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就像小二子讨老婆,剥夺旧贵利益就如同上吊,你让人刚娶了媳妇就上吊,是个人都要诅咒你。
所以摆在国家实际统治者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跟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宣布大化改新到此结束,把土地百姓都发还给豪族们,让诸君继续祖先的好日子,这样至少不遭人恨;要么就是硬着头皮扛下来,继续孝德天皇未竟的事业,在仇恨与唾弃中把倭国发展起来。
这两条路堪称凶险异常,要么亡国,要么亡命。
其实中臣镰足和中大兄王子心里很明白,大化革新再得罪人,但毕竟能强国,故而跟孝德天皇斗归斗,可他颁布的那几条圣旨跟政令却都被认定为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因为一旦把这些给废除了,那么这个国家的前途不堪设想。镰足也好王子也罢,即便再不是东西,也不会拿国运来开玩笑。
让他们亡命也不实际,毕竟这哥俩从来就不是大义凛然的货色。
于是只能走第三条了:再找一个人来当大王,说穿了就是顶缸——背黑锅你来,送死也最好你去。
当然了,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着想,这个背黑锅的最好要把那口锅牢牢地扣住,别像孝德天皇那样风雨飘摇了几年就撒手人寰了,然后最好也能把手底下那群乱折腾的贵族们给镇住,在顶住巨大压力骂名的同时,把大化改新继续推行下去,让倭国稳步发展。
这个活中大兄王子肯定干不了,中臣镰足也不行,放眼当时列岛,唯一有这个威望有这个能力的,只有退位数年的宝皇女。
公元655年,时年已经六十有二的老太太重登王位,史称齐明。
齐明天皇上位之后,开始稳步地继续推行改革,顺便再安抚贵族们的人心,具体的做法是从老百姓那里多征一些民脂民膏上来打赏诸权贵——你丢了土地,我给你折现。
诸如此类的手段老太太在重出江湖之后用了很多,为此齐明一朝也一直被后人指摘过于铺张浪费以及消耗民力物力。
这就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外,中大兄王子跟中臣镰足这一回也相当地配合,毕竟女王是王子的亲妈,再这么往死里整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国内的形势便开始逐渐平稳了,只是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鲜半岛出了大事。
百济被灭了。
此事的因果还要从多年前讲起。且说半岛上有三国: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个国家之间明争暗斗了很多年却一直未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公元648年的时候,新罗和唐朝结成了同盟,打算借助大哥的力量一统朝鲜半岛。
对此,高句丽表示无所谓。从隋炀帝到唐太宗,天朝上国对其用兵不下五六次,但从未成功过,所以他压根儿就不怕。
不过不怕归不怕,但他们还是跟百济结了盟,以防万一。
另一方面,很多年来一直都相当弱势的百济当然就不能那么洒脱了,在跟高句丽拉关系的同时,他们还做了另一手准备,那就是和倭国结盟——大化改新后不久,时任百济国军义慈王就主动要求和倭国结盟,还把他的儿子扶余丰璋送到了飞鸟,实际上就是同盟国之间的人质,而倭国朝廷对扶余丰璋也非常照顾,他的一切吃喝享用都和倭国王子一个级别,大化六年(公元650年)发现白雉的时候,孝德天皇还特地请他来一起观摩神兽,甚至后来还给他找了一个倭国的老婆,可以说是极尽优待。
而另一方面,在知道百济频频向倭国明着暗着送秋波后,新罗那边也迅速展开了行动,大化五年(公元649年),新罗使者金多遂出访飞鸟,明面上是开展两国友好工作,实际上是告诉倭国朝廷,如果将来朝鲜半岛上发生什么战争了,你们最好别多管。
两边都想拉拢飞鸟朝廷,于是倭国在又一次成为香饽饽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抉择:是选唐朝和新罗,还是选百济?
正常人一般肯定选前者,毕竟前者很强,但在当时的倭国朝中,新罗派和百济派之间的人数却相差不多,尤其是最高层,几乎是势均力敌五五对分,孝德天皇赞成和新罗结盟,但中大兄王子却坚定地站在了百济一边。
之所以要迎难而上帮百济,是因为百济对于倭国,并非是普通的同盟那么简单,说得露骨一点,其实那地方是倭国的小弟,是附庸,所以才会在结盟的时候把王子送来当人质。而对于倭国来讲,百济是他们在朝鲜半岛的一个落脚点,只要这个落脚点在,那么今后就能继续在半岛,甚至是在中华大陆扩张自己的势力,所以现在显然不是当墙头草随风倒的时候,而应该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站出来争上一争。
更何况,大唐虽然和新罗结盟,可百济却也跟高句丽有一腿,中华帝国会不会为了新罗而出兵百济还是个未知数呢。
但显然孝德天皇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他坚定地认为,新罗和唐朝结盟就是为了打百济,如果倭国帮百济一起打新罗,那么背后的大唐必定会出战,倭唐一旦开战,胜负根本不用说,这种明知道结果的战争,还有必要参与吗?
