为后。霍光虽然不曾参与这次阴谋,但当事后得知此情,为避免灭门之祸,不但不肯出面认罪,反而替那位女医掩饰,逃脱罪责。
霍光权势熏天,由于大权在握,他生前这件罪恶的勾当始终没有败露。他死后,他的儿子霍禹继任大将军、大司马,侄孙霍山为丞相,外孙女上官氏为皇太后,小女儿霍成君为皇后。他们以为,霍氏家族权势依旧如磐石之固,因此所作所为毫不收敛。霍显出入皇宫不分昼夜,如同在自己家中。其母子兄弟叔侄沆瀣一气,家族中人广修府第,盛饰车马,纵情游乐,把持朝政,完全不将皇帝放在眼里。
当汉宣帝将其早年所生的儿子刘爽立为太子时,贪婪无度的霍显气得吃不下饭,口吐鲜血,她愤愤地道:“刘爽是皇帝微贱之时所生的儿子,怎么能够立为太子?我的女儿是皇后,难道将来她生的儿子反而只能封王吗?”霍显想故伎重演,又指使皇后霍成君去毒害太子,幸有乳母保护刘爽,霍显未能得逞。
可悲的是,霍显他们并不明白,霍家的擎天柱已经倒了,早有人在暗中想整倒他们了。
霍光执政多年,一手遮天,当然也得罪了不少人。霍光活着时,他们敢怒而不敢言。如今霍光死了,便有人想要摧毁霍氏家族的权势地位。并且汉宣帝本人对霍氏家族的专权也早已心怀不满!
首先出面发难的是御史大夫魏相,他已经打听到了霍显毒害许皇后之事,便秘密奏知宣帝。宣帝因霍氏在朝年深日久,势力盘根错节,不好一举擒拿,便让魏相先行放下这件事,自己也不动声色地收回了霍氏所控制的部分权力。
而霍家子弟全然不知收敛,依然飞扬跋扈。一次,霍氏家奴与魏相的家奴由于争抢道路发生了冲突,霍氏家奴倚权仗势,竟然闯入魏相的御史府,大打出手,扬言要踏平御史府,迫使魏相叩头谢罪才罢休。
此时魏相深为汉宣帝所信任,很快被提拔为丞相,经常单独会见皇帝。经过他和宣帝的谋划,一系列削夺霍家权势的措施付诸实施。霍氏家族这才感到了皇帝日甚一日的抑制和削夺他们的权力,于是心怀怨恨。尤其是霍显得知毒杀许皇后的事情败露时,更是惊恐万状,遂起谋反之心。不过,这个企图改朝换代的阴谋很快被汉宣帝发觉,并被他派人立即扑灭。
谋反可是灭族的大罪,因证据确凿,于是霍氏一门自杀的自杀,斩首的斩首,霍光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显被暴尸咸阳街头,已经当了皇后的小女儿霍成君被废黜,最终自杀。
至东汉时,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
知本思义
成语“不学无术”就来自于上面班固对霍光的评价。既然不学,那么肯定就不会什么,“不学无术”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指某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刘秀深根固本建东汉
西汉末期,政权被王莽窃到手中,不长时间就被他弄得天下大乱,绿林、赤眉等起义军都起来攻打王莽,他建立的政权迅速被起义军推翻。绿林起义军推举的更始帝刘玄北至洛阳后,派刘秀往河北地区招抚无主的州郡。刘秀去后采用怀柔政策,很好地团结了河北地区的各地方长官和豪强势力,他们中的很多人率宗族、宾客等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
刘秀刚去河北时便有童谣说“得不得,在河北”,到河北自谋发展,既使刘秀摆脱了更始政权对他的控制,也使他开始积聚自己的力量,这是有战略意义的一步。河北的战略地位,经济实力,对刘秀的成败具有决定意义。他历尽艰辛,稳步发展,得到一批尾随他的河北地方官、豪强势力的支持,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军事集团。
在平定了河北的割据势力后,刘秀又平定并吸取了河北各路起义军,如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极大地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三国时的苟或有一次在劝阻曹操时说:“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就是说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都是深根固本,先经营好自己的地盘。再以此为基础争取更大的地盘,进而争得天下的。河北的占领,就基本奠定了刘秀抗拒更始政权以及一些敌对者的基础。河北是刘秀打天下、得天下的根据地,就如同刘邦打天下时的关内地区。而刘秀就是在这里奠定了自己的实力,并最终当上皇帝的。
更始二年(24),刘玄立刘秀为萧王,派使者召他去长安,想控制或杀掉刘秀。耿弁对刘秀说:“如今刘玄当皇帝,山东(指崤山以东)诸将各干各的,刘玄的皇亲国戚在长安横行霸道,百姓反而怀念王莽,由此可见刘玄必败,应当由您来定鼎天下。”
