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300000009

第9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伍子胥(3)

孙子临行时对伍子胥曰:“富贵功名,人之大欲也。然为此丧生者,何其多也?天之道:暑往则寒来,昼去则夜至。吴王为人争强好胜,心浮气躁。今大破楚国,更加无敌。无敌,则骄乐必生;骄乐生,则必慢待臣下。为人臣者,不可贪恋富贵功名,功成不退,必有后患。我非徒自全,并欲全子。子本为报父兄之仇而来吴,今大仇已报,何不早退?”

伍子胥并不以孙子之言为然。于是,吴王拜伍子胥为相国,伯嚭为太宰,共辅朝政。

正如孙子所料,吴王自打败楚国后,威名远播。遂自以为天下无敌,更加目空一切,整日沉迷酒色,荒废朝政。大臣都不敢直谏,只有伍子胥经常谏阻吴王。吴王虽不听其谏阻,但念其当年辅佐自己登上王位之功,也不加罪于他,其他敢谏阻者,一律加罪,重则斩首,轻则罢官。所以朝中,直谏之臣越来越少,小人当道。

随着吴王的年老,变得越来越好大喜功,其脾气也越来越暴躁,闻听越王已死,便欲兴兵伐越。伍子胥谏曰:“乘人之丧,伐人之国,不祥。宜少待。”吴王不听,亲自领兵伐越。越王勾践亦率兵迎击。

两军相持月余,互有胜负。当时,吴国兵力强于越国,相持下去,必然对越国不利。于是,越国遂用奇计攻击吴军:他们让死囚犯数百人,分成三行,俱坦胸露背,与吴军对立,誓曰:“吾主越王,不自量力,得罪于上国,臣等情愿以死,代越王之罪。”言罢,俱刎颈自尽。

吴兵从未见过如此阵势,甚以为怪,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知何故。忽然越军中鼓声大作,数千敢死之士,分三路向吴军冲袭而来。吴兵心慌,队伍遂乱。勾践亲率大军出动,喊杀声震天,吴军大败而逃,死伤大半。

吴王也中了一箭,箭伤足指,吴王因年老不能忍受痛疼,大叫数声而死,临死时嘱夫差曰:“勿忘吴越之仇。”

夫差即吴王位,遂日夜训练兵马,伺机报仇。越王勾践闻听吴国日夜操练兵马,准备伐越;遂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欲乘其兵未训练精熟之际,先伐吴。大夫范蠡出班奏曰:“不可。吴国兵精粮足,欲报先王之仇三年矣。其志愤,其力齐,其势盛,不可与敌。为今之计,只宜坚守。”大夫文种亦力言,不可贸然兴师与吴交战。

越王不听,曰:“吾意已决。”遂兴师。吴起倾国之兵,迎击越军。两军会于椒山。夫差满腔怒火,目露凶光,亲自击鼓,以激励将士。吴军人人激愤,个个争先,直杀得越兵丢盔卸甲,大败而逃。吴兵乘胜追赶,越王三万大军,此时只剩五千残兵败将,逃往会稽山躲避,吴兵将山团团包围。

越王派大夫文种请降于吴王。文种卑躬屈膝,见到吴王下拜曰:“下国之君勾践得罪大王,招致生灵涂炭,今愿降服为臣,侍奉大王,年年纳贡,世世臣服。”吴王本想许之,伍子胥言于吴王曰:“今越国旦夕即亡,王勿许。”

文种回来告诉越王勾践,勾践欲先杀妻子,再焚毁宝器,然后与吴决一死战。范蠡谏曰:“不到万不得已,切勿走此绝路。”文种亦曰:“臣闻吴太宰伯嚭贪而好色,若上苍果不灭越,此人为我所诱,收我金箔美女。如此,此人必力谏吴王赦越,则吴王必赦越矣!”勾践只得让文种再次来到吴营。

文种于是先到伯嚭大营,献上金箔美女,并言若太宰能令吴王赦越,以后每年越国给太宰的贡物,将与进贡吴国的贡物相同。伯嚭大喜曰:“果如是乎?越国莫非欺我?”文种曰:“今越王命在太宰大人之手,越国焉敢欺骗太宰大人?”伯嚭曰:“如此,汝在此稍候,吾即刻去见吴王。”

伯嚭见到吴王,具言越王夫妇愿成为吴国臣妾,极力主张吴王赦越。吴王觉得伯嚭之言很有道理,遂令文种来见。文种二次进见吴王,下拜曰:“越王诚心降服,愿吴王恩准。”伍子胥入谏曰:“王万不可许越之和。夫吴、越有不两立之势,今吴不灭越,后越必灭吴。今天以越赐吴,若赦越,是背天意也。”吓得文种倒退好几步,只得硬着头皮,且观事态发展。

