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所以,客观地认识自我,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能,是提高心智的一剂良药。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为此他的母亲常常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他仍然我行我素。直到16岁那年秋天的一个上午,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被父亲拦住,父亲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就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你杰克叔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要清扫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爬上去才行。你杰克叔叔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终于爬上去了。下来的时候,杰克叔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钻出烟囱后,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叔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微笑着继续说:“我看见你杰克叔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叔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看到他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叔叔疯了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或许只有白痴才会把自己照成天才。”
爱因斯坦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从此发奋学习,最后成了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可是直到今天,人们却只能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做什么?这些问题人们从远古问到了现在,却一直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正因为这样,人很容易迷失自我,也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甚至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空洞的、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是适合自己的。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段话就是针对自己的细致入微、准确至极的刻画。
心理学家巴奴姆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声称自己是占星术家,能够遥测每个不相识者的性格。广告刊登不久,他就收到了纷至沓来的信件。这位心理学家根据读者的来信寄出了数百份遥测评语。信件寄出去后,有200多人回信感谢,称赞他的遥测准确,十分灵验。
可是心理学家寄出的信,内容是完全相同的标准答案:“您这个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评,希望被人喜欢和赞赏,不过并非每个人都如此对您;您的想象力丰富,有很多美好的理想,其中也包括一些脱离现实的幻想;您想做成许多事情,身上蕴藏的潜力无穷,相比之下,已经发挥出的却不多;在某种情况下,您会产生烦恼,甚至犹豫动摇,但到关键时刻,您的意志还是坚定不移的……”
这样的评语之所以被称之为“灵验”,就是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被人赞赏,也都有美好的憧憬,也都希望自己的潜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一位著名的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我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我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奴姆效应”。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受着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班级中,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那么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我们让一个同学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3分钟以后,我们就会看到他双手之间会有一定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每位同学都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但是充分认识自己很重要。因为只有充分认识自己,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才不会受到过多外界因素的暗示,从而专心学习,也就是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看清自己的实际成绩,从而制定一个现实的目标。要了解自己的强项,从而能更好地安排时间,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