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方式的社会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高校价值的确认越来越偏重于社会的认可,高校的毕业生和科研成果都要接受市场的严格选择。高校正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并最终完全融入国民经济的主战场。近年来,高等院校一方面从专业设置和招生就业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吸引社会资金弥补学校办学资金的短缺,进而通过合作研究项目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高等院校的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从国际上看,美国斯坦福大学成功缔造美国硅谷,建设“高科技摇篮”进而形成美国新经济的发动机。在国内,台湾地区正是利用高校资源打造了新竹高科技园区,而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之所以能独步中国,就是因为北大、清华和中国科学院的合作与创新。同样,国务院决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建设绵阳科技城,也是因为着眼于绵阳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分割正在被打破,高校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已经十分明朗。
办学途径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以经济一体化、科技全球化及信息国际化等现代社会特征为背景而产生的,它要求高校必须强化竞争意识,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循环中去。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会使我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开放,进行双向式多边合作与交流,这种趋势必然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既要精通专业,又要具有国际视野,既要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与发展,又要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近年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的高等院校不断努力积极进入中国市场,而国内高校如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也迈出向外扩张和发展的战略步伐,另外,众多院校都在积极努力打通国外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的通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迫使我们不得不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仅要求我们在国内高等学校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更要求我们放眼世界,在全球范围内的高等学校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
办学手段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革命导致了新的教育技术革命。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高校教学、科研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并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中国高校校长与美国小学生关于珠算的对话)。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不仅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迅速、高效、大量地获得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广东中学三年级学生关于亚马逊河生态系统的作业),对于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充实,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美国联邦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启动了影响深远的“E-Learning”计划,并将思想确定为(let every children the first class education from the finger tips)“让每个孩子通过指尖获得世界一流的教育”。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信息源和信息量的扩展,使教师和教材以外信息的教育功能明显加强,因此,现代技术的信息化将在教育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全面的信息化。
学生就业渠道的多样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一体化和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就业渠道产生了多样化。大学生就业率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此可见,准确的定位对每一所高校都是极其重要的。如今,提建设高水平大学,言必称争名校、创一流,恨不得个个都成为北大,清华。所有大学都往综合化发展,向研究型转变,这种趋势如果愈演愈烈,最终将使很多学校丧失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积极地发展高等教育迫在眉睫。但压力之下出现的高校定位的盲目无序却令人难安:水平定位动辄“国际”;类型上求全趋同;层次上层层攀高;规模上越大越好;专业不热的不办……一些学校希望以“综合性”、“热专业”等等来吸引考生,结果却因办学目标和学科的设置脱离了自身的实际,使得办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学生毕业后难以顺利就业。一流并不是办学层次越高越好,而是指在各自所处的类型中把学校办得最好,办成一流。教育部部长周济对此曾多次指出,当前各校办学思路的致命弱点是缺乏个性,模式趋同,定位不够准确。
“没有特色就不是好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乃芳在规划学校发展时,把“特色”建设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剑桥大校长理查德在讲演中这样说,“不同类型的大学有不同的功能,一个国家需要一些世界知名大学,但绝不需要所有大学都变成有名的大学。”对于国内许多高校来说,在向高水平迈进的同时,更需要突出特色,准确定位,跳出“高、大、全”的误区,精心谋划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未来。
每所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都离不开先进、准确、合理的学校定位。
大学的定位准确与否,关系高校办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进与退。大学定位对学校办学行为起着规范、约束和自我评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办学过程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及时纠正办学实践中的失误。能否为自己学校的发展找准定位,已成为衡量一所学校高层次决策者水平高低的主要判别依据。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对大学定位的表述是这样的,大学定位,即一所大学办学方向、角色定位、特色所在的办学理想和价值追求。是指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置,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类型和学校服务的主要面向。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层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其含义是指大学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劳务的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每所高校承担的任务、服务功能的类型和范围不同,其定位也不同。
