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继承人,虽然她在历史上的受关注程度远不如卑弥呼,但这并不能否定她当政期间所取得的成绩。
在一与的统治下,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倒不是说小姑娘能用神术点石成金,而是因为她非常忠实地贯彻了上一代领导人的一项基本国策——亲华。
那位历史上最初的中国驻日大使张政,在倭国被奉为上宾,每天三餐山珍海味地养了二十年之后,张大使要回国了。
回国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大使老了,怎么说也都二十年过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中国改朝换代了。
张政是在大约魏正始七年(公元246年)到倭国的,二十年后,便是公元266年,不仅年号变成了泰始,就连国号也从魏变成了晋。
这也就是司马灭曹,西晋代魏的故事。
好在司马家族在上台之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清洗活动,基本还是沿用了曹魏时代的旧臣,所以张政的身份依然是外交官。而且就在他准备回国的时候,收到了晋朝廷送来的一封信,内容是希望他能够带几个倭国使者一同来洛阳,因为晋武帝司马炎有兴趣。
当时三国时代已经基本结束,曹魏被晋取代,蜀汉则在此之前便被消灭,剩下的只有盘踞在长江以南的东吴,司马炎想见倭国人,感兴趣是一方面,或许也有想让他们从东面的海上发起进攻,协助攻打吴国的考虑。
当然,只是可能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年张政回洛阳的时候,还是带去了一支五十人左右的倭国使节团,使节团团长是当年出访过魏国的掖邪狗。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倭国方面准备的贡品已经不再是各种寒酸的麻布鱼干了,而是珍珠、倭锦、宝石等各种高价物品,外加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充满倭国特色的礼物——生口三十名。
这无疑是一次正儿八经的朝贡,而且还是一次极为必要的朝贡。
新小弟要来给新老大拜码头,而新老大也要见一见新小弟,顺便重新承认小弟的地位。
只不过这既是邪马台跟晋朝之间的第一次交往,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因为在这之后,邪马台这个在历史上被众说纷纭的国家一度消失在了史料中,日本方面因为当时连文字都没有,而在长期以来一直为东洋邻居承担着免费的历史记载服务的中国史册里,却也不再有“邪马台”这三个字了,等到倭国二字再次出现,已经是在一与给司马炎朝贡的近一百五十年后了。
由于没有任何记载,而且相关文物出土也不多,所以公元4世纪在日本的历史上,一般被称之为“空白的4世纪”。
尽管名为空白的4世纪,实际上并非一片空白,怎么说这也好歹是人类社会,只要是人做的事情,那多多少少都会留下痕迹,追寻着这些蛛丝马迹,总能找到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比方说,我们至少能够知道,在那个时代,日本的政治中心发生了转移,从原来位于九州那边的邪马台,转到了本州岛上的近畿地区,再要说具体一点的话,就是大和,即现在的奈良县。
当然,这种转移自然不会是一夜之间的事,它肯定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详细说来应该是这样的:倭国的中央政权,在离开了最初那位于九州北部的邪马台国后,先是到了本州岛西边的鸟取县,然后东进,到了兵库县以及大阪府周边,接着仍是往东,最终来到了奈良以及京都一带。
我知道这话说完肯定有人会表示质疑和吐槽,毕竟刚才反复地在说空白的4世纪,现在却又把人家的政权迁移说得煞有其事,实在是有些不靠谱。
其实这事虽说听起来有些悬,但也并非空口捏造,证据么,还是有的,那便是坟墓,用专业的话来讲,叫古坟。
古坟,泛指古代的坟墓。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清朝的坟是古坟,汉朝的坟也是古坟,但是在日本就不同了,那地方的古坟是有特指的。在日本史上,通常把建造于公元3世纪后半叶到公元7世纪,且规模巨大的陵墓称之为古坟,同时,也把上述时间段称为“古坟时代”。
像卑弥呼的那个方圆千百步外加数百生口陪葬的陵墓,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古坟。
根据上面对古坟的初步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种东西,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造得起的,只有位高权重的统治阶级,才有资格和能力为自己建起一座规模巨大,能被后世称作“古坟”的陵墓。
