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结束了,但在中国的大地上,仗,还没有打完;战争,仍将继续。
这是因为,国民党、蒋介石,为了维持其封建腐朽的统治,必须把其心腹之敌——中国共产党及其所属军队消灭不可。
而共产党和共产党人,从成立和加入该党的那一天起,便是以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政权,建立一个繁荣、富强、独立、民主的新中国为最终目标。
这场战争的到来,是客观形势使然,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国内的形势是这样的:
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已发展到一百二十万人,民兵二百二十万人,解放区遍及十九个省区,面积一百万平方公里,拥有人口一亿之多。
国民党领导的军队,拥兵四百四十万人,占有中国大部分领土和大部分人口,但是,其主要兵力远离华东、华北,尚位于远离抗战前线的西南、西北大后方。
在中国,久经战争摧残的人民大众,普遍反对内战,反对独裁,要求和平和渴望民主之呼声甚高。
国际上,由于各自自身利益所使,美、英、苏三国也都表示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
蒋介石一时准备未就,又迫于舆论,不能立即动手,于是乎,便一方面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共同商讨”“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作出和平姿态;一方面赶紧调兵遣将,抢占战略要地和利用经济接收对人民财产进行强取豪夺。
蒋介石为了达到抢占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的目的,一边在美国政府提供的飞机、军舰的帮助下急速运送兵力北上;一边竟然与侵华日军阴谋勾结,甚至聘请罪大恶极的日本战犯作顾问,以阻止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等参加受降。
蒋介石满以为,毛泽东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赴重庆谈判!
而出乎蒋介石所料,毛泽东以宏大的胆略和气魄,竟然率周恩来、王若飞等,亲赴重庆谈判,与蒋介石面对面地坐了下来!
当然,共产党,毛泽东,并没有天真地看待问题。对于内战的危险,他们有足够清醒的估计。他们一再告诫全党全军:要把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国民党要打内战的基点上,对于国民党向解放区的进攻,要站在自卫的立场上,进行坚决的回击!
首先,中共中央下令,我军主力应迅速组成正规兵团,加强集中统一。
其次,在延安参加中央会议的各区高级指挥官迅速返回前线,作好战斗准备。
8月25日,一架美国飞机从延安机场起飞。
起飞前,下面送行的人看到,飞机上的人每人背着一个降落伞,飞机的门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了。
起飞前,下面送行的人发现,飞行员是美国人,一句中文也不会;而乘坐飞机的则全是中国人,没有一个会讲英文!于是乎,杨尚昆临时拉夫,让会讲英文的黄华也上了飞机,负责与美军飞行员的联系。
这架美军DC—9军用运输机,轰隆隆地发动起来,摇摇晃晃地起飞了。
后想起来,这也实在是一件“够悬”的事情。如非情况紧急,是不会冒这样大的危险的。
要知道,这一架飞机上乘坐的,全都是中国共产党各区的前线最高指挥官,计有刘伯承、陈毅、林彪、邓小平、薄一波、陈赓、陈锡联、陈再道、张际春、滕代远、杨得志、萧劲光、邓华、邓克明、宋时轮、李天佑等,共二十余人!
当日,飞机在太行山黎城县的长宁机场着陆。李达参谋长派一个骑兵排到机场迎接。
刘邓首长未敢稍留,立即奔赴军区驻地——赤岸。
刘邓回太行后,即刻投入了繁忙的军政工作。
此时,遵照中央决定,为了统一太行、太岳、冀鲁豫、冀南解放区的领导,特成立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邓小平任书记。同时改一二九师为晋冀鲁豫军区,下辖五个纵队和冀鲁豫、冀南、太行、太岳四个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全军区共有野战部队八万余人,地方部队二十三万余人。
抗战结束了,但是中国大地上的政治风云,却仍然是错综复杂的。
国民党一边散布和谈的烟幕,一边积极备战和抢夺地盘。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和谈是假,备战才是真。
8月28日,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谈判。
毛泽东这一果敢的行动,震惊了中外。
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亲到重庆,无非是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谋求和平的诚意。这一壮举,无疑给积极备战的蒋介石将了一个大军!