伯嚭曰:“相国之言差矣!今王许越之降,实所谓名利兼得也,许越之降,可使天下知大王之德,使大王之英名传播四方;许越之降,让越国年年纳贡,吴国坐收其利。如此名利兼得之事,相国为何反对?”吴王曰:“善。”遂许越降。

气得伍子胥面如土色,大骂伯嚭误国,遂叹曰:“悔不听孙子之言,当日未按军法将此误国馋臣斩首,才有今日。”又叹曰:“吴国违背天意释越,又有馋臣弄权,岂能久乎?”遂郁郁不乐,叹息不已。

吴王赦免越王后,勾践夫妇来吴国为奴,侍奉吴王。在此期间,越国年年给吴国进贡,当然少不了伯嚭那一份。所以伯嚭始终帮着越王说话,气得伍子胥怒火中烧,与伯嚭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加之伯嚭本来就是个奸佞无比的小人,对相国之位早已垂涎,伍子胥的命运也就不难预料。

吴王夫差是一个心急气盛、性格暴躁、勇而无谋、好大喜功的君王,自从大败越国,越王夫妇入吴为奴以来,自以为天下无敌。遂穷兵黩武,东征西战。又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极及奢华,伍子胥苦谏不听。

随着吴王打了几个小胜仗,其称霸中原的野心越来越大。伍子胥始终认为越国才是吴的心腹大患,经常在吴王面前苦谏,弄得吴王越来越疏远他。加之越国为了复仇大计,也想除掉伍子胥,遂有意制造吴国君臣之间的矛盾,离间伍子胥与吴王之间的关系。

越国向吴王进献西施,欲使吴王因美色而荒废朝政。伍子胥谏曰:“夫美色者,国之不祥之物也,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愿王勿受。”伯嚭曰:“相国怎能把吴王与昏君桀、纣相提并论,况美色者,人之所欲也。越王得而不受,进献大王,足见其忠也。”吴王遂纳西施为贵妃,更加宠信伯嚭,疏远伍子胥。

伍子胥屡谏吴王,吴王只是不听,君臣之间已成水火。伍子胥料吴终将为越国所灭,遂在出使齐国时,托其子于齐大夫鲍氏。伯嚭闻听此事,遂大喜曰:“伍子胥死期至矣!”

伯嚭于是求见吴王曰:“伍子胥貌虽忠厚,实际上是残忍之人,其父兄尚且不顾,安能顾王?前日王伐齐,伍子胥以为不可,王大胜而归。彼恨王不用其谋,已生怨望。今王又欲起倾国之兵伐齐,彼称病而不往。倘彼乘王攻齐时作乱,奈何?王不可不防。况臣闻伍子胥使齐时曾托其子于鲍氏。而齐,吴之仇也,彼托子于吴之仇国大臣,其反心已明矣。王宜早图之,不然将成为齐国之大祸患。”

吴王夫差本来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就日渐加深,今听伯嚭如此一说,遂大怒曰:“老贼焉敢如此。”乃使人赐伍子胥属镂剑以自裁。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佞臣当道,忠臣不得善终。当初吾在先王面前力争,才使汝立为太子。汝曾许诺当上吴王即分吴国予我,吾固不敢望也。然汝今当上吴王,却奈何听信小人馋言,要杀忠臣乎!”

乃告诉家人曰:“吾死之后,可挖下吾双目,悬于东门,以观越兵之入吴也!”言罢自刎而亡。使者取剑还报吴王,并说了伍子胥临终之语。

吴王夫差大怒,乃自断其首,将首级悬于城楼之上,将其尸投于江中,使其永远身首异处。百姓怜伍子胥之忠勇,私捞其尸掩埋于吴山,此山后来改名为胥山,以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对我们今人的启示

1.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假如伍子胥当年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像其兄长一样,听从父亲的召唤,与其父兄一起死掉,与死一只蝼蚁有何区别?其父兄之怨仇怎么能报?正因为他弃小义、抛小节,才最终报了大仇,青史留名。

事实上,伍子胥当年面对家中飞来的横祸,他有三条路可以选择:(1)陪父同死,落个忠君孝子名声;(2)逃跑后隐姓埋名苟活一生;(3)逃跑并想办法报仇。他选择了第三条路,而这一条路,是最充满风险、最艰难的路。

