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4900000091

第91章 老魔残日,却如困兽犹斗(12)

国民党七全大会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实质上是蒋经国两年来“改造党务”的结果,体现了吐故纳新的宗旨,也标志着国民党向蒋经国时代转变的初步完成。七全大会后,“改造委员会”被撤销,作为“改造委员会”骨干的唐纵,以“中央委员”的身份跻身于太子派行列。虽然高出毛人凤一头,但相比过去的起点(唐纵是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毛人凤什么也不是),毛人凤跨的步子更大,七全大会后,蒋氏父子还让毛人凤参加了所谓《加强大陆地区对敌斗争工作案》的起草,这又意味着毛人凤对“大陆工作”的独特地位,仍是郑介民的“大陆工作处”无法统揽的。

毛人凤坚实而又无法摇撼的卓越地位,激起了毛派分子的无比兴奋,就连有叛主之嫌的叶翔之也大生悔意,暗中托人传话,流露出了重归故里的乡恋情结。毛人凤大度、热情地表示欢迎,一来惜其有才;二来毛人凤需要有人在郑介民身边卧底。于是隔阂消去,叶翔之又成了毛人凤的股肱。

七全大会解决了新老交替的接班问题。随后,亲美势力又成为蒋氏父子必须扫清的障碍,第一个目标选择了台省主席吴国祯。

1952年10月30日,是蒋介石的65岁寿辰,因为倡导“战时生活运动”,奉行节俭,老蒋携夫人跑到台北附近的一个别墅里”避寿”,临时打电话邀吴国祯夫妇前来吃饭,当天还留他俩过了夜。翌日,吴国祯囚台北有约会,婉言谢绝宋美龄的再三挽留,告辞下山,突然发觉开车的司机不见了,派人找也没找到,只得从老蒋的车队里借一个驾驶员救急,说来也巧,那天吴国祯的夫人黄卓群闹肚子,开了几分钟,非要下车方便不可,司机便把车子停在一个老百姓的家门口,等到吴国祯夫妇方便完回来时,发现那位司机脸色惨白,一问,才知有人在汽车前边的两个车轮以及后边的一个车轮上动了手脚,如果不是车子停得早,开到前面的拐弯处,车轮必然滑出无疑,届时,吴氏夫妇连同司机便会掉下深渊,跌得粉身碎骨,而看起来竟像是一次普普通通的“交通事故”。吴国祯当下醒悟,知道蒋氏父子向自己下毒手了。

1953年1月,美国政府易主,对台政策发生变化;2月2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明确表示支持老蒋;3月,鉴于后台老板的变化,吴国祯自请辞去台湾省政府主席以及“行政院”政务委员的职务。

蒋经国为什么首选吴国祯开刀呢?说来话长,早在大陆时期两人就结有疙瘩,当年,小蒋到上海搞限制物价、金融管制和“打老虎”运动,吴国祯是上海市长,没有很好地支持小蒋。运动失败后,小蒋对吴有怨言。到台湾后,吴国祯仗着美国人的支持,占据台省主席的高位,客观上走到了与小蒋对立的前沿,两人经常发生矛盾。比如,小蒋总揽全台特工,搞“保密防谍”,搞“整肃”,大抓“共谍”、“共嫌”,弄得风声鹤唳,吴国祯时常以“民主政治”,强调“法制”为由加以阻挠。1950年的“王哲甫案件”就是一个例证。王哲甫是台湾火柴公司的经理,总公司原设在上海,董事长姓吴。上海解放前夕,总公司迁往台北,但吴董事长没有跟来,仍留在大陆,并制作了一部电影叫《民国四十年》,对蒋介石多有不恭之词。对此,蒋氏父子十分愤怒,命毛人凤调查。调查中,毛发现王哲甫与吴的关系密切,便以通共罪把王抓了起来,交司法审判,拟准死刑。谁知,吴国祯知道后,出面阻挠,并以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的名义下令放人。毛人凤不敢做主,请示蒋氏父子,最后迫于美国人的背景,做出妥协,把死刑改成了七年有期徒刑。但这口气小蒋一直鲠在喉头,不吐不快。