于是事情就变得很明朗了:既然是只有统治阶级才会有的特权,那么只要根据一个地方所发现的古坟数量,便能推断出此地在古坟时代住着多少王公贵族,拥有古坟最多的地方,等于说就是当年王公贵族的聚集地,自然,也就是政治中心了。
据统计,截止到今天,日本总共发现的古坟数量为161560座,其中兵库县拥有16577座,居全日本之首;鸟取县有13094座,福冈县有11311座,京都府有11310座。
这就证明了,上述地区都应该曾是日本中央核心政权的所在地,至少是政治重地。至于迁移的路线,想必是呈线状地自西向东,毕竟不过是短短的一百来年,实在不太可能搞一些迂回动作,比如什么先到京都,再到兵库,随后到大阪,接着到鸟取,最终再回京都。
此外,在千叶县也发现有古坟13112座,这是个例外,它并非政治中心的象征,而是表明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日本中央政权的势力范围已经成功延伸至关东地区。
不过,说句不好听但确实是实情的话:“古坟时代”之所以叫古坟时代,除了古坟是一大特色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那个时代所留下的,唯一的能够让后人了解它的遗产,也基本上只有古坟了。
日本的古坟虽说数量众多,但从外观来看,总体上都是大同小异,主要有三种模样:圆形坟、方形坟以及方圆坟。
圆的和方的无需多说,想不出样儿的可以回家自己买一张烧饼和一块豆腐干好好观察。关键要说的是方圆坟。
方圆坟也叫上圆下方坟,因为它的外形通常圆形在前部,方形在后部,并且那方也不是正方长方,而是略显梯形,所以站在高处眺望的话,会发现这东西更像是一个钥匙孔。
方圆坟并不多见,甚至可以说是罕见,因为在那十多万的坟头里,真正意义上的方圆坟实际上不过五六座,其他的多为下面方块上面是个近乎圆形的多边形。但是方圆坟的存在意义非常重要,堪称日本古坟的代表,因为这种造起来非常复杂的陵墓里,从来都不埋一般的死人,几乎可以说是皇室专用。
比如据称是天智天皇陵寝的御庙野古坟,便是上八角下方块的伪方圆坟;而位于大阪的大仙陵古坟,长486米,体积超过140万立方,堪称日本第一大古坟,那可真的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方圆坟了,里面睡着的据说是仁德天皇,此人我们放到下一章详细讲。
面积五百多平方米的坟包在当时的日本已经算是跟造万里长城差不多一个级别的工程了,不光是占那么大的一块地就能算完的,坟外得有壕沟,坟墓的本体得用石头一块块堆出来,上边还要有装饰,进了陵墓的大门,在墓穴里要画上反映天体群星的壁画,同时还得在里面挖上坑,放上巨大的棺材。
所以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很好奇:在那个时代的那种生产力之下,造一座像大仙陵那样的古坟,究竟得用多少人力和物力?
这个问题其实还真有人研究过,并且也真的得出了一个还算靠谱的结论,不过在说这个结论之前,我们得把背景先交代一下。
首先,造古坟是以当时的生产条件为基准的,也就是说排除一切诸如推土机爆破弹这样的现代工具,只考虑铁锹木耙。
其次,那年头日本人口不多,如果全民动员造坟墓,那恐怕只能是造完了大家一块儿躺进去拉倒,因为没人种地了,故而参加建造大仙陵的劳工,应该在两千人左右,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第三,这是一个假设,因为活在今天的我们不知道那会儿日本人的作息制度怎样,或许是每天劳作年中无休,或许也可能是做一休一,所以我们只能假设一下,假设他们的工作时间和我们一样,一周五天,每天八个小时。
根据以上背景条件,现在就由我来介绍施工详情。
第一步是清理坟区,除掉杂草,砍掉树木,把地方给腾出来,这需要三个月。
接着是丈量土地,这得花去将近两个月。
做完上述的前期准备以后,便正式开工了,其中,最外处壕沟的挖掘,需要差不多十一个月,内壕沟的挖掘工作则要四十六个月,而墓穴本体的挖掘则需花时一百零三个月上下。
挖完沟之后就要铺地了,那会儿没有大理石,就连青石板都没有,古坟的主要建材是普通的天然石块,地里头捡来看着大小合适模样凑合就铺上去了,采石、运石和铺石这三项,总共需要花费一百九十五个月。
弄完这一切,整个工程基本上就算是差不多了,接下来,只要再把放棺材的那个地方给花上半年整修一下,这地方就能躺人了。
最后的工作是拆除工事,整平道路,这些需要九个月。
由于有的工事是可以放在一起同时进行的,所以时间总数的计算方法并非是单纯地把上面数字相加,只是在此不必多费口舌,还是直接说答案吧:十六年。
而在动员人数方面,以两千人计算的话,那么挖土需要67万人次;运走那些被挖下来的土,则要446万人次;装土,要24万人次;前期测量,清山以及排水,要43万人次;采集石块搬运石块和堆积石块这三项的人次,则在20万。
