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当韩信春风得意,准备大举进攻齐国时,一件他意想不到的事打乱了他的计划,使他心里特别不痛快。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是这样的,汉王在成皋与项羽相持,因兵力不足,遂调用韩信身边的所有人马与项羽对抗,命韩信收集赵地零散士卒,东击齐国。韩信可以说一下子从一个拥有十几万人马的大将军,变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心里虽不痛快,但王命难违,他只得招集赵地不足三万人的零散士卒击齐。
此时,齐王因郦食其之故(汉王派郦食其说服齐王弃楚归汉),不曾防范,使得韩信用奇计大破齐军,进驻临淄。齐王大怒,以为自己被郦食其出卖,当即烹煮了郦食其。
项羽闻听齐军大败,大惊,立即派大将龙且将兵二十万救齐。韩信又利用龙且看不起自己的心理,诈败佯输,诱敌深入,然后,用大水阻断楚军于大水两岸,最后斩杀龙且,收降楚军,遂平定齐地。
就这样,在不到半年时间,韩信手下又拥有大军近三十万。韩信遣使往汉王处报捷,并言要做个假齐王。汉王大怒,本不欲答应,因张良、陈平蹑其足,不得已而立之。
此时,魏、赵、燕、齐四国,皆被韩信所灭。项羽闻听韩信大破楚军,斩杀龙且,心中不安,惧韩信与刘邦合兵一处对付自己,遂派武涉往齐国游说韩信。
武涉来到齐国,见到韩信,说了汉王许多坏话;并说当今楚汉之事,权在足下;足下投楚则项王胜,投汉则汉王胜;劝韩信反汉连楚,共分天下而王之。如其不然,今日项王亡,明日韩信亦不能免死矣。
韩信谢曰:“我当初在项王手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计不用,故才弃楚归汉。汉王拜我为大将,统帅三军,且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从,吾方能成今日之功。汉王对我如此器重信任,吾岂能背叛乎?愿先生为我面谢项王,吾誓死不背汉也。”武涉见韩信志坚意决,只好离去。
齐人蒯通知天下之事权在韩信,欲为韩信出奇策,使其独树一帜,自立为王,与楚、汉争雄天下。乃自称善于相面,往说韩信。蒯通曰:“相君之面,位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则贵不可言。”
韩信曰:“愿闻其详。”蒯通让韩信屏退左右,然后慢慢道来。他首先分析了天下形势,指出楚汉相持三年矣,皆不能胜。
蒯通曰:“如今天下之事权在齐王,今齐王投汉则汉王胜,投楚则项王嬴。然为将军计,莫若自立为王,与楚、汉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夫以将军之贤,坐拥齐、燕、赵之地,带甲数十万,面南称孤,必有一番作为,何必听命于人乎?此乃天赐足下之机也,断不可失。吾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齐王熟思之。”
韩信曰:“汉王对我甚厚,吾岂忍背离?”蒯通又举了一些例子,说明他若不负汉王,汉王将来必负他。接着,蒯通曰:“吾闻‘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齐王虏魏王而灭魏,诛成安军而破赵,降燕,定齐,破楚兵二十万,斩杀大将龙且,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夫为人臣而功高震主,主能容之乎?”