谈判是艰苦的,这是意料中事。谈判被一再拖延和阻碍,也是意料中事。但是,一边还在桌上谈判,一边已开始进行军事行动,迅速调兵遣将,向解放区推进和进犯,却是许多善良的人所始料不及的。
在重庆谈判的同时,至9月中旬,国民党调动了三十六个军、七十三个师,向解放区进兵,企图尽快控制华北和华东的战略要地,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并抢占东北,以强大的军事压力,逼迫中共在谈判中屈服。
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和平的同时,从未天真地放弃战斗的准备。
毛泽东已经预言: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国民党军队开始向我解放区进犯了,内战的危险与日俱增。晋冀鲁豫解放区地处华北战略区域的中央大门,其西面,是太行、太岳、中条三条山脉;东面,是河北、山东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南面,有黄河奔湍;北面,是正太交通干道蜿蜒。
刘伯承称这块古燕赵之地为“四战之地”,称他的野战军为“四战之师”。
古燕赵之地,乃兵家必争之地。古燕赵之士,多慷慨悲歌之风。
这块战略要地,成为国民党进攻的主要方向。形象地说,就是从一开始,便处于“针锋相对”的“针锋”之上!
在山西的东南部,有一个上党地区。这个地区环抱在太行山、太岳山和中条山之中,以长治县城为其核心,是崇山峻岭之中一块略为平缓的地区,乃古今兵家要地。
8月中旬,国民党阎锡山部一万六千人,侵入太行山腹地的上党地区,占领了襄垣、潞城、长治、长子、壶关、屯留等城。
一时之间,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四面八方向共产党的解放区开进,内战的危机空前严重。
毛泽东说:“国民党一方面同我们谈判,另一方面又在积极进攻解放区。”
他说:“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中间,有一个脚盆,就是上党区。在那个脚盆里,有鱼有肉,阎锡山派了十三个师去抢。我们的方针也是老早定了的,就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我晋冀鲁豫区的主要任务是粉碎国民党在平汉、同蒲两个方向的进攻,但是,目前进犯上党之敌,已构成心腹之患,如不迅速予以歼灭,待国民党主力北上之时,我将会腹背受敌。基于这一判断,刘邓上报中央,决定进行上党战役,将阎锡山进犯之敌坚决消灭。
要知道,下定打上党战役的决心,并不是轻易可以作出的。
在抗日战争中,我军为了灵活机动作战,曾将主力化整为零,直到抗战后期,才逐步集中作战,目前,正在完成逐步由分散的游击战争向集中的运动战的转变。而在这个时期,我军编制不充实,多数的团人员在千人以下。部队装备也很差,全军区只有山炮六门,仅半数的团有迫击炮二至四门、重机枪三至四挺。新参军的战士还多用刀矛御敌。弹药也奇缺,不少步枪仅有数发子弹。
我军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下决心去迎击阎锡山装备齐全的基干部队。
决定打这一仗,是需要决心、勇气和高超的战斗指挥艺术的。
中央批准了晋冀鲁豫军区的这一作战方针。
刘邓立即进行全区战斗部署,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三区主力及地方兵团一部,共三万一千人。参加战役的指挥官有李达、陈锡联、陈赓、谢富治、王新亭、陈再道、秦基伟等著名将领。
9月7日,刘邓下达发动上党战役的命令。
当时,毛泽东已赴重庆谈判,许多人为毛泽东的安全担心。邓小平回答说:“我们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毛主席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
9月10日,战役正式发起。
我军首先连克屯留、潞城、壶关、长子、襄垣,陷长治于孤立,并在战斗中从敌军手中夺取大量武器弹药。在这一基础上,我军合围长治。刘邓发布作战命令,以勇猛速决的动作,拿下长治,并以围城打援的作战方法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敌援军被我军围困,经数日激战,敌援军军心动摇,向北突围。我军迅速追击、截击,猛烈穿插,使敌援军溃不成军,几被全歼。长治之敌待援无望,弃城突围,为我军追击、兜击。我军不顾饥饿疲劳,日夜兼程,追击敌军,终将敌军主力歼灭于沁水之畔。