到了1952年,台湾进行第二次县市长选举,蒋经国为操纵选举,赶在投票前抓人,其中有市县参议会的一些议员,吴国祯身为台省主席,挺身出面于涉,说话很不客气,很可能这就是促使蒋经国早下决心的主要因素。

在这个问题上,毛人凤表现出了鲜明的坚定性,毫不犹豫地站在小蒋一边,尽管对吴国祯的谋杀事件内幕没有详尽的披露,但由蒋经国指使,毛人凤的保密局动手似成公论。

1953年7月27日,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字,朝鲜战争宣告结束。与此同时,又把台湾纳入自己的战略体系,正酝酿要搞一个所谓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春,台湾即将召开“国民大会”,美国政府换汤不换药,依然在控制台湾政权上做文章,示意老蒋多容纳一些亲美分子进入“政府”,其中包括允许“第三势力”归队参政,老蒋表面上答应,暗地里却反其道而行之。

不久,“第三势力”的代表梁寒操,经陈诚批准,抵达台北,住在招待所里。第二天一早,发现衣服、书籍全被偷掉,十分狼狈。这件事是蒋经国指使毛人凤干的。目的是给“第三势力”一个警告——回台湾来,莫要说性命,就连随身物品的安全也靠不住!为此,“总统府秘书长”王世杰跑到蒋介石面前大叫大嚷,一边骂“小人无耻”,一边催老蒋赶快批准让顾盂余、张君劢等来台湾参政,蒋介石本来就积怨在胸,怎容得下王世杰如此嚣张,盛怒之际,把王世杰的秘书长职务撤了。

王世杰是岛内亲美势力的代表之一,但从历史渊源上看,又属于新政学系,跟张群一党。为此,张群、吴铁城等联袂去找老蒋说情,老蒋开始拒见,后来见了,非但不宽恕王世杰,反而指着吴铁城骂,国家的事都坏在你们这班人(指政学系)手里,一气之下还摔了一只茶杯,最后,几乎要把吴铁城赶出大门。吴铁城回家后,情绪激烈,无法入睡,多吃了几片安眠药,居然一命呜呼!

美国驻台大使见老蒋敢撤王世杰的职,马上呈文向华府报告,说这是小蒋干的好事,如果由他任性下去,岂非第二个“铁托”?美国政府本想趁“国大”召开之机,进一步扩充岛上的亲美势力,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于是一边对老蒋施加压力,让他履行让“第三势力”归队参政的承诺,一边又怂恿呆在美国的吴国祯对蒋经国发动攻击。未几,吴便在美国发表电视演说,第一次公开了自己辞职的原因(指谋杀事件),并指斥台湾没有民主,是一党专政。台湾方面毫不示弱,由“立法院长”张道藩出面,列举吴国祯包庇贪污,营私舞弊,苟取巨额外汇(清查王世杰的罪过时,发现王批过一笔巨额外汇给吴国祯)等罪状十三条。接着,隔海对骂升级,吴国祯索性发表《上总统书》直指蒋经国大名,说他是台湾政治进步的一大障碍。应该送到美国留学。同时又批评蒋介石“自私之心较爱国之心为重,且又故步自封,不予任何人以批评建议之机会”。

