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诸葛亮生活很简朴,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可以说到了苛刻的程度,这是他的一个优秀品质。但他这样的人当领导,特别是当一把手就不大合适,因为他总希望手下像他一样,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
他会对手下要求过于严厉,甚至于求全责备。因为一个严于律己的人,很难宽于待人。这很不利于招揽人才,也不利于现有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因为人性是自私的,人人都十分在意自己的待遇和报酬,且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要用人,就必须顺应人性,容忍人的缺点。诸葛亮对人过于求全责备,这由他对魏延的态度便可略见一斑。可以说,刘备死后蜀国人才匮乏,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然,我们无意责怪诸葛亮,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运筹帷幄的谋士型人才,而非主帅型的人才,不适合当一把手。一把手要能容人,在这一点上刘备要远胜于诸葛。刘备在世时,刘备负责拍板,诸葛亮负责策划,二人相得益彰。
刘备死后,二人以前那种默契的配合不存在了。蜀国人才日趋匮乏,这是蜀国开始走下坡路的一个主要原因。
据史料记载,当年刘备打下成都后,面对富如山积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的粮油米面、丝绸绢帛,这个漂泊大半生,一直被贫穷困扰的人真可谓大开眼界。他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金银财宝,他决定要好好享受一番,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与他一起共患难的关、张、赵云、诸葛亮等人。
于是,他下令对有功之臣大加赏赐,其赏赐力度之大,真可谓空前绝后。据估计,刘备当时犒赏有功之臣的开支占当时国库财富拥有量的70%以上。因为刘备觉得二十多年来,关、张、赵云、诸葛亮等人及其他部下跟着他出生入死、四处奔波,真可谓受尽了人间的苦难,经常连本来就不高(与曹魏、东吴比)的工资也不能按时发放。如今这些忠心耿耿跟着他一起共患难的人,也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
诸葛亮对此很不以为然。因为他始终没忘记匡扶汉室的大业,而要完成大业就必须打仗,这需要大量的钱财。但他又无能为力,因为刘备这样做也有他的道理。
诸葛亮遂将自己分得的那一份(据史学家研究,大概相当于现在人民币7000万元)存放国库。而这些钱到他病死都未动一分一文,最后全部捐给了国家。这些钱是刘备赏赐给他的,他完全有权利支配、花费,但他却始终不忘匡扶汉室这个大目标,宁愿将这些钱用在匡扶汉室的事业上。由此可见,诸葛亮是多么伟大啊!
我们现在的一些官员,工作上从来都是无精打采,把国家的事业当儿戏,根本谈不上任何敬业精神,却毫无羞耻地花着国家发给他们的高薪,还一门心事想着法儿贪污、弄钱。这些人与诸葛亮相比,岂非禽兽不如?
眼下,一些所谓的有才能的人十分羡慕诸葛亮当年的运气,老抱怨自己遇不到像刘备一样的上司,当然,如今像刘备一样的好上司也实在不多。然而这些所谓的有才能的人也该扪心自问,你们到底为公司做了多少让上司赏识或刮目相看的业绩呢?你们有诸葛亮那样勤奋敬业、工作认真吗?你们有诸葛亮那样严于律己、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为公吗?
一些老板也十分羡慕刘备,抱怨自己遇不到像诸葛亮一样的人才。那么试问这些老板们,你们能像刘备那样屈己求贤吗?当部下真的干出了大业绩,你们能对他放手使用,越级提拔,并给他应有的待遇吗?