至10月12日,上党战役胜利结束。
此役歼敌十一个师、一个挺进纵队,共三万五千余人,缴获山炮、机枪、长短枪一批,生擒阎军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同时,全长二百五十公里的新乡至石家庄铁路沿线上,除个别城市外,日伪军均被我军肃清。
上党战役后,毛泽东说:“这一回我们‘对’了‘争’了,而且‘对’得很好,‘争’得很好。就是说,把他们的十三个师全部消灭。他们进攻的军队共计三万八千人,我们出动三万一千人。他们的三万八千被消灭了三万五千,逃掉两千,散掉一千。这样的仗,还要打下去。”
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军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仗。也是我军所进行的第一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
这一仗,以共产党的部队获得巨大胜利而告结束。
这一仗,加强了我党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战胜国民党军的信心,巩固了我区后方,加速了我军由游击兵团向适应大规模运动战的正规兵团的转变。
上党战役结束后,晋冀鲁豫野战军将所属四个军区的兵力编成一、二、三、四纵队,并组建了炮兵部队。
父亲和刘伯承亲自在火线上指挥了上党战役后,返回赤岸。这时,整个小山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胜利气氛之中。
父亲更是高兴,因为此时,他又得了一个女儿。
赤岸,是我两个姐姐的出生地。
我的大姐邓林,小名叫林儿。以前说过,她出生在最为艰苦的1941年,生下后即送到老乡家喂养,四岁送到延安,寄放在保育院。
我的哥哥邓朴方,小名叫胖胖。大概总是因为他生下来胖乎乎的缘故吧!他是1944年出生在太行山辽县的麻田村。出生后因为妈妈没有奶,无法抚养,便也送到麻田镇河对岸的一个农民家哺养。
1945年上党战役后出生的是我的二姐,现在的“官号”叫邓楠,那时候取了个小名叫南南。妈妈说,这个名字是哥哥给她取的。当时哥哥才一岁,还说不清话,看见妹妹,只会连声叫“喃喃、喃喃”。妈妈于是就给二姐取了个名字叫南南。二姐出生后,也被送到一个农民奶娘家去哺养。
我的三个哥哥姐姐都是生下来后送到太行山的老乡家抚养的。他们都是喝太行山人的奶水长大的。太行山,对于我们这一家人来说,意义的确非同一般。近些年来,妈妈已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一般不怎么外出,可是,太行山老区的人来了,她还冒着严寒去见见他们。就在我写这一章的时候,妈妈正在苦思苦想,怎么样为尚在贫困之中的太行山老区和老区的人民做点什么呢!
1945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重庆签定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双方协议要长期合作,避免内战。
10月11日,毛泽东回到了延安。
毛泽东一回到延安,便极有预见地指出:“已经达成的协议,还只是纸上的东西。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我们的任务就是坚持这个协定,要国民党兑现,继续争取和平。如果他们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消灭。”
是的,协议是签了,但这仗,打与不打,都不是以某个个人84的意志,甚至于某个党单方的意愿为转移的。
果然为毛泽东说中了,“双十协议”墨迹未干,国民党便进一步扩大了向解放区进攻的规模。在美国的协助下,国民党用飞机、军舰把部队运向北平、天津,同时将进攻解放区的兵力增加到八十万人。国民党的首要目标,是抢占北平、天津,进而夺取东北。
10月中旬,国民党几路兵马纷纷出动。胡宗南、傅作义、孙连仲等诸大将所率之部队,分四路向华北进攻,真是气势汹汹,大有不可阻挡之势。