刘秀很欣赏这一建议,认为自己的力量的确已超过了刘玄的势力,于是托辞河北未平而不去长安,从此同刘玄分手。
随后刘秀在众人的推举下在酃(今河北柏乡北)称帝,他率军击败邓奉、延岑等割据势力,后又命大将耿弁攻取齐地。至此,刘秀虽未出河北,但其领导的汉军势力已远远超出其他军阀,成为天下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
知本思义
“深根固本”这一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盘亘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晋书·文苑传·伏滔》也说道:“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看其运用,就可明白就意思是想办法使根基深固,别人不可动摇。这是一种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求取更大的发展的经营方略。
刘秀推心置腹一军归服
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公元前6年出生在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卒于公元57年。公元25~57年在位。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有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能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并且善于用人,且治国有道,使得东汉初期便出现社会大治的局面。
西汉末年是一个社会矛盾丛生、时局动荡不安的时代。西汉从成帝、哀帝以后,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公元9年,王莽篡夺了西汉的皇权,建立了国号为“新”的王朝。但是,王莽上台后实行了一系列盲目的改革措施,使得本来已经大乱的社会更加混乱,各地的反莽斗争风起云涌。公元17年,荆州一带的饥民在王匡、王凤率领下发动了绿林军起义;公元18年,樊崇领导青州饥民发动了赤眉军起义。
公元22年,刘秀与其哥哥刘绩、在南阳郡(在今河南南阳市)舂陵乡组织一支七八千人的队伍发动起义,不久后与绿林军结为联军,共同打击王莽军。
公元23年2月,刘秀参与的农民起义联军扶持刘秀的族兄刘玄建立了“更始”政权。更始元年(23)10月,刘秀奉更始帝刘玄的命令,以破虏将军兼大司马的名义出使河北,稳定那里的局势。这时的河北形势十分复杂,刘秀一方面希望早日摆脱更始政权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对在河北的发展信心不足。在这关键时刻,冯异、邓禹等的建议,使他坚定了信心。
河北之地,有不少割据势力占据一方,为争夺地盘互相争斗,来到河北后,刘秀以“施行恩德”为原则,巡行郡县,处理冤狱,释放冈徒,关心弱势群体,势力渐渐壮大。
后来在河北势力最大的铜马军与刘秀交战,一度使刘秀濒临险境,但刘秀终于反败为胜,率军将数十万铜马军围困起来,一段时间后,铜马军因粮尽向刘秀投降,刘秀不计他们曾数度攻打自己,使自己陷于困境,而是把铜马军的主要将领都封为列侯,而各将所统属的士兵也不更换,仍令他们带领自己原先的部队。
铜马军的将领因为曾经杀伤过不少刘秀的将士,所以心里不安定,都害怕刘秀报复。刘秀知道他们的想法,命令铜马军各将领勒兵归营,自己则乘轻骑让几个人担着酒肉,也不让士兵保护自己,去逐个地巡视铜马军各大营,亲自与他们斟酒交谈,要知道,铜马军中的士兵前两天还在和刘秀的士兵交战,他们中不少人也都有战友或亲人被刘秀的士兵打死打伤,现在见了对手的主帅,如何会没有仇恨之心?但刘秀却将生死置之度外,以一颗博爱仁德之心对待他们,真心实意地抚慰他们惶恐不安的心,从容不迫地化解双方的仇怨,铜马将士见刘秀如此举动,所有仇恨与惶恐顿时释然,他们也很十分感动和钦佩,很多人都感慨地说:“萧王(刘秀曾被更始帝封为萧王)推赤心置入腹中,安得不效死乎?”之后大家还一致推举刘秀为“铜马帝”,对其唯马首是瞻。
铜马军归顺刘秀后,刘秀的军队一下子膨胀到几十万人,实力大增,河北之地便大部分被他稳定下来。
刘秀之所以在反莽斗争中异军突起,逐步发展,建立东汉政权,最后统一中国,并创造了“光武中兴”的局面,与他能真诚待人是密不可分的。
知本思义
南朝宋范晔所撰《后汉书·光武帝纪》中语:“萧王(汉光武帝刘秀)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