蒯通这一席话,说得韩信沉默半天,遂谢曰:“先生且住,容某思之。”说明他心已动了,已经在犹豫了,已不像回绝武涉时那么坚决了。
过了数日,蒯通又来,见韩信迟疑不决,曰:“智者决事从不犹疑。夫事当决而不决,当断而不断,而身不危者,未之有也。夫功者难成易败,时者难得易失。望大王速作决断。”韩信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汉也终不会夺我齐国,遂谢绝蒯通。
蒯通还说了半天,韩信始终犹豫,不忍背汉。蒯通见说不通,遂假装疯癫,到别处从事巫术去了。
韩信谢绝蒯通后,仍整日犹疑不定,始终不肯发兵援助汉王,一味观望。汉王日夜盼望韩信领兵到来,与其合兵一处,共击项羽。可韩信就是迟迟不肯露面,汉王心里不悦,又无从发泄。
项羽派武涉说服韩信,韩信不听,彭越又多次断绝楚兵粮道。项羽大惧,诚恐汉王、韩信、彭越三路兵合一,必然于己不利;遂与汉王约定以鸿沟为界,分天下,沟东归楚,沟西归汉;项羽也放回了汉王的父亲、妻子,已领兵东归。
汉王也打算领兵西行,张良、陈平却献计曰:“天下大半已为汉所有,此天灭项羽之时也,断不可失,应乘势进击项羽。”汉王依计而行,进击项羽。
汉王追击项羽,乃与韩信、彭越约定时日,在固陵会合,共击项羽。然而,到预定时间后,韩、彭二人皆未到。
项羽闻听汉王失信,违约追赶而来,早已火冒三丈,遂亲自率军与汉王交战,汉营中的大将本来就没有项羽的对手,再加上此时项羽正在火头上,其勇猛程度更胜一筹,遂杀得汉军人仰马翻,溃不成军。汉王不得不退而固守城池,大骂韩、彭二人失约,使他损兵折将,有此惨败。
善用人者,必须首先善于研究人,研究人的心理、需求、人性等。然后,顺应人性,满足人的需求,就不难驱使人了。
还是张良足智多谋,他对人性的把握十分到位,对人的心理、人的需求了如指掌,他知道韩信、彭越的病在哪里,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因而在汉王大骂韩、彭二人,发泄一通后,问计于他时,张良对曰:“天下将定,楚军破在目前,而韩、彭二人未有多少封地,君王诚能增加二人封地,将楚地分封二人,使其觉得此战乃为自己而战,二人必欣然从命;不然,事未可知也。”汉王曰:“善。”乃依张良计而行。二人果然答应即日进兵。
汉王会齐三路人马,乃用韩信为大将,调度诸军。韩信遂用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围困在垓下。张良又让汉军学唱楚歌,以乱楚军之心,使楚军将士纷纷逃跑、投降。项羽被困垓下数日后,手下只有不到一千老弱病残相随,加之军中乏粮,简直凄惨到了极点。
昔日不可一世的项羽,此时也是心乱如麻,精神近于崩溃,意志完全被击垮。他只能借酒浇愁,与美人虞姬以泪洗面。
垓下围项羽,四面楚歌声,最终使项羽不得不自刎乌江,成就了汉王的一统天下。
汉王遂与张良、陈平密议,将韩信的军权收回,改原封齐王为楚王。韩信本以为汉王不会夺他的齐王印,没想到,项羽刚一灭亡,就夺了自己的军权,又改封为楚王,明明含有贬低之意,又不好争辩。
韩信也知汉王怪他当初讨封齐王,后又迟疑观望,不遵令进兵,才有今日之举;可又一想,回楚为王,乃衣锦还乡,足以显名扬威,遂不复计较,欣然携楚王印往楚国即位。
第二年,即汉六年,有人上书高祖告楚王韩信谋反,陈平献计高祖曰:“陛下可以巡狩为名,会诸侯于陈。陈、楚邻国,韩信必须来拜见,然后乘机将其拿下。”高祖以为然,遂决意依计而行。
那么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的动机呢?根本没有。然而,无风不起浪,为什么会有人告他谋反呢?事情是这样的:项羽的大将钟离昧过去就与韩信私交甚厚,及项羽被灭后,韩信封为楚王,钟离昧无处容身,遂投靠了韩信。
