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北面的燕国大部分时间内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弱于其他国家。燕昭王当国君时,一心想改变这种局面,就放出话来说要招揽贤才治理国家,而天下人都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结果燕昭王很长时间都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叫郭隗的智者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却发现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
“当大家都知道大王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的千里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
“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知道后,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投奔您啊。”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便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华丽的住所,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经过大家的努力治理,燕国由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
后来齐国与燕国交恶,燕昭王又让乐毅兴兵伐齐,乐毅果然能干,一连攻下齐七十余城,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差点就灭国。此后一段时间内,再也没有其他国家敢小看燕国了。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士争凑燕”原意指人才争着来到燕国,人们多用来比喻人才汇集到某一个组织或地方。
揠苗助长。欲速不达
《孟子》一书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宋国有个人,见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很好,总觉得自己家的庄稼长得太慢,很是着急。
拔苗助长浮雕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跑到自家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全部拔高了一些。看着自己家的庄稼一下子比别人家的庄稼长高了,感到非常高兴。
回到家里,他得意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个人让地里所有的庄稼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一听,立刻跑到地里去看,结果发现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知本思义
这个故事见于《孟子·公孙丑(上)》,“揠苗助长”的故事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沉得住气,这样才能有成熟的收获。揠苗助长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也说拔苗助长。
商鞅“南门立木”树威信
在战国初期,西面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奋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或者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
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魏国得不到重用,就跑到秦国求见秦孝公。他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注意农业,奖励将士;要打算把国家治好,必须有赏有罚,这样朝廷就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进行了。”
秦孝公完全同意商鞅的主张。可是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却竭力反对。秦孝公一看反对的人这么多,自己刚刚即位,怕闹出乱子来,就把改革的事暂时搁了下来。
过了两年,秦孝公的君位坐稳了,就拜商鞅为左庶长,并对大家说:“从今天起,改革制度的事全由左庶长拿主意。”
商鞅起草了一个改革的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宣布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10两金子。”
不一会,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
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高到50两。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
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壮着胆子跑出来说:“我来试试。”说完便小心翼翼地把木头扛到北门去了。
商鞅便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50两黄灿灿的金子,一分也没少。大家看了既羡慕又吃惊,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
商鞅知道,他的命令已经起了作用,就把他起草的新法令公布了出去。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后,农业生产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的西部,从河西打到河东,把魏国的都城安邑也打了下来。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实行了第二次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
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今陕西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今陕西成阳市东北)。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当然要引起激烈的斗争。许多贵族、大臣都反对新法。有一次,秦国的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上头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信任朝廷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受罚。”
结果,商鞅把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子虚和公孙贾都办了罪,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在脸上刺上字。这一来,一些贵族、大臣都不敢触犯新法了。
这样过了十年,秦国果然越来越富强,周天子打发使者送祭肉来给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中原的诸侯国也纷纷向秦国道贺。
知本思义
此故事详见于《商君书》,《史记》中也有记载,南门立木这个典故较少用到,一般只指法令的颁行要说到做到。
苏秦六国封相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洛阳人,家里不算太富,不过倒也有些资产。他曾在东方的齐国拜师学艺,他在外游历多年,走了好多地方,由于出身不好,人家都不肯用他。
他先是去拜见周显王,说明自己学过一些治国的本领,可是周王身边的大臣都嫌他出身寒微,看不起他,没有得到任用;后来苏秦到了秦国谋求发展,秦惠文王不喜欢任用外来的客卿,苏秦只好又离开了秦国;苏秦在外漂泊多年,衣服已破烂不堪,走了好些地方,却没有一处肯留用他,只好回到家里。
但回到家后,她的妻子不理他,嫂子视他为路人,父母也不想和他说话,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气馁,也不放弃追求,而是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决心苦读。他相信只要学识丰富了,有了治国的本领,秦国不用我,自有用我的地方。
抱着这种自信和决心,苏秦日夜苦读,一年多以后,他把姜太公的兵书读通了,又读了一些医、农、经济的书。还把古代法令、诏诰等典籍方面的书也读了,然后又对各诸侯国的山川、河流、物产等情况,做了细心的研究,并着意揣摩天下大势。
由于苦读书籍,苏秦的知识日渐丰富。有一天,他想出了“合纵之策”。他认为当时国与国之间矛盾交错复杂,但有一层脉络清晰可见,那就是西方的秦国正在日益壮大,其趋势必然是吞并六国。东方六国要想摆脱被吞并的厄运,只有携起手来,签约合纵以抗暴秦。于是他就出游燕、赵、韩、魏、齐、楚诸国,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各国国君陈述。他从各国的山川险隘、兵员物产,说到秦国日益强盛,威胁各国统治,进而提出联合抗秦的具体措施,终于逐个说服了六国君主,使各国结成抗秦的统一战线。他本人也由此佩六国相印,一时名扬天下。
知本思义
苏秦六国封相的故事,史书和小说中也有很多记载,苏秦的成功,得益于他敢于向命运挑战,认准一个目标,以一种钉子般的强劲和韧劲,锲而不舍,坚持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终于从草根走向社会名流。六国封相这个成语在生活中很少用到,但也会被用来形容某人坐拥高位,身兼数职。
苏秦、孙敬悬梁剌股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但都不受重视。不得已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为此他常常读书到深夜,身体很疲倦,总想睡觉,为了让自己能多学些东西,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他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他猛然间感到疼痛,大脑也清醒起来,便再坚持读书。
西汉时期的政治家孙敬也和苏秦差不多,开始当官时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于是他下决心认真钻研学问。为多学东西,他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但读书时间长,劳累了,就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都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一头系在头发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他马上就清醒了,便再继续读书学习。
知本思义
苏秦“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孙敬“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刻苦学习。
张仪巧舌妇簧
战国时的魏国人张仪是历史上著名的纵横家,他曾和苏秦一道跟从鬼谷子学艺,连苏秦自己都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在鬼谷子处把学业完成以后,张仪便去游说诸侯。有一次,他在楚相令尹那里赴宴饮酒。席散后,令尹发现自己身上佩戴的玉璧不见了,相府的幕客们都认为是张仪偷走了,他们说:“张仪这个人很穷,品德也不见得有多好,偷相国玉璧的一定是他!”