2.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逃避楚军的追杀,东躲西藏,沿街乞讨,受尽人间的千辛万苦,含恨隐忍十几年,才使大仇得报,名垂后世。没有一个顽强的意志,怎能做到这一点?他始终不忘父兄之仇,即使成为吴国大夫,已过上富贵生活,但当他发现王僚不能使他为父兄报仇时,还是毅然辞去了大夫之职,继续过清贫生活。

3.《道德经》有云: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他不听孙子之言,未能及时身退,结果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实在可悲、可叹。常言道:伴君如伴虎。伍子胥不吸取父兄死于非命的教训,这是他不智的地方。

作为一个外国人,来到吴国的目的就是报父兄之仇。然而大仇报后,心愿已了,却贪恋权位,不及时抽身,这不是等死吗?在这一点上,范雎就要比伍子胥明智得多。范雎、伍子胥都为报仇而投奔他国,然范雎报仇后及时身退,因而安享晚年;伍子胥大仇报后仍久居大位而不退,贪富恋贵,结果死于非命。

当然假如伍子胥遇到的君王不是夫差这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心急气盛的君王,与他共事的大臣伯嚭不是一个奸佞小人,他功成不退也许不至于身首异处。可惜他没有这样好的运气;加之他性格耿直,不愿随波逐流,他父亲也是吃了性格耿直的亏。所以性格耿直之人,更应及早功成身退。

同类推荐
  • 我与鄂尔多斯学

    我与鄂尔多斯学

    本书作者在鄂尔多斯生活多年,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史料进行了搜集和研究,分创新认识、专题探究、永远牵挂、草原情深四部分,最早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立论。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军事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李鸿章发迹史下册

    从政40年,遭遇创纪录的800多次弹劾,有小人告密,有上司打压,有亲信背叛,有政敌陷害,有捕风捉影,有证据确凿,面对无数或明或暗的对手,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李鸿章总能从容地走到最安全的地方,一直被弹劾,谁也扳不倒;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宝座上一坐25年,呼风唤雨,权倾天下。
  •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攫雷电于九天富兰克林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阅读的角度、记述富兰克林——这位奠基近代电学的美国科学家、成就并举于文学、政治领域的“美国科学和文学之父”的故事。
  • 木兰将军

    木兰将军

    花木兰,中国古代民族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影响深远到全世界。本书写的是女英雄木兰乔扮男装替父从军,最后光荣还乡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求道狂魔1

    求道狂魔1

    陈旭旋因本世界大动荡从仙界死而重生重生后一心求道。又偶得一神界一夫妇融合而成的变异小世界系统。瞎扯小说,与现实世界不同噢
  • 名侦探柯南之来自未来的少女

    名侦探柯南之来自未来的少女

    洛羽,在现实世界自杀的少女。被未来世界的花神选中成为守护者进入柯南世界,但是守护者这个群体似乎有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 科学探索百科——人体怪象百科

    科学探索百科——人体怪象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见习小神

    见习小神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是这样说的,人们也是这样想的,然而神就是这样做的吗?顺着人们的思路远离人们?谁知道你身边有没有一只见习小神
  •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夜对星空(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飞花摘叶

    飞花摘叶

    若你听到碎叶被风吹起的声音,那么万点寒星就离你不远了
  • 我是巫师的那些年

    我是巫师的那些年

    《我是巫师的那些年》,讲诉的一个朦朦胧胧,还在幼稚阶段的无法生存的青少年。他的妈妈是经商的大户,可爸爸却是个无法生存的酒鬼!男主人公的家庭并不和睦。他对生活也失去了兴趣和期待....正当他对自己的生活无法持续下去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恐怖亲身经历事件!让男主人公立刻明白自己家族的千古身世之谜,此后的生活虽然恐怖刺激!!但他却找到了在这个世界上他存在意义。。。。。。
  • 浮生之魂归孙策做霸王

    浮生之魂归孙策做霸王

    孙策三国东吴掌权者,一次外出狩猎遇刺面部被毒箭射中,最终毒发身亡。可孙策的灵魂却意外来到了21世纪,过了40多年现代生活的孙策却又因为一次暗杀,灵魂又回归本体。假如孙策未死,那么还会有三国么?大家好我是东吴小霸王哦不对不对大家好我是霸王孙策。
  • 倾听你的异能

    倾听你的异能

    地球上存在着另一个世界,有人称它为“平行空间”。在平行空间中存在着拥有异能的另一个“你”。当你灵魂中的潜能被激发,你就能拥有对应的异能。嘘~倾听你的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