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0600000002

第2章 中国的风水,日本的京都(2)

不等天皇说什么,他又接着补了一句:“如果定都葛野,不仅能镇住肆虐的魔物,也能保皇家万年。”

其实秦家人说的这个概念我们至今都还在用,一般而言你家房子若是恰巧东南两面有水,北面有山,西面是大道,那么在找人看风水的时候定然会被赞不绝口,有点本事的风水先生还能顺口吟出一首诗:“朱玄龙虎四神全,男人富贵女人贤。官禄不求而自至,后代儿孙福远年。”

就这样,葛野成为了新首都,并被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平安京,也就是后来的京都。

当然,本着唯物主义科学历史观的态度,我们显然不能把定都平安一千年不动摇这事儿的原因仅仅归于单纯的风水好,事实上的确也不只是因为风水,还有其他各种原因,比如日本特殊的国情之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日本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事关国体政体的大事,或多或少地总会被烙上些许中华的印记。

延历十六年(公元797年),也就是迁都平安京后的第三年,桓武天皇下圣旨,说要征讨虾夷。

虾夷就是北海道,最开始叫毛人。

北海道这个地方,在当时的日本属于外围势力,就是名义上确系皇家领土,但时不时地就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滑出版图。每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如果朝廷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话,便会派人前去征讨,而要是那几年日子过得比较困难,那也只能睁眼闭眼随它去了。

桓武朝的生活似乎比较滋润,所以天皇一直在打北海道的主意,从迁都平安之前就是如此,迁都之后因为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挺国泰民安的,于是便更加肆无忌惮地动起了刀兵。

只不过这一回情况有点特殊,虾夷之地的首领阿弓为流,是个相当不好对付的狠角色。

此人从延历八年(公元789年)开始就竖大旗造反,七八年来不仅数次打退前来围剿的官兵,甚至还把势力从北海道扩张到了本州岛的东北部,故而天皇在出兵之余,也不得不思量一下这领兵大将究竟该让谁来担任。

其实这事儿本来并不新鲜,虾夷隔三岔五造反,朝廷例行公事地去剿,然后胜败乃兵家常事地有输有赢,如果这也算事儿的话,那我们这本书干脆叫“日本上下两千年”得了。

事实上之所以要把单单这一回拿出来说,主要原因有二:第一,为了本次征讨虾夷能顺利进行,天皇特地设立了一个官位,叫征夷大将军;第二,任征夷大将军的那人,叫坂上田村麻吕。

征夷大将军一职,在当时属令外官,也就是编制外的职务,而且不常设。说难听点就是编制外的临时工,但权力很大,是由天皇直接任命的军事指挥官,并且一旦被任命,那就有全权指挥军队的自由,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个职务的诞生其实也和中国有关,确切地说是日本学习中国后的产物。

遥想当年,日本样样都以中国为榜样,文化科技自不在话下,到最后连思想理念都没放过,把华夷思想也给搞了一回拿来主义,弄出了个日夷思想。

简单来讲就是以日本为中心,除了中国和朝鲜之外,周边四方的国家都是化外番邦,然后根据东南西北分成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

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设立了征夷将军(注意没有“大”)这个职务,同时应运而生的还有征狄将军、征西将军等名字和意思都差不多的职位。

征夷将军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如名所示的那般对东夷用兵,即征伐虾夷人,所以也叫镇东将军、征夷使等等。

然后到了延历九年(公元790年)那会儿,桓武天皇先是任命了一个叫大伴弟麻吕的人为征夷使,接着又在四年后将他的官位升级为征夷大将军,并配发节刀,命其出兵虾夷。

按理,这个大伴弟麻吕应该就是日本史上第一位征夷大将军了,但实际上话却不能这么说。

这主要是因为大伴弟麻吕尽管拜领了节刀,但并没有真正去虾夷打仗,而是把战事都交给了他的副手坂上田村麻吕。

不仅如此,在公元795年,大伴弟麻吕还将节刀交还给了朝廷,表示自己并不适合担任此职。正好此时那位坂上田村麻吕在虾夷连战连胜,凯旋归朝,于是延历十六年(公元797年),天皇便将征夷大将军一职封给了他。

