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曾多次谈到过天国。在加利利各地传道时,他曾运用撒种、芥菜种、面酵、稗子和撒网等或明或暗的比喻来比喻天国,这里,他又用葡萄园工人的故事来比喻天国。
耶稣说:“有一个葡萄园主清早出去,雇人到他的葡萄园工作,约定照常例每天给他们一块银币。上午九点钟左右,他再到市场去,看见有些人站在那里无所事事,就对他们说:‘你们也进葡萄园工作吧,我会给你们公道的工资。’这些人就去了。后来,中午十二点钟和下午三点钟,他又分别出去,照样雇了一些工人。下午将近五点时,他又到市上去,看见还有些人站在那里,就问他们:‘为什么整天站在这里无所事事昵?’他们回答:‘因为没有人雇用我们。’他就对他们说:‘那么,你们也进我的葡萄园工作吧。’傍晚的时候,园主对领班说:‘把工人都叫来,分发工资给他们,从最后进来的直到最先进来的,顺序付完为止。’那些五点钟才来工作的,每个人领到了一块银币。轮到那些最先来工作的人来领工资时,他们以为一定会多得些,可是每人也只领到一块银币,他们就埋怨主人:‘那些最后进来的人只做了一小时的工,我们却一整天在烈日下劳作,而你付给他们的竟跟付给我们的一样!’园主回答道:‘朋友,我并没有占你便宜。你不是同意每天一块银币的工资吗?拿你的钱回家去吧!我给那最后进来的跟给你的一样,难道我无权使用自己的钱吗?因为我待人慷慨,你就不服了吗?’”于是耶稣说:“这样,那些居后的,将要在先,在先的,将要居后。”
有一次,一个青年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做些什么善事才能够得到永恒的生命呢?”耶稣答道:“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的事呢?只有一位是善的。如果你要得到永恒的生命,就应该遵守诫命。”青年问:“有哪些诫命呢?”
耶稣说:“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窃;不可作假证;要孝敬父母,要爱邻人,像爱自己一样。”那青年回答:“这些诫命我从小就遵守了,还要做些什么呢?”耶稣定睛看他,心里很喜爱他,就说:“如果你要达到更完全的地步,去卖掉你所有的产业,把钱捐给穷人,你就会有财富积存在天上,然后来跟从我。”那青年一听见这话,就垂头丧气地走开了——因为他非常富有。
于是,耶稣环视左右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要进天国是多困难哪,那真要比骆驼穿过针眼困难得多!”门徒听见这话,十分惊讶,就问:“这样说来,有谁能得救呢?”耶稣注视着他们,说;“人是不能,但在上帝,事事都能。”这时,彼得开口说:“你看,我们已经撇下一切来跟从你了,我们将得到什么呢?”耶稣说:“我告诉你们,在将来的新时代里,人子坐在他荣耀宝座上的时候,你们跟从我的人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来审判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族。无论谁,为了我的缘故撇下了房屋、兄弟、姊妹、父母、儿女或田地的,都要得到百倍的报偿,并且要得到永恒的生命。但是,有许多在先的,将要居后,居后的,将要在先。”
接着,耶稣用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来说明在死后富人的痛苦和穷人得上帝的恩宠,他说:“从前有一个财主,每天穿着华丽的衣服,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连狗也来舔他的疮。拉撒路常常来到财主家的门口,希望能捡些财主桌上掉下来的东西充饥。后来这穷人死了‘天使把他带到亚伯拉罕身边。财主也死了,但他在阴间痛苦极了,他抬头瞧见亚伯拉罕在遥远的地方,又看见拉撒路在他身边,就叫道:’我的祖宗亚伯拉罕哪,可怜可怜我吧!请打发拉撒路用指尖蘸点水来凉凉我的舌头吧,因为我在这火焰里痛苦极了!‘可是亚伯拉罕说:’孩子啊,你该记得你生前享尽了福,可是拉撒路从来没有好日子过,现在他在这里得着安慰,你反而在痛苦中。而且,在你们和我们之间有深渊隔开,人要从这边到你们那边去是不可能的,要从你们那边到我们这边来也不可能。‘财主说:’祖宗啊,既然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亲家去,我有五个兄弟,让他去警告他们,免得他们也到这痛苦的地方来。‘亚伯拉罕说:’你的兄弟有摩西和先知们去警告他们,让你的兄弟去听他们的吧!‘财主说:’祖宗亚伯拉罕哪,那是不够的。假如有人从死里复活,到他们那里去,他们就会悔改。‘可是亚伯拉罕说:’如果他们不听摩西和先知们的话,即使有人从死里复活,他们也不会相信的!”
死后的遭遇是对生前待遇的报偿,耶稣向人们宣说了得入上帝之国是件不容易的事。
天国的门是极狭窄的门,不仅富人进去困难,一切不义的人都是进不去的。
有人问耶稣:“主啊,得救的人不多吧?”耶稣答道:“你们要努力从窄门进去。我告诉你们,有许多人想进去,却进不去。等到一家的主人起来关了门,你们才站在门外敲门,说:‘先生,请给我们开门!’他要回答:‘我不晓得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你们要说:‘我们曾经跟你一起吃喝,你也在我们的大街上教导过我们。可是,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你们这些作恶的人,走开!你们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先知们都在上帝的国度里,而你们却被驱逐在外面的时候,就要哀哭,咬牙切齿了!从东西南北各地都有人要来参加上帝国里的筵席。那些居后的,将要在先,在先的,将要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