于是众人便捉住张仪,打了他几百竹板,但张仪是死活都不承认偷了玉璧,大家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他给放了。谁也不会想到,就是因为张仪挨打被羞辱这件事情,终使得楚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得安生。
张仪回到家里,他的老婆叹着气说:“唉,你如果不去读书游说,又怎会遭到这般侮辱呢?”张仪对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禁不住笑着回答他:“你的舌头当然还在啊。”张仪说这就够了,自己一定会飞黄腾达的。
当时张仪的学长苏秦已经说服赵王答应加入合纵盟约,与同盟各国结好相亲,但他又担心各国诸侯在秦的进攻下背弃盟约,从而招致盟约的破坏。他考虑再三,找不到一个能派往秦国为他工作的合适人选,于是苏秦派人去劝说张仪来投奔他,张仪就来到了苏秦这里,但来到之后苏秦却对他不理不睬,招待张仪的时候也只是用给仆人和侍女所吃的饭食,并且还当众羞辱了他。说他那么有才能,竟弄得穷愁潦倒到如此地步,是不值得收留的啊!张仪这次来见苏秦,本以为是旧交,可以得到好处,谁知反而受到侮辱,他一气之下,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想去秦国。
苏秦在张仪离去后,暗中派人资助张仪到达秦国,并且帮助他见到秦惠王。秦惠王见张仪极有智慧和辩才,就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
这时,帮助张仪的人才说是苏秦故意激怒他,为的是张仪今后有更好的发展。张仪才明白了,他感激地说:只要在苏先生当权之时,我绝对不打赵国的主意。况且如果苏先生当政,我张仪哪有这个能力呢!
知本思义
“巧言如簧”一语本出自《诗经·小雅》,其中有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上面的故事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史记》中也有记载,其本意为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但多用来形容花言巧语,能言善辩。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战国时的纵横家张仪,曾在楚国受楚相令尹之辱,后来他做了秦的相国,记起了受辱的往事,就让人给楚相令尹说:过去我和你喝酒,根本没有偷你的什么破玉璧,可你却打了我。你给我记住,我回头真的要盗取你的城池等等。至此,张仪开始了他拆散合纵,推行连横的进程!
张仪在秦国连横的最主要的目的
就是拆散齐楚联盟,孤立这两个可以与秦国争霸的国家,他首先选择了魏国。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张仪去魏国当了相国。
张仪的计划是先让魏国先归附秦国,然后让其他各国仿效魏国的做法;但魏王不听张仪的意见。秦王愤怒之下,派兵攻取了魏国的曲沃、平周两城,同时暗中给张仪比过去更为丰厚的待遇。张仪在魏居留了四年后,一直没有什么业绩,直到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张仪感到机会来了,又劝哀王归秦,哀王还是不听。于是张仪暗中指使秦国攻魏。魏起兵与秦作战,结果被秦打败。
第二年,齐国又起兵攻打魏国,并在观津战败了魏兵。这时,秦军又来攻打魏国,首先战败了韩申差率领的军队,斩首八万,使各国诸侯为之震惊。张仪心想时机成熟了,于是又劝说魏王道:“魏国的土地纵横不满1000里,士兵不到30万。地势四面平坦,与各国四通八达,没有高山大河的天险。从新郑(韩国首都)到大梁(魏国首都)不过200百多里路,不论战车或者步兵,都不用花多大力气就能到达。”
魏国南与楚国交界,西与韩国接连,北与赵国靠近,东与齐国连界,四方都要派兵驻守,这样一算,光守卫边境的兵士就要在10万以上。再说了魏国的地势,自来就是战场。如果南边与楚交好而东边不与齐国交好,那齐国就会从东面进攻;和东方齐国友好而不和赵国亲善,那赵兵就会从北面进攻;与韩国不和,那韩兵就会攻魏的西面;与楚国不亲,那楚兵就会侵犯魏的南面。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四分五裂的格局啊。
“再说了,各国诸侯之所以合纵结盟,是想求得国家安全、巩固君王地位、增强军队力量、发扬本国声威。虽然现在各合纵国把天下当作一家,彼此结为兄弟,在洹水之滨杀白马立誓为盟,以坚定彼此的意志。但是即使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亲兄弟之间,都会发生争夺钱财的事,更何况加入合纵的国家了。照这种形式看来,合纵成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