于是双方就杠上了。
这便是中大兄王子和孝德天皇之间如此水火不相容的最大原因。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那个时代,倭国和大唐之间关系的变化完全有可能导致前者国运的变化,同时也可以引起最高决策层之间的斗争与对立。
白雉二年(公元651年),左大臣巨势德陀子上奏孝德天皇,说是干脆出其不意搞个偷袭,毫无征兆地直接攻打新罗,然后再结交高句丽,这样就算唐朝反应过来想要来救,也来不及了。
虽然这个听起来相当不靠谱的作战建议就连中大兄王子都断然否决,但在之后的两年里(公元653~654年),倭国朝廷还是连续派出两批遣唐使跑去长安打探风声。
这些使者归国之后,口径相当一致地表示:新罗准备攻打百济那肯定就是这几年的事了,而唐朝,也极有可能一同出兵。
虽然这间接证明了孝德天皇的观点是对的,但很可惜此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接任的齐明天皇和中大兄王子自然是母子同心,更重要的是这位能说唐话会写汉字的老太太心里宛如明镜一般,她知道倭国如果还想要朝鲜半岛的那一块利益,那么和唐朝之间直接的硬碰硬是绝对无法避免的。
当双方所相争的利益超过了一定程度时,即便是兄弟,也会翻脸。
其实朝鲜半岛出身的苏我入鹿当年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所以才会在一大堆亲唐派大臣中间不断地疾呼倭唐必有一战。
齐明五年(公元659年),唐朝方面突然下令倭国来的遣唐使从即日起一律不许回国,另行等候通知,如有违反,以重罪论处。
女王明白,战争就在眼前了。
好在当年苏我入鹿在给他自己造别墅的同时也没忘了干正经事,经过数年奋斗,还真的攒下了足够战争开销的兵粮和武器。此外,为了巩固大后方,使倭国能全力面对可能到来的战争,齐明天皇还命令越国守(今福井县到山形县一带的地方军政长官)阿倍比罗夫水陆并进,征讨虾夷和肃慎。
虾夷就是今天的北海道,至于肃慎,这个地方在中国的古典里,指的是东北松花江流域一带,不过以当时日本的能耐不可能攻到那么远,故而一般认为日本古代所说的肃慎,应该就是北海道的一部分或者是现在的库页岛。
经过两三年的苦战,两地先后于齐明五年(公元659年)和齐明六年(公元660年)被彻底平定。
就在肃慎被摆平的同一年,新罗联合大唐,向百济发起了进攻,仅仅五个月,王城就被攻了下来,国君义慈王投降,百济国宣告灭亡。
百济亡国的主要原因出在国君义慈王本人身上,这人是当时全亚洲出了名的昏君加暴君,关于他的斑斑劣迹简直是罄竹难书。比如有一年国家饥荒,这位仁兄自己照旧花天酒地,不开仓放粮也就罢了,还把前来劝谏要求拯救灾民的大臣们杀了个精光。所以在攻下王城之后,唐军将领特地立碑一块,内容主要是十六个字:外弃直臣,内信妖言,惩杀忠良,咎由自取。
然而,尽管百济国就这么没了,但国民却还在,即便义慈王在位的时候常常视大伙如草芥,可不管怎么样,这亡了国没了根的滋味毕竟不好受,所以一些百济的遗老遗少们纷纷出钱出力,四处招募义军,准备光复祖国。
百济复国军的总司令叫鬼室福信,他是义慈王的从兄弟。
但既然连正规军都被打垮了,这临时拼凑的乡勇游击队当然就更不用提了。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在鬼室福信的带领下,一些尚未被攻下的百济城池纷纷加入他们的队伍然后也打了几次胜仗,但随着唐罗联军对百济残余势力扫荡工作的展开,这伙人很快就支撑不住了,无奈之下只能遣使入倭,请求援助,顺便再要他们把扶余丰璋给送回来,想立他为新的百济王。
使者到达飞鸟之后,倭国朝廷上下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讨论应对策略。
把扶余丰璋送回去这个好说,但关键是要不要援助百济,说白了就是要不要为了百济和新罗乃至大唐开战。
虽然此时最大的反战派孝德天皇已不在世了,但飞鸟朝中仍有不少人反对和大唐动武,理由很简单:打不过。
想想也是,当年百济把王子送过来当人质的时候说得好好的,是一旦新罗和唐朝打过来了,让倭国出兵相救,可现如今别说救了,还没反应过来这百济国就被灭了,这种战斗力谁敢惹?