吴国祯一闹,影响很火,引起了美国朝野对蒋氏父子的反感。老蒋怒不可遏,厉斥吴国祯“在一个外国之庇护下空论及滥言民主与自由”。为此,还迁怒于宋美龄(因为吴当初以赴美讲学的名义要离开台湾,老蒋不答应,美国方面施加了压力,宋美龄同意放行),据说他把宋美龄叫到房里,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宋美龄又惊又气,回身便走,老蒋跟在后面追赶,追了几步,见卫兵站在门口,才愤然作罢。此后,宋美龄飞到美国一住就是半年。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所谓“吴国祯事件”。它暴露了台湾内部的政治斗争,也暴露了美国与台湾当局的深刻矛盾。但这一次蒋介石没有退让,以总统令的形式,宣布免去吴国祯的一切职务。国民党中央随之作出开除吴国祯党籍的决定。同时,暗中还加快了扫除亲美排蒋势力的步伐,矛头直指孙立人。在这个过程中,毛人凤紧随“主流”,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54年3月下旬,“国民大会”在台湾召开,蒋介石当选为第二届“总统”,“副总统”是陈诚,“太子派”的俞鸿钧为“行政院长”,唐纵兼任台湾省政府秘书长。7月,蒋介石下令组成“国防会议”,性质等同于“总统的最高决策机构”。“国防会议”主席由老蒋自任,秘书长是周至柔,实质性负责的是副秘书长蒋经国。“国防会议”下属的常任机构有“国家动员局”和“国家安全局”。“国家安全局”的职能,翻版于原先的“总统府资料室”,按照老蒋的意愿,仍由蒋经国兼任局长。这时,恰值宋美龄从美国回来极力反对小蒋当“国安局”局长,并且搬出“后台老板”,声称:美国人不赞成蒋经国总揽特工。那么,位归何主呢?宋美龄马上建议,让郑介民干,同时强调,这也是美国人的意思。接着,便有了下面的一幕。

1954年10月某日,郑介民接到老蒋打来的电活,要他立即到总统的士林官邸来。郑介民驱车前往,在官邸的客厅里,看见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在座,三人面色不悦,好像刚刚发生过争论。蒋介石见郑介民来到,用手一指沙发,要郑坐下。郑坐定后,宋美龄第一个发言:“总统要成立国家安全局,经国当局长,美国不同意,我认为还是你任局长好。”郑介民连忙站起身来推辞:“我身体不好,请总统另选别人。”蒋介石说:“好,好,你任局长也好。”蒋经国板着脸,没有说话。郑介民告辞出来,宋美龄送到门口,对郑说:“你做局长辛苦,我介绍一人帮你的忙,他是军统老同志阮清源。”郑捣蒜般地点头称好。可是真到了人事安排的实质性阶段,蒋经国利用“国防会议”的权力,指定亲信陈大庆当“国安局”副局长,郑介民无从抵制,只好委屈阮清源,去“国安局”淡水训练班当了班主任。宋美龄很不高兴,结果弄得郑介民“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国家安全局”成立后,局址设在台北市圆山附近的剑潭,建制是一个办公厅、四个处以及人事、联络、预算、监察、资料、技术、研究、总务八个室,外加一个电信总台。郑介民新官上任,开山的第一“斧”就是改制,即把“保密局”改名为“国防部情报局”;把“内政部调查局”改名为“司法部调查局”。同时还标定工作上的界限与分工:“司法部调查局”主内,专门从事台湾省的“保安防谍”业务,在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各重要城市设立“保防站”。“国防部情报局”主外,专门负责大陆与海外工作。根据这个分工,原“保密局”在台湾岛内所有的秘密保防组织,都必须向“司法部调查局”移交;反过来,原“内政部调查局”设在香港、澳门和大陆从事特务活动的秘密组织,也全都向“国防部情报局”移交。

形式上这个分工与移交是对等的,骨子里却把毛人凤剥夺得只剩下门面了。试想,三年前郑介民接替毛人凤主持大陆工作时,毛人凤就料定郑介民不会有好的收场。三年下来(其实不到两年),郑介民碰得头破血流,本钱蚀光。反过来,再拿烂摊子“掉换”毛人凤的精兵强将,即“保防家底”,手段比三年前的剥夺还要恶劣。其一,当时大陆工作是台岛战略转变的主战场,上峰重视,实力可观。尽管蕴涵着碰壁的趋势,毕竟不是人人看清楚的。其二,丢弃“大陆工作”的主持权,毛人凤还有退居其他阵地的出路,尤其是岛内的保防工作。相比现在的剥夺,一方面把毛人凤苦心经营的家底抽去;另一方面又把赤条条的毛人凤揿在“主外”的“钉板”上,备受熬煎。对此,毛派分子愤愤不平,竭力怂恿毛人凤从中作梗。