诸葛亮之所以在后人心目中地位这么高,并非因为他的智慧,而是因为他的忠诚、敬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因为说起智慧,管子、孙子、张良、陈平、魏征、刘伯温等皆不亚于他,然这些人的名气似乎都不如他高。
然而蜀国亡得这么块,也许正因为他太忠了。刘禅那么昏庸无能,他还是那样的忠诚不二。假若诸葛亮能变通一点,当然我并非让诸葛亮取刘禅而代之,而是说他假若能像伊尹、霍光一样(这二人虽废了当时的皇帝,但却并未留下骂名,都留下了好名声),废刘禅而立其子——就是那个后来不愿随其父投降而杀死全家的人,就凭这一点,说明他有骨气,决不会像他父一样昏庸。他当上皇帝,蜀国也许可以晚灭亡几年。
况且刘备临死留有遗言,此子能辅则辅,不能辅,丞相可取而代之。假若诸葛亮立刘禅之子,则既有利于蜀国,又无损于自己。因为他自己并未篡夺皇位,坐皇位的依然是刘备的后代。而且,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诸葛亮废刘禅而立刘禅之子为皇帝,可以说易如反掌。但正统的忠君思想使他不能也不敢这样做,这也许是他死后受到历朝皇帝赏识、名气很大的又一原因。
诸葛亮对我们今人的启示
诸葛亮从一介布衣,27岁时出山辅佐刘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取得了刘备的绝对信任,最终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蜀汉开国丞相。但他作为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智慧化身,却并未能辅佐刘备完成一统华夏的伟业,三分天下只占了其中最小的一部分,而且,他也死得很惨,是被累死在战场上的。他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这么几点:
1.作为一个打工者,最大的智慧也许并不是智慧本身的多与寡,而是对老板的忠诚与敬业。诸葛亮正是凭着他的忠诚与敬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便取得了刘备的绝对信任。
当然,当你遇到的老板是混蛋时,你可选择离开他,另投明主。否则你就应该绝对忠诚你的老板,一心一意为他谋事。
2.欲成大事,一定要审时度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势而为。汉朝末年,朝廷腐败无能,诸侯纷纷崛起,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大多数人对当时的朝廷丧失了信心,他们寄希望于一个新的政府、新的制度替代当时的没落政府。
而刘备属于保皇派,属于保守势力,只代表了极少数人的意愿,与当时的天下大势是格格不入的。曹操代表新崛起的势力,又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张王牌,曹操本人也爱才如命,唯才是举,这就使得大部分拥有新观念的人才和相当一部分拥有旧观念的保皇派人才都愿意跟着他干,加之曹操这边待遇也好(因为他不仅拥有较大的地盘,而且可以动用国库里的财富为手下发薪)。
诸葛亮尽管足智多谋,刘备也对他言听计从,但他的事业与当时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一致的,这是他最终未能完成一统华夏伟业的根本原因。因为社会、事物的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和方向性,犹如滚滚东去的长江、黄河,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一个人或少数一些人,不管他们多么富有智慧,也无法改变社会、事物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
然而,假若诸葛亮不投靠刘备,而投靠曹操,他一定能成就更大的事业吗?未必。因为曹操那边人才济济,他到那儿未必能得到重用。
3.实力决定一切,诸葛亮出山时曹操已经灭了袁绍,占据了整个北方大片疆土,带甲百万,猛将如云,谋臣如雨。而刘备当时兵不满千,将不过关、张、赵云而已,且上无片瓦,下无立足之地。赤壁之战后,曹操虽元气大伤,但毕竟仍占据着整个北方,实力依然很强大。刘备虽然得了荆州,后来又得了西川,但实力依然很弱小。况且后来关羽又丢了荆州,刘备又找孙权给二弟报仇,结果大败而归,自己搭上一条老命不说,70万人马全军覆没。从此,本来就弱小的蜀国,更是元气大伤,匡扶汉室已经无望。
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尽管他的智慧远胜于司马懿,但始终未能如愿,皆因蜀、魏实力悬殊太大之缘故。诸葛亮也知一统华夏无望,只是为报刘备知遇之恩,托孤之重,以攻为守,尽自己的忠心罢了。
4.中国道家有句名言:“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假若诸葛亮辅佐刘备西川称帝后退归山林,他的名气可能不会有今天这么大,但他可能会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晚年,绝不至于累死在五丈原。
然而,他未能及时退出,以致最后悲惨死去。但作为一个深得中国道家思想精髓的人,他难道不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吗?他肯定懂得功成身退这个道理,要不然他离开隆中时怎能对其弟诸葛均说出“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的话呢?
只不过他认为,对他来说,只有一统华夏才算真正的成功。事实上,诸葛亮仅凭一个《隆中决策》,就可以称得上成功;辅佐白手起家的刘备夺取荆州,再得西川更是大成功。然而他舍不得离开刘备这样一个好老板,未能功成身退。后来刘备兵败白帝城对他托孤后,他想归隐也不可能了。
5.刘备死后,诸葛亮虽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成了真正的一把手),但昏庸无能的刘禅不仅不能替他分一点忧,还经常给他添乱,把匡扶汉室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那瘦弱的肩膀上。军政事务常累得他喘不过气来,蜀国的人才日益匮乏,国力日渐衰退。
大事业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是不行的,必须靠众人之智力才行。诸葛亮凡事亲躬,不能放手用人,唯恐别人不似他那样尽心。结果搞得自己很辛苦,身体也搞坏了,事业进展也不大,手下还觉得自己未得到重用,只能被动工作。他的对手司马懿说:“诸葛丞相食少而事繁,岂能久乎?”
而春秋智者管仲就明智得多,他放手用人,充分享受生活,该自己拿的报酬分文不少(但不该拿的,他坚决不要,与现如今的贪官有本质的区别),不该自己干的事坚决不干。齐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盛,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子有句名言:“勿代马走,使尽其力;勿代鸟飞,使振其翅;勿代鱼游,使尽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