所以一般认为,日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征夷大将军,是坂上田村麻吕。

这人我们在上一部里曾经提过,乃是从中国大陆渡来的大汉皇裔东汉氏之后。他生于天平宝字二年(公元758年),自年少起就以武勇而闻名,长大后在近卫府任职。

大伴弟麻吕拜大将军那会儿,朝廷给他设了四个副手用于辅佐,田村麻吕就是其中之一。

正因为这场战绩,再加上大伴弟麻吕交还节刀撒手不干,所以天皇便封了田村麻吕为征夷大将军,同时,也要他做好准备再度出击虾夷,以期彻底剿灭阿弓为流。

延历二十年(公元801年),田村麻吕再度出兵,并且再度大获全胜,生擒反军士兵五百余人,这其中还包括了阿弓为流本人。

一个折腾了大家伙儿十几年的心腹大患就这么被除掉了,为了表彰坂上田村麻吕,天皇决定把原本只是临时职位的征夷大将军作为终身荣誉称号封赏给他。

所以一直到弘仁二年(公元811年)去世,田村麻吕都一直顶着征夷大将军的名号。

不仅如此,因为非常勇猛,他也被后世的日本民众尊为武神。

延历二十五年(公元806年),桓武天皇驾崩,传位于长子安殿亲王,称平城天皇,改元号大同;平城天皇在位三年后,把皇位让给了同母弟弟神野亲王,然后自己当起了上皇。

神野亲王称号嵯峨天皇,是一名里程碑式的人物。

一般来讲,平安时代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四处散发着文艺气息,在那个年代,京城的青年男女贵族们其乐融融地吟诗作赋、写字作画、结伴出游、观花赏月,甚至连偷情,也能被用最曼妙的词汇描述得无比罗曼蒂克。

这种往好了说叫温馨浪漫,往难听了讲叫安乐糜烂的风气,正是由嵯峨天皇开创的。

这个人虽然也不能说是无所谓权位,但比起国家朝政来,他显然更喜欢花鸟风月,特别是中土大唐的花鸟风月。

嵯峨天皇是一个很标准的文艺青年,能画画,能写诗——当然是汉诗。除此之外他还将日本原有的花道和大唐的花道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茶花流派,名为嵯峨御流。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嵯峨天皇还写得一手好字,当时日本书法造诣最高的有三人:空海、橘逸势和嵯峨天皇,他们被合称为“书道三笔”。

或许有人会觉得当皇上的整天没事干练几个字,练出了境界也没甚了不起的,但你得明白,首先嵯峨时代的日本书法写的都是汉字;其次,那三笔里头的两笔,都是去过大唐的遣唐使。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嵯峨天皇的带领下,平安京乃至日本全国都掀起了一股以效仿大唐为尚的风潮,具体表现为大小贵族们写唐诗,说唐话,画唐景,以及建筑、雕刻全面仿照唐式,教育体制也无限靠近大唐,甚至连学生用的教材,都是原装唐朝进口。最不可思议的是,当时日本贵族学生们学的历史,并非本国史,而是中国史。

这被后世称为“弘仁文化”,基本上可以算是日本效仿大唐最甚的一个时间段了。同时,诸权贵们也借着学唐仿唐的机会,大兴唐朝的各种娱乐,一时间,整个上流阶层都弥漫着享乐安逸的气息。

此外,由于能写会画且享誉文坛,所以后世还给嵯峨天皇起了个能流芳百世,并且世界通用的洋气名儿:大种马(日文直译是指“生孩子很擅长之辈”)。

据不完全统计,这位天皇活了56岁,子女却至少有49名,平摊下来基本上是以每年一个的速度,生产着自己的后代。

这种不计后果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子女过多,活活地把皇家给吃穷了。无奈之下,天皇只能分出几个儿子,取消他们的皇室身份,让其改姓其他并独立门户,以减轻财政负担。