这就说明,大学定位的依据来自三方面:第一是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是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第二是要依据自身的条件;第三是学校发展的潜力。即大学定位必须了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态势,了解国内其他高等学校的发展状况,明确自身的相对优势。大学定位也必须清楚高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办学资源及学校内部各要素,这是其科学定位的重要基础。大学定位也必须知晓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望和要求。社会公众在一个大学的社会声誉基础上,会产生对该大学的期望和要求,而这种期望和要求应该是切合实际的,它就像一面镜子,使高等学校在定位时冷静而务实、激励而创新。
2.大学定位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大学定位是大学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是关乎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每所大学,都必须考虑诸如办学规模、类型、层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等在内的办学定位问题。大学的办学定位具有方向性特征,它体现了办学者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办学定位具有指向性特征,它表达了办学者的目标意志;办学定位具有导向性功能,它可以引导学校教职工追寻统一的目标;办学定位具有目标价值,它为组织成员提供动力、凝聚力。办学定位明确、科学、理性、切合实际,才能使大学具有自身发展的根基和空间。大学必须思考和明确自身的定位,以特色求发展。大学定位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和本质性问题。
统领大学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主要体现在关于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上,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学定位。
从大学建设与发展的角度说,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定位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从发展目的上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目的。
其次,从发展内涵上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把高等教育发展看做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过程。既注重教育发展的全面性,又注重教育发展的协调性。从高等教育内部关系来说,就是要推进各高校发展的良性互动,从高等教育与社会外部关系来说,就是要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三,从发展的时序来说,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注重高等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制定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从发展模式上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思想创新、教育目标创新、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管理创新和教育方式的创新。从高等学校定位的理论依据看,涉及教育内外部关系、教育发展阶段、大学社会职能等诸多理论。从教育的外部关系来说,目前,大学是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日趋完善,一方面,教育管理体制更多地引入了市场机制,激活了大学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产出率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大学的产品主要是“人才”,市场越发展,市场对各类不同层次人才需求也越紧迫和多样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大学互相竞争的激化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分化。各高等学校只有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才有生存的活力和发展空间。所以大学的定位是与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外部环境相一致的。从教育的内部关系来说,大学是多类型分层次的。各个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科体系、文化传承、研究方向和创新能力的内在特征。在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和类型上,形成自身的特色也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大学的定位应与其自身发展的内在特质相一致。
从教育发展阶段而言,国际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经历大众化阶段之后,随之而来的趋势特征是大学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模式与特色的互补以及与职业教育、成人终身教育等非院校型教育机构的沟通、联系和互补更加紧密。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成长阶段,高等教育由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过渡,校际间的竞争,致使高等学校呈现了办学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从大学社会职能论的角度说,社会越发展,高等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密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就越多。高校服务领域面向的多元化使学校既要适应社会、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又要在各自的岗位坚守大学的品位、理性和学术价值。而多样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恰恰需要各个高校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层次分明、自我定位。
高校定位的依据是多方面的,要根据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客观环境和时代的发展要求,考虑学校的历史传承,以及现阶段自身实际办学状况与条件等多因素进行综合、科学合理的定位。
3.影响大学定位的因素
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的正确导向、合理布局、严格审查、积极扶持以及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促进高校准确地进行发展定位、确立发展特色的重要外在因素。现在政府的拨款方向主要趋向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导致一些学校不顾自身条件而拼命争取到高一层次,以得到各种优惠的政策条件。
社会经济和事业的发展。由于社会分工、科学技术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不同,要求教育必须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对特色办学的多种需要,这在大学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下尤其必要。大学必须走特色化办学之路,不同类型的学校,必须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培养方式和方法来满足个人和社会对大学的需求。
学校内部的实力和水平。大学办学的特色是大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能动反映,大学在确定办学定位和特色时,除了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大学的要求外,还要了解国内其他高校的发展情况,考虑学校内部各个要素如师资、经费、原有基础等对学校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发展定位上还是存在着目标、模式、学科等多方面趋同的倾向,有相当多的大学,甚至刚通过本科验收的学校都制定了发展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攀高、求大、尚名、逐利、趋同、短视等问题,必须尽快转变。尤其是地方高校,应该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线确定办学目标,坚持地方特色,体现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