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他像男人们抱着刚从产房送出来的,自己第一胎儿子一样,捧着绿纸盒,忐忑地瞅准时机,敲开了科长家的门,还有半个身子在屋外,他就把这个纸盒必恭必敬地递给给他开门的科长夫人,愣头愣脑地说:“工作这么久了,我、我也没有感谢过科长对我的培养,我听说科长喜、喜欢古玩,特地买了这、这个瓷器——这才是真正的收藏品啊!我家原来也有一个,是个仿制品,根本不值……值钱。”李易虽然结巴了,但还是故意把“这才是真正的收藏品啊”说的很重,他想暗示科长夫人,把自己的那件瓷器归还。可话一出口,心里又骂自己狐狸尾巴露得太早了。
李易如坐针毡般把自己的半个屁股在科长家意大利真皮沙发上放了十分钟,就擦着额头的汗水,狼狈告辞了,出门时,左肩膀还“咚”地撞在门框上,科长夫人哈哈大笑,“小心小心啊,年轻人。”
李易逃走后,科长夫人拿出两件形状几乎完全一样的瓷器,眼睛烁烁放光,她看到瓷器里的那张信誉书,开心地大叫:“一万元啊,小李蛮会办事的呀。”
“你懂什么,人家是提醒我们,他想要回第一把瓷器。”科长狡猾地说。
“不给不给,这样刚好凑成了一对!一对多好啊!”科长夫人张开胳膊,做把瓷器搂抱在怀里的姿势。
“舍得用一万元的瓷器来换,说明什么呢?”科长继续狡猾而且老辣诱导老婆道。
“那个更值钱啊!”科长夫人忽然开窍了,眼睛一阵闪亮。
“回答正确,加一百分!”科长哈哈大笑。
再说李易,苦苦等待了一个星期,也没有等到科长把自己的那件瓷器归还,他百思不得其解。晚上,他烦躁地看书,无意当中看到了柳宗元写的寓言《蝜蝂传》,里面讲一只叫蝜蝂的小昆虫,喜欢负重物,见什么东西,都喜欢驮在后背上,直到被重物压得爬不动。好心人把重物从它身体上拿开,可是它本性难改,继续要负重物,直到被重物压死。而且,这小虫还特爱上高,直到爬不动,摔下来,摔死。
李易忽然又有了新的主意。李易那件瓷器,就是根据这个寓言制作的,瓷器的形状,就是制作者想象的蝜蝂哪。
他找到一个制作刻字的书法家,花钱定做了一个木刻横幅,内容就是《蝜蝂传》。然后,他把古香古色的刻字又送给了科长。这个礼物,又花去了李易一千元。
科长夫人很兴奋,对科长说:“小李怎么开窍啦,又送给我们东西。”科长,对刻字上的古文看出了大概,他感觉李易在讽刺他,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你怎么折腾我也不还!
他又让夫人把家里抽不完的香烟送给李易两条,这叫礼尚往来。
李易彻底绝望了,看着那两条香烟,从来不吸烟的他,眼泪差点掉下来。
这个事情过去快一个月的时候,忽然发生了一件事情。
上级指示,要通过考核选拔一名副局长,李易和科长都报了名。大家都知道,按照惯例,就是想提拔科长,无论谁报名,都是陪绑,所以很多人都知趣地放弃了,大家暗自嘲笑李易的呆头呆脑。笔试李易第一,面试的时候,只剩下了科长和李易竞争。李易感觉面试发挥也很正常。但是不久,单位里好多人都把李易拉到墙角,好心好意地劝告李易,说考试只是个过场,上级实际上就是想提拔科长,你李易只是个陪衬而已。李易倍感失落。
中秋节,单位组织家属聚餐,李易看到科长和夫人春风得意地向大家敬酒,他在连干几杯白酒后,和科长打了招呼,就离开了。
回到家,李易倒头就睡。恍惚中,他似乎听见科长夫人尖叫的声音,后来,就有人使劲拍他的房门。
“出来吧,我们是警察,你已经插翅难逃了!”李易晃晃悠悠爬起来,打开门,没等他说话,两个警察已经把他按倒在地,像抓小鸡一样把他扭到了楼下,塞进了警车。
到了派出所,李易完全清醒了。从警察的问话里,他隐约得知科长家被盗了,而且,仅仅丢失了两件瓷器。
“你是不是从窗户爬到对门,偷走了瓷器?”警察问。
李易使劲摇摇头,竭力回忆喝酒后发生的事情,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梦游的毛病啊。冥思苦想半天,他坚决地说:“没有,绝对没有!”