其中,有一拨皇子皇孙姓源,分别叫源信、源常、源融等等。

然后嵯峨天皇的弟弟大伴亲王,后来也当了天皇,叫淳和天皇,他有个儿子叫高栋王,也被取消了皇籍并赐予臣姓,姓平,叫平高栋。

这便是日本四大姓中平源二氏的来历。

因为后来一般名门武士多出自这两家,而嵯峨天皇跟淳和天皇又是兄弟,所以他们的父亲桓武天皇也被誉为是武士之祖。在黑泽明的电影《七武士》里,在那位农民武士菊千代偷来的家谱上,第一个写着的就是桓武天皇。

同类推荐
  • 大魏提刑官

    大魏提刑官

    警察学校的学生陆玉因车祸到了了另一个类似古代的世界,稀里糊涂的成为了探花,领了一张进入官场的vip门票,陆玉决定发挥自己的优势,申冤探案,从知县起,到提刑官,一步一个脚印直到掌管天下刑狱。
  • 司马天下,第一女皇

    司马天下,第一女皇

    欲说司马昭之心,依笔者之见绝不在魏国倾权。纵观汉朝末年魏、蜀、吴的三国,无不是你歌唱罢我登场……琼芝看向皂角河清清的流水,感慨世道的艰难和坎坷。她要复仇。她司马天下的女皇。她鼓励自己:“琼芝啊,琼芝。凡尘须赌命,不惜瑕玉身。”“哎呀……”琼芝不小心将玉佩落进水中,玉佩上的乌龟居然活了!……………………………………………………………
  • 玛洛亚

    玛洛亚

    牧师玛洛亚为了传教来到高密大栏镇,对被福生堂主司马亭因故休掉的三姨太产生了爱情,并适时地加以表白了。抗战爆发,玛洛亚、三姨太、司马亭在中共党员赵怀庆的帮助下,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洪流,领导大栏镇的抗日游击队。玛洛亚和三姨太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大栏镇人民同日寇的殊死搏杀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
  • 瓷情

    瓷情

    德国工厂主丹尼尔从他的雇工印尼工人口中得知,在印尼的一个岛屿有沉船留下的古代珍宝。于是开始了探测打捞,打捞出的六万件中国古瓷和金器震惊了世界。广州光塔路居住的一老人正在看央视的“国宝档案”,这一消息引起他的注意。他翻出了历代传抄的家谱,终于和沉船对上号。就是一千多年前的他祖上贩瓷乘坐的阿拉伯蓝月亮船。还有祖上的婚姻悲剧,他们的爱情和生命都和中国瓷相关。事情发生在唐朝元和年间。大食少年李彦荣的父亲李素因有军功,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李素带领全家从京城来到广州,做了广州都督府别驾。李彦荣喜欢瓷器和艺术绘画。在广州墟市淘货瓷器,碰到了卖瓷配花的本城瓷器商人巩仁的女儿阿花和他的女伴,李彦荣深为阿花的穿着和俏丽容颜所打动。阿花也同样为英俊的大食小郎打动,二人情窦初开,心有灵犀。后来李彦荣确认阿花就是瓷商巩仁的女儿,二人相认,私定终身。后为两个家庭认可祝福。巩仁被人勒索陷害,家道败落,临终时遗赠李彦荣一笔重金,让他继续他未完成的瓷器贸易。阿花守孝一年期满,和李彦荣成婚,为赚取财富并寻求波斯画料,李彦荣跟随月亮号阿拉伯三角帆船出海,中途沉没。阿花在独子抚养到十八岁后,思念亡夫,不忍独活,跳海殉夫。
  • 伏虞长歌九州录