不久,又听到一个更荒唐的决定,即“第三势力”垮台后,在塞班岛培训的人马以及整个情报、通信交通网必须予以接管,按照过去的惯例,毛人凤一直分管这方面的工作,理应负责到底。但郑介民却不顾这一事实,宣布由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二组(简称“中二组”)接管,因为“中二组”的主任由他自己兼着。由此可见,郑介民是下决心不让毛人凤在特工圈里“居大称肥”了。

面对僚属袍泽的愤愤不平,毛人凤不急不躁。其实,他心里明白,郑介民这两个“剥皮抽筋术”根本奈何不了他。说说道理,不多不少,整整四条:第一,毛人凤身为中央候补委员,地位之高,堪胜以往;第二,蒋经国暂时丢失特工大权。通过“国防会议”,居高临下地控制特工,毛人凤不管在哪里,总是担纲人物;第三,毛人凤浸润特工行当二十余年,盘根错节,私蓄庞大,已是无需“老大”名义的“老大”;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即蒋氏父子的无比信任,他们交办的事情以及附带的权力,莫要说郑介民无从干预,就连过问的资格都没有。修炼到这个分上,毛人凤不再有争锋的情趣。反过来,看看郑介民的机关算尽,倒想起了一句老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

事实也的确如此。就在毛人凤被屏离“大陆工作”的主导地位以后,有些相关的事,老蒋仍然要他办,因此毛人凤也有了不拘泥于名分的“自由”,他去大陆“销账”,并不在乎是否有“越界”之嫌。比如,前一个时期,老蒋突发思乡之幽情,凄切得茶饭不香。毛人凤知道了,派人偷偷潜入奉化溪口,把蒋母之墓、“慈庵”故庄、丰镐房旧居、妙高台风光全部拍摄下来,洗印成照片,拿给蒋介石,只看得老头子热泪纵横。又如,1953年底,老蒋突然想念起戴笠在大陆的遗属(解放前夕,戴笠的儿子戴藏宜没能逃往台湾,受到人民政权的惩罚,被判处死刑。留下妻子郑锡英带着三个儿子回到衢州城内花龙巷娘家,而后迁往上海),嘱令毛人凤一定要把郑锡英等弄到台湾来定居。毛人凤密派黄铎潜入上海,与隐藏在我公安部门的内线接上关系,“顺利”地替郑锡英及两个儿子(一个儿子被送到青浦托人照料)办好出境手续。郑锡英化名为沈凤英,在黄铎的陪伴下,经九龙抵广州,再过境到香港。1954年1月,郑锡英与两个儿子到达台湾。老蒋得知后,十分高兴,马上安排接见合影,此外还把戴笠的长孙戴以宽送到美国留学。

这两桩事,显然讨了老头子的欢喜,但于“大陆工作”参与的程度还欠分量。不久,毛人凤亲自安排了一个“重量级”的行动,即密派段云鹏再次进入大陆(这也是老蒋十分关心支持的),一面恢复原有潜伏组织的活动,一面继续发展新的组织,从中挑选可造之才,送香港受训,再派往大陆,建立秘密交通点和秘密通讯台。与此同时,段还负有暗杀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特殊任务。段云鹏离开台湾前,发誓要杀身成仁,报毛人凤的“知遇之恩”,看来决心不小,并且还与毛人凤约定了密写通信和其他的联络方法,完全是单线式的“独家专营”。

1954年6月,段云鹏到香港,即去张某处找老友叙旧,张某由此知道了段要进入大陆的动向,马上通过公安部长罗瑞卿发出指示:“立即严密布置,防止走漏消息,对段务在必获。”并部署公安部队调用两个团在边界堵截,发现段立即抓捕。

起初,段想以偷渡的方式潜入大陆,但领路的“黄牛”夜间在九龙粉山岭边界踏勘时,被港英警察发现抓走,无法成行。于是改用公开方式,由保密局香港站替段办好身份证及进入内地的手续。段化名张仁,是九龙“大轮行副经理”,专程去广州与和冒行洽谈“生意”