韩信本不该收留他,惹火烧身。假若两人真的关系好,韩信可密给他一笔钱,让他另逃他乡,隐姓埋名,安度一生,实为上策。因为高祖一直在四处缉拿逃亡的项羽手下大将。但韩信却收留了钟离昧。
高祖本来就疑忌韩信,韩信身边岂能没有高祖的奸细?当高祖闻听钟离昧投靠韩信后,更害怕二人联手对自己的江山不利,遂下诏书至楚,让韩信缉捕钟离昧。韩信不忍出卖朋友,始终不肯交出钟离昧,只推说钟离昧未在楚国。这就更引起了高祖的担忧和不安,遂派了几个探子,到楚国探听虚实。
韩信为楚王后,出巡甚讲排场,车马仪仗,前后护卫,不下几千人,十分威武。探子看见楚王如此阵势,便以此怀疑楚王有谋反之意,遂密书一道,送往京都。
这就是封建中国为人臣者过于张扬,不低调的悲剧。所以古代许多大智之人做上大官后,生活比较低调,以免惹祸上身。高祖接到密书,遂按陈平之计来到陈国。
一天,韩信闻高祖将来陈国巡狩,他知高祖素来疑忌他,心想莫非此次为抓他而来?欲往拜见,害怕被抓;欲发兵反,又自思自己并无任何罪过,只有项羽的亡将钟离昧现投靠在他的府上,何必谋反,留下千古骂名。
韩信不知如何是好,坐立不安。手下见大王如此烦闷,问明情由,遂献计于韩信,让其斩杀钟离昧,持其头拜见皇帝,皇帝必然大喜,不会加罪大王。这实在是一个馊主意,但韩信确认为是个好主意。
于是,韩信请来钟离昧,吞吞吐吐、隐隐约约地说明了他的意思。钟离昧是明白人,当下就弄清了韩信的意图,遂问曰:“楚王莫非欲斩吾首献媚于汉王乎?”韩信低头不语,唯叹息而已。
钟离昧曰:“汉王之所以不攻击楚国,是因为某在此,彼惧吾二人联手。若公今日斩吾,公明日亦必不能幸免矣。”韩信依然沉默不语。钟离昧骂曰:“汝实为小人,吾悔不该以汝为君子,致有今日。”遂拔剑自刎。
韩信见钟离昧已死,遂取其首级,来拜见高祖。高祖当即命武士将其拿下,带回洛阳。命人调查其谋反的证据,可查来查去,查了几个月,并未找到任何韩信谋反的证据,遂赦韩信为淮阴侯。
韩信无罪被抓、被关、被贬,心里怎能不生怨愤!许多人昔日曾是自己的部下,如今都与自己平起平坐,有些才能平庸的人甚至超过了自己,心里怎能平衡!心想自己为汉室江山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却不仅未得到应得的封赏,反而被一贬再贬,几乎性命不保,怎能不令人可恨!
于是,韩信常称病不朝,深居简出,终日唉声叹气,郁闷不已,心里怨气冲天,忿忿不平;抱怨苍天对自己不公,汉朝对自己太毒。
后来,韩信与巨鹿守陈豨同谋,两人打算里应外合,谋反汉朝。陈豨先反,高祖御驾亲征。韩信在长安起事,欲控制吕后、太子。哪知韩信的舍人因犯家规被韩信囚禁,舍人之弟闻听韩信欲反,遂密告吕后。
吕后与萧何密谋,诈称有人从皇上处来,言陈豨已死,列侯群臣入宫道贺。韩信托病不往。萧何亲自登韩信府门曰:“足下虽有疾,并无大碍,列侯群臣皆往贺,奈何不去而遭人非议乎?”韩信遂往。
宫门里伏有武士,韩信刚一进宫门,当即将韩信拿下。韩信大叫萧相国救命,萧何早已不知去向。
可怜韩信,如此军事奇才,战功之显赫,古今罕有,如今却要死于非命了。吕后命将韩信斩首。韩信大呼曰:“悔不听蒯通之言,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韩信话音刚落,人头已经落地,遂夷其三族。
好一个萧何,当初月下追韩信,后又极力保举韩信;韩信终于辅佐高祖建立了大汉王朝,立下了盖世奇功。可后来韩信被一贬再贬,萧何并无一言进谏皇上,终于逼得韩信谋反,他却又与吕后定计斩杀韩信。
人心难测,竟至于此!连萧何这个亲自发现韩信是人才的人也设计害他,这还有韩信的活路吗?而萧何这个一心为了主子,一心讨好主子,置做人的良心与正义不顾,置别人的生命于不顾的小人,千百年来,不仅没有受到多少指责,仅用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来敷衍,反而一直被当成正面人物代代传颂,难道不可悲吗?