    伏虞长歌九州录

    宇宙初开,混沌散尽,不知其始,不知其瀚。南虞国,九州大陆南方的国家……经历了战争的洗礼,新帝登基。圣山之谜,圣山的神奇力量,吸引着统治者的目光,得圣山者得盛世,得圣女者得九州。洛晓天在南虞的一座道观修行,师父却没有教他太多功夫,以至于平平无奇,无神功加持。但自从他下山之日起,他的人生就改变了。二十年前,两国交战中,母亲离奇失踪。为了找到母亲,寻找真相。洛晓天将怎样面对重重难关,尔虞我诈。佳人挚爱,又将面临什么世俗考验……
热门推荐
  • 青春的恋与愁一

    青春的恋与愁一

    “学姐,有什么事情吗?只要是我能帮忙的,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我说。“其实事情是这样的,我被我家里人要求毕业之后就要嫁去西北,与西北王室联姻。”慕容紫莹哽咽了一下,继续说。“但是我并不想嫁过去,所以我才来请你帮忙。”“但是这种事情我又能帮你什么忙呢?”我说。“当我男朋友。”慕容紫莹说。“什么?学姐,你别开玩笑呀!”我觉得这话十分的难以置信。“当我男朋友好吗?两周就好。”慕容紫莹请求的说道。她的表情也十分严肃,似乎不像是开玩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请求,我会怎么做呢?
  • 万千世界你是我的唯一

    万千世界你是我的唯一

    不会写简介,各位还是直接看文吧,(原谅我懒)
  • 邪魅王爷淡然妃

    邪魅王爷淡然妃

    某女身穿到大陆,拿出手机,淡淡道:“今日本人在此一游,遇见一个变态,也可称之为妖孽,所以,喂,是美国队长吗?我在此遇到一个妖孽,请马上过来降服他。”
  • 灾祸秘典

    灾祸秘典

    灾祸分为人祸和天灾,人祸多数由人引起,在极度的绝望中,人会变成可怕的怪物,而天灾是由于环境,或者复数人祸组成,甚至......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不想做女配

    不想做女配

    一场车祸改变了卿橙的人生轨迹“穿越就穿越,为啥还是快穿版的!”“还任务,让我安安静静的死去不好嘛!”“算了算了,不选择穿越只能领盒饭,那还是勉为其难接受叭!”
  • 一见如故

    一见如故

    他清贵自持,他温和疏离,他一手创造“十里盛世,万千繁华。”他什么都好,唯独不爱她。她与他相遇的十九年间,用十年去念他,想他;用四年妄图将自己变成他喜爱的模样;最后用五年去遗忘。她以为,一直向着他的方向。小心翼翼踩着他的影子,终有一天他会回过头。可她却先一步丢了自己,她以为……终究……只是她以为罢了。安说:“妈的要求不高,找一个把你当公主养的就嫁了。”叶蓁想:“这一世,顾铭若是愿意,她可以把他当公主养,放在心上养。”
  • 碧蓝航线的敢达指挥官

    碧蓝航线的敢达指挥官

    敢达「GUNDAM」,原本是没有出现在碧蓝星上的,但是当一个少年以穿越者/提督的身份,在碧蓝航线的世界里造出机动少女了呢?那么,开始这个故事吧
  • 权少要吃回头草

    权少要吃回头草

    三年前,震惊京城的一起离婚案尘埃落定,落魄千金净身出户远走他乡。三年后,前夫荣登c国富豪榜榜首,她却携神秘宝宝低调归来。温家老宅外,他死死攥住她的手腕,“孩子是谁的?”她娇俏轻笑,温柔地抵在他耳边轻吐热息,“想知道?把他从监狱里捞出来,我就告诉你。”“哼!”他横眉冷对,“想救姘头?把复婚协议签了先!”
  • 人一生要读的100篇散文 人一生要读的100首诗歌 人一生要读的100本书 大全集

    人一生要读的100篇散文 人一生要读的100首诗歌 人一生要读的100本书 大全集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正如“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和艺术熏陶,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