同类推荐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有趣的中国名媛

    有趣的中国名媛

    在历史上,女人几乎一直被男人所压制。王朝更迭,我们记住的是那些建功立业的将军;文学诗歌,我们记住的是挥毫泼墨的文人……而这些,基本上与女人无缘。在男人的头脑中,女人是生活的点缀,是炫耀的资本,即使非常之宠爱,也极少有愿意让女人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但是,女人们还是突围了。千百年来,在众多被压制的女性当中,出现了一批受人瞩目甚至青史留名的女人,相比男人,她们毫不逊色。在书中你看到了让男人望尘莫及的武则天、有勇有谋的孙尚香、才智过人的卓文君等,她们有的倾国倾城,有的才华横溢,但这些东西都不足以保证她们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她们就像浮萍,在人世间漂来漂去,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归宿。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 知人善任——狄仁杰

    知人善任——狄仁杰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米娅和马莉娅

    米娅和马莉娅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那故事肯定是不一样的。(本书比较慢热,不喜勿近)
  • 时光淡忘旧人心

    时光淡忘旧人心

    时光倔强的从我们指缝中溜去,一点一滴,划过我们平静下来的心,把一切都变得不平凡,我们没办法抵抗,我们总是到最后才明白,时间是最好的解药。
  •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遇见最好的他:红尘四合

    晋江当红作家尤四姐再掀京味儿古言浪潮,独家番外首面世。温家嫡女温定宜年幼时,父亲犯事,一夜之间,繁华崩塌,锦衣玉食的日子仿佛梦一场。全家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只剩下她一个,被奶妈子救了出来。为了谋生,定宜扮成小子,拜在顺天府最有名的刽子手乌长庚门下做学徒。寒来暑往的,长到了十七岁。这天出门没看黄历,一不留神把七王爷给得罪了。对方是天潢贵胄,看她和看只蝼蚁没什么区别,眼看着定宜就要被人拉下去当瓜切了,命悬一线之际,踱过来一个人,随口几句话,救了她一条小命。很久很久以后,有一次定宜问起他对自己的第一印象。他挑起一道眉,说:“小个儿,娘娘腔,站在大太阳底下歪个头、眯个眼儿,像个二愣子。”定宜:“……”
  •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传奇老北京——《日下旧闻考》解读

    西直门出入给皇帝运水的水车,阜成门出入给宫廷运煤的煤车,正阳门出入皇帝祭祀天地的车辇,朝阳门走粮车,东直门通柴车,崇文门进酒车,宣武门出刑车,要定门送战车,出兵打仗,得胜还朝,要进德胜门。老北京的故事异彩纷呈,说之不尽,本书带你循着北京的足迹溯及历史传奇……
  • 穿越成神棍:我只骗财不骗色

    穿越成神棍:我只骗财不骗色

    假枪当真枪,别人的头没爆着反被人爆了头,一朝穿越,杀手成了神棍,画起了花妆跳大绳。神秘的白衣少年,邪恶的痞子将军,是他的阴谋,又或是他的诡计,她都不在乎,她只想陪着自己喜欢的人一起血雨江湖,天涯海角……
  • 苦苦求生

    苦苦求生

    那一年暑假过后。她进了大学,我也进了大学。她登上了飞机,飞去了江城大学。我踩着自行车,混进了社会大学。
  • 流沙战神

    流沙战神

    万物即将湮灭,大能者重铸天地,延续万年传承。万年之期将至,天地再次分崩离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逍遥小浪子

    逍遥小浪子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大陆!!!甚至……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好吧好吧,还好我有前世记忆……从此便是逍遥豪放侠,走遍天涯……
  • 专属约定:早安,我的竹马

    专属约定:早安,我的竹马

    “十岁那年,愿望是娶安伊槿为妻,只是对她有好感,不知道什么是爱。”“十二岁,安伊槿被欺负,想变强,然后娶她为妻。”“十五岁,知道什么是爱了,真的想娶安伊槿为妻。”“二十岁,安伊槿父母双亡,她无依无靠,我要娶安伊槿为妻。”“二十五岁,我一定要娶安伊槿为妻。”……苏宸单膝跪地,抬眸望着安伊槿:“安伊槿小姐,我想娶你了十五年,爱你了十年,我会竭尽一切对你好,所以,你愿意嫁给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