但更多的人却觉得如果就此坐视倭国在朝鲜半岛唯一的势力范围消失,那今后必定将是一个无法弥补的损失,同时他们也相信,虽然大唐确实很强,但历经大化改新的倭国,也不会弱。
因为不管怎么说,即便没有乌鸦变凤凰那般的脱胎换骨,但通过这场变革而让国力增强了不少也是真的,至少乌鸦差不多快要变成小黑鹰了,所以主战派们自信满满地表示,即便大唐横插一脚,我大倭的那些经过改新的兵勇防人们,也绝不会败下阵来。
两个国家,一个打百济只用了半年不到,另一个打个北海道外加库页岛这种原始部落都花了两三年,这两拨人要是放在一块儿对阵,你说谁会赢?
但齐明天皇仍是下令出兵半岛,为了鼓舞军心,老太太还决定御驾亲征。
是她不明白吗?不是。
就在这一年的早些时候,高句丽也派了使者到倭国,并送来一封信,说如果倭国出兵百济的话,我大高句丽也愿意在适当的时候助一臂之力。
落款人是着名的泉盖苏文,当年被女王用来打比方教育过苏我入鹿的那位。
虽然女王不怎么待见他,可泉盖苏文是狠角色却不假,如果有他相助,那么这一场对大唐的战争,兴许有的打。
抱着这样想法,齐明七年(公元661年),齐明天皇率部西行,当年五月,第一批倭军先遣部队总共一万多人一百七十余艘船在指挥官朴市秦造田来津等人的率领下先行离倭,护送扶余丰璋前往百济。
朴市秦造田来津这个名字可能有点怪,我简单说明一下,此人姓朴市秦造,听起来有点像韩国人,实际上却是中华后裔,乃是渡来人秦氏的子孙。
同月,女王抵达了位于今天福冈县内的朝仓宫,然后一病不起。
这也难怪,本来就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的老太太,在医疗不发达的时代长途跋涉,当然身体要吃不消。
七月二十四日,女王驾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大兄泪满襟。中大兄王子是个孝子,本来这大王的位置怎么着也该轮着他坐了,可他却偏偏不肯上位,表示自己先要守孝七年,等七年过后,再登宝座。
王位继承人行大王之实却不登大王之位,专业名词叫做“称制”,在日本历史上只有两例,一例男一例女,男的是中大兄,史称天智天皇,女的则是后来的持统天皇。
称制归称制,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天智称制元年(公元662年),第二批倭军也出发了,这是主力部队,总共两万七千人,带队的是当年平定虾夷肃慎的名将阿倍比罗夫,带战船七百余艘。
阿倍比罗夫是当时日本列岛最能打的人。
大唐当时最能打的,应该是薛仁贵。不过他没来。
还有第三批部队,总共一万余,不过他们并不用出国作战,只是在今天静冈县清水市一带驻守待命,以防不测。
根据倭国大本营制定的构想,这次作战的计划应该是这样的:先由百济王子扶余丰璋回国称王,然后带领百济遗民在第一军的配合下赶走新罗人,接着唐朝势必会派大军前来,到了那个时候,再由登陆半岛的主力部队第二军与其最终决战,将其击败。
平心而论,这个想法很美好,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居然也意外地顺利,至少在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
当年六月,两万七千人的主力部队登陆半岛,随即在阿倍比罗夫的率领之下向新罗发起进攻,夺取沙鼻歧、奴江二城,使新罗与唐军的联系通道几乎被完全切断。
唐军之所以被打成这样,并非战斗力不高,而是人数不够,之前配合新罗灭完百济后,觉得待着也没啥意思,就撤走了主力,只留少数人协防,不曾想让倭国人钻了空子。
于是只能写奏折回国求援了,但正打得顺手的阿倍比罗夫毫不在意,他和第一批一万人的部队合并一处,做好了和唐罗联军决一死战的准备。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
就在所有倭国人都以为能一直这么春风得意下去的当儿,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百济的内部出了大状况。
王子扶余丰璋虽然被护送回了国,也很顺当地被拥护为百济新一代国君,称丰璋王,可是没过多久,他就跟鬼室福信有了矛盾。
矛盾的主要焦点在于兵权,丰璋王想把复国军统归到自己麾下,因为他觉得自己才是唯一能够拥有这支部队指挥权的人,而鬼室福信自然是不肯,因此,两人就这么对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