总计680万人次左右。
最后再做一个假设,那就是如果按照今天在日本工地上打工,一天工资为12000日元计算的话,那么光是大仙陵古坟的劳务费,支出就在日元800亿,折合人民币大约60亿元。
以上,便是方圆坟的基本建造步骤和所需成本,但希望你能明白,这成本仅仅是理论上的。
在实际操作中,当时的日本民工不但拿不到我们刚才说的工资,相反甚至会因为参加了这份工作而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保证,这是因为那个时代的日本还没有用于保护下层百姓的法律,对于统治者而言,老百姓就是自己财产的一部分,有多少就用多少,能用到什么程度就用到什么程度,根本不用考虑对方的死活。所以老百姓跑来修坟,上头除了提供工具和管上两顿饭之外,就几乎再也不给福利了,这便直接导致了很多种地出身的民工误了自己家的耕种,等到坟修完,早就错过了季节,没耕种,自然就没得吃,只能饥寒交迫地挨日子。
此外,在修建古坟的过程中,因积劳成疾而医治无效,因工伤事故死亡,因忍受不了艰辛逃走而被监工毒打致死的劳工们,则更是不计其数了。
这就是人类历史中的常态,但凡能被后世冠以光荣伟大之物,往往总是和人命鲜血脱离不了干系。
不过,造古坟可不光是个力气活,它更是一门技术活。以当时日本的生产力来看,搞这样的大规模建筑,劳动力没问题,毕竟风调雨顺了那么些年,人口丰足,三条腿的乌鸦难找,两条腿的壮丁可遍地都是,关键是技术,比如测绘、选地、工事操作等等。
而那个时代的日本,在这些精细活儿方面,还都是一片空白,试想一个连文字都还没创立的国家,你让他去画工程图量角度算面积,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那显然得靠外援。
能够造起这十几万座巨大的古坟,不光是古代日本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同时也是大批来自海外的技术人员的智慧心血。
在日语中有个词叫“归化人”,泛指从国外来日本定居的移民,法律意义上则特指加入日本国籍的外国人。而在历史上,也有归化人这一说,指的是公元4世纪到7世纪这几百年时间里,漂洋过海来到日本成为住民的中国人和朝鲜人。
只不过“归化”二字,因为有“归顺”“服从”“被感化”之类的意味,而当时日本纯粹荒蛮之地,真要说中国人在4世纪“归化”日本,实在有些牵强,所以后来史学界对于在那几百年里从中国、朝鲜跑到日本定居的人,往往会专门给予一个新的称呼,叫“渡来人”——坐船渡海而来之人。而在今天,这个概念的时间范围又被扩大了不少,只要是古代来到日本定居的外国人,都会被认作是渡来人。
渡来人对日本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
这不是假大空,而是李菊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像之前曾经提到过的稻种输入,那便是我们中国人的功劳。
眼下讨论的古坟,虽然挖泥搬石头这种苦力都是日本人在干,可墓地的选位,陵身的设计以及施工时候的现场指导,则都是由朝鲜人来担任的。
有人说日本古代的老师是中国,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
在古时候,尤其是三国之后隋唐之前的那段日子里,日本人的老师其实是朝鲜人。
而中国,则是祖师爷。
知道为什么朝鲜半岛当年能有如此发达的技术水平吗?
那是因为他们离中国近。
那年头的中国虽然强大,但日子并不太平,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秦亡汉兴,东汉混战,每一次都弄得老百姓流离失所,有很多人在国内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只能带着妻儿出国逃难,离中原地区最近也最像样的国外地盘,是朝鲜半岛,毕竟那地方也算是受过些许华夏文明的熏陶。
而在逃亡朝鲜的难民里,当然不可能只有农民苦力,也会存在着一些知识分子或是技术人员,于是这就起到了一种文化输出的作用,这些难民,为落后的朝鲜半岛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只不过那时候的朝鲜其实也不太平,地方不大国家不少,主要有三国:新罗、百济以及高句丽。大家齐聚半岛,上演小型版的《三国演义》,长期割据混战。
就这样很多中国移民觉得朝鲜也不太适合自己,所以再次离乡背井,他们漂洋过海,来到了日本。而同样的,朝鲜本国那些为躲避战乱的人们,也是这么坐船去日本的。
这些人给日本带去了很多无形资产,比如更加先进的冶金技术,比如陶器的制造技术,再比如纺织技术,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东西——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