韩信对我们今人的启示
1.韩信料敌如神,出奇无穷,临机应变,百战百胜,从古至今,实属罕有。没有韩信,汉朝的建立是不可想象的。韩信可以说是一个无可替代的军事天才、偏才,或者说是军事奇才、巨人,但他可以说是一个生活上的矮子。
这可以从他未发迹时,不得不经常饿肚子,整天混吃混喝,靠人施舍才能生存下去,连安葬母亲的钱也没有等等,看得一清二楚。假若他会做人,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穷困到如此地步。
汉朝建立后,他明知道高祖疑忌他,还要讲排场,车马仪仗,前后护卫,不下几千人,耀武扬威,为自己招惹麻烦。
韩信本不该收留钟离昧,惹火烧身。假若两人真的关系好,可给他一笔钱,让他另逃他乡,隐姓埋名,安度一生,实为上策。
后来更不该为了献媚皇上,卖友求荣,逼钟离昧自刎,自己持其首级去见皇上。然而,皇上并不念他的好,照样将他拿下、囚禁,最后贬为淮阴侯。
2.韩信不仅善于打仗,善于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且善于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韩信更善于在打仗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当他平定赵国后不久,汉王刘邦就将他身边的所有部队征调到成皋,与项羽对敌。命他收拾赵国的剩余零散人马,讨伐齐国。可他很快便组织了一支人数不多的部队,但却平定了齐国,且斩杀了前来救援的楚国大将龙且,还使自己的人马发展到将近三十万。
难怪刘邦对他不放心,老担心韩信对自己的江山不利,总想找茬收拾韩信。项羽刚一死,刘邦便夺了他的兵权,又将齐王改封为楚王,后又怀疑他谋反,将其下入大牢,继而贬为淮阴侯,硬把韩信往绝路上逼。加上毒如蛇蝎的吕后,一心讨好主子的萧何,韩信身首异处、被夷三族的结局也就不难想象了。
当然,刘邦很坏,吕后恶毒,使韩信最终死于非命。可是,难道韩信那样被杀,他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回答是肯定的:有,而且责任还很大。
可以说在韩信灭了齐以后,他就犯了两个原则性的错误。人可以犯错误,但不可以犯原则性的错误。而韩信的这两个原则性的错误,直接使刘邦下定了决心:天下太平后,必须找茬除掉韩信。
韩信犯的第一个原则性错误就是不该向汉王讨封,逼汉王封他为齐王;第二个原则性错误是不该犹豫观望,迟迟不发兵援助汉王击项羽。更不该在汉王约他与彭越一起合兵固陵,攻击项羽时,失约不来,直至汉王答应增加其封地后,才出兵前往。当然韩信有此举动,与蒯通、武涉关系很大。
这两个错误都带有某种要挟性质。这里韩信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忘记了自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儒家思想受到推崇、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君权至上的礼仪之邦。在中国,君王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臣下对君王必须是绝对的服从,它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对君权提出挑战或要挟,有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也就是说,皇上怎么对待你臣下都可以,而臣下一旦行为不轨,敢有非分之举,或非分之要求,就会被视为大逆不道。
当然,你若一心要当皇上,能将在位的皇上打败、杀死,那你也就被公认为皇上了。但你千万不能又不想做皇上,又不想规规矩矩做臣子。韩信的问题就出在他的犹豫不决,三心二意上,他既不想背叛刘邦另立门户做皇上,又不想本本分分做一个唯命是从的臣子,而且才能又极高,这怎么能让君王放心呢?这是韩信悲剧的根源。
假若韩信务实一点,当年拿下齐国后不要求封他为齐王,只是把齐国国库里的黄金弄了几千斤据为己有,再弄了一些珠宝、美女供自己享受,除此而外,对刘邦惟命是听,积极配合攻打项羽。刘邦也许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予计较(陈平就是例证)。因为刘邦会认为他韩信只是贪财好色,不会威胁自己的江山,因而也就不会疑忌他,哪至于身首异处,被夷三族,还连累了彭越、英布呢?
假若韩信听蒯通的,另立门户,与刘邦、项羽争雄天下,那天下之主姓甚名谁都有可能改变,韩信当然更不会那样惨死了。
韩信料敌如神,攻城略地,无往不胜;临机应变,无所不能。这样的奇才刘邦本来就疑忌,生怕他篡夺自己的江山,他还不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守臣道,又要称王,又不听话,讲排场,耍威风。这不是逼着刘邦收拾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