“你好好考虑一下,据你的对门讲,他们家有这两件瓷器,只有你知道!”警察冷冷地说,“我们不掌握确切的情况,也不会找你问话,我们就是想给你个主动坦白的机会。”——李易觉得这些词很耳熟,好像电视电影里,警察没有什么证据时,都爱这么对犯罪嫌疑人说。
李易沉默了,一直到天亮,他终于开口了:
我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的,我太爷爷是晚清的举人,爷爷原来是个私塾先生,父亲是村长,他们都喜欢书法,我太爷爷有个涮笔的笔洗,是个奇怪的动物形状,笔洗的四足,各有一个篆字:莫、学、蝜、蝂。太爷爷去世后,笔洗传下来,传到我父亲的时候,父亲已经是村长了,他有一年秋天,带领乡亲开山修路,被哑炮炸死了,父亲生前最喜欢这个瓷器,他总教育我,做人不能贪心。我母亲在两个月前去世的时候,特地嘱咐我要带上这把瓷器,她希望我要做个廉洁的公务员,像我父亲一样,多做好事。母亲下葬后,我走的匆忙,把瓷器落在了家里,后来,我的堂弟上大学,路过这个城市,我叮嘱他把这个珍贵的瓷器带给我……
李易把自己为了换回瓷器,采取的办法也讲了,甚至包括副局长考试的事情,都悉数说出。
最后,李易流泪了,他哽咽着说:“我绝对不是什么小偷,我如果是小偷,为什么还要另外买一个瓷器去换回我的那件呢!”
警察们有些将信将疑,他们仍然要求李易好好回忆当晚的事情。警察还是固执地说:“人在喝醉后,也许做的事情自己都不知道,你还是好好回忆一下吧。”
就在李易被关押的转天,李易被警察提了出来。
“我们带你去见一个人。”警察说。
在审讯室,李易看到一个年轻人蹲在地上。
“把头抬起来!”警察呵斥道,然后,问李易,“你认识这个人吗?”
李易思索片刻,眼前一亮:“你是藏宝阁的小老板!”
警察点点头说:“他已经交代了,就是他偷了你对门的东西!”
“他偷的?为什么啊,他自己卖的瓷器,自己还要偷回去?”李易很奇怪地问。
警察简单地把事情的过程叙述了一下:
这个小偷是藏宝阁新收的伙计,那天李易买瓷器,老板出门了,伙计错把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瓷器卖给了李易,老板回来后,很光火,要从伙计工资里扣掉损失的金额。老板怕伙计逃跑,还扣留了伙计的身份证。
就在这个伙计自认倒霉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妇女拿着一件瓷器来到了藏宝阁,说要请老板鉴定一下,是不是他们卖的,这个东西是不是价值一万元。妇女还拿出了藏宝阁的保真荣誉书。老板一眼就发现,这就是伙计错卖的那件笔洗,老板说明了情况,希望妇女把少交的钱补上,妇女一听,就是不答应,说反正你们卖给我啦,说完拦了个出租车,跑了。老板让伙计也拦了辆出租车跟随,伙计记下了妇女的住址。伙计向老板汇报后,老板说,这个事情,你自己解决吧,反正你得包赔我的损失。
伙计无奈,就产生了歹念。
伙计偷走了两件瓷器,还给了老板一件,在他把另外一件销脏的时候,被警方抓获了。
李易听完,长舒了口气,他想了想,问:“科长夫人为什么不先怀疑这个伙计,而是先指责我啊?”
“因为什么,我们也不清楚,让你受了委屈,我们很抱歉,你的情况,我们已经向你们的单位做出了解释,请你放心。”警察说。
李易走出看守所,心情很复杂。
最后,他决定先去上班,先到单位澄清情况,现在,同事们不知道怎样议论呢!
他悄悄走进了单位,他不敢看同事们,低着头走,可是大家偏偏都主动和他打招呼,他应付着,觉得脸上热辣辣的。
坐到自己的椅子上,忽然有人拍他的肩膀——局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
局长微笑着说:“小李啊,我先透露一个决定,上级组织部门经过全面调查考虑,决定暂时把你列为我们单位副局长的人选!”
李易有些惶惑地抬起头:“这是真的吗,局长?”
局长说:“是真的,公安部门及时向组织部门反映了你的问题——你的‘盗窃’的问题,呵呵,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胜任新的岗位!但是,你自身有很多弱点,也需要改正啊!”
李易沉默了一会,说:“我会严格要求自己,我不会再做蠢事了!”
“你那两件瓷器,过些时间会完璧归赵的,等那个被双规科长把受贿的事情交代清楚,它们就会全部归还给你!”局长说“你的面试成绩很优异,那个人指责你是小偷,也是别有用心的。”
李易感激地站起来,紧紧握住了局长的手。这时候,他忽然感觉很疲惫——自己是不是也无意中成了蝜蝂啊。
局长最后补充了一句:“你买的那个笔洗,真的也不错啊,有眼光,有眼光啊,小伙子!”
几天后,有关部门向李易副局长电话告知:
经过专家鉴定,李易家传的笔洗,是个价值二十万元的国家一级文物(这是李易家人也没有料到的),制作于明末,而李易购买的那件,不过是个清代的制品,价值在一万左右。
后来有个人透露,那个科长,因为李易这件文物价值较高,增加了他受贿金额,加重了他的量刑。
李易在一个傍晚,敲开了局长家的门:“局长,我来看望您。”
说着,李易把那个从藏宝斋购买的笔洗毕恭毕敬捧给局长:“谢谢您对我的栽培。”
局长脸色很难看:“你这是干是吗,真是的!”
李易这次脸不再羞红了:“我没有别的意思,和您一起共勉啊——这古董不是提醒我们要淡薄功利嘛。”
局长笑了:“好,好!我们一起共勉!”
“哈哈哈哈!”——局长。
“哈哈哈哈!”——李易。
永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